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3400000002

第2章 徐爱录(1)

徐爱序一[3]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4]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爱既备录先生之教、同门之友有以是相规者,爱因谓之曰:“如子之言,即又拘执一方,复失先生之意矣。”孔子谓子贡尝曰“予欲无言”,[5]他日则曰“我与回言终日”,[6]又何言之不一邪?盖子贡专求圣人言语之间,故孔子以无言警之,使之实体诸心,以求自得。颜子于孔子之言,默识心通无不在己,故与之言终日,若决江河而之海也。故孔子于子贡无言不为少,于颜子之终日言不为多,各当其可也已。今备录先生之语,固非先生之所欲,使吾侪常在先生之门,亦何事于此,惟或有时而去侧,同门之友又皆离群索居[7],当是之时,仪刑[8]既远,而规切无闻,如爱之驽劣,非得先生之言,时时对越[9]警发之,其不摧堕靡废者几希矣。吾侪于先生之言,苟徒入耳出口[10],不体诸身,则爱之录此,实先生之罪人矣;使能得之言意之表,而诚诸践履之实,则斯录也,固先生终日言之之心也,可少乎哉?录成,因复识此于首篇[11],以告同志门人。

徐爱序[12]。

徐爱序二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13]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14]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15]。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16]不知先生居夷三载[17],处困养静,精一之功[18],固已超入圣域[19],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20],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21],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译文

先生对于《大学》“格物”之类学说,都以旧的版本为凭据,也就是先儒所说的错误版本。我开始听说时十分惊骇,而后感到疑惑,不久后竭力思考相互比对,来向先生询问,然后才明白先生的学说,如水清寒,如火热烈,绝对是百代之后的圣人也不会怀疑的。先生的明性睿智天生即有,又和气乐观坦荡平易,不在意小节。旁人见他年少时豪迈不羁,又曾经作过很多诗赋,出入都是佛道两家的学问。突然听闻他的学说,都会认为是标新立异,不会深入探究。他们不知道先生在夷地居住三年,在困境中修养平静,精一的功夫,已经超然进入圣域,成为纯粹伟大中正最正统的回归。我终日在先生门下请教,但见先生的道义,接近时似乎容易,而仰慕时更加高远。初见时似乎粗略,而探究时更加精深。接近时似乎浅显,深究时更加无尽。十多年来,我竟然未能得见他的境界。如今的君子,有的与先生只有一面之缘,有的从未听过先生的言谈,有的事先怀有轻视激愤的情绪,仓促地想要根据三言两语、传闻流言来臆断揣度,这样怎么能领会先生的学识呢?门生们聆听先生的教导,往往领会的少而遗失的多。如鉴马的时候只看到马匹的外貌,而看不到它作为千里马的特点。因此我详细记录平日的见闻,私下给同行学者们看,互相考证,希望不辜负先生的教诲。

学生徐爱作。

徐爱录一

爱问:“‘在亲民’[22]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23],‘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24]’,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25]’。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26]’,‘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译文

徐爱问:“所谓‘在亲民’,朱子说应当是‘新民’。后面章节‘作新民’的文句中似乎也有依据。先生认为应该跟从旧版本的‘作亲民’,有什么凭据吗?”

先生说:“‘作新民’的‘新’,是自新之民的意思,与‘在新民’的‘新’不同。这难道不足以为依据吗?‘作’字却和‘亲’字相对,但不是‘新’字的意思。下面‘治国平天下’之处,都对‘新’字并无说明。如果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都是‘亲’字的意思。‘亲民’犹如孟子说的‘亲亲仁民’,‘亲之’就是仁爱。百姓不仁爱,舜就任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来让他们互相仁爱。《尧典》中的‘克明峻德’就是‘明明德’,从‘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就是‘亲民’,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又比如孔子说过的‘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说到‘亲民’就兼有教诲和养化的意思,说‘新民’就偏颇了。”

徐爱录二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27]’,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28]。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29]者,得之。”

译文

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认为是说事事物物都有定理的意思,似乎与先生的学说相悖。”

先生说:“在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道义在心之外的看法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到了最为精一的地步就是了。然而也从未脱离客观事物。朱子本注的所谓‘穷尽天理的极限而没有分毫私欲’的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徐爱录三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30]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31]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32]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清定省[33]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34]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35]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36]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译文

徐爱问:“至善只在心中探求,恐怕对于天下事理,不能穷尽吧?”

先生说:“心就是理。天下哪有心外的事理呢?”

徐爱说:“像是侍奉父亲的孝道,侍奉君主的忠诚,结交朋友的诚信,治理臣民的仁慈,这之间有许多理。恐怕也不能不细究吧?”

先生感叹道:“这种说法蒙蔽人很久了,怎能一句话就说清呢?如今姑且就你所问的解释一下。比如侍奉父亲,不能从父亲身上寻求个孝顺的道理。侍奉君主,不能从君主身上寻求个忠诚的道理。结交朋友,治理臣民,不能从朋友和臣民身上寻求诚信和仁慈的道理。这些道理都只在人心中,心就是道理。人心没有私欲遮蔽,就是天理,不需要从外界增添分毫。凭借这种纯粹天理的心,表现在侍奉父亲上,就是孝道;表现在侍奉君主上,就是忠诚;表现在结交朋友、治理臣民上,就是诚信和仁慈。只在这份人心之只要在心中用功夫摒除私欲,存养天理就可以了。”

徐爱说:“听先生这么解说,我已经有所省悟。但从前的观点萦绕心中,还有没能释然的地方。比如侍奉父亲的事,其间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之类,有许多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

先生说:“怎么能不讲求呢?只是要有个主次,只是在这份人心摒除私欲、存养天理上讲求。就比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孝心,惟恐有丝毫私欲夹杂其中。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孝心,惟恐有丝毫私欲夹杂其中。只是讲求有这份心。这份心如果没有私欲,纯粹是天理,是颗诚挚于孝顺亲人的心,冬天自然就思量父母的寒冷,便自然要去寻求个温的道理。夏天自然就思量父母的暑热,便自然要去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颗诚挚于孝顺亲人的心生发出来的条件,但却必须先有这诚于孝顺的心,然后才有这些条件表现出来。以树木比喻的话,这诚于孝顺的心就是根,许多条件就是枝叶。必须先有了根,然后有这些枝叶,不是先找到枝叶,然后再去种根。《礼记》说的‘有深切爱心的孝子,必定有和悦的气度。有和悦气度的,必定有愉快的神色。有愉快神色的,必定能流露出和顺的容态。’必须有深爱作为根,就自然如此。”

徐爱录四

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37]求?且试说几件看。”

朝朔曰:“且如事亲[38],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39]”

先生曰:“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谬[40];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41]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爱于是日又有省。

译文

郑朝朔问:“至善也必须有从具体事物上寻求的吗?”

先生说:“至善只是让人心达到天理最纯粹的极限,从具体事物上怎么寻求呢?你且举几个例子看看。”

朝朔说:“比如侍奉亲人,怎样就算做到冬温夏清的礼节,怎样就算做到奉养父母的合宜,必须探求一个标准尺度,才是至善。所以就有了学问思辨的功夫。”

先生说:“如果只是冬温夏清、奉养合宜,一天两天就可以讲求明白,用什么学问思辨呢?做到冬温夏清、奉养合宜,只要自己的心达到天理最纯粹的极限就够了。而如果缺少了学问思辨的功夫,也不免会造成毫厘千里的谬误。所以即使是圣人,仍旧要听从精一的训诫。如果只是在那些礼仪细节上追求合宜就是至善,那么现在的戏子表演的许多冬温夏清、奉养合宜的礼仪情节,也可以称之为至善了。”

徐爱在这天又有所省悟。

徐爱录五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42],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43],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同类推荐
  • 老子如是说

    老子如是说

    长篇文化哲学散文《老子如是说》,利用东西方一些哲学成果,以当代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学的新认识,冷静地剖析、客观地批判与弘扬并重,科学化地解读《老子》,破译《老子》深刻的哲学密码,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学的本真,叙前人之未叙。启迪思想,照亮心灵,净化道德,革新习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两面,更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多面性与深刻性。文笔幽美鲜活靓丽,恣肆纵横。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本书共有54个篇章,如“与物无待”、“万物皆一”、“天下至正”、“从容无为”等,皆由3部分组成:1.庄子语(原话);2.作者的解读及感悟;3.书法(庄子语)。作者为知名书法家及作家,稿中有些是在《书法报》等媒体发表过的篇章,有些则是新写的内容,作者对庄子话语的解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书法书写飘逸洒脱、独具一格。
  •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先介绍推理,后介绍论证,系统论述了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在推理部分,先考察演绎推理再考祭归纳推理,先考察简单句的推理,再考察复合句的推理,最后是考察如何推出结论的一些重要方法。在论证部分,先考察对论证的削弱、加强和假设,后考察解释和评价,最后考察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热门推荐
  • 顾小姐,余生请多关照

    顾小姐,余生请多关照

    【云朵新文:盛世蜜婚:陆爷宠妻成瘾】甜宠+养成,蜜婚来袭!那一年,那一天,他遇到她,看到她正在教训人,而他对这个小丫头一见钟情。男人在心里暗暗想着,这么一头凶残的母狮子他要娶回去好好‘收拾’。......十七岁那一年,顾浅浅看到顾景深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从此,她追他,追他,追他。那时,顾浅浅堵着他,“我喜欢你。你和我交往吧。”顾景深:“......”心里是暗暗窃喜。脸上十分骄傲的拒绝。后来...后来便是.........世上有一种毒,叫做顾浅浅。A市有个男人,性子极其不好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但后来见人就炫耀:这是我媳妇,顾浅浅。顾浅浅总是反驳:谁是你媳妇?要不要点脸?顾景深:当然是你。......当年她追着他跑。后来他追着她跑。这是属于顾浅浅与顾景深两人的爱情故事。容不得第三个人。
  • 7S倍速考试法

    7S倍速考试法

    每天,你第一个走进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每天,你充分利用一分一秒的时间去学习,从来不会像其他同学那样快乐地玩耍; 每天,你无法顾及奔波的劳累,放下书包就又开始了学习……尽管你如些努力,然而,做梦都想考第一的你,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对比之下 ,那轻松学习的同学却出乎你的意料,取得了无比出色的成绩。此时,你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能力。“难道我真的与第一无缘吗?”你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考试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和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的高效率。
  • 阁下,请入赘吧

    阁下,请入赘吧

    上一辈子两兄弟爱上一个女人,一个爱的痴狂,一个爱的变态,但阴谋太多,搅事的人太多,三人过得很伤情,最后手牵着手在一场爆炸中灰飞烟灭。这一辈子,她成了夜家的宗主,夜家的女王。重生?NO!正儿八经地转世,不过转世到了自个儿家。上一辈子她是夜家第一位女性宗主,可惜宗主那把椅子一天没坐过,只留了照片和牌位供后世瞻仰,但第二代夜家的女性宗主是她的女儿,她转世成了女儿后代不知道第几代的子孙。**尉迟夜辰,别称不眠智将,却是个病秧子,药罐子。出生时,医生说他活不过3岁。3岁时医生说他活不过13岁。13岁时,医生特么还说他活不过23岁。23岁时,他遇到了夜妖娆。夜妖娆瞅了他两眼,很是中意,敲了敲小拳头:“你,入赘我夜家吧,我保你活到103岁。”哪有总统入赘女方家的?况且他还藏着个秘密——他从来不睡觉,因为白天他是一个人,夜晚又会是另外一个人。WHAT?双重性格?NO,更复杂!夜妖娆:“能同时出现?”尉迟夜辰咳嗽了一声,“一般不会,但极度兴奋的时候,也许……”极度兴奋……哪种兴奋法?
  • 大秦之歌

    大秦之歌

    神州大地群雄并起,战乱纷扰。大秦帝国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王子乱臣觊觎帝位,朝纲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被放逐的镇国公世子为了寻求救世之法,通过异宝穿越到了现代。二十年后再次回到了那个世界,一幅传奇画卷正徐徐展开...(PS:本书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年代,并非历史中的秦朝。)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无敌装逼仇恨系统

    超级无敌装逼仇恨系统

    李牧重生了。经脉尽断,被人通缉,族人反目,师尊生死未卜。所有烂事都摊上了。好在,他还有仇恨系……你是武道天才,修为一日千里?废话少说,先吃我一巴掌。……你是丹道宗师,随手一练便能夺天地之造化?别跟我装逼,小心二踢脚炸的你分不清东西南北。……左手一摞经验书,右手一打技能书。李牧:“我已经使出了装逼之力!”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九天至尊

    九天至尊

    身怀神秘星珠,手持百魂之剑!且看一个被封印的少年如何开启逆天之路,以一己之力踏破苍穹,傲笑九天!
  • 这个女王有点毒

    这个女王有点毒

    庄颜曦和儿子冷帝司莫名其妙的被车撞死了,穿越到平行世界活了过来,还绑定了一个系统。从此她走上了为了被黑而拉黑的娱乐圈道路。最后系统告诉她,不但要拉黑,还要黑转粉庄颜曦:“……”系统:“宿主大人,我们来一起拯救世界吧!加油你是最棒哒(* ̄3 ̄)╭??小花花砸你”庄颜曦:“……”小柿子???:“拯救世界,为什么还要拉上我一个只有六岁的孩子?”每天要装长辈面前的乖宝宝,其他家长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心累不爱了,明明他只想和老妈一起环游世界,偶尔来个刺激运动,就没有其他的了呀。系统:“小孩子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呀(*^ワ^*)”庄颜曦/冷帝司:打死它可以吗(▼ヘ▼#)
  • 魔妃医手遮天

    魔妃医手遮天

    【先更完九尾猫】初暖语录:“我就是神中极品,神老大都要看我脸色行事。”她柳眉微挑,笑得春风得意。“别人害我三分,我杀那人三生。”她面容绝美,却神情淡淡,气质出尘。“空城犹如潮拍岸,一拍一打成两半。”纤指微抬,指了指前面荒芜的明月城。“我眉眼弯弯,笑得风情万种,我玉指勾勾,无数男子挣的头破血流。”她以袖拂面,故作娇羞可谓是红袖添香黯销魂。第一次相见,她误撞他怀,他神情淡淡,气质冰冷。后来他们都穿了,从此......仙子降临,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