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高原上有许多藏传佛教寺庙,差不多每一座寺庙都有自己的“镇寺之宝”。有的是高僧大德的留下的“舍利子”;有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用铜、铁、金、银铸就或檀香木雕刻而成的佛像;有的是即使万金也不能换走的“唐卡”藏品;有的是非同一般的经书,如“贝叶经”、黄金粉抄写的经书等;有的是来历不寻常的、在佛事活动中要用的器件;有的是某位圣僧的手印或足迹;有的是一些有着不寻意义的信印或物件,等等。但是这其中有三座寺庙的“镇寺之宝”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理塘县有座“冷谷寺”,庙里收藏着一具“母鹿角”。在人们的心目里,从古至今只有公鹿才生长有鹿角,生有鹿角的肯定是公鹿。但这庙里的僧人强调的就是他们收藏的母鹿角是“千真万确的事”,至于母鹿又何以有角,他们回答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凡常心、势利眼,谁能窥视造物神通?德格县有座“满金寺”,庙里有一物件,长不过一尺,宽不到两寸,厚约一寸,油黑中泛着暗红的光彩。不是木头却似木头一样轻盈,不是钢铁却如钢铁一般坚硬,敲打起来有金属的声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件物品也不是现今的塑料一类的合成物。庙里的僧人说,这是“大鹏金翅鸟的脚趾甲”,听这话的人哪能里肯相信,本来这“大鹏金翅鸟”就是子虚乌有的传说,上哪里去有这“脚趾甲”?“满金寺”僧人双手合十,闭目凝神,笑而不应。甘孜县有座“东谷寺”,庙里收藏有一个比鹅蛋稍大一些的石头蛋,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动物的蛋?是化石?还是一般的类似蛋的圆石头?庙里的僧人也说这蛋不一般,“是大鹏金翅鸟的蛋”。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这石蛋每年都要渗出一些油腻腻分泌物来,只要见到过这现象的人,对这个奇怪的现象无不惊叹。
同类推荐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热门推荐
以孝树人:孝与古代教育(中国孝文化丛书)
中国古代孝教育包括国家对于孝的教育、学校对于孝的教育、家庭对于孝的教育、文学作品中关于孝的教育。本书也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在国家对于孝的教育中,重点论述了古代统治者为了提倡孝道而作出的表率和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有关孝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