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7400000006

第6章 半月里畲族龙溪官与雷氏宗祠

◎黄亦钊

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畲族村,旧称“半路里村”。这个近300年历史的村落,四周群山环抱,密林葱郁,溪流蜿蜒,风光绮丽。

进入村口,可见到在一片遮天盖地古榕荫下那古朴典雅的清代龙溪宫。它背靠弥勒山,面向玉兔山,东依燕鼎山,西临月牙池。它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建筑面积508平方米,砖木结构,自南而北依次为戏台、环楼、前厅、神厅、神龛等。据雷氏谱载:龙溪宫系先祖雷志茂特聘浙江石木工匠绘图施工,工期一年有余。其戏台藻井以五层方斗逐级装嵌,形成既有大四方斗,又呈小八角斗,远观为四方藻井,近观为八角藻井的独特景观。台中立柱既有柱头斗拱,又有角科斗拱,由斗、升、翘、昂、拱组合而成。其工艺雕工繁琐细致,一斗出挑,独具畲族建筑特色,又符合主人的要求。

而悬于戏台顶一卜的贺匾,为黑底描金木制匾。此匾长203厘米,高77.5厘米,为雷志茂五世孙雷世儒于清道光七年(1827)葭月立。全匾17行,每行7字,全文为:“溯白唐室隆兴,而元帅之功独居其大,水土治而我王之心,万其见芳。此固御灾捍患,俾四海康宁、万民和乐者矣……”宫内主要祀奉六尊神。正中是薛元帅(唐代将领薛仁贵),和陈元帅(唐五代武将陈九郎,亦称九仙)。左边是平水明王和雷万春,右边是妈祖和陈靖姑。

每年神节前夕供福全猪、全羊,翌口辰时神不下殿,由执事请神附体、降童,照例落在神汉身上。如是神汉代神赤膊上阵,口念符咒,进入銮舆由遴选的八位壮汉抬着,鸣锣开道,仪仗、彩旗、高灯、龙扇、吹班、祭器一应俱全。在此起彼伏的鞭炮神铳声中,队伍浩浩荡荡沿着风尾洋、姚厝里、杨厝里、七狮坪村巡游。神汉不时将刺球往身上摔,造成遍体血迹斑斑,而吸引全村男女老少围观,别有一番情趣。至午时銮舆回宫并连演三灭戏以敬神,因此这里群众常流传这样一句话:“要看戏去半月里,要吃去左湾,要睡去芹头。”可见当年神节场面有多热闹。这一习俗至新中国成立后转为寓内神节敬神。

半月里雷氏宗祠,是霞浦县保留完整的一座畲族宗祠,清雍正八年(1730)由雷家四个兄弟合资兴建。传说在未建祠时,他们选埕基花费了一番心思,久选无法定局,偶然间发现自家放养的一群牛,归栏时总是跑到一处空埕憩息。此埕冬暖夏凉,甚至天上下起雪花也沾不到边。而精通风水学的雷志茂,则认为此地背靠状元顶(形状如帽),前为笔架山围玉兔,是嫦娥奔月之地,于是确定在此地建祠。

雷氏宗祠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36.9平方米,不包括外祠埕。宗祠采用悬山顶砖木结构,大门为牌楼式,规模不大,但古雅可观。祠内梁架错彩描金,祭台前及龛内九幅工笔彩画,线条清晰,神形毕现。祠内尚存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秋雷世儒为宗祠亲书的“凤山衍庆”匾额。匾长3.2米,高0.8米,阳文,书法道劲饱满。畲族祖居地“凤凰山”,是高辛帝鼻祖之地。自建祠后人丁兴旺,家道殷实,建堂舍,办学堂,延聘教儒从事子弟教育,至光绪年间已有雷世儒恩赐武举人,四人中文武秀才。因此雷氏愈加信仰祖宗庇佑,一年开展三次祭祖活动,这一习俗延续至新中国成立。

同类推荐
  •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 趣生活

    趣生活

    这是写给都市青年的一本生活励志书。觅趣,不是让年轻人握着拳头,热血沸腾地喊一句口号,也不单单是为了猎奇、寻趣,更为打开生活多扇门之时,看到成长过程中,不曾领略的风景,见证不走寻常路的人生的诸多可能。书中的人和事是具体的,一纸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启发有多大,思想行多远,这不需要问别人,只需看自己,是否有一个知道去哪里、怎么去的头脑,一双拿得起放得下的手,和一颗能走出去走回来的心。
  •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重点论述了历代的丁忧制度。例如,秦朝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精神禁锢,曾号令天下臣民一律戴重孝为天子守丧三年等。而丁忧制度真正普及开来,是在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成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如在唐代法律中,丁忧制度被加以确认,形成了对官员丁忧行为的礼制和法制层面的双重约束。而到了清朝又施行了满汉不同的丁忧制度。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热门推荐
  • 宠物小精灵之重生的小智

    宠物小精灵之重生的小智

    神奇宝贝,是一种神奇的生物,一个少年偶然穿越,成为了小智,他会带来什么惊喜呢?拭目以待吧!另外。新书《一本厚厚的书》,求收藏,求推荐。
  • 命运长诗

    命运长诗

    无数年前,神代被人类终结,旧神们被封印沉睡于大地之中。时代结束之际,命运之轮也开始转动。旧神在母神的影响之下苏醒复仇,讨灭旧神的命运不断传承,肩负使命的人子们,不得不为了人世的延续去对抗世界最古老的力量。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命运的枷锁之中。然而,顺从命运的人并没有察觉到:在他们甘愿被命运束缚之时,命运的轮回,早已悄然发生了异变……(点个收藏投个票吧,求你们了~)
  • 感受德意志

    感受德意志

    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界诺贝尔奖——“歌德金质奖章”得主杨武能教授,自1982年始赴德国进修、研究、讲学,亲历了德国的发展,对德国的文学、历史和自然景致熟稔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杨武能教授用人文的笔触描绘了德国神秘的古堡、茂密的森林、流淌的河流、高耸的教堂和油画般的建筑,和德国的节庆、城市的建设、对环保的关注、对教育和历史的重视以及德国民众的生活画像,目睹并亲历了柏林墙的倒塌和两德统一前后的对比与变化,对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因政治格局造成的隔膜、柏林墙倒塌前的种种状况及两德统一后人们的心态大量真实的细节描写,读来犹如一部活的德国史。
  • 云倦彼相思

    云倦彼相思

    一场车祸意外穿越,刚穿越就被人逼掉悬崖…谁家穿越有我倒霉?她是耿直正爽,灵动活泼的少女舒倦,却因一场阴谋诡计,自此内心封闭,成了沉默寡言,步步为营的心机女落霜。他是意气风发,南冥手握生死掌权的王,因遇见她,放下一切,只搏夫人一笑。他是北国,对外心狠手辣,唯独对她一往情深的的男人,终究却错付了真心?谁是谁的谁?花有重开的时候,人有重逢的时候吗?
  • 请不要说敏感词

    请不要说敏感词

    李小鱼穿越了,来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玄幻世界,还获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敏感词系统。这个系统很牛叉,因为一旦说出系统规定的敏感词,便会触发百分百不可反抗强制耳光命中技能,于是乎——“李小鱼,你个废物……”叮咚,触发敏感词‘废物’,李小鱼飞身而出,一记耳光——啪!“小子,你找死……”叮咚,触发敏感词‘找死’,李小鱼再度飞身而出,一记耳光——啪!“啊~~~小杂碎,我要杀了你……”叮咚,触发敏感词‘小杂碎’,李小鱼风骚走位飞身而出,一记耳光——啪!就这样,李小鱼走上了一条全靠啪啪打脸的奇葩修行之路。………………
  • 春麦

    春麦

    家住沙洼洼东梁上的姑娘王春麦,已经过了十七岁了。更多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走出家门,走上村街,走出村子,翻过几块高低不平的沙坡地,去南梁坡上那片瘦脊麻杆但还有几片绿叶的胡杨树林走一走,静静地想一些与自己年龄十分相称的心事。所有人想的事情都一模一样,总是事出有因。王春麦的心事也是一样的,她的心事缘于那个已经没有多少记忆的黄昏。那时候,她刚刚初中毕业,她本来信誓旦旦地准备去一家市里的卫生学校继续读中专。报名的事情,都由她的同班好友罗海燕帮着联系好了,学费也不是太贵,一年才两千三。
  • 叙说微风

    叙说微风

    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感受自由,微风吹过,是你的诉说
  • 绝爱三部曲:沧海卷

    绝爱三部曲:沧海卷

    《沧海》是铁灰色的爱。因为他,她在牢狱中挣扎,但也是他,使得她有了生命中最光芒四射的三个月,那一段与他日夜相随的押解之旅,使得她的生命有了别样的色彩。《辛夷》是浅水绿的爱。晶莹透彻,像两个少年对待辛夷的心,不论我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论我做了什么样恶毒卑劣的事情,但站在你面前的时候,爱着你的我,心是水一般纯粹的。《东风破》是墨色的爱。浓墨重彩的深情被掩藏在悄无声息的守护背后。只有一句话用来形容女剑圣慕湮:夏语冰之后,她只爱苍生。
  • 豪门新宠:娇妻惹人爱

    豪门新宠:娇妻惹人爱

    因为凌晨的一次搭错车,喝醉酒的她陷入了一场事先安排好的交易,为了给患病需要做手术的弟弟凑齐医药费,她别无选择的献身给一位多金总裁,从此以后,关于她的故事即将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柳永之死

    柳永之死

    欣乐楼的灯不再红,酒不再绿,一片缟素,门外也缀满白花。往日歌舞升平之地成了我的灵堂,那闲置二十来年的灵牌竟然派上真用场,我的名字被恢复为柳七。其他青楼妓馆的女子闻讯,也纷纷前来吊唁。她们哭诉:千百年来,上青楼妓馆的男人无数,可真正爱我们的能有几个?一座又一座青楼妓馆歇业为我设灵堂,昔日莺歌燕舞之地变成一片鬼哭神泣,昏天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