登陆注册
5564600000004

第4章 文化内涵

庙会与神话传说的关系极为密切。原始神话主要反映中原地区氏族社会的生活,包括天地起源、人类诞生、文化发展和图腾崇拜等内容。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历久不衰。

(一)祭祀及传说

庙会祭祀的神仙种类繁多。

一是祖先崇拜对象,如天地人三皇、伏羲、女娲。

三皇之称,初见于《周礼·春官·外史》。其名传说不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二十六年,李斯说古代有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贵。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我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

伏羲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女娲的地位,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在三皇之下。据说原因有三: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兄妹又为夫妻,均为一家人,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观点为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二是祭祀龙。中国龙是神奇的,本领很大,它能变长也能变短,能上天也能入海,它还能在天上兴风降雨。

古代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龙的身上。古时候,人们在龙王庙祭龙求雨的现象非常普遍。现在一些山区还有龙王庙。

三是属于道家的地方性动植物神祗。如河北石家庄所辖地区的长仙,即蛇仙、胡仙,即狐仙、兰草神等。

此外,还有以历代功臣、地方人物被当作神仙的。关帝自不必说,再如晋州唐代宰相魏征、宋代杨家将等。

四是道家的玉皇、王母、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王灵官、天地水三官、火神、文昌、奎星、吕洞宾等。

在河北的苍岩山、挂云山庙会上都有玉皇,一些寺院也有玉皇。

苍岩山庙会在石家庄一带影响很大,届时,方圆百八十公里的善男信女纷纷赶来参会,香客们摩肩接踵。苍岩山庙会节目精彩,使得苍岩山庙会成为热闹非凡的盛会。

旧时庙会,以敬香许愿、还愿为主。井陉境内分四个区轮流值班,每年各区香客将苍山圣母接回,于庙会初一日,将圣母用銮驾送至景庄,再由景庄开始逐村演驾,直至苍岩山下。

銮驾是一顶八抬殿式敞轿。演驾开始前,将三皇姑的銮驾请到景庄街心,上供焚香祭拜。接着,三声地动山摇的铁炮响过,宣告开始起驾。

銮驾队伍阵容庞大。马子由有一定威望及武功的人担任,其右手持五公斤麻绳鞭,左手操三尖两刃刀,左挥刀,右甩鞭,于队伍前开道。驾前全副执事,鸣道锣、龙虎旗,“肃静”“回避”牌排列两侧,轻重乐队吹吹打打。接着是抬供品的人员、童男童女和銮驾,由四大金刚护卫;后面依次为颠皇杠、耍狮子、舞长龙、扭拉花等节目,最后是社火。

演驾队伍浩浩荡荡,途经村庄皆夹道相迎。銮驾一到,路旁众人就地跪拜,恭送过村。銮驾到苍岩山下胡家滩村口,又放三声大炮,苍岩山福庆寺内众僧徒恭候在山门口。在简短的接驾仪式后,马子头前飞岩走壁,在苍岩山一尺多宽的悬崖边的围墙上快跑三个来回,方才完成使命,最后再把銮驾护送至山上的公主祠内。

这时,各表演队在苍岩山的山门前拉开场面,进行表演。在整个庙会期间,各村的花会、武术等表演队都在此尽兴表演。

在诸信奉中,最著名的就是三皇姑,她是千手千眼佛,在山西中东部、河北中西部影响巨大,其传说流传极广,被塑造一个反抗父权皇权、弃恶从善的女性典型。

三皇姑的传说早在隋朝时期,就变得人人皆知。三皇姑,为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

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即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

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

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

白雀庵,位于河北省南和县白佛村北,有邢清公路从村内通过。如今在遗址基础上重新修建了大雄宝殿等建筑,是河北最大的女道场。

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两个庙会,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会期长达半月左右。

吕洞宾祭祀信仰在全国各地也很普遍。在河北邯郸的吕仙祠,每年有四个传统庙会,即农历正月初十、三月十五、四月十一和十月十三。

规模最大的要算农历四月十一的庙会,民间传说这个会是“遇神仙会”。据说,四月十四是吕洞宾的诞辰,八仙中的其他神仙会提前几天来给吕洞宾拜寿,他们会扮成凡人来到人间,谁要是运气好的话,遇到真仙被点化了,没准也能成仙。或是有个病、灾的,求求神仙也就都好了。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北至保定,南至河南新乡,东至山东聊城,西至山西长治,四省数十县、市都有香客赶过来。庙会期间,集市上打扇鼓的,舞龙舞狮的,还有做各种买卖的,真是热闹非凡。

传说有一年的四月十一庙会,各地的香客来此赶会,好不热闹。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要饭的老头,穿的破破烂烂,胳膊腿上长的都是脓疮,还淌着脓水,又臭又脏。可是他自己还挺美,乐颠颠地边走边唱,周围的人们都嫌他臭,唯恐避之不及。

这时,路边有个卖竹帘的,他把竹帘子摞得老高,并不时地高声吆喝着:“便宜了,便宜了!”可是无论他怎么叫卖,就是没人买。

那个要饭的老头走到卖竹帘的附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突然一头栽倒在地。卖帘子的一见,急忙跑过来把老头搀了起来,顾不上呛鼻的臭气,也不在意脓水蹭得哪都是,就把老人扶到自己的摊上,让他躺在竹帘上休息,并端来一碗水喂给他喝。

谁知老头刚一喝完,他竟然一跳而起,口里说道;“好了,好了。”这让卖帘子的一下子目瞪口呆,心想:怎么这么一会儿就好了?只见要饭的老头一颠一颠地走进了人群,不见了。

这时,人们都围过来看热闹,突然有人喊道:“神仙显灵了,神仙显灵,快看!”只见这人拿起一张竹帘,竹帘中间赫然出现一幅韩湘子吹萧图:韩湘子吹着仙乐,衣衫随风飘动,呼之欲出。再看竟然张张帘子都有。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叫花子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

有人说:“把这竹帘挂在家里,肯定能驱邪避害,我买一个。”只见大家纷纷掏钱来买,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摞竹帘子就全都卖光了。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这个卖帘子的,自己不仅赚了钱,而且还万分难得地碰到了神仙!消息不胫而走,人们都说卖帘子的人真是好心有好报。

这虽是个传说,但是却表达了人民积德行善的心理欲求。

(二)求神习俗

庙会一经开场,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愿。这是围绕庙和所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

庙会上的善男信女各有所求。其中之一就是求子嗣。祈子活动带有巫术意味,其最典型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我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

庙会期间恰值阳春三月,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坐落在河北省涉县境内的娲皇宫,每逢庙会,热闹异常。这里是奉祀女娲的华夏祖庙,其山崖上的北齐摩崖刻经,是我国著名的摩崖刻经群。

由于娲皇宫古迹和庙会名声远扬,因此冀、晋、鲁、豫四省结合部一带前来赶庙会、旅游观光的人很多。

在民间,婆母、丈夫平时对媳妇管束得很紧,一般不得出门,但到娲皇宫庙会时,街坊几个妇女结伴赶庙会,却是允许的。因此,赶娲皇宫庙会可以说是妇女的节日。

妇女们求子嗣的方式主要是吃子山、拴娃娃和借种等。

吃子山,亦称吃土。旧时庙会前,管庙人在娲皇像前摆放一些泥娃娃,求子的妇女多在婆婆或嫂嫂的陪伴下前来,如想生男孩,在泥娃娃生殖器上抠一小块泥巴吃下去,此即吃子山。此习俗与女娲抟土造人传说有关,为该庙会所独有。

拴娃娃,就是在娲皇像前,按照自己生男生女的愿望,用红线绳套在一个娃娃的脖颈上,往布施箱中放些钱,用红布把娃娃包起来揣在怀里,或者放在篮子里,叫着自己起的名字,不回头地往家走。到家后放在柜里或适当位置。这叫拴娃娃。

日后如真的按愿望生育后,连同拴来的娃娃,自己再买或做,到娲皇宫去还愿。不成文的规矩是,生子还两个,生女还一个。没有按愿望生育的,把拴走的娃娃送回来。

生了孩子后,还有到庙里进行戴索与开锁的习俗。拴娃娃并生了子女的母亲,在还愿时还要向看庙道人要根红线绳,给婴儿戴在脖颈上。意思是,孩子从生下来至12岁是一个多灾多难的阶段,需要神灵佑护和看管,即锁住;孩子长到12岁生命力强壮了,就可以开锁,自己成长了。

旧时,求子后得子的人去娲皇宫还愿时,还有在十八盘山道上撒谷种的习俗,表示孩子生下来后,还要在娲皇跟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另一种说法是,农历三月十五是娲皇的生日,善男信女们自然要来给娲皇送礼过生日。庙会期间,曲曲弯弯的十八盘上,到处可见人们抛撒的小米粒和小饼干。

汉民族传统上把红色视为吉祥色。娲皇宫庙会期间,是摊贩主大卖红布条的好时机。赶庙会的人们大都买上若干红布条,系在自己的上衣扣上,拴在路旁树枝、石碑上,或者带回去给家人,认为这样就能迎来吉祥,解除困厄。

在庙会期间,特别是三月十五夜间,停骖宫和广生宫院内坐满了中老年妇女,她们为给娲皇过生日而彻夜不眠,大有不舍离别之意。她们或者打扇鼓,或者唱经歌,如《开心经》、《娲皇经》等。

庙会期间坐夜时,善男信女们打扇鼓也是一项重要活动。打扇鼓原是巫觋舞蹈,专用于敬神。扇鼓是单面羊皮鼓,因其形似团扇而得名。击鼓的鼓鞭是长约五十公分的藤棍或竹棍儿,上拴几缕彩色布条,像戏曲中的马鞭儿。

打扇鼓人数不限,男女均可,多人可以围圈打,两个人也可以对打。打扇鼓同时还口唱扇鼓经,即唱词。唱腔多是这一带流行的武安平调、落子、上党落子等。

上党落子,是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黎城落子,民间也称黎城闹或闹戏,是流行在晋东南地区的戏曲剧种。

上党落子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个支流,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后同当地语言,民歌相溶合,逐步发展为具有上党乡土风貌的剧种。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别受到上党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响,因而在清光绪年间,上党落子形成南路、西路两个艺术流派,后两者在艺术上又相互进行借鉴和吸收,风格逐渐统一。

在旧时,少数因婚姻不美满而未生育的妇女,往往利用赶庙会和坐夜这难得的自由机会,和预先约好的婚前情人幽会,倾诉衷肠,有的还野合。这些妇女有的回去后怀孕生育,而她的丈夫却认为是神明送来的娃娃。

坐夜人多的根本原因是,旧时交通不便,当天不能返回。如今交通发达,大多数人能当日返回,坐夜的人也就少了。

实际上,生男生女,神仙是管不了的。庙会求子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和信仰。

赶庙会的人,还有父母为男女婚配求于神、占卜于神。既可求保佑,又可占卜于神仙,决定某桩婚配可否。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都在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庙会。

在太昊陵显仁殿东北角的青石台基上,有一个圆空,游人香客称之为“窑”。凡是来太昊陵的游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以祈求子孙兴旺、健康。所以称为“子孙窑”。

相传子孙窑在伏羲氏的时候就有了。伏羲氏有十大功绩,其中一个居功至伟的功绩就是制嫁娶匹配夫妻。其婚配的方法是:每年仲春之月,打破氏族的观念,用“会”的形式,把青年男女召集到一块,会场中央放一块带“窑空”的大石头,男女如果互相有意,就都用手摸一摸窑,说明两人有了感情,愿意成为夫妻,就把婚配固定下来。从此,人类结束了群婚和族内婚的历史。

太昊陵春二月庙会由此延续下来,后来逐步发展成朝祖进香的性质。人们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到太昊陵来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儿女子孙兴旺。

求财富也是赶庙会人的愿望之一。每逢庙会,有钱人是要一个大份儿的。有的送一百或几百、上千元;有的送一台大戏;有的为神像披红挂匾,个别的还为之重塑金身。像元氏蟠龙寺、井陉仙台山护国院等,不少庙宇的翻修、恢复,主要是靠有钱人集资办成的。

求长寿也是一些赶庙会人的愿望之一。老人求长寿,或者儿女为老人求健康长寿是比较多的。有的是老人身体不佳,有的是老人一直康健,都可以去神仙保佑,也有的老人求无疾而终,死不受罪。个别的是儿女们为老人求增寿,即各用自己的寿数一年或三年加于老人身上。

还有一些善男信女赶庙会,是为了求病愈、求升官、求全家平安等,不一而足。

(三)娱神活动

一年一度大祀鬼神,是我国农耕文化以来就已普遍出现的现象。庙会活动的中心是:既求神也娱神。

敬神娱神,在于祈求庄稼丰收,不要闹灾荒。祭祀龙王是为了风调雨顺,不遭水旱之苦;祭祀虫王是让它不要闹蝗虫、棉岭虫等灾害,好苗还要如期开花结果。

娱神,成为整个敬祀活动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娱神活动,就没有庙会。庙会是与文化娱乐有关的节日活动,有各类民间艺人进行表演营生。主要有秦腔戏、扁担戏、相声、双簧、魔术、数来宝、耍中幡、秧歌、高跷等。

在石家庄地区的庙会上,娱神活动主要有打扇鼓、战鼓、花篮舞、吹歌、官伞、扭秧歌、太平车、旱船、跑驴、二鬼摔跤等。

打扇鼓是妇女们喜爱的活动。一般是六人、八人,各个手执铁柄圆形扇鼓,有节奏地摇之,上面铁环发出哗哗声响,旁边还有锣鼓相配。她们边走边转圆圈,边唱经歌。也有的旁边有伴唱。所唱为民歌曲调,通俗易懂,易记易学。

扭秧歌、花篮舞都可以配锣鼓,边跳边唱或有人伴唱。

战鼓是只敲不唱的,全是“铿铿锵锵”的敲击声。鼓、锣、钹三者配合,套路很死,节奏鲜明,雄浑有力。

在石家庄地区,藁城多是大鼓,用汽车或拖拉机拉去。在正定、赵县多是小鼓或两个或四个的中型架子鼓。赵县贤门楼的四面架子鼓,可分可合,老中青,谁都可以来上阵。男子汉们以此为乐。

戏文悦神也时常出现:一是搭台唱戏,早晚两开箱;二是一个或数人对唱河北梆子、丝弦。

比较少见的娱神节目是井陉赵庄岭火神庙会上的抬皇杠。据说抬皇杠节目在全国只有井陉流传,属于一奇。

庙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在千百年中沉淀、凝结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特性,即感恩祈福、营造祥和,彰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同类推荐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热门推荐
  • 留给自己最后的三滴泪

    留给自己最后的三滴泪

    泪的渐染,是在诉说谁人的忧伤?花的飘零,是留给谁人的苍凉?雨打风吹,有道是南国依旧长廊相思,无奈何年少轻狂一个少年自从近距离注意到那个少女,听见少女的声音的时候便爱上了她,全付身心地围绕在她的周遭,一直默默地,有明显地追求着她,不敢捅破最后一层纸,却最后再也没有机会捅破那一层关系,些许年后的再次相遇,错过的少女,被忘记的少年,他们又会何去何从呢?
  • 不惑四十

    不惑四十

    改革开放四十年,使中国走向繁荣走向世界。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下岗下海,不包分配,港澳回归,奥运世贸,地产暴富,网络电商,中美贸易……在飞速发展的改革洪流中,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进入四十不惑,却比谁都更迷惑。
  • 黛眉玉颜潇湘魂

    黛眉玉颜潇湘魂

    这是一个关于黛玉和水溶的故事,有些事情借鉴红楼,但是基本上来说又是一本颠覆红楼的故事,希望爱好红楼的亲亲们不要用石头砸凤,当然若是用钻砸凤,凤就笑嘻嘻的接受了。-----------------------------------古人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讲的大概就是他们两个。她是绛珠,是潇湘,是一缕在红尘中寻觅一丝安然的清幽孤魂他是天帝,是贤王,是一个在俗世中冷眼旁观的傲然绝魂。原本两个根本没交集的人,却因为前世的种种,心中竟然牵引着一抹灵犀。她生病,他心疼。他受伤,她昏迷。没有人想过这是为何,只有当他们再度相遇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们的一切早已经在前世注定。凤的内容介绍就凑合一下吧,其实看故事比较要紧。-------------------本故事基本分为三部分。第一卷为水木年华第二卷为水木清华第三卷为水木明瑟◇推陈出新◇【脂砚斋新品】◇美轮美奂◇《黛眉玉颜潇湘魂》君幻凤《水怜黛心玉娇溶》沧海明珠《冷月点颦玉生情》林梦儿《溶心擎玉画黛眉》瑾瑜《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宛颐《凝黛》玲珑淡淡月——◇绝对完文◇绝不抄袭◇——推荐作品《小小逃妃震江山》吴笑笑《两小有猜》沧海明珠《废后爆帝》筱静梦《缠绵不休》淡漠的紫色《凤御九龙》懒离婚《冷君夜妾》胡狸《四人行必有我夫》央央《迷你女神医》苹果儿《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君幻凤《冷宫德妃》随云飘舞《神气小小妃》炎焱《强上天子》夏广寒《我是妖孽我怕谁》沧海明珠《妃乱帝王心》风间名香《小三别忘了身份》乱世饫儿
  • 弥漫

    弥漫

    一阵脚步声骤然从身后传来,追赶丁文森。丁文森从对老邓的怀想中转过神,意识到这种声音对他构成什么,于是本能地向前方跑。但是后面的脚步太快了,简直像神话一样快,丁文森猛然被人从身后一把抱住。挣扎中,说时迟,那时快,丁文森用熟练得不能再熟练的动作,掏出刀子,向后一掣肘,把刀子捅在身后人的肋上。“呀——!”丁文森听到意料中的一声大叫。他回过头,定了定神,在夜色下仔细一看,竟然是毛菊!
  • 不分上下

    不分上下

    她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个抬不起头的人,别人可以骄傲的喊爸爸,她却只能卑微的企求那个男人出钱给妈妈治病!八岁那年,她眼睁睁的看着病重的母亲跪在豪宅外面渐渐失去生命,而里面的人无动于衷!十岁那年,她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告上法庭,一跃成为富家女!十五岁那年她终于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可是却被人抹杀了她最后的爱!生命终于只余下仇恨!她微笑着把她身边所谓的每一个亲人赶尽杀绝!这样冷血无情的她,二十岁终于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她习惯了做强者,可是突来的一场意外竟然让她回到一个未知的朝代!一个不受宠的公主,一场摆明的充满报复的联姻,弱小的公主被推上风尖的顶头、、、、、、、且看一个没有后台的女子如何在古代的强权制度的生存,如何重新开创属于她的天下!_________他从一出生见到的就是死人,他是在死人堆里长大的的,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浴血将军”!这个世上,没有谁是天生冷酷,如果他一睁眼看到的就是杀与被杀,那么就注定了他冷血的性格!他的心之所以还暖着,是因为他还活着!——司图凛他以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得到整个天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她!——赤月如果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东方静你给我听好了,有我在,你就别想统一四国,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东方蕾————————推荐妹妹的恶搞美男多多文,喜欢文的亲儿可以去看哦《一代奸妃》
  • 凤临都市之无敌娇妻

    凤临都市之无敌娇妻

    天地生人,人衍万物。上神赐四方血脉,东青龙,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然则漫漫数亿年过去,血脉渐微,四方神兽命数将尽。怀朱雀血脉者,主解困厄。“朱雀,人间应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和平美满。但你看,自私贪婪,虚伪浮夸,浊气直冲九天。”“困于己,厄难不断。吾愿往人间,解人之困厄。”“朱雀,天下当阴阳平衡,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轮回。但你看,阴阳乱,轮回断,平衡摇……
  • 穿越之通灵女神医

    穿越之通灵女神医

    大丈夫成家立室再正常不过了,怎么他家少爷总在洞房花烛夜时吓走少奶奶呢?她一个现代小有名气的中医师,怎么试个药就穿越了?竟然还带着她家小黑一起穿越的,为什么到了这里她就能听得懂动物说的话了难不成变神仙了?这太子又是怎么回事?怎么就看上本医师了呢?这神一般存在的帅气庄主又为何对我如此之好?莫非这是穿越姐的大众福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撞南墙,请用力

    撞南墙,请用力

    程曦,女,24岁,经过社会和人民二十多年无微不至的残酷现实教育,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欢迎来掐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爱好:八卦,蹭饭,偶尔掐架。特长:千杯不醉,醉了就睡。人生憾事之一:在已经不该懵懂的年纪把懵懂的感情献给了一个完全不搭理她的小白脸。人生憾事之二:招惹了色美如玉、成熟俊朗的林墨淙大律师。不,应该是被招惹!世界上难道真有嫦娥玩命追猪八戒的事儿?要不要再仰起被掐得万紫千红的脸皮,义无反顾的撞一次南墙?
  • 再嫁豪门:墨少,请自重!

    再嫁豪门:墨少,请自重!

    婆婆霸道,丈夫无情,小三上门。隋晓甜被逼签下离婚协议书,从此与那豪门再无瓜葛。不料一场意外醉酒竟然让她遇到了城中顶级富豪墨洛寒,可他不是从来不近女色么?墨洛寒将她压在身下,声音低哑:“你可以来试试,我究竟近不近女色!”
  • 夺嫡带上猫

    夺嫡带上猫

    朕能登基为帝,此猫功不可没,夺嫡请带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