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2200000008

第8章 美国·入伍参军(8)

打了几天M16,我们也有些疲了,关键是总做俯卧撑,做完胳膊一边抖一边去接着打,只会越打越差劲,结果成了个恶性循环,我们从一开始的渴望打靶渐渐变为巴不得赶快结束,不然一直打就意味着一直得做俯卧撑。动不动一下午就要做千儿八百个,那谁受得了?

好在打了四五次M16后,教官“良心发现”,给我们换了个口味——M249。

听名字很陌生,但说到CS里面的大菠萝,B51,广大游戏迷估计瞬间就了然于胸了。它是美军配备的一种轻型机枪,子弹和M16同为5.56毫米口径的北约标准弹药。这个沉甸甸的家伙拎在手里感觉的确比M16要有气势,给人带来的自信心都不一样。而且M249是可以进行精确瞄准的,我们练习时要求三枪连射,不过这个就没打M16那么严格了,保证每名士兵用过,会用就行。

要说最爽的,还是后期的M2射击练习。M2全称为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发射12.7×99毫米大口径弹药,常用于步兵架设的火力阵地及军用车辆如坦克、装甲运兵车等,它主要用途是攻击轻装甲目标、低空防空等。而且这款枪的生命力非常强,从1921年开始服役,到现在还有许多国家的部队装备着其各种衍生枪型。

当然我们学习的这款也是改良了好多代的,也有它自己的型号名称,M2在美军主要配备各种车辆和直升机,或是用在阵地防御中,用来在交火时进行火力压制。

我们学习的时候,M2是架在地上的,前方堆着半圈沙袋,操作时需要机枪手坐在地上,双手各握一个手柄,扳机由大拇指按发。打之前教官会告诉我们如何瞄准、如何控制。但当扳机扣动之后,一切就不由我们做主了,这家伙一开始发射,几乎就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声音巨大,周围地面尘土飞扬,枪身连带机枪手都在剧烈抖动,即使是大白天,子弹打出去后也是一道光。我当时被震得几十米外都看不清,更别提要瞄准了。不过实话实说,这玩意儿打着的确过瘾,那是一种让你觉得可以摧毁一切的能量。如果教官不提醒,估计没有人肯主动停下。

关于枪械我们就学了这么多,最主要的还是练习M16,提高枪法精准性。再辅以隔一天一次的体能训练,新兵们的积极性倒也提高了不少,毕竟射击是一种释放压力的绝佳途径。

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了手雷投掷、挂载榴弹发射器的M4,以及AT4单兵手持式反坦克火箭筒等破坏力更加巨大的武器。至于手枪,居然不属于美军的新兵训练科目,而是让我们下了连队后再去学。

不过越是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在训练中就愈发危险。而此类训练场地一般也都被安排在基地的边缘靠近山区处,即使出现失误和险情,也能把伤害降至最低。

手雷投掷的练习场就在一片小树林的边上,每次可同时提供五位学员进行投掷训练,两两相隔在30米以上,每个人前面都有一道平胸高的厚实围墙,用来抵抗手雷爆炸时的威力。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投真的手雷,那样的话估计到毕业时一个营房60人能剩一半就算不错了。在掌握动作要领后,教官会让我们先练习投掷训练弹。美国人有钱,训练弹也不能含糊,一样都得会爆、会响,只是没有杀伤力,尽量模拟真实的状况,不然怕我们这群傻孩子心里没数。

其实在一般情况下扔东西谁都不会失误,打个比方,你找人让他从地上捡石头扔出去,扔10次,基本上次次都能保证又高又远。可那块石头一旦换成了一颗手雷,有些人的手就不是自己的了,好像抹了黄油一样,有扔歪的、有滑手的,还有见高不见远、掉下来砸着自己的,害得教官每次在一旁看他们投掷都如临大敌。虽然训练弹伤不了人,但是训练都做不好的话,投实弹就真等于“大开杀戒”了。

训练弹是每人四枚,这个没有重练的机会,不管你投的是好是坏,投完了一会儿每人再投一枚真弹。只不过那些投掷出现问题的孩子,每投歪一次,教官就会在他们衣服领口处绑根白布条,投坏几次绑几根,作用就是便于在稍后的实弹训练中提醒教官们要格外留意,这些孩子手里没准儿,一定要加倍小心。

对于我这个狂热的FPS(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游戏迷来说,那些原先只能在电脑上过过瘾的武器,如今真的都到了自己手中,颇让人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特别是在《三角洲部队》中无限痴迷的M4榴弹发射器和AT4反坦克弹。

美国人有钱从新兵训练打这两种武器就能看出来,不但要练,而且必须保证每人都打过实弹。流弹还好,因为不一定非用爆破弹,我们打的就是烟幕弹,便宜还不怕伤着。AT4就贵了,而且这玩意儿还是一体的,打出去后弹筒就废了,得运回厂里让专业的军工人员重新填弹。

所以我们练的时候先学习技术动作,掌握后戴上耳塞,教官在身边指导着,准备妥当一扣扳机,筒子里那颗大“炮弹”悄无声息地就出去了,一秒钟后听到“唰”的巨响,紧跟着才是远处的剧烈爆炸。

此外,我们中间还穿插着要上一些室内课,包括如何读地图、野外生存课程和军事法等等。反正来美国这么久,甭管到哪儿,都少不了和性骚扰相关的课程,也不知道他们是多喜欢骚扰别人……

13.压力陡增

第7周,理论和基础训练差不多都学完了,我们算是正式开启了最后一个阶段:蓝色阶段的课程。如果说前面的红、白阶段是对士兵自身能力的训练,那么蓝色阶段主要学的就是团队配合及综合演练,可以说蓝色阶段=红色阶段+白色阶段。

个人能力,比如枪法、身体素质这些东西,跟脑子没关系,只要你肯练、勤练,都能练出不错的效果。所以说,一个学员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关键还得看这最后的“蓝色阶段”,它检验的就是你能否把之前6周学来的所有东西充分融入综合演练当中,有效歼灭敌人,保护自己。身体练得再强壮、枪法再准,没有一个好脑子,上了战场依然是炮灰。

但这些东西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总结出来的,许多人觉得把枪打准、武器都会用,自己就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了。估计也不是只有我们这一批人才有类似的想法,因为第7周开始的第一项训练课就是野外丛林遭遇战。

记得那天我们60人全副武装,被教官分成了几支小分队,分别选出队长,之后就被拉到一片密林中分开进行训练。

其实也没有具体的任务。教官仅仅给了张标注了目的地的地图,告诉我们要穿过密林到达那里,途中可能会遭遇“敌人”,要我们完全按照战时标准去消灭敌人、扫清障碍,抵达目的地。

同时,途中会有两名教官跟着我们,但他们不提供任何帮助和意见,仅仅是在我们遭遇其他教官所扮演的“敌人”袭击时,判断我们的反应和统计“伤亡”。

我们小队一共有8个人,队长是宿舍里的“活宝”自告奋勇来当的。读完地图后,他就拉着我们进了林子。随行的两位教官一前一后,也不说话,就跟透明人似的,始终和我们保持10步左右的距离。

走了大约5分钟,队长突然身子一矮,就听他脚下“砰”的一声闷响,随即飘起一团白烟。远处的教官紧跟着道:“你踩中了地雷,阵亡!”

这一下,刚才还兴高采烈边走边演讲的“队长”,变成了垂头丧气跟在最后面的“已阵亡人员”。

又走了一会儿,估计已经到了密林的深处,我们有点摸不准方向,于是几个人拿出地图凑在一起研究。谁知正“讨论”着,一侧几十米外突然响起了枪声,还没等我们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儿,教官已经又确认了两位队员“阵亡”。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分散!寻找掩护还击!”我们剩下的5个人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跑。

等我找到一棵树藏好后,就只剩下3个人了。还击了没两下,对面的枪声戛然而止,只听教官道:“训练结束!全体阵亡!”从听见枪声到战斗结束,我们竟然连一分钟都没能挺过。

列着队从林子里出来,是我们的目的地,这里已经聚集了另外几个小分队的人,看样子他们也没好到哪里,一个个都低着脑袋不敢说话。

又过了大约半个多钟头,所有进入树林的小分队都走了出来,十几位教官把我们围在中间,先是每人200个俯卧撑,做完后,负责这次训练的主管教官扬起交上去的“作战报告”,对我们道:“都看看吧,这就是你们的水平!没有一支队伍是合格的!有的甚至连地图都可以看错!你们以为会打个枪就是兵了?我外祖母都比你们打得好!美利坚合众国不需要只会打枪的机器!要的是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出色完成各种任务的军人!今天,只是告诉你们,作为一名合格军人的训练才刚刚开始。以后你们每周至少要进行两次这样的实战训练,所有人都要轮流当队长,学习战术配置、合理安排队员的战术位置,对每一场遭遇战都要做到快速反应。如果在学期结束时你们还是这样一种状态,统统给我滚回家去!一个不要!送这样的士兵上战场,不如直接在这里枪毙算了!”

其实这就是个下马威,美国军队早就有一套成熟的训练体系,他们清楚地知道新兵在什么时候会产生焦躁心理,什么时候需要当头来一棒槌,灭灭我们的“气焰”。

这次以后,我们算是真的感觉到了压力。毕竟谁也不想在遭了三个月的罪后又被送回家。之后的大课小课,不管理论还是实战,大家都变得认真和努力了。

两周时间里,我们可以说是用飞快的速度完成了各种团队协作课目,比如野外遭遇、搜索房屋,还有营救人质,等等。虽然在和教官的遭遇战中我们基本还是“被全歼”的结局,但至少反应更快、战术运用更合理了,时不时还能消灭掉“对方”的几个有生力量。

就在最后一周的“超级大拉练”开始前,我们还学习了两天的格斗。我原先看电视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的擂台赛叫作“站立式格斗”,难道还有跪着打的?直到上了美军的搏击课才知道,我们还真是跪着学的!

美国军队的基础近身搏击课程总结起来就五个字:“跪着勒脖子”。据说跪着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我们受伤的概率;另一方面主要锻炼的就是混乱状态下的近身贴地搏杀,因为这时候下半身一般用不上。美军格斗的必杀技就是勒脖子,即近身搏击时,要想尽办法勒住对方的脖子,自身处于下位,该如何翻上去,处于上位时又该如何有效控制。只要扣住敌人的脖子,他基本上就失去战斗力了。

而对于我来说最不幸的就是,练习的对手又是一位“黑大壮”,人家的胳膊长,而且粗,都快超过我腿粗了,两天时间里我被他勒得连饭都不想吃。

不过我最想不通的就是,美军的训练,从使用武器来看非常务实,只要有条件,一定会让你挨个儿练,但对于近身搏斗这种课程,又有些过于形式化,本身两天就练不出什么,还都是大海绵垫垫着,甚至都不让出拳、不准站起来,保护得又有些过了头。可能在他们看来,作为美国士兵,遇到近身搏杀的可能性很小,知道会用,特殊情况下不至于束手待毙就行,真是喜欢而想练的话个人下去练去。反正军队里关于徒手搏击也分段位,可以自己慢慢考。

虽然美军崇尚高科技武器,但是各样的战斗技能依然被安排进了课程,除了近身搏击,还有那种两头套着大海绵的棍术训练,人手一根,两两对练,打的时候戴好护具,嘴里还要不停大喊,其实更像是一种士气训练。

当然,格斗课程结束后也要进行考核,考核的方法更奇葩——他们找来一位身材最高最壮的教官,戴上厚厚的拳击手套,然后我们逐一上前,要想尽办法绕到他背后,一旦抱住他的腰,就算作考核及格了。看似简单,但一个身高2米、200多斤、深谙格斗术的人全神戒备站在那里,就好像堵墙一样,要绕到他背后哪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他还会主动攻击我们。一场考核下来,光是被这位教官揍晕过去的就有好几个,每个人上去都会先挨他几下,运气好的,教官很快就卖个破绽让你抱住,运气不好的就等着躺地板吧。而据说教官要打谁,关键就看这家伙是否长着一张“欠揍”的脸。

14.摸底测验

终于,新兵营的训练逐渐接近尾声。美国部队实行的不是统一训练、统一考核、最后同时毕业的方式。因为他们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征兵,所以只能是满一批、来一批、练一批、走一批。

早前比我们先来的一些孩子们有的都已经完成了毕业暨入职仪式,有的则拉练还没有回来。经常看着那些穿着崭新军装的年轻人在基地内走来走去,说不羡慕是假的。我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吃尽了苦头,把人生前20多年没干的活儿都给补了回来,为的就是最终能穿上那身军装。

当然,要讲什么国家荣誉感的话,我没有。相信不光我们这些外来的,即便是许多美国孩子也不一定会有。当兵,对这里90%的人来说,仅仅是一个职业,一个养活自己的饭碗。

第9周的最后一天,毫无征兆地,午饭后我们被教官要求全副武装在训练场列队。教官简单介绍了一下即将开始的拉练,随后四个营房近240人就钻进了基地旁的深山。

虽然教官们对于这次看似突然的拉练没说什么过多内容,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明白,这将是最后的演练。因为此次除了个人装备,我们几乎带齐了野外驻扎所需要用到的一切物料。

部队行进了大约五六英里,在太阳即将落山时,来到密林中的一片开阔地,这里就是我们今后一周拉练的“大本营”。

同类推荐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嫦娥揽月

    嫦娥揽月

    这首诗名叫《月亮》,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写给比他小47岁的妻子玛丽亚·儿玉的。玛丽亚·儿玉是日裔阿根廷人,12岁时认识博尔赫斯,大学毕业后,常常和博尔赫斯在一起研究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耳鬓厮磨,情愫渐生。1986年,玛丽亚·儿玉带博尔赫斯去日内瓦治疗肝癌,见博尔赫斯孤苦伶仃,由于相悦已久,40岁的玛丽亚·儿玉,嫁给了87岁高龄的博尔赫斯。然而这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却终止于上帝的嫉妒,就在他们婚后刚8周,博尔赫斯便去了天堂。令人艳羡的婚姻戛然而止,博尔赫斯写给小娇妻的这首《月亮》,却传遍了全世界。
  •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八大街消防中队的火警电话响起,55秒后,消防员准备完毕前往火场,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一次震撼世界的大爆炸,一场吞噬许多生命的大灾难。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前后相隔不到十秒发生两次大爆炸,后一次威力相当于17万颗手榴弹同时爆炸,建筑烧成骨架,汽车化为焦尸,离火场最近的人化为烟尘……知名作家何建明采访多位幸存的消防员及牺牲消防员的亲属,利用多条线索重建事故中人物的关系,极尽可能还原爆炸现场。
  •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讲述了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略带沉重的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
热门推荐
  •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妻已上线

    萌妻已上线

    古言新书《高冷战将的命格女孩》已经开新,望小可爱们支持。她是个未出嫁的千金。却盘着一头超乎年龄的发髻,她的及腰长发挽住了温柔与坚强。她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的高大男人,他忽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让她不知所措,而且来得汹涌。他的邪魅,他的坏心眼,他的英勇之姿在无形中将她慢慢吸引。她原本已经接受现在清贫的生活,却不想他的出现,搅乱了她的宁静。她越是逃避,他越是汹涌......当一切灾难过后,她决定夺回她失去的一切,才能保护她想保护之人。
  • 蜜爱成婚:叶少宠妻如命

    蜜爱成婚:叶少宠妻如命

    林汐媱在江边捡了个野男人,有一天野男人对她表白了。林汐媱一想,高穷帅配白穷美,绝配!可在一起后,林汐媱发现这个高穷帅太难伺候。“先给钱再陪聊!”男人反手一个沙发咚,诱惑道:“我没钱,用身体付账好不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颠簸

    颠簸

    许多年前,当我还在临床工作的时候,看到毕淑敏写的《走出白衣》。她说:“医学和文学都是需要全神贯注地操作的事,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魂飞千里,双眼婆娑……但医生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的行当,生命是多么脆弱的器皿,哪能容得你朦朦胧胧!”在难于取舍的权衡之后,她最终选择了文学。当我读到它的时候,作者早已成为我喜爱的知名作家,但是我的心境、理想和毕老师是心有灵犀的,我多么想置身于一个安谧洁净的环境中信马由缰思绪纷飞啊!在面临两种选择的时候,我没能跳出来。
  • 田园喜嫁

    田园喜嫁

    作为苏家的三女儿,苏槿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被娘亲乱点鸳鸯谱。她只想种种田挣挣钱,过自己的小日子。什么?你想要与我结发同枕?本姑娘既然不是你想要的贤妻,为何还要与你永结同心?
  • 万年乾坤歌

    万年乾坤歌

    沧海桑田,万物皆自化,唯有日月星辰不变,人心不变,世间道理不变。
  • 魔尊她又帅又俏美

    魔尊她又帅又俏美

    称霸诸天的魔尊殿下一朝变成废柴大小姐,只想找回男宠继续双修,却有一帮瞎眼极品以为她可欺凌践踏!恶毒亲戚要演宅斗?杀。渣男白莲花联手泼脏水?杀。正派人士装逼围剿她?杀杀杀。被打的屁滚尿流的人调头找靠山。“邪帝陛下!魔尊萧离杀人如麻,天怒人怨,请您出来主持大局!”某腹黑邪帝宠溺一笑:“怎么了,我宠的。不服气的,通通弄死!”回到内殿,邪帝倚榻宽衣:“离儿,外面人人都想杀你。快和本帝继续双修,增强功力吧。”萧离咬牙:“这世上竟然还有比本尊更禽兽的人?”霸气魔尊遇腹黑邪帝,双修才是王道!
  • 娱乐圈黑马追光者

    娱乐圈黑马追光者

    为了接近偶像萧洛,废柴童可萱竟然去参加了选秀节目,意外的是,五音不全,四肢不协调的童可萱竟然得到了导师的青睐,虽然没有得到名次,但她却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偶像生涯仍在继续……
  • 广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