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6700000002

第2章 一根草棒救百命

黄河边上有座回龙山,山上有座明朝建的古刹,叫大钟寺。

为什么叫大钟寺呢?

原来,黄河年年发大水,给两岸百姓带来了不尽的苦难,百姓们于是就按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回龙山上铸起了一口一万八千斤重的大钟,想用它来镇住九曲黄河。有了钟就得有敲钟的人啊,这就修起了一座小庙,招了四五个和尚。

也巧,那时万历皇帝还小,正由一代名相张居正执政,花大力气治理黄河。但当地的老百姓更愿意相信,黄河没再发大水,是因为大钟显的灵,于是就络绎不绝地来庙里烧香。庙里香火一盛,和尚就陆陆续续多了起来,连当时有名的高僧法济也被请到庙里来当住持。这一来,小庙名声越传越远,人们就把这座庙叫成了大钟寺。

后来,万历皇帝亲政了,听说大钟寺灵验无比,决定亲临视察。皇帝要来,那还得了,地方官立即搜刮钱财扩建庙宇。

法济虽是得道高僧,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荣辱,可还得为全寺上下百多个和尚着想呀,所以万历皇帝来大钟寺的这天,他分外小心地带着大小和尚们一起,早早地就做好了接待万历皇帝的准备,把禅房布置得非常幽雅,摆上桂花糖、云片糕之类的名茶细点,还派一个谨细的小和尚专门看管。

这个小和尚非常负责,尽管那些糖啊糕啊的香气一个劲儿地直往他鼻孔里钻,可他凭着坚强的禅定功夫,还能勉强把持住自己。但寺外那些野狗却没什么定力了,它们也不知道那是皇帝的御用之物,老是朝禅房里探头探脑地张望。小和尚见了,一开始还谨记佛祖教诲,口不出重言,可野狗们屡屡来探,他终于忍不住了,大喝一声:“滚出去!”

可巧这时候万历皇帝山前殿后游览过后,在法济和尚陪同下到禅房来小憩,一只脚已经跨进门里,小和尚猛一句“滚出去”,万历皇帝勃然大怒:“啊?你敢让我滚出去?来人,把他拉出去砍了!”

小和尚吓得赶紧跪倒磕头:“万岁饶命!我不是骂您,是骂野狗呢。”

万历皇帝一听:嗬,你当我不知道?老百姓都骂我是狗皇帝呢。他更生气了:“满门抄斩!”

一会儿,太监回报:“启禀万岁,小和尚是个孤儿,满门也就他一个儿。”

万历皇帝怒道:“笨蛋,他在这庙里住,满门和尚也是满门,全都杀了!”

手下人刚要领命而去,站在一边的法济和尚说了声:“且慢。”

万历皇帝转头一看,这儿还有一个,又喝道:“对,把他也拉出去砍了!”

法济和尚说:“陛下让老僧死,老僧不敢偷生。只是我全寺僧人为接待陛下,有的下山挑水打柴,有的出外采买物品,一时召集不齐,不免麻烦。本寺大钟重达万斤,撞起来声闻十里,恳请陛下恩准,让贫僧用它来召集僧众,待大家排得齐齐整整的,再请陛下砍头示威。”

万历皇帝心眼儿挺多,听法济和尚这么说,他心想:你不会是用钟声示警,让那些和尚们逃跑吧?他让手下立刻去找个和尚核实一下,平时寺里是否用钟声召集僧众。

没一会儿,手下就回来禀报:“启禀万岁,小的找了几个和尚核实,确有撞钟集合之事。一下一下撞,是晨课;两下两下撞,是集合;乱撞一气,是报警。”

万历皇帝一听,乐得哈哈大笑:嘿,想和我玩花招?没门!若真要给这老家伙乱撞一气,到时候我砍谁的头去?

万历皇帝一得意,就突然来了兴致:“来呀,摆驾钟楼,朕要亲自撞钟去。法济,前头带路!”

法济和尚只好听命,在前面带路,引万历皇帝一行向钟楼走去。

走着走着,法济和尚突然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样东西,万历皇帝看见了,问他:“法济,捡的什么?呈来我看看。”

法济和尚双手一举,将手中之物呈了上去。万历皇帝一看,是一根小草棒,他好生奇怪:“你捡这东西干什么?”

法济和尚说:“启禀陛下,这是给您待会儿撞钟预备的御草棒。”

万历皇帝一听,不由大怒:“你这个老和尚,死到临头还敢戏弄朕?朕天纵英明,明鉴万里,难道不知道一口一万八千斤重的大钟,用一根小草棒是绝不可能撞响的吗?”

万历皇帝此话刚落音,法济和尚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僧万万不敢戏弄陛下!老僧也是今天才知道的。”

“你知道什么?”万历皇帝追问道。

法济和尚回答说:“既然老僧之徒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能惹怒您万乘之尊,那么一根小草棒也应该能撞响万斤之钟啊!”

万历皇帝一听,顿时愣住了。他听出了法济和尚的弦外之音,默然良久,撂下一句话:“既然你说能撞响,那这钟就由你去撞吧,啥时撞响,啥时砍头。”话罢,转身就走,回京城去了。

有了万历皇帝这句话,法济和尚从此就成了一名职业撞钟师。不过,他从来没有用小草棒撞响过这口大钟,万历皇帝架在他们头上的刀也从来没有取消过。

这一来,大钟寺里的和尚陆陆续续地都跑了,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座空庙,大钟也哑了……

(张东兴)

同类推荐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5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故事会(2018年9月下)

    故事会(2018年9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网络故事

    网络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5年2月下)

    故事会(2015年2月下)

    事情发生在好几年前。那年春运期间,半个中国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回家的人们在路上遭遇了一幕幕“人在途”,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正要赶往火车站,出租车十分抢手,好不容易才拦到一辆。这时,一个老人带着约十岁的孙子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小伙子,带上我们吧,这冰天雪地的,出租车根本叫不到。”我爽快地答应了。
热门推荐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凤唳九天,女王万万岁

    凤唳九天,女王万万岁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干净!】她还没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当旅游了!但是谁能告诉她,她没招天没惹地,怎么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个人都想要她的命!抱了个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这个屁股后面追着她,非要说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们能不能坐下来歇歇脚?还有奇怪地小鼎,妖艳的狐狸,青涩的小蛇,纯良的少年,谁能告诉她,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啊!什么?肩负拯救盛元大陆,数十亿苍生的艰巨使命?开玩笑的伐!她就是个异世游魂,剧情转换太快,吓得她差点魂飞魄散!寒假会给大家一个终极结局,另新书《凤唳九天魔妃不好惹》已发,欢迎阅读
  • 不负朝夕

    不负朝夕

    众人皆知,他宋遇卿是顶顶有才华的人,年少就成名,虽说有家里长辈的名望为引,但他自己也确实是杰出的后生。年少时期的锋芒到如今气势内敛,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他身边一直无人相伴,传闻是因为一位名叫温忆君的女性,只是直到属于宋遇卿的传奇落幕,众人也不知“遇卿忆君”是怎样一段故事。唯有自小与宋遇卿长大的范如明白,这个在外人看来不可一世的男人不过是一个求而不得的可怜虫罢了,纵使误会万千,到如今也只是: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宋遇卿落寞逝世,再睁眼却发现重回少年时期,那个还没有遇到温忆君的时候,他不会再放手了,有误会就解开,有无奈就打破,有困难就迎头直上,这一生,他不愿意再仅仅只是遇卿。
  • 老人与狗

    老人与狗

    老村长在黑子的陪伴下,拿着纸钱来到老伴和孙子的坟墓旁。黑子对天狂吠。老村长跪在地上,点燃纸钱说道:“老伴呀,狗狗呀,赵大拿他是罪有应得!他不该啊!”他望着火苗,颤抖着双手,一张张地续着纸钱,又说道:“唉,老伴呀,你说赵大拿是个可怜虫,叫我给他留条生路,我给他留。他娘也不让我杀他,说叫他活着,叫他遭报应!现在是两地政府部门要惩治他,不怨我呀!是的,该给他留条生路,让他活着!让他遭报应!啊,老天爷总算开眼了!”
  • 云宫法语

    云宫法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侠之道

    极侠之道

    当世之义理,往往激发于内心而无法诉诸现实。一旦触及此大矛盾,便如水火相侵。侠义行于世,便即如此。一旦触及礼法,即成杀伐。
  • 记忆的夏天(中国好小说)

    记忆的夏天(中国好小说)

    小说主人翁是个小有名气的的画家,与从小认识的女主角葛长爱在多年后的酒桌上的重逢,暗自产生了情愫。可是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清纯的女子,为了更好的工作升迁机会,她不得不攀上了有钱有势的人。两人在一场不明不白的关系中暧昧着,后来,葛长爱由于受到那个有钱有势人的侮辱,又得不到主人翁的谅解,最终就这样消失了,而主人翁意识到之后,也陷入了愧疚之中,不知道还能不能完成代表他们之间感情的那幅画——记忆的夏天。
  • 毛兰

    毛兰

    晌午未到,毛兰要去田地摘豆角。她出门那会,姚水兵披着衣服,蹲在檐下的石头前,咣咣敲打锄头上厚痂似的干泥巴,敲打雨水浇淋的苔斑样红锈。嘴里叼根烟,青色的烟丝扑啦扑啦往上飘,扑打得他眼皮有点难以睁开,就像河水拍打堤岸。他索性把眼皮睇住,任脑袋歪斜着,手捏木铲往锄面的红锈上敲。敲得毛兰心里毛毛躁躁,像猫爪子探进嘴巴去,在她肺叶和心瓣子上搔挠。毛兰本来是在坐院中的桃树底下织毛衣,十根指头在银亮的铁钎上一滑一滑。
  • 乐府余论

    乐府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湾

    三湾

    三湾是个美丽的地方。三道大湾将山谷折腾得蜿蜒曲折,神秘非常。玉芳第一次来到三湾就喜欢这个地方了。她喜欢三湾山环水绕的地势——一条清凌凌的河,曲曲弯弯在山间绕来绕去,那种山环水绕的气势正好符合玉芳心里的梦想。河名字也好听,叫作黄洋河。一片片的梯田,长满苞谷和红薯。玉芳站在山崖上,看着那玉带般的河流,欢喜得呀呀叫唤。她姐姐却过来扯她的衣襟,说你醒醒吧,还在这里呀呀呢。这地方穷啊,你看这坡,陡得山羊都爬不上去。你看这地,瘦得只能长些板栗树、桐树一类的杂木。再说唐家,老头子那么大年纪,老婆子卧病在床,一个小姑子远嫁,你嫁过来怎么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