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400000002

第2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儒学中的修养精髓(1)

【吾日三省吾身,修为从内里开始】

“信”是人的根基,根基不稳,就难成大事。在儒学中,“信”的定义有很多:自信、信任、信誉……每一种信都是自我修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我们修缮自身的法宝。

1.天、地、人的融会

人生于天地之间,以信立身。人在做,天在看,要对得起良心。一个人讲求信义,是一种信仰(天),是融于社会(地)的需要。天地是儒学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的终极关怀,是儒学的彼岸世界。儒学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作为社会性的人,每天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十分重要了,这正如康德将“不说谎”作为普遍道德律一样。守信是任何社会群体所必然要求个体遵循的普遍礼俗和“道德”法规,否则社会就无法维系。它并非是人类诞生之初的本原状态,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生存被迫共同约定俗成而产生的一种存续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和,也才能和天地共生共荣。故“信”是天、地、人的融会交合之处。

显然,只有“信”才能让我们滋生力量,上达天,下及地,以至天人合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从古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求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和谐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夫妻、父子、兄妹、亲戚、邻里、上下级、不同行业者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天地万物之间和谐而快乐地相伴相生。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和顺应,顺应自然,顺应社会,是一种理性的智慧,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虽敬畏有余,却不是对自然万物的战栗地崇拜。总之,有了“信”,人的内心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无畏无惧,心平气和,这是信念的力量。

那么这儒学中的“信”是指什么呢?

所谓“信”,通俗地讲就是做人的信用。按照当今社会的标准来看,信用表现为诚实守信,说话算话,遵守诺言,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做人的诚信度。一个人的诚信度,不仅包含自我处世为人的信用,也包括对他人信德的信任程度,即人信而信人,这种人信与信人是基于人性的信任和安心的;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做人的自信心。总而言之,所谓信,就是为人的信用、相信他人与自信心这三者的统一体。这是儒学中的精髓,是我们修缮自身的法宝。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有一段关于为人之信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做人如若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輗、小车缺乏軏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来行路呢?孔老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一个人纵然才华盖世,学富五车,倘若做人缺失了信德,就像车子缺少了輗和軏。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特别看重信念的人。

子贡曾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民信”,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死亡不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可怕的东西,最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信仰。

当下,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繁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还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他是否觉得安全?他是否觉得快乐?他对自己的生活是否真正有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指数。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位古代的贤者是怎样感受幸福指数的吧。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大学者,也是刻苦勤劳的典范。匡衡自幼家境贫寒,祖父、父亲都务农,虽然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匡衡却非常热爱读书。可是贫穷的家境根本无法给他一个读书的环境,晚上家里甚至连灯烛都没有。匡衡白天就靠给富人家当雇工来养家,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晚上家里又没有烛火。匡衡的邻居家里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于是匡衡想出一个办法。他把贴着邻居家的那面墙壁凿了一个小小的洞,每天晚上“偷”一点光亮来看书。虽然很贫穷,可是能读书让匡衡很快乐。

匡衡在那样的条件下读了越来越多的书,所以当家里的书不能满足他的时候,他就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乡里有一个大富翁,据说家里藏书无数,于是匡衡就打算去富翁家里打工,然后找机会看书。匡衡对富翁提出,自己可以不要工钱,只要富翁能把家里的藏书给他看。富翁听了以后非常震动,被匡衡好学的精神所打动,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样匡衡就有了一个好机会来看书,他看的书也就越来越多。

据史书记载,匡衡身强体健,精力充沛,所以看完了富翁家所有的书,再加上他本来就勤奋努力,终于成为了西汉著名的学者。当时文人之间流传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就是说匡衡的才华无限,就算是难解的《诗经》,他也能讲解得很透彻,让大家感到很愉悦,可见匡衡在当时的文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所以有很多读书人都想要拜他为师,跟着匡衡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匡衡当初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房子里。这样艰苦的条件对一般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可是他并不以为意,只因怀揣着对知识信念的渴求,他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凿壁偷光、替富人打工的方式为自己获取读书机会。在艰苦的环境下,匡衡仍然怀揣读书的热情,并且苦中作乐,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自己读书的理想,最终成为了有名的丞相。

也许很多人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那有什么办法?

然而匡衡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艰难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他独自徜徉在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里,丝毫不改变其乐观的态度。

只品尝到生活苦味的人,他的坚持不可能长久。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为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中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弥补心灵的贫瘠。

信念是人生的支柱,是沙漠中的绿洲,是航海时的灯塔。像鸿鹄飞跃山岭,像骆驼穿越沙漠,高洁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力始终是生命价值的两个筹码。

然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对心灵的审视太少。

儒学能够教给我们人生快乐的秘诀,教我们如何在喧嚣尘世中获取心灵的宁静和安适,不为外物所役,达到人生的自由,活得自在,活得潇洒。

信用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同他人建立紧密关系的基础。人生在世,只有胸怀坚定的信念,对外讲究诚信,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才能坦坦荡荡地生活、工作。当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能在尽职尽责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让人生有所成就。

孔孟对你说

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因此,人要追求“诚”,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法则。

2.“礼”即是“法”

一个人有了信念、信仰的根基,必然发乎外,表现出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哪怕他如项羽、樊哙、张飞、阮籍、王羲之、李白、苏轼之流那么狂放。在儒家看来,“礼”就是“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礼法、规则,越礼即违法。而“礼”之根本源于“诚”,源于“信”。从根本上说,“礼”是“信”的外在显现。

在中国古代,礼和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有时候,礼制表现出某种法律的功能。而礼仪与道德则更是互为表里的,我们的祖先早就主张,礼仪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诸如某个人的礼容、礼貌、礼节或是某个仪式的程序、场面等,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矩。就像人们必须吃饭、穿衣、洗脸、睡觉一样,是人们生存、生活、交往的基本需要。

但是礼仪又必须依托于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也就是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善恶观念。换言之,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道德修养。由此可知,礼仪也与法律、道德密不可分,它同样是人类社会中用来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一种准则。

正因为“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须臾不可或缺,因而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已,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

对于越礼之事,孔子十分痛恶。他曾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意思是,这样的事情都能忍受,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孔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很痛切的。他会对什么样的事情生这么大的气呢?就是“八佾舞于庭”这样的事情。这在周代是天子的礼制,八佾八列六十四人,八佾是专为天子所设的。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四佾才是季氏所应该用的。季氏这是僭礼越位的行为,孔子对这种行为最不能忍受。人要懂礼,是要防止人的情感走向极端,使行为适度。

“礼之用,和为贵。”什么是“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表达情感要有节度,这种节度就是礼。礼本来是用于调和人的情感的,逾越礼就会傲慢,傲慢也就是无礼。而“礼”是一个人讲诚信的外在表现。

懂礼就是要懂得如何节制自己,不懂节制,任着性子胡作非为就会出问题。社会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迎来井然有序、文明有礼的和谐局面。山西一个煤老板花几百万嫁女儿,表面看来好像没什么,他花的是自己的钱,別人管不着。问题是,他是个老板,管着一个大煤矿,如果生活上不知节制,骄纵傲慢,早晚会出现问题的。你们看,中国的煤矿出了多少事啊?韦伯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新教伦理有关,是有道理的,新教讲勤奋,讲节俭,资本就这样积累起来了。我们的很多企业,很快就起来了,也很快就垮掉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老板不知礼、不守法。

孔子一生崇礼,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是内心信念、信仰的体现。他的人生理想便是“克己复礼”。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孔圣人是怎样对待“礼”的吧。

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言谈举止的人。在平时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上总能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言谈适度、温文尔雅,即使是日常生活方面也养成了这种优良的好习惯。比如说,有一次孔子和一些乡下人喝酒,在喝完以后,孔子让那些年纪大的人先行离开,自己最后才离开。孔子在吃饭的时候从不和别人交谈,在睡觉之前也很少高声说话或者大声聊天。就算是乡亲们举行普通的去除瘟疫鬼怪的仪式,邀请孔子,他必定会穿着朝服,庄严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孔子不仅注重礼仪,也有丰富的情感和同情心。孔子喜爱唱歌,平时会经常唱,但是如果知道附近有人家在办丧事,他就不会高歌了。如果和死了家人的人同桌吃饭,他从没吃饱过;看见穿着孝衣的人,哪怕是一个年轻人,他也会起身行礼;如果路遇盲人,孔子还会给他引路,告诉他注意台阶,走到席子前也会告诉他在这里坐下。后来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说:“这样多麻烦啊!”孔子回答说:“对待盲人本就应该这样。”还有一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他第一句就问有没有伤着人,却没有问马有没有受伤。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被捕入狱,孔子不但没有嫌弃这个学生,还对旁人说,虽然他进了监狱,可是我知道这不是他的错,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个学生。

孔子是一个爱护动物的人。据说有一次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他就叫子贡把狗埋了,还说:“我听别人说,破帐子埋马,破车盖埋狗,可是我没有车盖,你把我的破席子给狗盖上吧,别让它死了还把脑袋露在外边。”

孔子还是一个广交朋友的人。孔子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义,不会轻易与那些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绝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这样。原壤是一个狂放、不拘礼节的鲁国人,他和孔子早年是朋友,可是在思想上和孔子完全不同。但是孔子并没有和他疏远,相反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孔子是一个谦和温顺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坚决的人,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会坚决完成。孔子真正做到了有礼有节又有义。

孔子所行都是一些极小的礼节。这位圣贤的言谈举止是那么朴素,朴素得甚至让今天的我们都有些怀疑。这种故事就像发生在你的邻里,发生在你的身边。但这是多么温暖啊!它让我们觉得圣贤未远,他依然在把自己感悟到的道理,体会到的经验,留给我们一起分享。

有人说孔子有圣人之表,他谦虚地说:“吾岂敢,亦好礼乐者也。”“礼”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诸如仁、义、诚、信等均包括其中,所谓“礼仪三千”是也。总之,礼把个人和国家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礼,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方面,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和平与统一。礼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之大,无论作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同类推荐
  • 荀子大讲堂

    荀子大讲堂

    荀子,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有。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本书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对读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提出,则是发展了孔子仁学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人的一生更幸福,让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中国哲学史上和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热门推荐
  • 大唐李白·少年游

    大唐李白·少年游

    李白,改变了唐诗,却错过了时代;而整个大唐,又怎么错过了他?一个身为星宿、发为仙音,却只剩下名字的诗人;一个号称盛世,却以虚荣摧残着诗的时代!《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张大春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大唐盛世的兴衰。首部曲《少年游》透过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为读者解开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勾勒出盛唐时代的斑斓世相。
  • 洪荒之证道永生

    洪荒之证道永生

    (起点A级签约)末法时期,一身染奇病的人,携着至宝,逆转时空回上古洪荒世界,成就广成子,看广成子如何逆天改命,弹压诸天,天穹之上,只见广成子手握道仙残图镇压群雄,证道永生。如果有兴趣的兄弟,可以加一下君主制的君羊。882069143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洋溢着青春活力,心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浓浓的爱意,来到大学。可是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出国的林静并没有告诉她任何消息。生性豁达的她,埋藏起自己的爱情,享受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却意外地爱上同学校的陈孝正,板正、自闭而又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的时候又选择了出国放弃了郑微。
  • 埃里汪奇游记

    埃里汪奇游记

    这故事描述一个英格兰人的一次奇妙经历。为了发财而远寻一片合适蓄牧的荒地,历尽艰辛,主人翁最终到达一个名为埃里汪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法规和习俗与其他国家有许多分别,主人翁记下了埃里汪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主要的观点,如对机器、未生人和死亡的看法。主人翁的遭遇使读者进入奇异的国度,惊讶万分。其实,作者在书中多用讽刺和颠倒逻辑的手法来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现象。这趟旅程蕴含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感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也是最早提出机器作为一种生物会进化出自我意识的作品。
  • 梅花岭遗事

    梅花岭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首富嫡女

    首富嫡女

    身为天下首富嫡女,却接连遭遇不幸,母亲被害、庶母夺嫡,庶妹虐待、表哥污辱,新婚之夜还被丈夫强行下药,丢给数十个男子,挣扎中,被人了结性命……再度睁眼,她回到了三年前,父亲慈爱,母亲健在,庶母仍在外宅之中,一切重新开始!重活一世,她再不是那个善良可欺的大小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庶母谋害嫡母,巧计送她入地府,庶姐庶妹谋权,让她偷鸡不成蚀把米,表哥禽兽,让他当众受辱,永生悔恨,皇族贪财,妙计周旋,保全家人,前世的恶毒夫君,此生却对她纠缠不休,甚至连那前生未见过的太子殿下也上门提亲,更有邻国皇子,狂妄将军,智多星丞相紧追不放,究竟是倾心爱慕,还是阴谋诡计,且看她一一将所有面具揭开……
  • 霸气侧漏:婚萌女王

    霸气侧漏:婚萌女王

    “小小年纪就知道勾引男人?有娘生没娘教,不要脸,下贱,野种……狐狸精胚子……”衣衫不整的是别人,脸色潮红的是别人,勾搭快活一半被叫停的也是别人。只可惜,身份太低,什么脏水都能往身上泼。没关系,总有一天,她会站在顶端俯瞰蝼蚁!一次新生课,一次暗夜逃杀,一间小黑屋,天雷勾动地火,血光四溅。书香世家好公子,温润如玉美青年,惊采绝艳,舌灿莲花,法律院系一棵“草”,主要是笑起来一个小酒窝,差点溺死她。拍板,这男人她要了!虾米,这不仅是绩优股,还是身价过亿,权势滔天高富帅?身后一群狂蜂浪蝶在等待……Oh,NO——谁抢也不给!纳尼,优雅贵气是天生,翩翩谪仙是面具,至于本质?黑心黑肝黑狐狸!嚓!顶尖耽美H漫神秘大神女王,低调的做人,高调的追求,默默的遁走。【片段一】校园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男人匆匆的步伐猛然顿住,温润如玉的脸控制不住的扭曲,咬牙侧身,“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改!”“你是想变性,还是大量注射雌性激素?”挑眉,象征性的推了推框架眼镜,好生疑惑。“你在胡说些什么?”牛头不对马嘴。“我喜欢你这个男人,而你方才义正言辞表示要改,根据正常逻辑思维推理,不是做女人,就是变人妖。出于人道主义,我自然要确认一下……”这么养眼的人妖,日后,说不定还有业务往来。“你,你……”舌头打结,一时间话头竟然被堵了个实,又羞又窘。突地,眼光一亮,某女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其实你还是可以考虑做太监的。”【片段二】咖啡厅,相对而坐。“当年,你外公临终之前,你父亲跪在床前,发誓一生不相负后,你外公含笑而终。”话毕,打扮得体的贵妇人,器宇轩昂衣冠楚楚的男人,相视一笑,双手紧握,一切尽在不言中。“而如今,你父亲更是为了你,不惜顶撞家族,只为了能给你冠上雷姓。”想此,贵妇人已然感动的泪眼婆娑,谆谆告诫,“你这孩子,怎么不知感恩,还这么犟呢!”半晌,她才悠悠开口道:“这位……面对这么一个争抢着去做小三不要Face的女儿,还有一个都左拥右抱了还能发誓好好待女儿的无耻女婿,你确定当年外公他老人家不是被你们活活气死的?”【片段三】青灯古佛,和尚庙。一个身着布衣的中年和尚,手执毛笔正作画,旁边女子研磨含笑,端的红袖添香。“砰!”一声,老旧的木门摇晃着敞开。
  • 拐个王爷来拜堂

    拐个王爷来拜堂

    欧阳风铃和她的总裁上司因为加班发生了车祸而意外穿越。在现代身为超级小秘脑袋可是一把罩,可是到了金铃王朝却被不好惹的王爷盯上了并且娶为王妃,殊不知这位不好惹的王爷却是她在现代的嗜血boss。看他和她如何在古代相爱续前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玉楼一弦

    玉楼一弦

    她是异世寻死的孤魂,却离奇穿越重生。四年亲情让她蜕变成蝶,玉楼郡主横空出世,翩翩美男层出不穷,这郡主有点招架不住。他唇边勾起一抹浅笑。
  • 穿越万界之僵尸召唤系统

    穿越万界之僵尸召唤系统

    穿越,僵尸,系统,装逼,打脸。。。大概三四天一更新,也有可能一周都有可能一月,反正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