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3400000012

第12章 薛侃录(2)

先生说:“佛教着眼在没有善恶,就一切都不管,不能治理天下。圣人没有善恶,只是不刻意喜好,不刻意为恶,气节不动,然而遵从王的道行,待到达极致,就自然遵循天理,就能筹谋成就,辅佐帮助。”

薛侃问:“既然草不是恶的,那么就不应该除去草了?”

先生说:“这样又是佛教、道教的意见了。如果草对你有所妨碍,为什么不除去呢?”

薛侃说:“这样做就又是刻意喜好、刻意为恶了。”

先生说:“不刻意喜好或为恶,并不是完全没有喜好和厌恶,那就像是没有知觉的人了。所说的不刻意去做的人,只是说喜好为恶都要遵循天理。不除去这些,就又增添了一分意思。这样就和没有喜好或为恶一样了。”

薛侃说:“除草怎样才是遵循天理,没有其他意思呢?”

先生说:“草妨碍了你,天理来讲也应该除去,那就要这样做。偶尔虽然没有立即全部除去,也不成为心中的拖累。如果有一分在意的话,心体就会被拖累,就会有许多动摇气节的地方。”

薛侃说:“也就是说,善恶完全不在于物了。”

先生说:“只在于你的心。遵循天理就是善,动摇气节就是恶。”

薛侃录八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着,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译文

先生对求学的人说:“做学问必须得有个头脑的功夫,才有着落。即使未能无间,如同舟有舵,一提就醒。不这样,即使从事于学问,也只是做个依意义沿袭而取的事罢了。只是做事不彰显,学习不察觉,不是学习的大本达道。”

先生又说:“见到真道时,横说竖说都是。如果在此处通达,彼处不通达,只是没有见得真道。”

薛侃录九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220]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221]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222]”

译文

有人说:“想要做学问,但由于父母(主张)的原因,不免有科举的拖累。”

先生说:“由于父母的原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妨碍了学习,那么,为了奉养父母而种田,也妨碍学习吗?前贤说过‘只担心失去志向’,只需要担心做学问的志向不真切而已。”

薛侃录十

崇一[223]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224]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译文

崇一问:“平时总是说要多忙。有事情固然要忙,没有事情也忙。为什么?”

先生说:“天地气机,本来没有一刻的停止。然而有个主宰,所以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但是主宰常定。人应这个主宰而生活。如果主宰安定时,就同天地运行一样不停止。虽然应对的方法千变万化,却常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内心泰然,全身都听从心的命令。’如果没有主宰,只有气在心中四处奔流,怎么能不忙呢?”

薛侃录十一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225]。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226]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殁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227],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228]。安肯以此望人”?

译文

先生说:“做学问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前年起,自我感觉好名的毛病已经减轻许多。最近仔细省察,才知道这个毛病完全没有去掉。岂止是仅仅做到外在不爱好名声的样子给人看就算是不好名了?只要听到夸赞就喜悦,听到毁谤就忧闷,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

先生说:“十分正确。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还会有好名的功夫?”

先生又说:“‘担心隐没于世但是名声不相称’的‘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名声超过实际情况,君子以之为耻’的意思。实与名不相符,活着尚可弥补,死了就来不及了。孔子认为‘四十岁五十岁而无闻’,(其中的“闻”字)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誉。孔子说:‘是闻(闻道)也,非达(显达)也’,他怎么会以是否有名声而看待别人呢?”

薛侃录十二

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

薛侃经常悔悟。

先生说:“悔悟是治病的药,然而重在改正错误。如果把悔悟念头留在心里,那么又会因药而生病。”

薛侃录十三

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229]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功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230],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译文

刘德章说:“听闻先生用精金来比喻圣人,用分两来比喻圣人的功力,用锤炼来比喻学者的功夫,是最深刻的。只是先生您说尧舜是万镒金,孔子是九千镒金,疑惑仍旧没有平息。”

先生说:“这又是从表面生发的念头,因此才替圣人争辩分两轻重。如果不从表面生发念头,那么尧舜比作万镒金不算多,孔子比作九千镒金也不算少。尧舜万镒金,就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金,也就是尧舜的,原本不分彼此,所以称为圣人的,只看精一,不看多少。只要内心纯粹天理的地方是一样的,就可以同样被称为圣人。如果从力量气魄上分辨,又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在分两轻重上比较,因此流于功利。如果摒除了比较分两轻重的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力量精神上尽力而为,只在内心纯粹天理上用功,那么就人人自我满足,个个圆满成就,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向外追慕,无不完满充足。这就是实实在在,明善诚身的事。后世儒者不明白圣人学问,不知道在自己心中的良知良能上来体会认知扩充,却去追求认知自己不知道的,追求胜任自己不能做的,一味只好高骛远。不知道自己是桀纣一样的内心,动不动要成就尧舜一样的事业,怎么能行呢?终年碌碌奔忙,一直到衰老死去,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太悲哀了。”

薛侃录十四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231]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译文

薛侃问:“先儒认为心的静是本体,心的动是作用。这样讲怎么样?”

先生说:“心不能用动静来比喻本体和作用,动静是一时的。就本体而言,作用在本体,就作用而言,本体在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如果说静时可见心的本体,动时可见心的作用,这没有问题。”

薛侃录十五

问:“上智下愚[232],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译文

薛侃问:“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为什么不能改变呢?”

先生说:“不是不能改变,只是不肯改变。”

薛侃录十六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233]。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译文

薛侃向先生请教“子夏门人问交”这一章的内容。

先生说:“子夏说的是小孩子之间的交往,子张说的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如果能够好好分析利用,也就都是正确的。”

薛侃录十七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34],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如何?”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功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235]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时习’者,‘坐如尸’,非专习坐也,坐时习此心也。‘立如斋’[236],非专习立也,立时习此心也。‘说’是‘理义之说我心’[237]之‘说’,人心本自说理义,如目本说色,耳本说声,惟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说。今人欲日去,则理义日洽浃,安得不说?”

译文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儒认为学就是效法先觉的做法,怎么样呢?”

先生说:“学是学习摒除私欲,存养天理。从事摒除私欲存养天理的事,则自然能修正于先觉,考证于古训,自然能下很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的功夫,然而也不过是要摒除内心的私欲,存养内心的天理而已。如果说到效仿先觉的所作所为,就只论到了学习中的一件事,这也就像是专门向外寻求了。‘时习’就是‘坐如尸’,不是专门学习坐,而是在坐的时候修习内心。‘立如斋’,不是专门学习站立,而是在站着的时候修习内心。‘说’是‘理义之说我心’的‘说’,人心原本就因理义而喜悦,就像眼睛原本就因美色而喜悦,耳朵原本因音乐而喜悦一样,只是被私欲蒙蔽所连累,因此才会不高兴。如今私欲日渐摒除,那么理义就能日益普及润泽,怎能有不高兴的事呢?”

薛侃录十八

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功夫。[238]”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239],此恐未尽。”

译文

陈国英问:“曾子每日反省自身的功夫虽然真切,恐怕还不知道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功夫。”

先生说:“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抓住用功的要领,才教导他的。学者如果真能在忠恕上用功,岂不就是做到一贯了吗?一个基本的思想就像是树的根,贯彻始终就像是树的枝叶。没有种植树根,怎么会有枝叶呢?本体和作用出自同一源头,本体还没有确立,作用怎能出现呢!所谓的‘曾子在作用方面,已经根据具体事物精细明察、竭力而行,但没能明白它的本体’,恐怕还没有完全说尽。”

薛侃录十九

黄诚甫问“汝与回也孰愈”章。

先生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240]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译文

黄诚甫向先生请教“汝与回也孰愈”这一章的内容。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在见闻上下功夫。颜子则在内心下功夫。因此圣人询问子贡来启发他,而子贡所对答的,又仍旧只在知识见闻上。因此圣人叹息他,而不是赞许他。”

薛侃录二十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241]

译文

颜子不迁怒于他人,不重复犯过错,也是有未发之中的能力。

薛侃录二十一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242]

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功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243]”

译文

“种树的人一定要培植树根,养德的人一定要修养内心。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在初生时剪掉繁余的枝条。想要德行盛大,一定要在初学时摒除对外物的喜好。如果对外喜好诗文,那么精神就会日渐流出到诗文上去,其他诸多对外物的爱好都是这样。”

先生又说,“我在这里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一定要相信的,只是立志。学者一心为善的志向,就如同树的种子,只要保持自然,只管培养下去,自然能够日夜生长,自然气象日益完善,枝干树叶日益茂盛。树木刚生长的时候,就抽出繁余的枝条,也需要剪掉,然后树根树干才能长大。初学时也是如此。因此立志贵在专一。”

同类推荐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既高贵又渺小,人因思想而高贵,高贵到知道自己渺小和高贵。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所以他是一根芦苇,但他因为会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无穷,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神造天地,而天地不知,唯有人有知。人因会思考而高于万物,统率万物,高贵得如同世间的王。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5)

    2015年,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家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收到全国科研院所和高校师生的征文130多篇,本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发言和优秀征文31篇。内容涉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等多个方面。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热门推荐
  •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中卷):轰炸日本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中卷):轰炸日本

    1942年4月18日,美军按照事先拟定的对日本实施空袭的报复计划,派出杜立特尔中校,率领B-25型轰炸机组,首次轰炸了东京,揭开了美国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的序幕。在整个报复计划中,轰炸机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空军怀念部就计划开发多种超远距离的远程轰炸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多家飞机制造商们通力合作终于成功开发出新型B-29等多种战机。本书所载资料对军事研究者、战机爱好者来说,极具史料价值。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

    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通过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姑娘沈凤喜的恋爱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它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而且还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甚至还讨论过《啼笑因缘》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流传得如何广泛。
  • Pacific Onslaught

    Pacific Onslaught

    Japan had mighty ambitions—to control the Western Pacific. The attack on Pearl Harbor devastated the American Pacific fleet, their primary obstacle, and they swept across the region. What ensued was a bitter struggle in which many thousands of soldiers lost their lives on both sides.This is the first book in Paul Kennedy's chronicle of the Pacific conflict in World War II, concluded in Pacific Victory. Featuring a new introduction by the author, this book provides a close, step-by-step narrative of the Japanese expansion into the Western Pacific during some of the most brutal years of World War II. Offering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war strategy, it includes a riveting look at Japan's tightening grip on Hong Kong, New Guinea, the Philippines, and other key strategic locations—and the Allies' inexorable struggle against it. These works on the War in the Pacific are as gripping today as when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 重回八零风光正好

    重回八零风光正好

    新书《末日食欲》,有兴趣的可以来砸收藏,砸推荐,谢谢。自愿替人受了十年牢狱之灾,出来后,有钱有势的军婚老公死了,渣男成了闺蜜的老公,老父老母为她入/狱悲痛欲绝,老父心脏病发作死了,老母亲受不了刺激疯了。再次醒来,她发誓,一定要让背后这些耍小聪明的人,遭受到应有的报应!
  • 爱妻如命,总裁悠着点!

    爱妻如命,总裁悠着点!

    “许安知,你还回来做什么?”离去五年,曾经将她捧在手心的男人现在厌恶她之极。她另有所图,哪怕他冷漠相待,亦是步步为营,只为嫁给他。“傅斯年,娶了我。”——傅斯年恨透了许安知,恨她在自己面前的伪装,恨在她的眼里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恨五年前他让她滚,她就毫不犹豫地走了。可那又如何?她在世人眼里再如何不堪,他亦是要定了她。熬不住对她的思念,他布下一局,将她逼到自己怀里。“许安知,签字!”许安知不解,疑惑地看着他。“签!你许安知敢离开我半步,许氏和你儿子都是我一个人的。”他厉声警告,看她的眼神却是炽热无比,恨不得将她拆了吞进腹内。许安知,哪怕你不爱我,我也不敢再将你赶走。——“白莲花”继妹当着众人的面,指着她的鼻子骂:“许安知,你是个恶毒的女人!”许安知承认,自己的优雅,自己的温和全是装的,她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坏女人!别人欺她一分,她必定报复回来。那个以为不爱自己的男人缓缓地走过来,将她拥入怀,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对所有人说:抱歉,我宠的!傅斯年从来都知道自己爱上的女人是个小坏蛋,他并不在意,只想着将她再宠坏点,宠得没有其他男人敢招惹她!宠得她只能乖乖地呆在他身边,只做他的女人!
  •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为了救一只狗狗,一不小心就给死了!我的灵魂被大风无情的吹走,它无视我的拼命挣扎,竟然直接将我吹晕了!当我醒来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惊呆了!随后,我哭了!最后!我又笑了!悲催的人生已经断片儿,崭新的狗生已然现世!作为一只帅气的哈士奇,我没有理由不活出这一世的精彩!
  • 再见月朗星稀夜

    再见月朗星稀夜

    这是一本古典言情小说,以主人公的纯美爱情为主线,提现了作者对善良和丑恶分界的判断。通过文中不同人的人格与性格折射出来的幻影,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不同角色的摩擦与折射之中渐渐丰满人物的形象,希望给那些仍然执着于黑白论调的人一个很好的提醒。本书在三个人的纠结情感中,有幸福有伤痛,最终以岁月静好,相守一生收尾,总算让那些读者没有失望。圆满而美好!
  • 勇者起源

    勇者起源

    小酒喝着,小曲哼着,小妞泡着……在这不知是游戏还是现实的异界,华远以为能过上这样没羞没躁的生活。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务”,让他的生活过得比理想还要声色犬马。
  • 打造高绩效团队:经理人提升团队活力必备

    打造高绩效团队:经理人提升团队活力必备

    经理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管人吗,显然这远远不够。经理人不但要具备管人的能力,要需要具备带领下属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目标的能力。这就是带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的能力。我们曾经对比过现实中的优秀经理人与失败经理人,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一个:他们所带领的团队绩效不同。我们基于对一百多位优秀的经理人的深刻剖析,最终发现问题的核心——7项团队管理技能。那么,现在就开始高绩效团队建设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