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上私塾的时候,教书先生很不喜欢他在书上“乱写乱画”,于是常常批评他。可是鲁迅并不认为自己这样的阅读方式是错误的,于是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有一天,教书先生让鲁迅站起来朗读课文,先生发现鲁迅又在书上“乱写乱画”,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鲁迅:“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总是在书上乱写乱画呢?身为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课本,不要把课本当成随便的‘纸’来对待。”
鲁迅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于是对教书先生说:“先生,我没有在书上‘乱写乱画’,我只是在书上做了一些标记,有的是符号,有的是线条,有的是文字。我认为只有这样去阅读才能体现我在阅读时的思考,也只有这样阅读,才能更深地把知识‘吸’到脑子里去。坦白地说,我不认为在书上做标记是一种损毁的行为,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样才是真正地‘爱’读书。”
教书先生听了鲁迅的话后,很是吃惊他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教书先生把鲁迅的书拿起来仔细地翻看,果然,鲁迅不是在书上画小人儿、写小口号,而是留下了许多看不懂含义却很有规律的符号和线条,课本旁边还有一些工整的文字,全都是鲁迅对课本的理解。
教书先生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对鲁迅说:“先生错怪你了,你说的对,只有这样去读书,才是真正地‘爱’读书!”
班主任点评
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拥有一本书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花钱把书买回家,就像人们花钱买其他生活用品那样;第二种是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做标记,把书上的知识全都‘吃’到肚子里去。每一个人读书的时候都应该采取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一种方法只是拥有了一本‘纸’,而绝非是拥有一本‘书’,只有把书‘吃’透,这一本‘纸’才成为一本‘书’藏在我们脑子里去了。”
那么如何在书本上做标记呢?像故事中鲁迅先生那样,通常有三种方法。
第一,不同的符号。比如可以用“★”来表示重点知识;用“◆”表示疑难点知识;用“*”表示再次看书的时候要多加留意;“※”表示还要反复朗读背诵……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含义,当然在使用符号的时候最好全书统一,不要用乱了,不然下一次自己再翻书的时候也搞不懂那些符号到底表示什么意思了。
第二,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表示要背诵的概念;“蓝色”表示分析的过程;“绿色”表示重要的举例等。
第三,自己的话。一边看书,一边思考,把自己所想到的东西用文字记录在课本文字的旁边,这样下次再翻阅的时候,就能立刻想起上一次自己阅读时的感想了。
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观点,以为仅仅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就代表掌握了一切的知识。其实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边的。因此,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同学们还应该多花些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从课外的图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养分”。
知识是无止尽的,因此学习也是没有尽头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学习故事秀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当时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官职,而母亲亦是知书达礼。
王勃从小就聪明好学,父亲忙于公务,母亲没有闲暇管教他时,他便常常独自躲在父亲的书房,翻看父亲摆放在书桌上的一堆堆书籍。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就能出口成章,旁人随便指着一件事物让他作诗,他的文思如泉涌,顷刻间就能作诗,并且他的诗文清丽、豪气大方,深受众人的赞扬。
为什么王勃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出众的才华呢?原来,他平日里饱读诗书,积累下许多写文章的素材,如典故、历史人物等。此外,父亲外出办公时,王勃也常常跟随,于是游历大江高山、看遍乡土民情,这些经历也成为他写文章的素材。而且,王勃常常随父亲出席文人间的酒会,在酒会上,那些文人各自作诗,互相交流。偶尔王勃也会吟诵自己写的小诗。由于这些的耳濡目染,小小的王勃在写文章方面进步很快。
在他十四岁时,参加科考,后来竟被授予朝散郎的职位。一时间,人们都惊叹王勃是“神童”。
王勃的诗文一改前朝颓废华丽的文风,他的文章涉及的题材很广泛,风格以清新、积极向上为主,文章的思路清晰、首尾呼应,文章中常常引经据典,结构严谨。
王勃为后人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这些已经成为千古名句,至今人们还常常引用它;此外,他最为著名的文章就是《滕王阁序》,此文豪迈大气、清新柔美,文章中还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如“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王勃以自己独特的文章风格,奠定了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班主任点评
有的同学可能会抱怨:“课外阅读会不会占用很多时间呢?应该怎样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呢?”同学们如果想要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可以参看以下这么几点建议。
1.用空闲的时间来阅读。
其实同学们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只要合理利用好空闲的时间坚持阅读,就会有不小的收获。比如一本15万字的图书,每天只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阅读,20天不到就能把它看完。如果坚持这个速度来阅读的话,那么一年就能读完18本书。所以说,时间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坚持。
2.培养阅读的兴趣。
很多同学一开始对阅读并不感兴趣,或者把课外书当作小说来看,一目十行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久而久之就觉得课外阅读很枯燥乏味。其实在培养课外阅读的开始,应该先阅读自己本来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有的同学喜欢读人物传记,那就先选择描写历史人物、成功人物的图书阅读,以便培养起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选择课外图书。
突出体现在“精”字上。有的同学把小说、漫画、故事书视为课外图书的全部,其实课外图书的种类很多,内容丰富、文字趣味生动的图书数不胜数,同学们应该多选一些这类的图书看,而不要只看小说和漫画类的图书。
4.做读书笔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知识光看是记不牢的。通过动笔把它们记下来,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能把课外知识积累起来。
养成晨读的习惯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被人们视为一天最好的时刻。经过一晚的睡眠,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对于一天而言清晨的大脑好比是一张白纸,这时记忆的效果非常好。况且清晨的空气也很清新,周围的万物才刚刚苏醒,一切都还很安静,真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时刻!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备的条件下,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晨读是首选。这时没有人来打扰,大脑也很清醒,所以高声朗读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课本上平时难理解的知识,突然变得很简单;平时很难记的概念、公式、单词,突然都变得很容易记忆,并且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故事秀
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出生于沈阳,1994年,小泽征尔决定在出生地沈阳举办一次音乐会,在音乐会上他成功地指挥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当小泽征尔在台上挥舞着指挥棒时,台下的人们早已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了。
小泽征尔虽然从小就很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音乐知识。小泽征尔那时便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长大后能登上万人瞩目的舞台,通过自己的指挥,引领观众走进音乐的世界。
于是小泽征尔每天只要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就会把剩下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音乐。小泽征尔渐渐发现,要学好音乐除了需要天分,需要对音乐存有特殊的敏感外,还要把一个个乐谱背得滚瓜烂熟。
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小泽征尔每天清晨四点就起床,亮起灯,开始背诵乐谱。
其实起初小泽征尔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背诵乐谱,他还尝试过在晚上背诵,可是小泽征尔发现晚上背的效果没有清晨背的效果好,所以小泽征尔决定每天晚上早一些睡。第二天当周围的一切都还在睡梦中时,小泽征尔的房间便亮起了灯,这时只有天上的星辰知道,小泽征尔已经起床啦,并且在用功地背诵乐谱。
小泽征尔一直坚持着晨读的习惯,利用清晨的时间,小泽征尔不知背下了多少乐谱。所以当小泽征尔实现梦想时,他兴奋地说:“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常常已经读了至少两个小时的乐谱或书。”
班主任点评
养成晨读的好习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恒心。很多同学早晨都喜欢睡懒觉,窝在暖暖的被窝里,多舒服呀。可是同学们不知道,就因为贪睡,让自己失去了多么宝贵的早晨时光啊,还让自己失去了一个个记忆的最佳时机。有的同学虽然会早起晨读,可是却给自己找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最后没有坚持下去,“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晨读态度是无法真正实现晨读的效果的。所以同学们在培养晨读的习惯的同时一定要有恒心,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
字迹要整洁大方
大多数阅卷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见一份字迹整洁大方的试卷,心里便会顿时清爽起来;要是看见一份字迹潦草、乱涂乱画的试卷,心里就会顿时烦乱起来。经常改作文的老师对这更是深有体会。常言道“字好一半文”,同学们如果认真把字写好,写得工整,保持卷面的整洁,这样一来改卷的老师首先就会给一个最佳的印象分。
其实不仅考试的时候要把字写得工整,平时做作业、记笔记的时候也一样。字迹工整不仅能让阅读的人看得清楚、心里舒服,而且也体现了写字人认真的态度。
我国著名书法家童树根说:“字如其人,把字写好不仅仅是为了‘实用’,其中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
学习故事秀
写字时一定要注意字体端正,笔划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字迹潦草,不仅让人难以辨认,有时甚至还会闹出笑话。著名文学家茅盾在上学时就曾有过一次这样的教训。
1913年夏天,茅盾中学毕业,在填志愿时,他报考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他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应该可以考上,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可是,等到发榜时他到学校进行查询,却没有沈德鸿(茅盾本名)的名字,这让他非常失望。但过了不久,茅盾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令人惊奇的是,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于是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结果才发现,因为自己在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所以才闹出了这个误会。
这件事对茅盾的触动很大,从此,他写字都是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甚至到他八十多岁高龄开始写回忆录时,还是用毛笔正楷书写的,字迹依然清楚俊秀。
班主任点评
有人说,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就好比我们去做客的时候穿戴整齐一样,是一种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表现。的确,规范工整的书写不仅体现了写字人的细心和认真,也能通过这样考验他学习的耐心和毅力。
很多同学会说:“我的字怎么写也不够漂亮,怎么办呢?”
其实书写工整并不是要求同学们的字迹要像书法家的字迹那样,同学们只要把自己的字写得端正、清楚,横竖撇捺都一笔一画地写好,字与字不要扭成一团,整体看上去整齐清楚,让人看着舒服就行。
同学们还要注意一点,落笔写字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不要写了之后又涂涂改改,这样很影响美观。即使一下子写错了,也不要把错字涂成一个“饼”,只要在错字上轻轻划一横杠就行了,这样照样不会影响美观。
记好随堂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说明做笔记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同学不喜欢记课堂笔记,有的是因为懒惰不愿意动笔,有的是认为与其花时间动笔写不如多花时间听讲。其实认真听讲固然重要,但同学们也必须意识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记笔记最重要的作用是有助于同学们课下复习和记忆。如果在课堂上把老师讲的重点和课文纲要以及老师多次强调的疑难点通过自己的大脑梳理之后,又由自己亲手记下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印象,也使得复习时有个参照,可以系统而有条理地复习。
做课堂笔记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的确是一件比较繁杂的事情,较为耗费精力,但却是非常有必要的,18世纪著名的作家塞谬·约翰逊就曾把做笔记称为“必要的痛苦”。虽然说有些累有些苦,但它却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