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9900000007

第7章 口才艺术中运用八分哲学:话忌说满,八分更有感染力(1)

话说得太满,就没有了退路

如果你是一个足够聪明的人,那么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一定不会把话说绝,让自己毫无退路。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说不准今天被你打击的对象,明天就成了你的合作者。所以,在平时的说话艺术中,我们要懂得如何运用八分哲学,而不是口无遮拦,常常说出一些“势不两立”的话。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会对别人过早地下定论。

很多时候,话说得太满,就等于截断了自己的退路。我们看看那些政治元首或者商界巨擘,他们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总是先说“你的事做得挺好,效果、反映都不错”之类的话,然后再用“就是”“但是”“不过”等来做文章。谁都知道“但是”后面的才是真正要说的话,不过前面的话并不是假话,或者废话,所以不得不说,这样是为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也是为了不把话说绝以至于留下任何话柄。如果一个人说话直来直去、口无遮拦,那么就会使别人的面子受损,从而在心中生出芥蒂。这样就为自己埋下了隐患,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周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北人,几年前他来到内蒙古做羊毛生意。当地有许多做畜牧产品生意的小收购站,都愿意给他提供货源,一直以来,大家合作愉快。

前不久,周先生再一次到内蒙古联系货源时,一家在当地颇有实力的公司派代表找他谈生意。对方直言不讳地说,他们有实力将那边的羊毛生意全部包揽,希望周先生能够放弃与那些零散的小收购站合作,两家联手做,可以很好地控制价格,这样对双方都有利。这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周先生明白,内蒙古是他多年辛苦经营的根据地,若只为自己眼前的利益,被以往的合作者和下面的百姓“千夫所指”,以后在这地界上就不好混了。可是如果不答应吧,对方公司在当地实力雄厚,和一些政府部门也有关系,断然拒绝,就有些太不给面子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周先生和对方代表说:“我们‘在商言商’,贵方这样好的条件,我也很想与你们合作,可是对于这边的具体情况,你们肯定也知道得一清二楚,有那么多的生意人就指着这一行吃饭,如果砸了他们的饭碗,再弄出一点事端,那么对于咱们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周先生一针见血,指明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又话锋一转,十分真诚地说道:“贵公司做的都是大买卖,能够与之合作当然是我最大的荣幸,如果将来能够筹划出一个比较妥当的办法,只要没有生出什么事端,我一定按照原来的计划,只与贵公司合作。至于那些额外的利益,当然都是归贵公司所有。”

周先生的这一番话说得无懈可击,不过对方代表也是深谙世故之人,明知道周先生所谓的“比较妥当的办法”,就算再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筹划出来,也就是说,周先生所谓的“只与贵公司合作”等,说到底只能算是有名无实的“口惠”罢了。话虽然这样说,可是对方还是能够体谅他的苦心,这本就是一件为人所难的事情,或者说他没有昧着自己的良心办事,只要听完他的前半段话,对方也就能够理解了。可是他还补充了后半段话,这些都是给对方的一种尊重,其心意还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对方代表微笑着点头说:“周先生真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我们虽然没达成合作的意向,不过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我们前面说过,做事要留有余地,其实说话也是如此。在我们与他人的交际和交谈中,由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观点和利益也不同,因此我们不得不拒绝或回绝对方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种拒绝或回绝对我们是必需的,不能不说,不能不做,但是我们也会因为这种拒绝或回绝,没有给对方留一个台阶下,常常弄得对方很尴尬。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关乎自身立场、观点和利益的冲突,势必要据理力争,最后弄得鱼死网破。其实不必如此,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想办法避免直接回话和直接做事的应对方式,而采取一些比较温婉的说话和一些比较容易让对方接受的行事方式,这样可以让对方的情绪较少地受到刺激。俗话说得好:“就算不能做朋友,也不要成为冤家。”说话做事留个“活口”,留份人情,山不转水转,没准以后大家又会在一起合作呢!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的发展态势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事情的发生背景,所以,平日里说话要懂得运用八分哲学,切不可轻易地下断言,不留余地,使自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王勇刚刚大学毕业就找到一份挺不错的工作,可是由于年轻气盛,他在公司里没待多久就因为工作上的问题和同事产生争执——王勇要用A方案,而他的同事坚持要用B方案,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案做。本来说好分头行事,王勇却忍不住甩下一句:“你的方案绝对不行,你要是成功了我就不姓王,我跟你姓!”后来的事实让王勇非常难堪:他自己的方案失败了,而同事的方案成功了。王勇当然不可能真的改自己的姓,同事也没有再提王勇改姓的话。但王勇明显感觉到了周围其他同事对自己的冷淡。三个月后,同事升为本部门主管,而王勇只得选择辞职,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反感一些行政官员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老是用一些模糊的“外交辞令”,比如,可能、大概、研究、或许、评估、尽量、征询各方面意见等。其实,他们之所以喜欢运用这些字眼,就是一种应对意见的处理措施,而且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否则一下把话说满了,一旦结果事与愿违,那该多难堪啊!

那么,在日常交际与谈话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八分哲学,为自己留有余地呢?

(1)面对别人的请求托付,我们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而应该用“我尽力争取、我试试看”等表明自己的态度,却不保证结果的字眼。

(2)与人发生强烈摩擦时,也要尽量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恶语相加,更不要随口说出一些势不两立的绝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即使非要说,一定要只表示自己气愤的程度,没必要把话说绝,以便他日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

(3)当上级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可是最好不要拍着胸脯说“绝对没问题”,也不要像电影里那样,说什么“保证完成任务”一类的豪言壮语,而应当以“我将全力以赴”的字眼。因为现在不是战争时期,没有人会让你赴汤蹈火。上级要你完成的是“任务”,并没有让你下“死保证”。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而且这样的回答也不会损害你的诚意度,反而会让老板觉得你是一个做事审慎的人,因此更加信赖你!就算事情没有办好,也不会过于怪罪你。

(4)不要把人看“死”了。像“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人的一辈子很长,变化也很多,不要一下子就做出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个人能力高强”的话语。

总而言之,说话要讲究八分哲学,处处留有二分余地,这样才能使自己“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该讲究有进有退的行事法则,这样才能在日后处理事务时更加灵活多变,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说话忌满,给自己和他人留下回旋的余地,这样对彼此都有好处。

答案并非唯一,不要总是否定他人

普陀山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一天到晚都坐在佛像前面念经,小和尚则坐在老和尚身边想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师徒二人相依为命,常年在这座幽静的寺庙中吃斋念佛。

有一天晚上,月光从窗口照了进来,老和尚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想考考身边的小和尚,试一试小和尚的悟性如何,于是给小和尚出了一道题:“一个非常爱清洁的人和一个生活很邋遢、不讲卫生的人一同从外面回来,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还是不讲卫生的人先去洗澡?”老和尚希望从小和尚那里得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小和尚苦思冥想了好一阵子,答道:“肯定是不讲卫生的人先去洗澡,因为他身上非常脏,需要去洗澡。”老和尚听完小和尚的回答,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小和尚以为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又改口说道:“一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老和尚听完,只是问:“为什么?”小和尚这次变得胸有成竹了,理直气壮地说:“原因很简单,讲究卫生的人通常都有勤洗澡的好习惯,而不讲卫生的人通常没有勤洗澡的良好习惯,只有爱清洁讲卫生的人才会因为长时间没洗澡而先去。”说完,小和尚信心十足地望着师父,等着他老人家的肯定。可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不但没有肯定小和尚的观点,反而评价小和尚的悟性差,小和尚这下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两个人一同去洗澡,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不讲卫生的有洗澡的需要。”小和尚补充道。可师父的脸色告诉他,这次他又错了。

到最后,小和尚只剩下一种选择了,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回答:“两个人都不去洗澡,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讲卫生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

他的话刚说完,老和尚满意地说:“实际上,你把四个有可能的答案都已经全部说出来了,可是之前你每次只认准其中的一个是正确的,这样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此,单单只拿一个出来都不是准确的答案。”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人的脑海中都存在“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事实上,对于某些数学问题来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可能是对的,然而生活中大部分的事物都有很多个不固定的“答案”,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并不固定的答案去争执,甚至大动干戈。尤其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时候并非因为说得不对,做得不对,而仅仅是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

如果在你的意识里,永远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得到一个答案之后,就会停止追寻的脚步。因此,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一个答案,甚至为此而放弃追求与探索。我们应该知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个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也许就会有意外的发现。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做了一项关于“儿童想象力和幻想力”的科研调查。在这项调查中,教授向千余名小学生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如果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1只,还剩下几只?”其中有99%的孩子说出了所谓的标准答案——“1只也没有了,因为猎人开枪打死1只,其他的都被吓跑了”。其中只有一名小学生的回答出乎众人的意料,他说:“猎人开枪打死1只后,树上还剩下3只,因为这5只小鸟是一家人,猎人用枪打死了鸟爸爸,鸟妈妈被吓跑了,最后树上还剩下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各位专家在听到孩子们的回答之后,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孩子们都会陷入同一种思维模式呢?

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用上面的题目考过孩子,当孩子说出千奇百怪、极富创意的答案时,我们总是习惯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来纠正孩子——“树上5只鸟,打死1只,其余4只都被枪声吓跑啦!”这是几代人都在沿袭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它使多少孩子丧失了迸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可能。如果将它反映到成人的世界里,我们不也是同样的无知,同样的被“唯一的答案”或者“标准的答案”所桎梏吗?

既然“答案并非唯一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也应该懂得八分哲学,不轻易地否定别人。试想一下,如果在对方陈述他们的一些见解和观点时,我们总是忍不住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有时候还会出言不逊,说一些否定他人的言语,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双方争辩起来,甚至使双方互相谩骂。这是谁也不想面对的结果。所以在你否定他人之前,至少应该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1.在否定他人之前,你还有多少未知

在否定他人之前,你首先应该想想自己还有多少未知——凡是对自己没有亲历,或者对事实的真相不够了解,或者对某些问题存有疑点的情况下,都应该避免一些准确的表达,而选择用那些恰当的限制性词语。因为有的事物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涉及面也更广,所以在我们尚未搞清事实真相、自己仍然不明就里的时候,不宜说过头话,轻易地否定别人。

2.否定别人只是为了自己出风头吗

有时对方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只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故意保持与对方不同的见解,抢着说出我们的高谈阔论。这时我们就应该想想:我们的“高见”真的是高见吗?或者只是想在众人面前出一出风头。假如我们总是固执己见,把对方的话当成片面之词或者一家之言,然后我们也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大谈我们的想法。可换个角度想想,我们自以为是的想法不也是片面之词或者一家之言吗?所以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反驳别人的意见,因为那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

同类推荐
  •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本书从人生、态度、工作、心灵等方面入手,探究淡定的奥秘,寻找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淡定的方法。
  •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什么时候打开都不晚的心灵开悟之书。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从容的生活。36段过往的人生故事,多维度层层剥开36种隐秘心理与生活真相。这样的故事你也许没有读过,但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 女人交际全攻略:做一个会办事的智慧女人

    女人交际全攻略:做一个会办事的智慧女人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要想拥有幸福,取得成功,并非只靠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靠应情应景的语言表达。一个会说话的女人,必定能够将自己的智慧、优雅、博学、能力通过自己的口才展示在众人面前,从而使自己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 封尘在秀逗中的智慧

    封尘在秀逗中的智慧

    本书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楚自己囧囧、槑槑、雷人的样子,从中汲取成长的智慧!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好多东西都没了,就像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给我一个机会,我想做个智者!有智慧,世界都会改变,就算天快亮。能不能,就这样,自由地去分享,醍醐在我们心间,悄悄绽放,那就是天堂!每一次脑袋“秀逗”的瞬间,背后都有一个醒醐灌顶般的智慧。让你看清楚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生之事,事后孔明者十有八九。我们永远无法正确、理智地抉择每一件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抉择背后汲取成长的营养。
热门推荐
  • 徐氏家谱

    徐氏家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命门

    命门

    林亚波下了车,又返身探进车里将放在后座的行李拖了出来,扔在脚下,这才抬起头来,朝不远处的那个建筑物望了望,那是一幢纯白色的小楼,在满山青翠树木的掩映之下,显得格外突兀。林亚波摇了摇头,心里掠过几分无奈,他实在想不明白,就喻洁那样活泼好动的性子,怎么就能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待得住。可事实上,喻洁不但待得住,还待得不愿意下山了。她原本和林亚波约好了,等林亚波休年假时,两人就一起出去旅游。可当林亚波请好了年假之后,打电话给她时,她却在电话里说,自己最近不能下山了。喻洁在电话里对林亚波说,她工作的私立疗养院里,由她负责照顾的一个老头儿病了。
  • 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

    中国经过了几百年的低谷,现在已经崛起,各领域都将出现本土的大师,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汉语新诗也一样。现在汉语新诗大致上(仅仅是大致上)已显露出“旧自由体”和“新自由体”两个阵容。相信不远的将来必会出现诗与诗的“可比性”,即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一比就比出来了,一点儿也用不着自负、固执、大肆标榜和故弄玄虚不为别的,只为有标准。标准的确立会给每一个诗人两样东西:艺术的良知和洞察一切的目光。然而,标准确定之前,前进者靠什么?这是每一个前进者必须警惕的。
  • 评论与反思:发现保险法的精神

    评论与反思:发现保险法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法为规范中国保险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实践中的保险法存在诸多瑕疵、评论现实中发生的疑难判例、反思中国保险法律制度的不足,发现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律和精神,我们愿成为保险法研究的铺路石!
  • 弃女逆天:重生之庶女商途

    弃女逆天:重生之庶女商途

    何为锦绣?就是踩着别人的血,一步一步,织就自己的商业帝国!重生之前,嫡姐主母欺她善良,让她声誉尽毁无家可归,成为沈府的弃女……重生之后,一步一触目,一行一惊心!就连老天也逼她,最无助之时偏偏承受失去至亲之痛!好,既然都不想让她活下去,那就一起……死!哪怕你贵为王妃、太子妃,害她堕入魔道者,同样让你万劫不复!精彩且看一文不值的贫庶女如何步步生莲,凭借纤纤素手打下商女天下!
  • 重生之星途坦荡

    重生之星途坦荡

    登顶影后宝座的红玫,在事业的最高峰,突然重生到了一部剧本中的二流女配身上!年方十五,却星途坎坷,且看红玫如何带着小小包子,一步一步重新问鼎前世的巅峰,如烈焰红玫,重新绽放耀眼光芒!
  • 毛娘(中篇)

    毛娘(中篇)

    这破地方,辽阔、高大却又干瘪。大货车在沙砾地上像拖拉机一样突突乱蹦着,耕出一条排骨路,一直向前伸过去,没有尽头似的,穿过了平野,还得盘过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岭。每次出车,我都会有些恐惧,每次都是硬着头皮上路。太阳已落到西山头,天上铺满云的瘦皮,褴褛毕现。空气清冷稀薄,薄得不敢让人深呼吸,怕太用力了,一下子吸光口鼻前的所有空气。一眼望过去,除了突起的山脊,就是瘦骨露露的莽原,但总能让人感到这整块大地堆得高高的,可以俯视全世界。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眼睛看不到纵深的沟壑,全身毛孔却都能感觉到。
  • 浮生泪

    浮生泪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内容简介】她是前世冷血杀手,一朝穿越到神魔暗涌的异世六界。冥域古殿,一夕承恩的女子离奇惨死。消弭血祭之中,魔胎现世。洛城之夜,初生的女婴全家上下一夜之间满门悉数被屠。十年后,冷清无心的少女手执长剑首刃仇人。蜀山之夜,千尸夜行,魔煞现世。白衣天神救她于危难,并莫名收她为徒。她亦立志追随强者,在这神魔变幻的异界主宰自己的命运。一路行来,销声匿迹的上古人物接二连三出现,诡异离奇的事情接踵而至,无形之手一步步将她推向宿命的深渊。她以为这一路相护的爱情,会在漫长孤独的守护里烟花寂寂,温暖她的一生。一朝梦醒,漫天星河之中蓦然发现那个与她一般模样的女子沉睡于白莲之中,他所做的一切难道真是为了她?她终为他,执剑断念,挖心剔骨,催动禁咒,她实现了守护他的诺言。他醒来,依旧是六界膜拜的琮华帝尊,而他只是冷漠地宣下了“贬她入尘,生生世世不得入仙神界”的无情神谕。心脉俱断,容颜尽毁,四肢皆废,一夕被贬凡尘。她从尸骨堆里爬出,究竟与眼前的面具男子许下了什么契约?她极尽屈辱,然后从蝼蚁般的丑奴走至权利巅峰,一统妖魔两界,终不过为他人做了嫁衣。神魔未死,一朝夺舍成功,贪狼现世,苍生浩劫。曾经的师父,又一次将剑芒对准了她。沉睡的记忆被唤醒,真爱湮灭魔神。她是否能够成全对他两世的爱情?神秘“七界”离奇现世,宿世的尘缘究竟何以了结?【武侠版文案】蜀山之下,他看着她妖异的眸,记忆的片段里没有一点属于她的影子。“等了千年,终还是等到了这一刻!”“你早知道,为何还是如此执迷不悟?”心碎,那惊鸿掠影的流年......爱,一点点从指间流逝?你是神么?那又如何!回相望,九重天阙,缥缈之巅,那一袭水色飞舞,谁又负了谁?风起,那一柄“诛邪”无情透心,一地的殷红里,有一滴泪,挂在他眼角的泪......感谢所有一路陪伴君走过的编辑朋友和读者们,在此尤其感谢沉落的叶子和哈拉君,以及老寒同学,谢谢你们一直以来为浮生所做的宣传!不常上Q,有事请私信:[email protected]
  • 千万别要结果

    千万别要结果

    正如作者自己高呼的那样:“没有结果,都是扯淡!” 在当今社会,没有结果的个人,没有结果的企业,再怎么将自己鼓吹得天花乱坠,终究也只是成功者的垫脚石。结果?到底什么是结果?如何获得结果?又如何获得好的结果?著名系统建设管理专家,卓越演说家周士人先生在《千万别要结果》一书中,直面员工、企业、领导者、团队、客户等群体,从创造力,驾驭力,策划力,合作,竞争,精神等各方面详细生动地指导如何获得优质完美的结果,给所有渴望成功的个体、团体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 权宦医妃之厂公真绝色

    权宦医妃之厂公真绝色

    世人皆知东厂厂公韩征权倾朝野,心狠手辣,能小儿止啼是人人都避之不及的“九千岁”、“立皇帝”只因一时心软,留下了下属献上的故人之女小丫头自此麻烦不断,破例不断,却渐至上瘾韩征:这小丫头不知道我是太监?再酱酱酿酿下去,可就要出事了!施清如:我管你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我这个人向来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上辈子的仇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上辈子对我有恩的你,这辈子我自然也该以身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