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8800000002

第2章 增订版序:我愿此生辽阔高远(2)

走在大街上,汽车乱变道,行人乱穿马路。我还记得,前几年好不容易街上有游行的了,偏偏有人抄起家伙把人给砸死了,仿佛死者的脑袋里藏着一个钓鱼岛。爱国的边界在哪里?

在家中,小区派来的电工师傅给我检查电路,修完后说,开票一百,不开票五十。利益的边界在哪里?

打开电视,电视台的媒介审判正在进行。今日之电视台何只是僭越法院,它还要做教堂。在辩护律师缺席的情况下,那些失去自由的“罪犯”或符号,不仅要承认有罪,还要在电视法庭上表示忏悔。公权力的边界在哪里?

夜晚,我遵守秩序在街上不开远光灯,以至于没有看到马路中间突然出现的一个大土堆,结果车子飞了起来,我险些丧命。白天在这里干活的人,为什么连个标识也不设置?责任的边界在哪里?

……

凡此种种,让我有时候难免感叹——每个人都在愤世疾俗,每个人又都在同流合污。而中国完成转型,无论是公权还是私权领域,都需要廓清自由的边界。没有众人遵守的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回想发生在中国的若干革命,我敢说许多从一开始就错了。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解开奴隶身上的枷锁,让他们“翻身做主人”;而在于打破枷锁,让这个国家从此不再生产奴隶;在于每个人保有私民的基本权利,并做为自由担起责任的公民。

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借着这个机会,我想跟读者介绍《自由在高处》出版后我遇到的两个年轻人,谈谈自由与天命。

去年某日,我收到一封来自河北唐山的电子邮件。邮件的主人是一位名叫陈曦的年轻女孩。在信中,陈曦和我谈到自己的人生志向,让我看了很感动。我敢说,那是我收到的一封最知书达礼的信件。后来我才知道,陈曦实际上是个非常不幸的人。由于出生时遭遇严重窒息,她的语言和行动机能受损,既不能正常说话和走路,双手也只有两个指头能够自由活动。然而,即使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条件下,她也没有自暴自弃。学校的正规教育拒绝了她,但她靠着家教和自学,掌握了非常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在回信中我说她就像《潜水钟与蝴蝶》里的主人公[4]。不同的是,陈曦的肉体不是“半途而废”的,而是从来就没有自由过。然而她又是极其幸运的,在精神上属于早早的知天命者。在信中,她对我说: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隐约的感觉,那就是“我与这个国家紧密相连,我会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5],可惜那时太小,我无以行动。……迈入少年时代后,我找到了文字这根手杖,可惜那时我依然幼稚,所写的只是与个人有关的东西,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十八岁。十八岁对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我由少年变成了青年,青年这个角色让我意识到了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也明白履行责任的首选方式就是写作,所以开始涉及杂文,也发过一些文字。……我祈望85后和90后是真正觉醒的一代,祈望看到更多的青年人换一个思路生活,变得自信而不是猥琐,勤学而不是懒惰,博爱而不是狭隘,自持而不是放纵。我祈望在大家平凡的生活中安静地潜伏,默默地看,点滴地记,朝着一个圣峰一般的地点前行……

今年五月,在出国访问之前,我曾开车载着几个学生专程去唐山看望了这个年少即知天命的女孩。由于身体痉挛,即使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她每走一步都是艰难的。陈曦说自己相信“自由在高处”,相信“虽然身陷囹圄,但是囹圄之上有蓝天”。此一蓝天,我想即是天命吧。仰望窗外精神的苍穹,陈曦在那里看到了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

我要介绍的另一个年轻人叫小毕,家在山东济南,一个月前和父母一起到南开来找我。小毕只有十六岁,在济南的一所高中读高一。我们曾经通过几次信,见面后我发现他稚嫩的长相和少年胡适有几分神似,也因此更多了些亲近感。小毕说自己虽然是保送上的高中,但对于严苛的高中生活极不适应,尤其对老师没收课外书的行为非常不满,又因为读了《自由在高处》和我的其他一些书,他决定辍学,愿意拜到我的门下求学。至于学位这样的东西,都不再考虑,只希望自己能够不浪费光阴,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人才。

我能感觉到小毕年轻生命的张力和非同凡响。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只要我稍加努力,三年之后必定会落个好的收场。可是我不喜欢胜利,因为每一个光鲜的胜利者背后都有无数失败的人失魂落魄。强食弱肉的不是强者,而是杀戮者。只有帮助弱者才是真的强者。……选科不过是选择监狱的上下铺,只是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关键在于我如何越狱。……整个校园充满全民皆兵的火药味,对于知识,所有人大多只看到了竞争,无限的竞争,而不是知识本身。……没有一个指导的老师,精神的支柱,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不顾一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您是我心中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我多希望您能接受我的请求,可以教导我,指引我,解决我常有的疑惑,让我有条不紊地前进。我不在乎学位,那不过是个空头衔。我也不在乎生活,能满足心灵的生活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生活。我不怕吃苦,为了自己所爱而吃苦,那种感觉正是我渴望和跃跃欲试的。……自由在高处。我相信,至高处一定是心灵。以前我抬头仰望啊,可是天空阴沉沉的什么都看不到。如今我已经看到并感受到了它指引给我的方向。我需要避开拥挤的人群,独辟自己的幽径。即使高处不胜寒,我也会用自己的光和热让它变得温暖。

那天小毕和父母一起在南开听了我三节课,然后我们又在学校的咖啡厅里坐了很久。我了解了他家里的一些情况,并没有完全答应他。小毕让我想起自己十六岁第一次出远门的情景,以及后来对家庭责任的担负。我对他说,我从十六岁知道自己的天命,到后来辞职去法国读书,开始完全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其实走了十几年的时间。如果家里需要你担负责任,不妨先担负起来。这不是为了忍受,而是因为担负责任也是一种自由。当然,学校为升学率不择手段,不让学生看课外书是卑劣的。如果可行,转学到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校也未尝不可。

最后,我和他分享了《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一段话。高脱弗烈特舅舅说:“你得对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对每一天都得抱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侮辱它,妨害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了。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有耐性就是了。”

那天,在夜色中看着一家三口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也近乎哀伤。几年来,我分明看到许多想到我名下读书的学生被应试教育卡在门外。假使我像古人一样有自己的私学之所,我是可以轻轻松松接纳他的,问题是我这里也只有我自己,而且常常漂泊四方。我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位远道而来的学生?这对我的确是个难题。眼下我能做到的,是保持我们的师生之谊,并在我每出一本书的时候,都第一时间寄给他。当然,如果小毕执意要把我当作他年少时代的瓦尔登湖[6],寻找一种梭罗意义上的可以试验的生活,我也愿意配合这种试验,并乐见其成。

《自由在高处》出版后,也有一些批评和误解。有的认真读过书中的内容,有的只是看了封面上的只言片语。譬如我在书中提到“改变不了大环境,就去改变小环境”,有读者据此断言我是维护现有不合理秩序的“帮凶”。我想说这只是简单的逻辑问题。其一,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在时代发生彻底改变之前,改变小环境的目的在于安顿具体的人。正如在时代发生彻底改变之后,仍然需要能改变小环境的具体的人。其二,做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也是最有效的。其三,大环境是小环境组成的,在此意义上,改变小环境也意味着局部改变大环境。我从未放弃对大环境的改变,只是在改变的方式上,多了些细节上的处理而已。在社会改造方面,这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

相较于他人的误解,我更在意的是自己近几年身体麻烦不断,以至于不得不停下来,少做了不少事情。印第安人有句古老的谚语,大意是“身体走太快,要坐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而我偏偏是灵魂走得太快,身体却跟不上了。这两年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本身。有生以来,我处处与人为善,唯独对自己像个暴君。时至今日,周身可谓烽烟四起,示威不断。我一直说要带领好自己,但在照顾自己的身体方面,完全是言而无信。看在死去了的上帝的份上,在身体没有彻底变得糟糕之前,我想还是尽快把公正还给自己,从今往后,我必须像照顾好我的灵魂一样照顾好我的身体。

说到身体和灵魂,其实这也是一个边界的问题。我的劳累在于我的灵魂超出了身体所能支撑的边界,使其不堪重负。一个想带领好自己的人,必须在自己能控制的情况下同时带领好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不同的是,前者完全成事在己,后者一半成事在天。当然,我不会因为身体出了点状况就想着养尊处优终日无所作为,我只期望自己能够带领好自己。伟大的加缪说过:“重要的不是医好伤痛,而是带着伤痛生活。”

济南的小毕来南开看我时曾和我说,他买了十本《自由在高处》送给同学。我问他看中了书里的什么内容,他说最打动他的是书中的自由和赤诚。也是因为这本书,他开始爱看书了。如果我不想让这个年轻人失望,我想我最应该保留的还是书中的自由和赤诚吧。

冬日已近,我愿所有寻得自己天命的人,能够呵护好内心的自由与赤诚。我的前半生,非常幸运地受了天命的指引,天命让我活得辛苦异常,但它于我终究是个好东西。借着近期《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一书的出版,我将其中一首《天命昭昭》引在这里,权当这篇新序的结尾。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万念俱灰,一念永抱。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无可限量,无可求告。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子兮予兮,不负同牢。

灵魂是天空,身体是大地。灵魂和身体,同是我们拓展自由的基石,同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圣物。我愿我能和读者一样,在余下的生命里同时守卫好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守卫好一生的责任与自由。我愿岁月无负天地,我愿此生辽阔高远。

就此搁笔吧,亲爱的读者。今日早起,我在黑暗中点亮灯盏,伴着《潜水钟与蝴蝶》中的钢琴曲,度过了两个小时的写作时间。虽然这几年我在我所生活的时代已经很少听到什么好消息,但我依旧保有内心的这一段甜蜜的旅程。拉开窗帘,不知不觉外面的天已经亮了。自然之母终究是仁慈的,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光明总还是在那里。正如我,未尽天命之前,依然会在这里。

完稿于2014年11月18日清晨

同类推荐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本书系作者在《有效教学十讲》基础的最新学术成果,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作者以教育学为思考的立足点,同时又有课程学、学习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野,且长期深入一线,坚持做课堂的考察,所以,其著述颇受一线教师欢迎。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热门推荐
  • 人类的环保之路(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的环保之路(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丛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这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谢芾主编的《人类的环保之路》为丛书之一。 《人类的环保之路》内容涉及人类与环境保护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剩女嫁豪门:婚后别样

    剩女嫁豪门:婚后别样

    ??他和她门不当户不对,般配的只有年龄,他是三十五岁的豪门独子,她是三十二岁的大龄剩女。约会七次后英俊帅气的他,娶了普通又倔强的她来搪塞家里的逼婚,和用来遗忘曾经那段让他至今还无法释怀的爱情。而她本不屑嫁给这个傲慢无礼的他,她嫁他只是为了昭示天下嫁的体面赢回自尊,为了逃离那个没有了温度而冰冷的家。<br/><br/>他们朝夕相对的日子里会发生情感的碰撞吗,他们会爱上彼此吗?他们没有爱情的婚姻会何去何从......<br/>??????
  • 臣妾要休夫

    臣妾要休夫

    现代的天才女学霸意外穿越,成了将军府懦弱无能的嫡女,上有凶狠霸道一手遮天的庶母,下有貌美如花心如蛇蝎的庶妹。幸好,她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之前那个备受欺凌的懦弱女。庶母算计,反咬一口,庶妹陷害,直接踹飞!还有那个一天到晚没事找事针锋相对的渣男皇帝,姑奶奶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惹急了,一拳打歪你的俊脸,一脚踢爆成太监,然后休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随身空间系列(二)修真界唯一的以器证道的九品炼器师火幽重生在异界,变成殷雅继续炼器。本文随身空间+种田+玄幻。。。。。蓝自己很萌这种题材的文,咳咳,所以就写了。如果说火幽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存在的话,那么十四岁的殷雅就是一个充满了悲剧的存在。殷雅一个有着世家家主父亲,丫鬟母亲的被当家主母厌恶,被父亲嫌弃被兄长欺负的十四岁少女,被迫嫁与一个高自己几十岁的老头的时候,自杀了再醒来,殷雅不再是殷雅,火幽也不再是火幽,原本两个世界的完全没有相关的两个人,因为一场意外融合了。从此火幽接着殷雅的身体活了下去,当她接收了殷雅的所有的记忆以后,她发誓,要用殷雅这个名字在器大陆上成就一番无人可及的事业。她要创造属于殷雅的传奇!——————————————————————————推荐蓝蓝自己的新文:《带着空间穿越未来》:穿越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一位在现世没有任何牵挂的人来说。可是,穿越成为离婚女人这就是一件非常悲剧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位爹不疼娘不爱的离婚女人,这就更加的悲剧了,而如果这样一个悲剧的女人还带着两个一个三岁一个一岁的宝宝,那就更加的悲剧了,而悲剧中的悲剧是,她穿越到了一个灰常可怕的时空。一个,非古代,非现代,处于灰常灰常超前的时代的时空。好吧,也就是俗话说的未来。不过好在老天还是对她不错的,让她带着一个随身空间,至少吃菜吃饭的不愁了。片段:“呵呵。”妇人尴尬一笑,“以前都是妈做得不对,你做女儿得要念亲啊,别怪妈啊!”女人一边搓手,一边涎着脸看高贵的鱼渺渺。“这位女士,请不要乱认亲戚,谁是您的女儿?说我的宝宝么?这可是我的女儿,而且您这个年纪可生不出这么年轻的女儿。”鱼渺渺直接装傻,看自己现在发达了来求自己?就这么一句话想让自己原谅?也不看看自己当初做的是什么事!推荐好友的文文:《帝一女》: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 春城的鲸鱼

    春城的鲸鱼

    她是一条孤独的鲸鱼,从一个城市游到另一个城市,处处是暗流,遍地是漩涡,以后的路看不清楚,以前的路不想回顾,只能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游着···
  • 宗华

    宗华

    一个现代人穿越虫洞到一万年前,教导中国原始先民种植农业。他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基因突变,以至基因能遗传现代记忆到自己某一个后代身上……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吐火罗人……古埃及,赫梯,巴比伦……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希腊,印度,中南半岛……这本书的主角是因穿越者而与华夏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文明,国家以及民族。
  • 烧烤少女修仙记

    烧烤少女修仙记

    这是一出关于吃烧烤穿越的双女主热血喜剧。七夕这天,梅长雪和青燕子相约去吃韩式烤肉,意外穿越到异世大阙国劫缘沙漠,遭人算计涅槃重生,成为七七命女,从此步步为营,登上人生巅峰。
  • 红女王

    红女王

    《玫瑰战争》系列之一,菲利帕·格里高利代表作品,背景为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主要描写在两大家族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女性的故事。《红女王》的主角为被称为都铎王朝之母的玛格丽特·博福特,她幼时拥有美好幻想且十分虔诚,但在政斗中一步步走向心理扭曲,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地追逐权力,最后用尽手段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英格兰王位。
  • 银河铁道之夜

    银河铁道之夜

    本书收录了日本童话大师宫泽贤治以《银河铁道之夜》为代表的十四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银河铁道之夜》中少年乔万尼在梦中和好友康帕内拉一同展开的银河列车之旅的绚丽奇幻,《夜鹰之星》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夜鹰对生命真意的思索,《奥茨伯尔与大象》中对人性的探讨,《大提琴手高修》中对努力与付出的歌颂,都展现了宫泽贤治童话的丰富魅力和深刻内涵。宫泽贤治的作品,以纯真而富想象力的文字,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甘于牺牲与奉献的善良呈现在世人面前,至今仍感动着万千空虚迷茫的读者。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