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5800000007

第7章 用正确的方法做大事(2)

他又想起以前在杂志社当编辑的时候,由于人力有限,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从采访、写稿、编辑、校对到剪报皆一手包办。而在“截稿”与“出刊”的双重压力下,每个编辑都很有默契地把“剪报工作”列在最不重要的地位。结果一天拖过一天,每个人背后的那叠报纸堆得比人还高,试问,在这样拥挤的环境中工作,心情怎样好得起来?

最后大家一致举双手双脚赞成,超过三个月的报纸全部丢掉,其余报纸则聘请图书管理系的工读生来分门处理。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根本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成就感和快乐的工作项目及其他活动上。他们工作勤奋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要知道,当你正在为一些错误的事情而工作时,无论付出多少汗水都是白搭。

古人云:“事有先后,用有缓急。”办公做事也是如此,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但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完成后的效果也是不同凡响。次序处理好了,不但能够节约办公时间、提高办公效率,最重要的是能给自己减少许多麻烦。

工作中常会遇到千头万绪、问题繁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把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清,然后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集中力量解决它。

一个忘记最重要的事情的人,会成为琐事的奴隶。有人曾经说过:“智慧就是懂得该忽视什么东西的艺术。”人们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就要专注于自己有优势并一定会有回报的方面。当你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重要性最高的事情应该优先处理,不应将其和重要性最低的事情混为一谈。对于那些零零散散的事务,我们可以先把它们按照“急重轻缓”的顺序,整理好再着手处理。

当然,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事。但请注意:处理事务分不清轻重缓急是一种对办公时间无谓的浪费。进一步说,它是办公中另一种隐形浪费,它常常把辛勤劳动的成果弄得乱七八糟,它如同包裹在美丽蝴蝶身上的那一层难看的蛹衣,会掩盖住你的一些出色的工作能力。

工作的时候如果你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但会浪费许多时间,更会让你的努力全部“归零”。

现在,就请你回想一下,工作时下面这些情景是否经常出现?

1、你是不是手边永远有一堆琐琐碎碎的小事,怎么都做不完?

2、你是不是觉得所有的工作都是“一样重要”?

3、你是不是非地先做完手边的工作,才肯再接新的工作?

4、你是不是经常麻烦上司为你“调整工作进度”?

如果你的答案为“以上皆是”的话,那你可要提高警觉了,说不定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头痛人物”而不自知。

高效率人士往往善于找出并设法控制那些最能影响他们工作的重要的事情。这样,他们工作起来就会比一般人更为轻松愉快。从一大堆不重要的事情中抽出重要的事情,这样,他们等于为自己的杠杆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支点,只要用小指头轻轻一拨,就能移动原先即使用整个身体也无法移动的沉重工作。

有很多人对在报上看到的所有消息全部接受,而不会加以分析,他们对别人的判断,根据的也是这些人的敌人、竞争者或者同时代的人的评语。这些人开口说话时,通常都是这样说:“我从报上看到……”“他们说……”这说明这些人还没有养成重点思维的习惯。高效率人士则善于从一大堆事情中分离出重要的事实,因为他们知道,报纸的报道并不一定正确。当然,在新闻报道和他人的传言中也包含很多真理与事实,但是聪明人都不会把他所看到的以及所听到的全盘接受。

养成重点思维,就是要分清主次,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做可以使你避免被不重要的事情引入歧途。某件事情很有趣并不意味着它就值得去做。即使这件事情对你是有帮助的,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件事情就是值得做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比你能从事的其他事情更有帮助。根据这种思路,你要决定自己是否有必要做这件事情。

做事情如果不能把握关键所在,常常是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如果能够了解事物的关键所在,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平时,要经常思考一下,有哪一件事是你可以做但现在没有做的事,如果你经常做是否会使你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紧急的当成重要的。

确定一项工作是否值得去做,有两个标准是紧急和重要。紧急意味着需要立即注意,是“现在”。例如,电话铃响了是紧急的,很少有人会让电话铃一直响着而不去接。紧急的事通常是明显易见的。它会给我们造成压力,逼迫我们马上采取行动。但是它们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很重要的。

有次海伦去上好友主持的现场直播节目,由于是第一次播出的缘故,她早早就到现场待命,以免误了时间,被拖出午门斩首。

到了现场后,好友正忙着化妆。为了避免待会上场会“不知所云”,赶紧跟朋友索取节目行程表以及内容大纲。不料,正在贴假睫毛的好友眨着闪闪动人的眼睛说:“够夸张吧!连我也还没看到,拜托你去跟我的执行制作要,顺便帮我拿一份。”

这个时候,海伦才发现有个蓬头乱发的女子,在化妆间里冲进冲出,原来她就是那位执行制作。只见她一会儿急急忙忙地拿份资料跑去影印,一会儿又到工程部看其他节目的录像情形,一会儿又像大梦初醒般地端了几杯茶进来给“特别来宾”喝。

等好不容易拿到“热得冒火”的节目行程表及内容大纲时,离上场时间只剩下二十分钟,在场每个人都发挥考前K书的精神,努力看稿。好友一边看稿还一边不放心地问:“布景准备好了吗?”没想到这位执行制作竟然喘了一口气后回答:“正在组合中。”接下来的剧情可想而知,绝对紧张,保证刺激。

录完影后,这位平日谈笑风生、妙语如珠的好友无奈地对海伦说,千万别跟“无头苍蝇型”的人一起工作,他们是哪件不急做哪件,完全分不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

这虽是好友的一时气话,但她想,要想和“做事不分轻重缓急”的人共事,一定要有颗“强壮无比”的心脏,否则,你不是被气死,就是被急死。

一件事情重要与否同完成这项事情的结果有关。重要的事情是那些会对你的使命、价值观、优先的目标有帮助或有影响的事,而对你没有帮助或影响的事,你又何必在那上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呢?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紧急的事会很快做出反应。但是,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要求人们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应该主动行动,积极地去做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不具有积极主动的习惯,不清楚什么重要,不清楚你希望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结果,你就很容易把紧急的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

先思考,再行动。很多人被卷入了琐碎而不重要的事务中,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仔细想过自己做这件事的成效是什么。结果,他们在没有成果的活动上耗费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因此他们不断地感到自己压力过大和时间紧张,而且工作还没有效率。

决定什么事情重要并确保自己集中精力做好这些事情的能力,是拥有高效率工作方式的基本条件。歌德说过:“最重要的事情,可千万别被那些最不重要的事情随意摆布,永远不要。”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对于他们实现快乐和满足都没什么价值。倘若你常把自己80%的时间花在20%的并不重要的事情上,那么你就一定要重新评估一下自己应该在这些事情上花多少时间。为了让时间利用率最大化,为了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成功,你要试着比普通人多思考一些,学会先做重要的事。

因此,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工作,都要分清轻重缓急,别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那些无为的小事上。

先做最有把握的大事

我们在工作中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自己最有把握的大事,不能一上手,就和那些没用的小事较劲,它们不但会阻碍你发展的道路,还会使你失去对成功追求得信心。只有做有把握的大事,才会使你信心百倍,并且取得最后的成功。在做事之前,你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没有清楚的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在那些大事上有所发展的。

当一个人一开始就做那些繁琐的小事,他会很快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不久就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这个人从事他有把握的工作时,这个人将发挥出他最大的效率,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

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把有把握的情绪融入所从事的任何工作中,这项工作的质量将立即得到改善,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则会相对地大量减少。在我们找到自己最有把握的事时,必须先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

现实的挑战是非常残酷的。如果你想适应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去面对它们。只有相信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用百倍的勇气与信心来战胜各种障碍,从中找出你最有把握的大事而不是那些无为的小事。

虽然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比如说,你可能解不出那么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那么多的英文单词,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能知人善任、排难解忧,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你的英语也许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是能手;也许你连一把椅子也画不像,但是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也许你不善于体育,但是有过人的棋艺。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前提下,如果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把一件事情或一门学问刻苦地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本来是学医的,后来他发现了自己有写诗的才能,就当机立断,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写诗当中。但虽然只活了二十几岁,但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个诗人,也曾经努力写过一些诗,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诗人的梦想,转到社会研究上面去了。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认识自己,那么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了一位庸医,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颗耀眼的明星。

认识自己,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切实地去做,好高骛远的想法必须排除。如果仅仅为了面子,不顾自己的特点,不自量力地挤进某个热门行业,最后成了做什么事都喜欢小题大做,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有什么必要呢?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的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能使人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使人明辨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与他人的角色关系。自知能使自己清醒处事,冷静评价个人的能力,能够促使自己更为贴切地把握个人的抉择,并有效地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训练。

当你认识了你自己之后,就行动起来,在你专长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如果再等上几年,人家已经有了成绩,虽然从现在开始永远不算晚,但毕竟人生有限,早开始点比晚开始强,不必到什么地方去找机会,机会就在你自己的手里。

认识自己,先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只有自己的长处,才会促进自己才能的发挥,才能取得成功!实际上,很多人对自己并不真正了解,即使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掌握自我,让自己的特点发挥到最佳。

试想,如果今天你的上司交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给你,而你竟不懂好好运用自己的优点和自己掌握的资源,甚或不懂自己……那不是白白浪费了一个晋升的机会。

如果你自己有一个梦想要成真,但是你却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反而不知分寸地硬干,甚至尽做些自己不擅长的事,你如何能够成功?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做有效的掌握。在实际的过程中,优点可不一定是优点,缺点也不一定就是缺点。

同类推荐
  •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上)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上)

    李嘉诚创造的成功奇迹,被全世界的人仰慕和惊叹。他的传奇人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历史是怎样被自己书写的,英雄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对于千千万万正在为事业前程苦苦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李嘉诚的故事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李嘉诚作为成功的商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树立和实践了一套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商哲学。这些经验来自于他几十年的商海沉浮。本书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章句,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将给你带来深刻的启示。
  • 沟通其实很容易

    沟通其实很容易

    本书试图引导读者去思索关于沟通的本质与目的,剖析在职场上所有可能影响沟通的因素。让读者分享成功者身经百战的心得与说服技巧。例如:面对“秘密”的处理方式、如何说“不”、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造成沟通错觉的因素、解说的艺术等,循序渐进,提高读者自身的沟通能力。
  • 阿Q狗打工记

    阿Q狗打工记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想获得一份好工作,除了主动争取机会外,更要具有基本能力,使命感,谦卑的心态,比别人更认真努务,不要怕吃苦,不要怕付出。
  •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培养卓越职业精神,重塑企业员工形象。如何在企业站中战无不胜?本书独家披露:老板最喜欢的12种职业精神,员工在企业中晋升的秘密,称职员工应具备的8种特质。本书是作者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针对企业在现代职场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无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那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活得健康、活得美丽,活出自己的风采呢?本书通过发人深省的语言告诉每位女性朋友,不要再为那些百般挑剔的男人而活,因为女人可以决定一切。或许你现在还不敢这么想,但是读完本书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穷潜力——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做女人!本书告诉女性朋友,不要小看自己,女人原本可以决定一切。可以爱男人,但是不要一切都指望男人。不为爱情而活,爱情往往会更幸福。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带着每位女性朋友,从改变观念开始,一步步“激活”自己各个方面的潜力,为自己赢得事业、爱情、友情多方面的幸福。”
热门推荐
  • 信息科学(世界科技百科)

    信息科学(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 向天记

    向天记

    一人江湖,两人相忘!{看武侠,懂武侠的人不多了}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自带锦鲤穿六零

    自带锦鲤穿六零

    孑然一身的徐尽欢一朝失事,成了萌妹子。过去物资匮乏、条件艰苦?怕啥?鲤珠空间在手,吃饱喝足乐淘淘!手小腿短、身单力薄?怕啥?全能曾祖在侧,家里家外一把抓!从小学医练武,定能让自己鲤鱼跃龙门!尽欢:人生得意须尽欢呐!某男:我离人生得意的巅峰,就差一个叫尽欢的老婆!建了个群,717,615,075,有兴趣的乖乖可以戳
  • 新诗讲稿

    新诗讲稿

    《新诗讲稿》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一、废名1936-1937年在北大讲稿并附有朱英诞所作解说及意见;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不同于以往出版的废名“谈新诗”讲稿目录顺序,朱英诞将废名1934年发表于《人间世》上的《新诗问答》一文放在讲稿之首。二、朱英诞1940-1941年在北大讲稿;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朱英诞后来曾以手写的形式改变目录编排顺序,但《新诗讲稿》依从原稿。三、废名1946年回北平后续写的四篇谈新诗文章。四、附录;收入周作人《怀废名》(署名药堂)、《谈新诗·序》(署名知堂),黄雨《谈新诗·跋》,以及朱英诞自传《梅花依旧》。
  • 南风无境

    南风无境

    我想有个心腹,这一生,忠于我,爱于我,疼痛快乐皆于我。我是他的中心,一切由我为尊!
  • 这么慢,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

    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本尼迪克特是著名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
  • 冷血女人

    冷血女人

    你离开的那一刻,我在心中咒骂你冷血。然而,也许这一切都是我无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