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100000002

第2章 以玄道之眼看世间无象(1)

我们常常困惑于事业的起落、运道的兴衰、情绪的悲喜、财富的聚散……殊不知世界万物本是无物,大千万象却是无象。睁开被尘世弥封的玄道之眼,一切的悲喜荣辱不过是如天地之始般混沌一片。

1.事事不过一个“道”字

在中华五千年思想史上,“道”家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道家思想,源远流长,通亘古今,经久不衰,有着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世间万物都逃不过一个“道”字:张良,运筹帷幄,不愿封王,自请封于“留”,是效法“居善地”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郭子仪,海纳百川,齐“福禄寿考”;陶弘景,挂冠神武门,“山中宰相”百世流芳,优哉游哉;唐太宗,“贞观之治”,开盛世王朝,千古一帝……“道”矣,玄矣,妙矣!

庄子眼中的“道”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一段: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大家经常说的‘道’,到底在何处呀?”庄子曰:“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说道:“必须说出一个具体的地点来。”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存在于这种低下猥琐的地方呢?”庄子又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了?”庄子又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更加低下了呢?”庄子接着说道:“在屎尿里。”

东郭子听了后便不再吭声,他担心庄子会说出更加卑琐之物,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庄子见东郭子沉默不语,便解释道:“你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对于道的本质,不可以只在某种事物中寻求,世间万物没有什么可以脱离‘道’而独立存在的。”

正如庄子所说,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它无声、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却涵盖着宇宙和大自然。无法用语言描述,是因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有限的、片面的。因此,不管我们对“道”的认识是怎样的,都是片面的。所以,我们要在大“道”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感悟人生世事。

“道”有两种存在状态:“有”和“无”。其中“无”并不表示什么也没有,而是代表着那些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如人的意识、大自然中的空气等;“有”是道的另一种存在状态,指天地间有形、有色、有声的实物。

茫茫宇宙,事物的存在状态都是由“有”或“无”两种状态组成的,二者相辅相成,都是“道”的载体,和“道”一样深奥、奇妙,故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人称“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此时,他对天下的思考就是建立在“常无,欲以观其妙”的基础之上的。后来,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制定各种战术,又是以“常有,欲以观其徼”为基础的。

事事不过一个“道”字,“道”是世间万物的根源。正是因为“道”的奇妙,“有”和“无”的有机结合,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只有把握“有”和“无”的妙处,参悟大“道”,以“道”为万能的钥匙,才能开启人生处世智慧的大门。

乱世中平安了此一生的韦睿,出身名门望族,自幼才华横溢,素有“干国家,成功业”之才,在乱世中,择良木而居——辅佐梁武帝萧衍。

公元505年,韦睿奉命北伐,虽然体弱多病,不能骑马,但每逢战事必乘坐车舆,亲临战场,鼓舞将士。因此,全军上下士气高昂,战无不胜。

尽管韦睿一心为国,仍不能完全取信于梁武帝。当战事进入关键时刻,梁武帝派了亲信曹景宗与之并肩作战。每当战胜,曹景宗和其他将领都相互争功,唯有韦睿淡定自若,不愿争功。

其实,梁武帝深知韦睿富有军事才华,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是最合适的北伐统帅人选。但是,处于猜测,他始终不愿委任韦睿做统帅,而是委任自己的弟弟萧宏来当元帅。萧宏是一个只知聚敛财富的腐朽无能之辈,怎堪元帅之职。后来,梁武帝又派了曹景宗与韦睿一起作战。可以说,梁武帝每时每刻都在提防、猜忌韦睿。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韦睿稍不留心,必会死于非命。好在韦睿深知自处之道,身处乱世,争强好胜必不得善终,只有安分守己,不争功名,不计利害得失,才能苟活下来。事实上,韦睿也确实顺道而行,虽然身处庙堂,却心怀“功成身退”之心,处处退让,不争强好胜。因而,韦睿才能一生平安,寿终正寝。

韦睿正是深知身处乱世之中的处世之道,巧妙地把握住了“有”和“无”的妙处——虽然“有功”于社稷,但是却以“无功”的姿态面对世人。因而,面对天性多疑的梁武帝,韦睿才能应对自如,得以平安终老,成就了“功遂身退,天之道”的千古名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适应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不得不加足马力,拼命奔跑,毕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努力奋斗,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压力太大就一定会适得其反的。于是,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顺势而生,很多人都生活在一片迷茫和紧张之中,甚至有一些人已经受不住压力,崩溃了。如此一来,岂非得不偿失?

以“道”眼看世界

古往今来,“道”一直闪烁着智慧之光,为人们构建完美人生提供充足、厚实的精神养分。它用它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社会,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建立完美的人生。“道”的玄妙,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面对耐人寻味的世间百态,我们不如效法老子的处世之道——事事不过一个“道”字,用万能之匙——“道”,开启事事之门,营造自我的宝贵人生。那么,如何才能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保持一颗“道”心呢?

(1)以“道”眼看世界。

道家思想提倡“与世无争、顺其自然、勤俭节约、谦和柔顺”。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灵被名利、仕途、金钱等各种各样的人间浮尘笼罩着,看不清也搞不懂世间的事事,使我们迫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逼迫自己。风风雨雨,百年光景,走尽了曲曲折折的弯路,错过了千千万万的机遇,为了尘世中的事费尽心机,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

以“道”眼看世界,就是让我们以一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世间百态、尘世事事,从心底看清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然后,用一种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活法,活出最完美的自己,轻轻松松把握自己的人生。

(2)保持平常心。

事事不过一个“道”字,事态的发展自有其道,不必太过忧心。凡事都有两面性,面对人生百事,当心怀平静,不宜过喜,也不宜过悲;不宜太过在乎,也不宜太过不在乎,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

当你开心时,记得乐极生悲;当你苦楚万分时,记得苦尽甘来;当你春风得意时,记得盛极必衰;当你深感绝望时,记得阳光总在风雨后;当你成功时,记得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当你失败时,记得失败乃成功之母;当你富甲一方时,记得金钱不是万能的;当你贫寒时,记得安贫乐道也是一种境界;当你得到时,记得有得必有失;当你失去时,记得失而复得更欢喜……

(3)用宽广的心境包容他人。

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多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考虑,你就会拥有更加宽广的心境,可以做出更加睿智的决策。人生百态,各有所好,彼此之间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呢?

对人对事都是如此,尊重他人和事物的发展之道,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进步,彼此相容,保持一团和气,用你博大宽广的胸怀去包容万物,退一步,海阔天空,到那时,你会深深感到:“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好。

不一样的道家思维

一个人要想参透博大精深的“道”,就必须要苦心修炼,反复钻研,一天天地积累,一月月地成长,一年年地思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悟“道”的真谛。

人间事事不过一个“道”字,只要人人心中有“道”,顺其自然、心胸开阔、大行其道,就能摆脱尘世中所有的虚伪、假象、困惑,潇潇洒洒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2.道不可道,起落自生

庄子说过:“物物而不物于物。”老子也说过:“道生万物,万物皆有道。”尽管“道不可道”,但是“道”贯穿整个宇宙和人类的全部智慧,它既立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道是无形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不会永远无波无澜。生命的旅途就像一次爬山,时而巅峰,时而低谷,起起伏伏本是常态,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一点,登上巅峰时不要过喜,陷入低谷时也不要过悲,人生难免有起伏,不过是此期与彼期的长短不同而已。所以,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我们要做到“心平气和”。

和光同尘处世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道”作为老子思想的核心,涵盖着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全部道理和规则,具有极为深邃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而语言,只不过是一套符号,一种标志,和马路上的交通标志的用途是一样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将无限的事物全部表达出来,故而,“道不可道”。

在《庄子·天道》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道不可道”。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轮扁的工匠,十分擅长制作轮子,因而被征召到王宫里为齐桓公制造轮子。

有一天,轮扁正在砍伐树木,无意间看到齐桓公正在读书。他感到有些好奇,于是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过去:“大王,您在做什么?”

齐桓公答道:“我在读书呀,这可是圣人的书,记载的都是圣人的智慧。”

轮扁听完摇了摇头,感慨道:“这哪里是什么圣人的智慧呀,全都是一些糟粕。”

齐桓公闻听大怒,指着轮扁骂道:“竖子,你不过是一个卑下的工匠,竟敢妄论圣贤之书。你且说说原由,如若有道理也就罢了,倘若没有道理,本王定要严惩。”

见齐桓公如此愤怒,轮扁不禁有些害怕,他战战兢兢地说道:“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有亲身体会的。大王你看我已经年过七旬了,还得一个人出来做工,并非是膝下无子,而是我无法将制作轮子的技巧传授给我的儿子呀。”

齐桓公有些奇怪,问道:“这是为何?”

轮扁接着说道:“大王,你单看这削木头的工序,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动作慢了,制出的轮子便不稳固;如果动作快了,轮子也会不合格的。这快与慢之间的分寸拿捏是无法用语言传授的,只能意会。也就是说,我再怎么用心教导,我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等到我死的那天,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就和我一起埋入地下了。圣人所领悟出来的智慧也是如此,真正的经验和智慧是无法如实地写在书上的,早随着圣人的消失而消失了。”

齐桓公听完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不仅没有惩罚轮扁,还奖励他了。

连看似简单的制轮之道尚且不能言其中之道,更何况是涵盖天地万物的终极之道呢?尽管“道不可道”,但是天下万物都在顺道而行,都有自己的发展之规律,例如人生的起起落落,看似是十分偶然,没有规律可循,实则不然,人生的每一次起落,都是得道的过程,作为宇宙间渺小的生物,我们只有遵循大道,顺道而行,不必过于在意这看似无意的起起落落。

老子有言:“和其光,同其尘。”其意思为:和合它们的光彩,也共同吸纳它们带来的尘埃。这就要求人们主动融入社会,不要太过计较得失,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己的顺逆浮沉。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定因素,起起落落也就变得不可捉摸了。但是,如若世人都拥有一颗平常心,便可在盛世之中安享太平;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历史上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如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就是其中的一位。

郭子仪为武将出身,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他为大唐赢得二十余年的安宁,史称其“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正是其平常心所致。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这时,郭子仪奉命讨贼。叛军攻陷潼关后,唐玄宗仓皇入蜀,李亨即位为唐肃宗。后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督诸路军马,继续平息叛乱。两年后,郭子仪与广平王李豫收复长安。肃宗亲自前往灞上犒劳将士,感慨万千,对郭子仪说:“国家再造,卿力也。”

当时的郭子仪因为功劳太大,使得唐肃宗起了疑心。唐肃宗怕其功高盖主,成了第二个安禄山,起兵造反。后因鱼朝恩干预军事,致使郭子仪无法统一指挥各路王师,终致相州惨败。

后来,趁着鱼朝恩的告密,唐肃宗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命其回京述职。但是郭子仪对此没有一句怨言。

在郭子仪回京之后,战局急转直下,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吐蕃趁机进犯长安。肃宗不得已,只能诏令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保卫国家。临行时,唐肃宗对郭子仪说:“河东的战事,完全仰仗将军你了!”

肃宗死后,李豫继位为唐代宗。代宗把郭子仪的功劳和威望看在眼里,怕郭子仪不是真心为他效力。于是代宗听信宦官谗言,借机收回了郭子仪的兵权,命他专心督造肃宗陵墓。尽管如此,郭子仪同样没有一句怨言,安然领命,并把肃宗在世时所赐给他的诏书敕名,全部上交朝廷,以示不再掌握兵权。

代宗见郭子仪心怀坦荡,并把兵权全部上交,猛然醒悟,并心生惭愧,以后也没有再怀疑过他,并委以重任。

同类推荐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效特牲

    效特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与圆处世术

    方与圆处世术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方是做人之本;第二章圆是处世之轮;第三章方圆之道,万世之规;第四章可方可圆是一种大智慧;第五章方圆兼修,可得大自在;第六章方圆艺术,左右逢源;第七章方圆立世,飞黄腾达。
  • 郑板桥年谱

    郑板桥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2012年10月26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精神卫生服务,预防精神障碍发生,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本书遵循实用的原则,较为全面地解答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难题。我们就企业如何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经营运作等核心实务工作和如何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说明,是一本企业经营管理者手上必备的实用细节全书。一册在手,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一场无心的穿越,竟然使石冉认贼为师,做了女飞贼!说起来似乎荒唐可笑,可石冉过的心安理得,甚至乐在其中......本是为盗得宝贝,在江湖上创立名号,却不料,因太过贪玩,或许是太过贪心,竟惹恼了沧虞王朝脾气最为恐怖的王爷......因为玩心大起,戏弄了当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因为嚣张狂妄,使得王城第一捕快对其猛追不舍......因为心里最初的爱恋,使得她对自己的师兄不能忘怀......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石冉无心盗得帅哥芳心,且看她如何一一应对......***************************************************
  • 最强节度使

    最强节度使

    公元888年,大唐帝国日薄西山,五代即将拉开帷幕,恰在此时,身带整条街区的沈云峰穿越而来,他恰巧附身在大太监杨复恭的干儿子身上,并且阴差阳错的被任命为振武军节度使!到底是保一方平安,还是征战天下呢?且看最强节度使!
  • 大英雄时代

    大英雄时代

    2429年,地球最后的和平时代在繁华的黄昏里终结,走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懵懂的英雄们还在襁褓中羽翼未丰,就已经被推向残酷的大气层外。血与火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顷刻间把中央商圈奔走不息的大片霓虹与橱窗里魅力非凡的模特海报烧成了一把灰烬。“告我地球同胞,敌人没有无往不胜的锋锐,并非无可战胜之神,但有我浩然军魂一息尚存,必与这些数典忘祖之辈血战到底,以安我同胞生者之心,慰我同胞死者之灵。”“我等愿身化飞灰,扬于百万星河。”——直到黎明前的最后一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各种各样非常小的“难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既影响了心态也影响了我们应该享受的快乐。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略微思考一下,生活中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生活高手》从理财,购物,生活中的诀窍,生活中的禁忌,休闲娱乐,家庭烹饪等诸多方面编写了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实际性的办事窍门,望能给读者帮助和启发。
  • 腹黑陆少:宠妻上天,没毛病

    腹黑陆少:宠妻上天,没毛病

    前世,陶夭爱上一个渣男,死得不明不白。这一世,渣男请靠边!但是,某些男人就是臭不要脸地凑过来找抽,怎么办?温柔腹黑又忠犬的陆少将渣男一脚踢飞,“老婆,这种事情交给我,你就负责貌美如花,外加生娃,和我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陆少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只有一个:将自家的小娇妻宠上天,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