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叫邓析的读书人,特别擅长辩论,在乡里是出了名的智者,一般人若有疑难之事难以决断,都喜欢找他商量。
有一年夏季,暴雨连月,引起了山洪爆发。有个叫李甲的人,父亲不幸被洪水卷走,冲到下游的一处沙滩上,尸体被另一个名叫王乙的人发现。
这王乙家里很穷,却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料定李甲会来寻找尸体,于是便把尸体弄回家中,等李甲来找时,他好漫天要价,勒索钱物。
果然,没过多久,李甲就闻讯找来了,请求王乙将父亲的尸体还给他。王乙二话没说,开口就要一百两银子,少一钱也不行。
李甲虽然家境富裕,可一百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实在有点舍不得。于是两人你说好、他说歹,争执不下。
李甲正急得没办法,忽然想起了聪明人邓析,大家都说邓析足智多谋,何不去找他拿个主意呢?于是就找到邓析。
邓析听了李甲的叙述后,想也不想,就说:“哎呀,你着什么急呢?尸体是你父亲的,除了你,没人会要。王乙除了把它卖给你,没办法再卖给别人。所以,你只管在家等着,到时候王乙自然会主动把尸体送上门来的。”
李甲一听有理,就心安理得地回去了。
却说王乙守着李甲父亲的尸体,满以为奇货可居,不料等了一天,连李甲的影子也没有看到,不禁也有些心急起来,因为他需要的是钱,不能老让一具尸体摆在自己家里。可这尸体除了卖给李甲,又没法卖给别人。
苦恼之际,王乙也想到了邓析,求他给出个主意。
邓析仍然不假思索,哈哈一笑,说:“你担什么心呢?尸体是你拾得的,除了你这儿,李甲没法再到别处去买。你只管等着吧,到时候李甲自然会主动再找上门来买尸体的。”
王乙一听有理,也笑眯眯地回去了。
这样,李甲、王乙都把邓析当成了好人,都按照邓析的说法,在家等着。邓析两边讨好,自以为聪明过人,得意非凡。
可是,李甲、王乙愿意等,那尸体却不愿意等啊,夏季天热,尸体很快就开始膨胀腐烂了,弄得王乙家里满屋子臭气熏天,住不得人。
那李甲听说尸体烂了,也急得六神无主。最后,还是王乙熬不住,主动来找李甲,只要十两银子,就把尸体给他。李甲也等不得了,就花十两银子把尸体买回来了。
结果,李甲买到的是腐烂的尸体,王乙只得了十两银子,两人心里都很窝火,一对质,才知都是邓析出的馊主意,于是都觉得受了蒙骗,便一齐去找邓析。
此时,邓析正在家里喝酒呢,李甲、王乙一步跨进门,不容分说,一脚踢翻了酒桌,揪住邓析,将他狠狠地揍了一顿。
(邓清波)
哲学先生评曰:
这里叙述的是一个关于选择的哲学命题。对于矛盾对立的双方来说,选择者要么选择此,要么选择彼,两者必居其一。然而邓析自恃聪明,想两方面都讨好,结果“三”败俱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种没有原则的“骑墙派”,其下场终不免以悲剧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