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2400000003

第3章 大哉中华(2)

在中国,“合”的思想那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是天人合。我们分析问题、看事情、做学问都在运用合的思想,不像西方那样分,分科也是他们想出来的。

《易经》还告诉我们阴阳变化之道——所有一切一切的变化,不外乎阴阳的变化,其他也就没什么了。世界上再怎么复杂的事情,易经上四个字就讲完了——错综复杂!还能怎么样吗?所有事情,看了七千年还看不懂吗?历史的积淀和厚重,它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能够非常精准地提炼要点,很短的一句话,甚至三两个字就把事情总结得清清楚楚了。全世界不管什么学问,从过去到现在,以至于还没发生的将来,我们都可以用一句话把它全部说完,就叫作“一阴一阳之谓道”。

那我们现在要问:一阴一阳,到底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凡是回答“是一个东西”,或者“是两个东西”的人,那都没得到真传,还算不得标准的中国人。不是一就是二,那是西方人的二分法。“亦阴亦阳”“一而二,二而一”这才是标准中国人的答案,大概也只有中国人才看得懂。

阴阳未发动之前叫太极,太极是一切的总根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太极一动就生阴生阳,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一动,变成两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太极就叫“一”,“一”就是“中”,未发叫中,已发叫动。这样,已发之后,上面的两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就是“华”。“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天下什么样的动都有,但,那都是太极的动。

所以,了解了《易经》,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万变不离其宗,宗只有一个,就是太极。也才了解阴阳是不可分的,像白天跟晚上,我们就不好明确划分,它并不像开灯关灯那样,突然亮了突然黑了。现代科学不是也证明:男人身体里有女性荷尔蒙,女人身体里有男性荷尔蒙吗?可见纯阴纯阳很难,如果男人身体里完全是男性荷尔蒙,女人身体里完全是女性荷尔蒙,那么干脆就是男人类、女人类算了。阴阳是一体两面而已,我们细想几乎所有的东西大概都有阴有阳,只有这样才能互动,才动得起来,才能演化,才能周流不止、循环往复。

由此,我们很容易想到中国人的态度——经常是模棱两可,很少明确表态。不像西方人那样赞成就说赞成,反对就说反对;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很难讲”。其实,也是真的很难讲,很多事情对错是不容易分的,我们只赞成它对的部分,反对它错的地方,既不是完全反对也不是完全赞成,本来就是“很难讲”嘛。

中国人想得很周全,本能地奔着阴阳兼顾去走,在阴阳兼顾中、在通盘考虑后,寻求那条最合理的道路。因为阴阳也是合的,太极本来就是一嘛,咱们就是太极的民族。

当今世界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激烈冲突。地球村逐渐形成,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挡是挡不住了;同时,大家也看到,很多全球性的活动遇到激烈的抗争,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全球化会引起人们的疑虑,大家很担心,全球化会把本土的文化整个消灭掉,而又没有哪个地区的文化愿意被消灭掉。当此之时,大家就会了解到只有像《易经》这么广大包容的东西,才能做到“求同存异”。

在中国,一个家庭里可以同时供奉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而从来不担心他们会吵架,只是觉得多一个神仙保护有什么不好;不同宗教的信徒也可以做邻居,而且生活的很愉快;甚至和尚和老道都可以同游,还有说有笑不亦乐乎。不像西方那样,为了宗教打得头破血流。

我们能够做到尊重每一个地区的文化,同时,我们又能找出一个最大公约数,把它变成大同的因子,使得各个地区能够愉快和谐地接受。这个只有《易经》做得到,只有秉承易学思想精神的中华文化做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中华文化那个“化”的功夫绝对了得,这正是《易经》的精神和太极的功夫。

改变的只是习惯与人性无关

都说中国上下五千年,那是从有史记载开始算的,其实还不止这么长。就像一个老人,饱经风霜,阅历丰富。曾经无比强盛辉煌,备受尊崇;也曾经无奈的颓唐衰落,备受凌辱。而我们现代人是距离那辉煌神气的时代比较远,而距离衰落屈辱的时代却很近。那种衰落屈辱下的矛盾和疑虑心理至今似乎还没有去,对中国人民族性的谩骂之声还依然不绝于耳,当然,相反的声音也总是有的。

骂也好、捧也好,中国人几千年来,永远还是中国人!

说中国人改变了,似乎没有。我们不是自己都常常抱怨中国人不改农业社会的习性吗?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有什么办法呢?

说中国人没有改变,似乎也不对。我们有不少国粹主义者时常担心,中国人变了,变得越来越失去中国人的味道了。正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时代不同了,中国人也改变了。

这不是很奇怪吗?一点儿也不奇怪。全世界的民族还不都是这样?有不变的部分,就一定有变迁的部分。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不可能完全稳定下来,维持不变;也不可能变得完全失去了原来的面目,因为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已经变成了民族的基因。

然而,中国人却又比较特殊。我们有那么悠久的历史,而且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总有它值得引起注意的深层次原因。中国人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功夫,那就是“在持续中有变化,在变化中又有持续”!

中国人一直在变,却又永远没有变。

所以,实在不必紧张,也不用怀疑“怎么样才算是中国人”。凡是认同中华文化而又正在实践中华文化的,都是中国人,他们都具有中国人的特质。这也是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划分你我的标准。

如果不认同中华文化,失去中国人的本性和特质,就算你拥有中国人的血统,中国话说得很流利,而且面貌就是中国人,恐怕也已经算不得中国人了。

当然,认同与否,一定是出乎自愿,中华文化也从来不勉强谁去认同它。可是,中华文化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只要你进来,就很难不被它吸引,进而化于无形。所以,有人笑称中国越是被侵略地盘儿越大,只要你敢来。

我们中国人是最了解人性的,我们祖先的设计也是按照人性来的,所以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人会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尤其是从容。你看我们文化昌明的时候,那是万国来朝的,很多外国人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有的甚至是长期居住下来。感受、学习、研究之下,他们也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好处,随即拿到他们本国去照葫芦画瓢,模仿实践起来,也大都很有效果。

别说公认的优秀特质,即使今天被很多人诽谤中伤的缺点,细想也有它设计之初的深意。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一边矛盾着,还一边习以为常地做得自自然然,很可能还包括那些诽谤中伤者。

比如,你功课考了第一,别人夸奖你“学习好用功哦”或赞美你“脑筋真好使”,你怎么说?你敢回说:“是啊,确实是这样的。每次我都是课前充分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再加上脑筋也不差,所以每次都考得很好”吗?作为中国人,应该没人傻到这么说。我们大概都会说:“没有啦,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刚好老师出的那几道题被我复习到”。同样,某人升了官,别人去道喜:“恭喜啊,高升了!”要是回答说:“是呀,三年前我就开始计划了,精心准备很久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那这人就肯定不是中国人。中国人都会说:“哎,没办法啦,老早就请我,实在推不掉啊”。你看,我们都是“推不掉”才去当的。

你会不会说,哎呀,中国人真虚伪?可是,各位,上面的两种回答,你更喜欢听哪一种?听了哪一种心里更舒服些?不必回答,问问你的内心就好了。你是怎样思考怎样做的呢?做的时候自然吗?

这就是文化,民族的性格早已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它会从人的一言一行中很自然地表现出来,无法掩藏。更不必觉得丢脸,倒是可以深一层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做。原来它自有它的道理。我们说的可能不是实在话,但我们说的是妥当话,是给别人面子,是尊重别人,不把人家惹毛。

伏羲氏老早就会仰观俯察,注意象的变化;孔老夫子更是明确要我们跟人说话一定要看着对方——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看着人家脸色乱讲话简直就是瞎子。不体察别人的心思自说自话,其实是不顾及别人,是自大的表现,或者直接就叫作“目中无人”。

中国人是最懂人性的,我们的思想和文化始终是以人为本的,我们世世代代一直这么做下来,做得那么的自然,叫作民日用而不知。做得时间太久了,熟练到我们都不用去找理论支撑,大家都自觉地、得心应手地在日常运用。而近代百年的屈辱和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使我们开始信心不足,开始自我怀疑了。所以,现在我们有必要整理一下我们的思路,还原到中华文化、中国思想的本真。

的确,论科技,西方这400年来引领世界;若论思想文化,中国却未必输给他们。只是自汉朝以来,我们太重视“道”,而忽略了“器”,偏离了“道器合一”的精神。而西方人在近400年的迅速崛起,恰恰是因为他们专门从“器”上谋发展,换用现代的话来说就叫作“科技”。西方人正是凭借科技的强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造成我们刻骨铭心的百年屈辱,简直要把中国人的自信心整个压垮。

好在,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永远不服输的精神。你看我们的足球队就好了,明明这次输了,还都说:下次再来!这次是我们远道而来,没休息好,水土也不服,又是客场,拉拉队呼声也不高……总之,我们有一大堆理由,没有谁肯服服帖帖地低头认输!想想我们自己平时是不是这样?我们中华民族也就是靠这股永远不认输的精神,才能在无比艰难困苦,甚至是绝境中一次次地再爬起来!这绝不是简单的所谓阿Q精神。

中国人还是天底下最喜欢自作主张的民族,这一点到现在恐怕也没有变过。在中国,有时候,照着原来的施工图去检修地下管道,很可能找不到。因为,施工的时候不知遇到了什么实际问题,几个施工人员一碰头儿:“这图纸谁设计的?根本不合理嘛,改!”得,临时一商量就改了道儿。

你说,哎,这也太随便了吧,简直是无组织无纪律。没错儿,可你看到的只是一方面,还要考虑另一方面——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尊严,有尊严就是自己可以做决定,也就是要有自主性。如果一个人样样听人家,那不成了人家的奴才了。当然了,我们不是鼓励随便改图纸,但是这种要自主的精神是很可贵的。尤其,在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时段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按部就班在这时候就有点赶不上节奏了。

有人说,百年的屈辱使我们开眼看世界了,使我们民族觉醒了,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文明了。我们变化很大呀,你看,我们剪了发辫,我们不随地吐痰了,我们也建起了高楼大厦,我们连衣服都换了西式的,几乎人人都会说英语了……

我们确实变了,而那变得更多的是习惯而不是人性。要知道,我们中国人对于有形的东西向来是不怎么在乎的。我们好像不太重视什么老房旧屋,对于申遗也不像人家那样的“积极”和“用心”;我们的服装也可以改来改去,到今天连一套自己的衣服都没有;外面的新鲜玩意儿来了,我们学得也很快,生活方式早已不是从前的样子。但是,对于无形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要想改变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改变中国人的性格特质,真的很难很难。

然而,这又有什么不好呢?生物科学已经证明,多样性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发展。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文化也需要多样性,多样就必然各有特点,而特点其实不能说是优点或缺点,它只是特点。有特点才可以互补,所以,要求同存异。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时间不同,总有一种文化当令,在这段时期内,该种文化有它的责任,也应该尽到这种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会发现,中华文化是值得发扬光大的。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科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科学如果不能导正方向的话,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只有回归“道”才能拯救人类,而这个“道”恐怕还得到中国来找。当然,“道”是包括“器”在内的,“合”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如今,很多外国人都在学习、研究我们传统的经典——《易经》《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孔子、老子等先贤早就成了全世界的圣人,而不仅是在我们本土。在未来的世界,在快速全球化的21世纪,极具广大包容特性的中华文化正当其时!

同类推荐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热门推荐
  •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你到天灰

    等你到天灰

    我们彼此互相亏欠却又死不相见,当机遇再次来临你又做何打算。“姚哲,你真是我的克星!”“喂,佳佳啊,你害了我这么久,也该以身相许了吧!”
  • 喜嫁良缘:农门小娇娘

    喜嫁良缘:农门小娇娘

    李蕙质做梦都想不到她会成为一个小农女!人家小龙女有杨过在身边痴情守着,她李蕙质只有一个傻相公在身边蹭吃蹭喝蹭睡!这样闹腾也就算了,猥琐公公、恶毒婆婆、极品邻居,一个个儿的都来给她找麻烦!可是最大的劫从来都不是种菜,当小农女满级之后,李蕙质又解锁了下一个人物!什么,竟然还要玩儿宫心计?拜托,我就只是来种个田而已的小农女好么!人生处处都是炸弹,李蕙质总结出来一点:穿越不好玩儿,穿越之后不断解锁新生活更不好玩儿!
  • 电视综艺节目编导

    电视综艺节目编导

    本书介绍了电视综艺节目这种观众喜闻乐见,具有较强的视听综合艺术性和广泛群众性的新兴综艺形式。本书从综艺节目的属性和特征到综艺节目文本创作再到综艺节目导演艺术,全面涵盖了电视综艺节目编导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对于希望从事电视综艺节目编导工作的读者是一本不错的入门教材。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八哥

    八哥

    董伟明,1956年生于哈尔滨市,今居大连。当过兵,现为某民营企业负责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创作的歌词和诗歌曾获大连之夏音乐会一等奖,军区文化部一等奖。在《当代》《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过作品。祥子开着他那辆紫红色的桑塔纳,沿着繁华的人民路游逛。两侧的高楼大厦从车窗外闪过。这里是全市写字楼租金最贵的地方,在这里办公的非富即贵,像他这样一个小装修公司的老板要入住是想都不敢想的。可是今天,他要在这儿租间办公室,而且要一百平米以上的。
  • 大唐咸鱼

    大唐咸鱼

    来到武德八年的大唐,成了一个瘦弱孤儿。本来厌倦了忙忙碌碌,只想安静的做一个享受生活的咸鱼,无奈这也是要有资本的。好在有神奇的空间在手,实现财务自由,迎娶黑富美都不再是问题,带领族人实现人生价值,快意恩仇才是最终目标。让有恩于我的都过上好日子,让和我有仇的都惶惶不可终日。这就是我,慎独,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已有三本完本作品《植掌大唐》《放牧大唐》《石头牧场》,坑品绝对有保证,觉得新书太瘦的欢迎先宰老书。欢迎来读者群:鲈鱼书友群,116088641,作者君一直都在的O(∩_∩)O~
  • 极品萌宝:天价腹黑妻

    极品萌宝:天价腹黑妻

    一场意外,她失身又失心,却被他狠心抛弃。六年后,她携着天才儿子强势归来。当年纯洁无暇的林小姐已然腹黑成性,扭曲如冷大少仍旧以冷情暴戾自居。女:“认识你之后,我就发现我越来越喜欢狗。”男:“认识再多的人我也只喜欢漂亮女人,认识的漂亮女人再多我也只喜欢技术好的,认识技术好的女人再多我也只喜欢胸.大的,认识胸.大的女人再多我也只喜欢你一个。”言下之意,你符合所有条件,漂亮技术好还是大扎软妹。女:“滚!老子干死你!”他猛地拽她到床.上,让她扑倒他,装嫩卖萌当小受,“来吧,干我吧!”*女强男强宝宝强。一家三口没有最腹黑只有更腹黑!整体格调轻松,放心跳坑。[7月开更]
  • 无敌狂尊

    无敌狂尊

    吞骄阳,踏天穹,灭乾坤,跋扈万界!嚣张万域!无敌与世,狂与天下!我张果只问一句: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