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200000010

第10章 叛徒(5)

刘乡长的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剑,刺得金锤一下矮了半截。金锤感到自己底气不足,说:“那是那是。请乡长放心,咱姓冯的汉子,红口白牙,说话算话。”

刘乡长鼻子里哼了一声,说:“冯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也不容易。不管咋说,做人得厚道,不能得了好处,还要给领导出难题哩!”

金锤很失望。金锤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不安地挠着花白的脑袋。过了一会儿,金锤叹了一口气,道:

“乡长,不是我贪心。你不知道,和永福相比,我没灾没病,一家人过得安安稳稳,拿了这钱,我心里不安啊!”

“什么?”刘乡长叫了一声,眼睛探照灯一样在金锤的脸上扫来扫去,似乎在证实这句话的真实性。

金锤摇摇头,脸上又堆起几分笑容:“乡长,要是解决永福的问题有难度的话,把给我那份补助分一半给他,如何?”

“不行!”

刘乡长还是一口就回绝了。刘乡长说:“那是经过领导研究特殊解决的,我们哪里有这样的权利?冯叔呀,你千万不能为难我们,找门槛让我们去翻哟!”

刘乡长神色严峻,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刘乡长盯着金锤,眼睛一转,哈哈笑道:“这样吧,我们从其它渠道考虑,从农村低保这条线给永福家解决一下。钱是少了点,但毕竟是基层政府对他的一种关怀嘛……”

还没等金锤说话,刘乡长就拍拍脑袋,说:“你看你看,这鬼记性,明年低保名额已经全部划下去了。下一年吧,我一定争取把他低保的事办好!”

出了乡政府大院,金锤心里酸溜溜的。

一路上,小北风吹着光秃秃的树,像人呜呜呜地哭。

11

金锤知道,要把永福的事解决好,还是只能靠银锁。

春节本来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可是,入冬老娘走的时候银锁已经回来过。因此,临近春节,无论当大哥大嫂的怎么动员,银锁都没有动心。

银锁不回来,金锤心里多少有几分愧疚:会不会是老娘回避那天晚上说的那番话,伤了他的心?

转念一想,金锤也想通了,银锁不回来也有他的道理。家家都有老人,家家的老人都希望子女过年的时候在身边。弟媳淑娟家两个老人都还健在。这些年来,淑娟年年跟银锁回家陪老娘,如今老娘走了,到她家陪陪岳父岳母也在情理当中。

外出打工的陆续回来了,年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金锤的两个孩子一个忙着结婚,一个忙着找工作,春节都没回来。家里就剩下老两口,和往年相比就显得异常冷清。

人一闲下来,各种欲望就会像春天的草一样疯长。

几个老战友也不例外。孩子们回来了,把尽儿女孝道的责任,都体现在给老人买酒买烟买保暖的衣服上。当然最现实的还是给零花钱,三两千不多,三五百不少。多也罢少也罢,那是做儿女的心意,老人是不会计较的。这个时候,老家伙们精神抖擞提前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服,一个个比那些天天放爆竹的孩子还高兴。老家伙兜里有了几个钱,比平时更爱凑在一起。在年猪肉和小烧酒的滋润下,满面红光的老战友自然就会提起那件烦心事来。于是,老汉们就摇头,叹气,骂娘。

几个老汉的陈年旧帐,儿女们是不屑一顾的。在年轻人看来,左一趟跑右一趟跑,厚着老脸低三下四去求人,一世英名就让这点蝇头小利给毁了,哪里还有做人的尊严。再说,现在是法治社会,信息通畅,很多事都是公开透明的,要真能解决,犯得着死皮赖脸去缠么?

只有永福的侄儿小顺不这样认为。小顺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小顺开过矿,倒卖过香烟,前几年和人打架坐过牢,出来后给一个大老板当保镖。对老汉们感叹吁吁的话题,小顺越听越不耐烦。

小顺说:“照你们这样,不疼不痒,前怕狼后怕虎,跑上跑下顶卵用,再过几个世纪你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小顺还说:“要造出声势,搞点动静,再往网上一挂,媒体一炒,领导一重视,事情很快就好解决了……”

打春前后,大地萌动着春的气息,在冬天里枯死过去的草啊树啊,在春风的呼唤下正一点点复苏。小顺那一番话,在撕拉拉的风中无异于晴天的一个响雷,震得几个修了一辈子地球的老家伙,把眼睛瞪得像灯笼一样,半天眨不下来。

小顺说的那些东西,老家伙隐隐约约也听说过,但真真假假他们却无法考证,毕竟那些不靠谱的事离他们太远。上网啊争取舆论支持啊,对于一大把年纪,一辈子生活在乌地吉木这个山旮旯里,天天在土地上刨食的庄稼老汉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想想还是上次去找银锁的时候那小伙子说得对,既然上面发话就能解决,说明下面本身就可以解决的,为什么不再找找呢?乘手边有几个活动的钱,几个老汉又约在一起,群情激愤,找了乡上找县上。折腾了半天,仍然没有什么结果。

乌地吉木就巴掌大块地方,谁放了个热屁寨子里人都一清二楚。金锤虽然没有去参与,但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他总有一种预感:

早晚要出事!

12

金锤的儿子成了家,找了个打工的姑娘。儿子每次打电话回来,总要他们少种点土地,别太辛苦了,粮食够吃就成。可是金锤不这样认为,土地对于金锤来说就是他的命根子。那些金贵的土地一小部分是包产地,大部分是包产到户后,他老两口一锄一锄在荒山上挖出来的,怎么能说扔就扔了呢?

家里还有几十亩土地,金锤老两口每天依然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年轻的时候到了自家地里,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早晨巴不得早一点到地里,晚上看不见人影还不想回家。现在不一样了,从地里回来,金锤总要先到床上躺一会儿,才能帮妻子搭上一把家务。岁月不饶人,金锤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老了。

其实,苦一点累一点没啥,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怕这点苦和累?但这一年多来,金锤晚上常常失眠,半夜醒来就再也睡不着。金锤看了几个医生,中药西药吃了不少,就是不见效。老婆心疼金锤,担心老伴中了邪,专门请了个驱神祛邪的神汉来做法事,但鬼驱过了,大神也跳过了,还是过去的老样子。

金锤一天比一天憔悴,老婆内心的焦虑就与日俱增。

金锤的病他自己知道,那就是心病。

永福家的情形金锤知道得一清二楚。开年以后,永福已经把儿子从医院接回了家,儿媳妇离开儿子后就再也没了消息。如今,永福佝偻着身子,要照顾躺在病床上的儿子,还得管那个不懂事的孙子。这一连串的祸事,把永福原来硬朗的腰活生生压成了一张弓,日子要多艰难就有多艰难。

金锤睁开眼睛,眼前是永福的影子;金锤闭上眼睛,脑子里还是永福的影子。这个儿时的光屁股朋友,一刻也让金锤不得安心。

日子难熬,还得一页一页翻过。就这样,总算熬到了这一年的秋收时节。蓝蓝的天幕下,大地让刚出土的麦苗蚕豆苗豌豆苗点缀得嫩嫩的,绿绿的。寨子里到处挂满了灯笼一样的红柿子,远远看去,就像开了一树一树鲜红的花,在温柔的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乘着这闲暇时节,金锤就想带着老婆到省城走一走。

老婆跟着金锤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到过省城。前几年,老娘瘫在床上得有人照应,就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金锤特意把小姨妹接了过来,让她帮着看看门。不管怎么说,农村不可能和城里比,不是门一锁,屁股一拍就可以出门的。家里牛啊猪啊羊啊鸡啊狗啊,全是张口货,得有人伺候。

金锤还有一桩心愿,就是去说服银锁。无论如何让银锁给下面打个招呼,把永福的事解决好。金锤想好了,要是银锁实在难办,就让银锁出个面,请乡上把他的补助让给永福。金锤儿子成了家,小两口有稳定的收入;女儿也通过考试当上了老师,家里不缺这几个钱。背着几个老战友,昧着良心拿了这份钱,夜里总是睡不踏实,夜夜躺在床上受煎熬。

虽然没有了老娘的唠叨,金锤还是和往年一样,硬柿子耙柿子柿饼柿片忙前忙后收拾了一个早晨,还叫老婆帮着打下手。

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是刘乡长打来的。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6年12月上)

    故事会(2016年12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偶的故事

    偶的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锐读(第5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5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
  • 故事会(2016年4月上)

    故事会(2016年4月上)

    朋友看了这期杂志的样刊,说她最喜欢《喊夜》这个故事。我问为什么,朋友说,她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那种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她也感受过。
  • 故事会(2018年4月下)

    故事会(2018年4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人体怪象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体怪象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坚持

    坚持

    一个偶然的机会,霍莉与摇滚人特雷弗在酒吧一见钟情,从此跟着特雷弗到世界各地巡演,她将亲历摇滚音乐人什么样的生活?霍莉对特雷弗隐藏了自己的心理隐疾,她将如何与特雷弗朝夕厮守才能不露原形?眼看幸福指日可待,一场潜伏已久的变故,伴随着挥之不去的梦魇,让一切化为泡影。霍莉能否打破命运的魔咒重拾幸福?还是像母亲当年一样踏上不归路?
  • 傲娇千金:高冷男神要入怀

    傲娇千金:高冷男神要入怀

    【双洁,宠文】最美的年岁,其实是记忆中和你最张狂的青春直至岁月尽头,难忘亦不敢忘。——————————————————当他年少有为时,世上却少了一个能和他携手并肩余生的人。有人问,他后悔吗?他说如果后悔能换回当初她的留下,他可能会后悔万分,可人生没有后悔。后来,他看遍星辰大海,也看见了她。
  • 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有些企业家说,他们的商业模式很好。但我们看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时,看到的却只是一个商业创意。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肯定是要有一个好的商业创意,但商业模式是一个包括客户价值创新、收入模式、组织架构的系统,商业模式的创新意味着整个企业的改革。唯有如此,企业才可能持续赢利。
  • 高音

    高音

    我要对你说的是我的朋友左敬棠的故事。他已经死了,三十刚出头就死了。短命死去的人总是有故事的,是不?左敬棠死之前在我们襄南市寂寂无名。他死之后却出了大名。左敬棠的死作为一个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的段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流传于襄南市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既丰富了市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让人听了感慨万千,不胜唏嘘。 其实,左敬棠临死前不过是在唱歌。稍微有点特别的是当时已是夜深人静。这歌唱的不是时候。这不奇怪,在南郊的市精神病医院,各类刁钻古怪的疯狂多了去了。疯人集中的地方嘛。 既然有异于常态,就一定要被制止。
  • 御夫有道:独宠傲娇夫君

    御夫有道:独宠傲娇夫君

    一场同学聚会让颜洛葬身悬崖,却阴差阳错穿越凤天大陆,一个女尊的世界。她,由一个烟雨楼的小老板变成富可敌国的大富商,一路走来,遇到了傲娇的他,娇媚的他,温润的他,霸气的他,可爱的他,身边环绕着众男子的她,能否在滚滚红尘中保持本心,是选择从始至终还是入乡随俗……且看颜洛的表现吧!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九龙逆空

    九龙逆空

    他是神王九子琉光,因为私下凡人界,擅自修改凡人命格,而被变下凡人界重修金身。离去时,他说,“我说过,当我琉光归来之时,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你们容不下我。没关系!容不下我的人,杀!《法典》容不下我。没关系!我要重造《法典》!”
  • 为人处世方与圆

    为人处世方与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越来越多样化了。朋友来往、同事相处、夫妻关系等等,每一个社交圈子都有其独特性,对于不善于处理这些关系的人来说,每一个圈子就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只要懂得以方圆策略指导个人的社交行为,社交就会成为一件驾轻就熟的事情。为人处世知方圆,尽是人间四月天。
  • 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校教育智慧丛书)

    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校教育智慧丛书)

    儿童的主要教养人是儿童的父母,但由于父亲社会角色的限制,在现代社会中,父亲参与儿童的教育往往缺位较多。父亲是否应该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如何参与?父亲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与母亲有何不同?这些都是困扰许多家庭的共同问题。本书以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家长获奖案例为基础,梳理优秀和感人的30个智慧父亲的育儿故事,展示父亲在教育子女中的独特作用,引发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