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2400000004

第4章 定下基调(1)

一画开天

无疑,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面临着生存的问题,自然也思考、研究着怎样应对这些问题,形而上之那就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大学问。然而,那时还没有文字,发明文字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没有文字,怎么做学问呢?看象,宇宙自然的现象。

在远古时代,人与天地的距离似乎比我们后人更近。没有高楼大厦的阻挡,也没有万头攒动的人潮,俯仰之间目光所及就到了天地的尽头。伏羲氏就是仰观俯察成效最卓著的人,他应该是识破天机的第一人,或者说是破解宇宙人生密码的第一人。

只自己识破了天机,了解了宇宙人生的奥秘,自家独享,秘而不宣,大概我们今天也就不知道有伏羲这么个人了。在中国,能被大众牢记不忘,世代传颂的人,那一定是对人民有大贡献的。西方人要想得永生,那你得求助上帝,所谓“信我者得永生”;中国人要想得永生,那你只要活在大家心里就好了,也就是精神不死。外国人不懂得我们,总认为中国人喜欢拜偶像;我们自己应该清楚,我们还真不是拜偶像。我们只是对那些生前真正为人民提供最好服务,为大众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十分感念,我们拜他是对他表示感谢和纪念的意思,就像我们祭拜自家祖先。可以说,中国人根本不崇拜什么偶像,我们只拜祖先和圣贤,以示我们不忘本的意思。

伏羲氏就是这么个人,一位真正能为人民大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各位,那时候人民大众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大家不妨试想,当初,咱们的老祖宗还没进入农业社会呢,那他们靠什么过日子呢?靠打渔、狩猎呗。一个人要出去打渔、狩猎,他最想了解,也最迷茫最担心甚至害怕的是什么?自然环境。既然是去打渔、狩猎,那就不是简单的旅游,疏散了心情就了了事。大家还等米下锅呢。首先,你得弄清方向吧——那时候绝少人文景观,很难找到理想的坐标,走远了很可能就找不着北了,也就找不着家了。其次,不能大老远的跑一趟空手而回吧,你得奔着目标去吧,换句话说,你得确定将要去的那个地方有猎物。第三,不能半道儿遇着泥石流,白丢了性命吧;第四,还得避免没打着猎物,先让猎物把自己给猎了去吧……

由此可见,远古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渔猎活动,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那绝不像今天的骑马、垂钓,专门花钱买票尽是为着娱乐。很有些“人为食亡”的危险成分在里面。

所以,很多人就去问伏羲,说明天我要出去,你帮我看看哪个地方猎物多,天气好不好,千万别赶上狂风暴雨、泥石流什么的。伏羲氏算了算,就告诉他:明天是大太阳,你去好了,而且那里猎物会比较多;明天你如果往东走,有雷,你千万要注意;你往西北走,大雨,最好改期……

伏羲简直神了。刚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可是后来实践证明,每次伏羲说得都很对。于是,问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简直应接不暇,怎么办?贴布告——画卦,画好了就挂树上或别的什么显眼的地方。

伏羲的神不是神秘,人家那叫神通,通天地,通宇宙,然后推理。我们说,伏羲氏那是找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一种代表自然的力量,把整个宇宙人生的道理都想通了以后,才开始画卦的,而不是着了什么神的道儿,不是迷信,所以我们对他那一画非常的恭敬,把它叫作“一画开天”。他就用简单的一画开天来告诉我们,太极代表了宇宙自然的秩序,它是有规律的。咱们的中国思想、中华文化就是从伏羲这么看似简简单单的一画开天来的,那一画开天就是我们的宗。这个宗后来又变成了经,经就是经常要遵守的规则,也就是不能变的那部分。除了不能变的经之外,其他都是可变的。伏羲这“一画开天”着实不简单,他为我们思想文化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首先,地球只有一个。这句话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而且还差不多都以为这是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以后,我们才认识到的事实和真理。其实,你大概不知道,《易经》不但早告诉了这个,除此之外还告诉我们更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这个地球上,万事万物都是共通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也不管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这个共通的基础就是太极。当然,太极这个词是后来孔子首创的,伏羲那时候不是还没文字吗。不过,太极也就是那个“一画开天”的“一”,也就是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一”。既然所有的东西都有这个共通的“一”,那么彼此就有关联,就不能完全割裂。求同存异也就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部分,我们要保留;不同的部分,咱们彼此尊重。直到今天,人类依然离不开这条原则,甚至在被科学证实了这确实是真理,而且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它的用场或许还更大呢。

其次,既然世间万物有着共通的东西,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得从合的观念出发。这应该也是中国特色吧。你看,中国人做学问,原本是不分科的,后来,引进了西学,也开始分科了。分科分到最后,就有了专业和专家。专家就是那个小小领域内懂得多多的人,你讲的我听不懂,我讲的你听不懂。大家都听不懂就是高深吗?恐怕也未必。学问之间应该是互通的,通是宇宙的真理。要想成为大学问家,一定要有“合”的思想观念,才不至于太局限、太狭隘。

第三,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无论是好人坏人;无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黄种人;也无论植物动物,或者生物非生物,天地都覆载,可见,天地是公正无私的。天无私,地无私,那人要怎么办?自修,修到和天地一样无私,这就是人的责任,所谓的修养,也不过如此。那这样修养到底是为了什么?想想伏羲一画开天时的自然景象,只有天,只有地,只有人!我们说,三画卦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替人类在天地之间做了很明确的定位——上面为天,下面为地,中间一画就代表人。这样,我们才会了解伏羲氏他的目的,是要人类帮助天地来改善这个世界的,也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这是人生而为人的责任。这大概也是老天特别给中国人的很神圣的责任,因为,似乎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意识到了。

第四,阴阳和阴阳之间的关系。伏羲画卦,或者说八卦以至于后来的六十四卦,看似复杂的这些卦象,其实也就是两个符号——阴()、阳()的排列组合。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阴阳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大自然包罗万象,而且千奇百怪,要是细分的话,那将是一个看不到头的天文数字,估计要看得我们头大。好在,中国人的学问不这么做!咱们抓根本。《易经》只用了阴阳两个符号,或者叫元素,就把宇宙万物给包含在内了,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要了解自然,了解人类自己,绝对可以从阴阳入手。阴阳的内涵实在是太多,也实在没有办法一两句话说清楚。但可以说清楚的是,阴阳是相对而生的,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可以互动,才可以起变化。所以,中国人说“阴阳合一”。而且,无论怎样变化,最终还要“归一”,也就是回归太极,回归原点,再从阴阳重新出发,圆道周流。

那么,在蛮荒的原始时期,伏羲是怎么发现宇宙奥秘,又是怎么画出八卦图来的呢?他用的方法是什么?伏羲起码用了三种方法,而且,这三种方法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又是极其深远的。

第一种方法,仰观。大家会说:仰观还不简单,头一抬就看到天上了。可是我们细想就会发现,就是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是人类专有的权力,动物根本无权仰观天象!

第二种方法,俯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俯察不仅是察外物,还要察自身。一个人就是一个小宇宙,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比如自然界有山,那人也应该有山,那么人的山在哪?就是鼻梁嘛。也就是说,宇宙所有的东西,在你自己的身上统统都能找到对应。这大概也是人类独有的意识吧。

第三种方法,广角。也就是不能光看一个地方,你要多看一点,四面八方都要看一看,要看得很周到,想得很周密,一点都没有遗漏。这样才叫作《周易》,不完全是周朝或周文王的关系;周就是很周密、很周详,而且是周流不停,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

那好,既然这么周密、周详地掌握了自然宇宙的奥秘,怎样把它传播开来,以利民生呢?遥想伏羲当年,那时根本没有文字,靠什么传递这伟大的心得?也只有图画了。伏羲八卦图(又称先天八卦图,),就是我们说的“无字天书”。你看,后来加了文字的《易经》也还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无字天书”,因为它实在是奥妙无穷。

没有文字有没有文字的好处。没有条条框框,更容易融会贯通不受局限,这就是图画的优势。文字,说一大堆,也许还说不清楚,或者说清楚了却不周全;图画简单一画,内容丰富,所谓“尽意莫若象”。其实,我们的文字最初也还是根据图像来的,有的就是根据伏羲八卦造出来的。然而,伏羲氏画卦并不是为了造字。如果伏羲为了造字,他的成就绝没有现在高,最多也就像仓颉。仓颉是把字造出来了,但仓颉的名气要跟伏羲比,那是比不上的。

伏羲知道,整个宇宙自然的系统就体现为象和数。所以,伏羲八卦不仅是图像,还包涵数(当然,象和数的背后还有个理在)。这个数,不是单纯的数学之数。中国的数,那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是变化无穷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说:你心里有数没数?我心里有数。它绝不是简单的数字。伏羲根据人们的需要,慢慢推出不同的卦象,并把这个介绍给人们。告诉他们这是什么?这是2、1、2(),就代表下雨;那是2、2、1(),表示打雷……这就是人类所知道的最早的密码。这简直就像咱们今天的电报码,用几个简单的数字这样打,对方就知道你说什么了。也很像我们今天的电脑,0101就可以构成浩瀚无穷的网际网络,01和12不过是名称不同罢了,其实质都是一阴一阳,产生宇宙万象。所以说,数位化时代其实老早就开始了,我们不过是承接它的路线走下来而已,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

由此可见,宇宙大系统不是单纯文字就能表述的,丰富深奥的、关于宇宙人生奥秘的思想体系,也不会或不能只寄托于单纯文字的表述。也可以说,中国思想,从伏羲的八卦图开始,就包含了现在所谓“自然科学”的成分,象和数本就是科学的。

伏羲的用意是要告诉人们整个宇宙的状况、自然的规律,让大家知道怎么样去适应、怎么样去改善。可以说,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乃至行为,那都是从效法自然得来的。自然是唯一的、也是最高的判断标准。合乎自然的就是善,不合自然就是恶;合乎自然就是好,不合自然就是不好;合乎自然就是对的,不合乎自然就是不对的,就算眼前是对的,迟早一定是错的。《易经》里很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万事万物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生活和成长,我们人类也应当遵循自然的法则去做人工的事情,包括科学,以期尽可能长久和幸福地生活。

从八卦到《周易》

伏羲氏在还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一画开天、生阴阳、创八卦,希望告诉我们宇宙自然的规律。然而,高深的道理不是人人都看得懂的,伏羲很清楚这一点,那他就深入浅出地指导大家做起来,能真正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不错了,这就叫民日用而不知。

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也越来越复杂化,当授道解惑的人渐行渐远,百姓日用间的践行也难免会跑偏。何况,伏羲氏当年画卦的时候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他就有很大的空白性。后来既然有了文字,有智慧的人也还在热心研究伏羲八卦,而且越研究越热心,总想把它用文字注解出来,可这需要大智慧。好在,圣人终于出世了。

周文王,那是一代圣人。

周文王,人家有智慧,能感悟到人类社会的规律与大自然的规律有很多相通之处;人家也有基础,有家学渊源,打小就热衷于伏羲八卦。据说算卦“百算百中”,人家可以画地为牢,根本不用设有形的监狱,犯人也甭想跑,跑哪儿追哪儿,藏不住。姜太公不也是人家算来的吗,当然了,那也是愿者上钩。不管怎么说,反正人家那是神算,所以后来算卦的旗晃儿都写着“文王八卦”。

算卦归算卦,可演卦那是需要条件的。光有智慧、有阅历不行,还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着实钻研。

机会来了——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家都知道,周朝之前是商,也叫殷商,商朝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朝代,但是传到商纣王的时候,就完了。纣王虽然有才能,但是品性太差,暴虐无道,上至诸侯下至百姓都怨声载道。比较起来,当时的老百姓更欢迎周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西伯侯这么得民心,商纣王当然有点紧张,就找个借口把他抓起来关羑(yǒu)里了,而且不说啥时候放。文王不像一般的人,一旦坐了牢就颓丧了。人家心里很平静,不单平静,还得做点儿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除了教化羑里那一片儿的百姓,更大的事业就是推演伏羲八卦,给无字天书加注解了,也就是写《易经》。可能,当醉心于自己热心的事情时,也能减少不少苦闷。总之,他为了顾全大局,要保住性命,没有马上跟纣王对抗,而是忍气吞声,忍辱负重,这才完成了理想,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以利后生。

同类推荐
  •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本书致力于说明“孔子哲学传统”作为基础哲学,乃是人性之根、社会之本。“仁者,人也”,“人能弘道”是作者确立的孔子哲学的核心。作者尝试脱离中国与西方二分、中体与西用二分的思维方式,摆脱近世以来自西方传入的意识形态纠结,不落入历史限制中来考虑人类走向现代化之前景,而转而依据扎根于人的理性之本性的哲学,以确立道德的预告的人类史,并以之揭示一种向公义及永久和平而趋的现代化之原型。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金融风暴、核能威胁、环境污染、资源争夺、恐怖活动……奠基于“纯然个体主义”、“放于利而行”的错误原则之上的思想,时至今日显见已百孔千疮。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 儒的气场

    儒的气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忠恕、慎独、中庸、力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帮助人们修炼好德行、具备仁爱之心,从而在“内外兼修”中成就完美的气场氛围、凝聚强大的气场能量,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和技巧。
  •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本书是作者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给研究生举办的五次系列讲演的录音整理稿,尽可能地保留口头讲演的现场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非哲学专业的听众描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尤其着重于各个哲学家思想内在的及与其他哲学家相互的逻辑关联。本书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以最短的篇幅完整地呈现出这一段哲学史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水平,是广大西方哲学爱好者和研究生备考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很简单,紧接着面临怎么写的问题。我咨询了一下正准备睡觉的妻子,她对我的写作毫无兴趣。她一向对我的写作毫无兴趣。但我的写作也不是无用的。因为非常明显,稿费可以列入生活中的一项进账。如果让我考虑在富有的情境中做一个伟大的希尼(爱尔兰诗人),我是愿意的。我现在当然也愿意把我所喜爱的希尼的名字说出来。因为是从阅读希尼开始,我才知道怎么写作的。但在这一篇文章中,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哪里呢?如前所述,我已经谈到了经济问题。
  • 赶考

    赶考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与当年西柏坡时期不无相仿之处:都处在危机的漩涡中,又都面临着突破瓶颈之后的大辉煌。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青衿学子,背负行囊,黎明起身,踏着曙色,向前向前,一路走过南昌、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从农村到城市,从在野到执政,从落后到超越,从经济建设到政治建设,面对一个个全新的课题,交出了一张张真诚的答卷……
  • 杂纂新续

    杂纂新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佛十力经

    佛说佛十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国功贼(全集)

    开国功贼(全集)

    主人公年少时家道中落,饱经苦难,被迫落草,但始终在心底有着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在他身上,有着很多中国人的特性,追求安定的生活,为了生存努力经营。中国的坚韧和软弱在主角身上展现无遗。他和所有老百姓一样,希望天下统一,四海升平,不要有战乱,每个人都能吃饱,不要再出现“好人活不下去,坏人却能生存”的现象。这本书更多的是体现中国人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 守护甜心公主的完美爱恋

    守护甜心公主的完美爱恋

    9年后她再次来到A国,她已不是当初的她。在A国她遇到了他,她把自己亲生母亲的墓偷偷移走,没想到被他发现了,她一气之下把他关在了她住的别墅里,可恨的是他竟然看到她半夜梦游了!她的秘密竟然被他知道了!他说她的梦游症是精神病引起的,还带她去看了心里医生!她怕他跑了,安排了几个保镖跟着他,他回到家就跟她发脾气!竟然还一脚把玻璃茶桌踢翻了!他什么意思?当她没脾气吗?她不就安排了几个保镖跟着他嘛!他竟然跟她发脾气!
  • 孤城瑾年若安生

    孤城瑾年若安生

    13岁的脸颊划过一道长长的疤,昨夜梦境,今朝天涯。16岁的心口开出一朵名叫安生的花,彼时花开,适逢半夏。17岁的塞纳河畔传出教堂的钟声,堕落的撒旦和神的惩罚,我在陌生的国度,遇见的少年如画。18岁的容颜19岁的发,我找到丢失在记忆里的少年却握不住时光的沙。24岁的面前一杯老酒一张请柬,我笑着对你说客套话。我饮下你亲手泡的散场茶,我知道我们之间只剩生疏再无其他。巷口的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我的背影终于在反复的徘徊中消失于一世的喧哗。满城的繁华,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叫安生的少年,请将我的思念带到他家。
  • 迁都建藩议

    迁都建藩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尘有点乱

    红尘有点乱

    一部社会伦理小说。农家姑娘银莲出生在落后的农村齐家湾,遭受了村官齐军的强暴,不久怀孕。银莲的父亲眼看女儿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匆忙为她找了个上门女婿。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非银莲所愿,银莲的丈夫随后与父亲一道出门打工,她成了一个留守妇女。生活条件因家庭成员的外出务工而得到了改善,但是本能的需要却使得身为留守妇女的银莲陷入苦恼。这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银莲也从齐家湾来到了县城,结识了身世比她还要不幸的熊燕,她们最终合伙经营了一个花店,俩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由于男女的性别失调,农村男青年找对象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竟然使三十好几的银莲也成为一个受害者,悲剧性的结尾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