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2200000007

第7章 美国·入伍参军(7)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三四秒内发生的,那位“逃跑先生”被送回来后,门又重新关上,我们这些人的忍耐力也都快要到极限了,随着咳嗽得越来越剧烈,有些人已经开始伴随着干呕的情况,现在回想起来,怪不得一早就叮嘱我们要少吃饭呢。

又过了几秒钟,正当所有人濒临崩溃的时候,屋内的教官终于发话,示意我们可以戴上防毒面具了,并且计时开始。而此时的我身上皮肤火辣辣地,整个肺部似乎像是被丢进了油锅一样,眼也睁不开,只能凭着刚才的印象去操作。好在戴这玩意儿没什么难度,我用在防止其他装备掉落的精力比它还多。戴上后,那种刺激感立刻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屋里的咳嗽声一下子少了很多。不过有几位似乎已经让毒气熏得失去了意志,要么扒着门缝大叫,要么躺在地上打滚儿,嘴中胡言乱语着“我要死了”“放我出去”之类的话,他们已经彻底忘掉了刚才进来的目的。

最后,包括防毒面具佩戴不合格的几位,出来后连咳带吐,躺在地上打滚儿那个甚至直接被抬去了医务室。反正甭管怎么着,他们都不合格,休息休息还得进。说实话,真替这几个孩子感到绝望。

回到宿舍,我们大约在两个小时后才渐渐恢复到没闻毒气之前的状态,室友纷纷表示,这辈子就算切他们两根手指头,都不想再进那间毒气室。话虽夸张,但我觉得,我宁可被不靠谱儿的家伙用吊针扎上一整个下午,也不愿意在毒气室里待上哪怕1分钟。可见,那里的确不是人待的地方。

11.不幸事件

上面那些看起来也许有些残酷,不过各位要了解两点:第一,真实的战争永远要比这些更加现实、血腥、残酷,如果连这些小折磨都无法承受,那把这样的一群人送上战场又怎么能够奢望胜利?没错,美国军队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但好马也得配好鞍才行。第二,那就是在短短的10周里面,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各种训练必然会密集出现。折磨也只不过是让我们知道和熟悉这些都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标准严要求。我们也有那种身高两米、体重120公斤以上的同学,像一些攀爬项目和引体向上,任他们再努力也无法完成。但教官当时也只是随口吵一句就算了,这个不行去练别的。

其实我们在完成所有的科目学习后,只用考三项就能结业:两英里长跑、俯卧撑和仰卧起坐。而且这三项的要求也都不高,两英里大约是3200米,要求15分半钟内完成;俯卧撑和仰卧起坐都是两分钟计时,前者要求50个,后者要求70个。别说是个兵,即便是身体正常的普通人也都能做到。

从这点也能看出来,美军新兵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快速形成战斗力,快速下连队或投入战场,而不是硬在这儿扣着你,不达标不让走。多年来也有人质疑过这种“速成模式”,说一群刚长大的孩子,接受两三个月的训练就被直接派往战场第一线,是很不负责任的。但毕竟练得再多,也要实战,没有哪支军队和战士能够从训练中真正成长起来。

红色阶段的最后三天,我们不再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被安排了一次体验射击和两天的野外训练。

别看在美国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拥有枪支,但政府对枪械的管控其实是相当严格的。即使在部队中,不进战区和靶场这两个地方,平时能看到一个空弹夹都难,更别提子弹了。我们那天体验射击就搞得很神秘,教官午饭后临时抽调了五个人跟着他去靶场,其他人根本不晓得下午要进行射击训练,那五个人也是到了后才知道,自己是被派来往空弹夹里填弹的。也就是说,除非必要的学习环节,我们未经教官批准绝对不可以碰哪怕一颗子弹,课堂训练也都是直接发填好弹的弹夹,谁敢退一两颗出来,就等着“暴风骤雨”的来临吧。

所谓的“体验射击”,就是打空包弹。这种弹填了火药却没有弹头,等于是不具备实际的杀伤力,但击发后,依然会有和实弹射击差不多的感觉,主要就是用来进行新兵训练和演习。

等我们扛着自己的枪坐车到了靶场,才知道是要进行第一次射击训练,一个个都激动得不行,也有些孩子在家打过猎枪,但半自动和全自动步枪都是受管控的枪械类型,一般人也从未碰过,所以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毕竟开始训练半个多月了,自己那把M16都能够闭着眼进行拆装,却从来还没有打过子弹。

当然,即使是空包弹也不会让我们随便拿着去打,那玩意儿如果离枪口近依然会造成伤害的,还是每次上去十来个人,就在靶场上,一人一个射击位,空瞄空打,纯粹是体验一下开枪的感觉。

15发随便扣几下就光了,我打完后也没觉得有什么特殊感受。几天后打了真子弹,两下一比较,空包弹没有弹头,不但声音小,后坐力也很微弱,和打真子弹完全就是两种概念。不过聊胜于无,我们也总算是知道了自己的枪的确能打出去子弹。

我也是后来听人说才知道,原先对子弹的管控并没有这么严,最近突然严起来,是因为就在两个礼拜前,我们上一批的新兵里面,有位白人小伙儿在第一次实弹射击课上,刚装好子弹,就掉转枪管对准自己嘴巴,把天灵盖都给打碎了。

说起来挺可惜的,但是这样的事情在新兵训练期间据说时有发生,每年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因为受不了新兵营的氛围而采用各种极端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主要还是和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及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加上新兵营枯燥、乏味,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一天到晚还闲不住,慢慢心情就会起变化,而且还很难找到发泄渠道。

关键是这些自杀的孩子中大多还是美国人,白人。我个人倒是觉得,他们主要是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规划。而我们这些外来人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在美国待下去,尽量多赚钱、改善生活。而他们不这样想,生下来就住洋房开汽车,吃的穿的都不差,踏入社会前也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即使当兵了又怎样?他们不觉得当兵会对自己今后的生活起到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压抑,性子懦弱点的再被人欺负几下,绝望的情绪很快就会蔓延开来,以至于产生自杀的举动。

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也顺便谈谈近两年的华裔美国兵受虐及自杀事件。实话实说,我个人的看法很中立,其实这种情况有,但绝对是极少数,一旦被媒体发现,事件瞬间就放大了。我当兵四年,遇到过亚裔、墨西哥裔、非洲裔的战友数百人,但从来没听说过谁天天被虐待。

老兵欺负新兵的情况,哪个国家的部队没有?这几乎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军队文化,就连咱们大陆许多相关题材的电视剧偶尔也都能多少看到这些情节。各位不妨去查查新闻,真正因为被人拳打脚踢而自杀的其实在这里面占据的比重很小,大多数还是因为自身性格孤僻、懦弱造成的。可以试想一下,军队是个大家庭,每个人来到这里面,都应该努力去适应、去融入。一旦某人因为性格原因不愿融入这个集体,那么,可能大家平时的玩笑和正常的打闹在其看来就成了不怀好意的侮辱,越是这么认为,就越是排斥集体,最后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我后来下了连队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情,一个ABC(America Born Chinese,出生于美国的中国人)因为受不了战友的语言侮辱,最终选择了上吊自杀。这件事情也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来解读:首先,他受辱也是因为出生在美国,相对熟悉美国文化,美语中许多骂人的话翻译过来用中文看其实很普通,如果让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听,简直太小儿科了,和咱们国骂所表达的意境差着好几条街,但对他们来说就感觉口气很重,觉得受到了人身攻击。或者是一些更生僻的用法和俚语,只有谙熟美国文化的人才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即使换个能流利说英语的人都不一定听得懂。

其次,还是性格和文化的差异,美国社会一直强调自由,他们很尊重个人的自我意志。即使你再弱,但只要义正词严地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底线,不要再来碰,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放弃并且牢记。即使他们不认,这次欺负了你,你只需表达出“敢再来我还会反抗”的精神,也很难会有下次。而一向以“吃亏是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些话为座右铭的中国人就会很容易遭到欺辱,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所以别忘了,鲁迅先生也有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世界上这么多人,三教九流各不相同,谁也不敢说自己一辈子都碰不上个坏人。但是遇到坏人后,是爆发还是灭亡,路得自己选。

当然,我说这么多并不是为那些施虐的人开脱,军队中的战友情应该是最珍贵的,因为这牵扯到生死。去虐待战友,绝对是渣滓的行径,必须杜绝。但是喜欢与人为善的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容忍和谦让,时不时亮明自己的底线很有必要,不给那些人丝毫的可乘之机。

而当表哥再三追问我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事件时,我表示这点他完全可以放心,但凡是个脑袋瓜儿正常的人都知道,军队里两种人你最好不要得罪,一种是给你发钱的,另一种则是给你做饭的。而我刚好是其一。

12.终于开始打枪了

跳伞,也是每一名新兵必须练习的科目。当然,美国再傻有钱也不会把所有新兵都拉上飞机再挨个儿踹下来。基础的跳伞训练都是在跳伞塔上完成的。高高一个塔,垂下几根绳子,下面拴个打开了的降落伞,练习时挨个儿上去,穿戴好就拉起,然后放绳,让我们自由落体。感觉上和蹦极很像,说白了就是练个胆,如果真有人想要报名当伞兵,在基础训练结束后还要再上两周的跳伞训练课,才会被分去空降部队继续学习。

红色阶段的最后两天,就是一次总结性的野外训练了。头一天早上我们会全副武装,凡是能背上的东西统统背上,步行五六英里,来到基地附近的一个山沟沟里,然后按照教官教的步骤,扎帐篷、拉铁丝网、设防、安排明岗暗哨等等,一切都模拟真实的战地情况。等临时基地建好,天也黑了,我们就在这里住一晚,第二天再把东西全都拆了带回去。

在我们整个为期10周的新兵训练中,这样的野外训练红、白、蓝每个阶段各有一次,而且越来越烦琐,时间越来越长,要求也越来越多。直到全部学习结束,第10周整整一周都是野外训练,也是一次集中考核,我们要用上前9周里面学到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去完成各种任务,才算圆满完成了新兵营的学习。

几次野外拉练也有很多搞笑的事情,不过稍后再讲,还是先说我们即将到来的白色阶段训练。

从第4周开始,我们终于要进行实弹射击了。

当然,实弹射击可不比打空包弹,随便扣几下扳机体验体验就得了。上来第一件事就是校准武器。还是教官先找几个人去装弹,等大部队坐校巴来到靶场,排到你的时候,每人发一梭子弹,打15米外的纸靶,三枪一校。具体校准的方法我就不说了,只是这三枪必须要打得比较近才行,才有校准的意义。反之,如果打得太散,三枪根本瞧不出准星偏向哪里,也就没法校,还得接着打,什么时候打集中了再说。直到三枪打出去,枪眼能够集中在一寸见方之内的面积里,这就算完成了校正,枪算合格了,剩下的去练就行。

我是9枪就完成了校准,但有的人不知道是枪有问题还是自己斜视,一下午打了近百发子弹都是散靶,无论怎么校都无济于事,教官在一旁瞧着都快疯了,最后只得又给换了一把继续。

我们这些几枪就完成校准的挺郁闷,早知道校不准能多打,谁还搞那么快啊!多打几枪过过瘾多好?现在,一校好弹夹就被收了,几十个人傻愣愣地站在后面看那几位大侠相互打隔壁同学的靶,羡慕得不行。

本以为校准后就能开练了,谁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们回去上了两天的纯军事理论课,这才又被拉到靶场,进行了第一次的正式打靶训练。

训练射击的标靶也有很多种,我们基础练习的分普通和高难度两个靶道,这两个靶道都分别在50、75、100、150、200、250、300米设有纸靶,练习的时候,这些距离上出哪个打哪个,每次40发子弹,打中26个就算及格。其难易区别在于:容易的靶道靶面竖得高、视野好;而较难的靶道上每个靶前面都故意弄了个土堆出来,当靶面升起来后只露一半出来,另一半被土堆挡着,所以就很容易脱靶。

所有的靶面都是统一的胸部以上人形剪影,容易的大一些,难的就只有A4打印纸大小,所以甭管打到靶的哪个位置,上靶就行,打不够26发的话,那对不起,200个俯卧撑,您啦。

可能有人会问,美军不是都发那种红点瞄准镜吗?其实那个玩意儿造价很高,只有上战场才会发,平时训练练的就是准头,自然不能带那个。我后来到了阿富汗以后,第一时间就发了一个,但从来也没有派上过用场。

所以,因为命中数不够而做俯卧撑依然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普通靶道倒还罢了,两三次后基本上都能打到30发左右;可一旦换成困难的那条就完了,特别是300米远的靶,A4纸离300米,还没我准星的尖儿大,再被土堆挡着一半,那纯粹就是靠瞎蒙。运气好能打个20,一般情况下也就十几的命中。

同类推荐
  •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印度大文学家泰戈尔的代表作,书名在印度语里的意思是“献诗”。这部诗集是他从已写成的众多诗集中选取精彩篇什,荟萃成的一件具有整体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是泰氏诗歌精华版或精选本。阅读这部书,对了解泰戈尔诗歌来说,大概会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效。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

    山水问君心:古诗词中的山水世界

    本书分为六章,从不同角度解析历代的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造诣和创作背景,并介绍了诗词作者们的生平经历,较完整地勾勒出了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脉络,是一本不错的诗歌赏析类读物。
  • 2016中国年度随笔

    2016中国年度随笔

    《2016中国年度随笔》由徐南铁主持编选,选取石湾、傅谨、秦颖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怀念友人、点评文艺作品,臧否历史人物,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性,全书文章以思辨性区别于抒情见长的散文,以视野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感区别于直接针砭时事世风的短小杂文,很多文章读来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能引起读者深思,给读者启迪。
  • 你不扑上去,世界怎会委身于你(精装纪念版)

    你不扑上去,世界怎会委身于你(精装纪念版)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眨眼的世界,是一回头的人间,是生活幻境里喊出的梦呓,是颠簸旅途中经过的山顶。如果你志得意满,它就是一腔酒精,如果你心止如水,它就是一副墨镜。一个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新生代才华导演,一个见多识广、思维敏捷的文艺暖男。这是他的作品,也是一本轰走糊涂、喊醒灵魂的犀利语录,一本化繁为简的人生智慧箴言,一句一世界,一语一菩提。关于生活,他说:“这个世界说到底是卑贱的,你昂起头,他就弯下腰。”
热门推荐
  • 大佬又又在护短了

    大佬又又在护短了

    作为一个失忆少女,失去记忆的她被帝少捡尸了。帝少告诉她:“你是景苒儿的陪读。”阿宝一脸懵逼:“景苒儿是谁?”景少爷听后一脸风平浪静的告诉她:“一个野种。”阿宝:“……”。自此,她过上了跟景大少爷斗智斗勇的幸福生活……才怪!某天,一个俊美如神祇般的男人忽然找到她,并对她说:“宝贝,吾说过你不可以和别人靠太近”。说出那话时,他的眸子就像无尽的深渊。[1V1,甜宠,校园,杀手,玄术]注(康康我,这里是重点):帝少有男主的配制,但是暂定的男主不是帝少,不要被文案欺骗,大可爱们不要站错CP了,站错了不管我事哈哈哈。
  • 那个大佬被打了

    那个大佬被打了

    “跑,再跑!”周身被寒气包裹着的男人一脸阴霾。“人家怕嘛!”缩在墙角的女人在瑟瑟发抖。“怕?怕什么?”男人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故作疑惑状。“讨厌,就,就是怕那个……”秀丽的小脸上写满了委屈。“乖,不怕啊!”温柔的声音一下子迷惑了缩在墙角的女人。“你,禽兽…………”话音刚落,就被男子打横抱起,阔步走向柔软的大床。开始了他们没羞没骚的“生活”!!!“听说夫人曾当着全世界的面,甩了您一巴掌,那最后您是怎么惩罚夫人的呢?”“嗯,大概是白天跪键盘,晚上……”
  • The Pool in the Desert

    The Pool in the Dese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风之秋

    清风之秋

    秋叶零落,及物及人,悲从中来。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永乐清平

    永乐清平

    剑试天下,何惧输赢成败!沧海横流,尽显豪杰本色!人在江湖,真的身不由己?英雄枭雄,共创热血传奇!
  • The Patagonia

    The Patago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总有男神暗恋我

    快穿之总有男神暗恋我

    安若为了活命,绑定女配系统,一直致力于认认真真重新做人,兢兢业业刷男主好感度,然而刷着刷着就把自己给刷进去了!男主:“美人投怀送抱,焉有不收之理。”天凉了,该收网了。世界多,男主其实就一个。这就是个明明是顶着女配的帽子却总是干着女主活儿的苦逼故事,也是男女主在各个世界谈恋爱撒狗粮的爱情故事。1v1,高洁。
  • 活宝妈咪冷酷爹

    活宝妈咪冷酷爹

    书雪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被朋友逼迫穿上性感的衣服去酒吧里面玩,却没想到被人误以为是酒吧里面的坐台小姐,在不知不觉中被下了药,打包“送”给了一个有权利,却很神秘的男人。第二天在全身酸痛中醒过来的书雪,看到自己不着衣物的身子,她简直就想要尖叫出声了,还有更加痛心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居然很轻蔑的开了一张一百万的支票给自己,说着一堆她根本就听不懂的话`````不过她知道,她当时气得昏了头,把一百万的支票直接砸到那个男人的脸上,还很不客气的打了那看起来很冷酷的男人一巴掌之后,非常有骨气的就带着肚子里面的小家伙离开了````黑劣的世界里面从来就不曾出现过敢胆反抗自己的人,更加是敢打自己的女人了,他发誓,就算是翻了地皮,他也要找出哪个胆敢赏自己一巴掌的女人,让她知道他是不好惹的。经过了被人当成小姐事件之后的书雪,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就是要去国外工作,却在多年后回来时,后面却跟着一个小家伙老妈长,老妈短的叫着她,这可吓坏了所有不知情的朋友,跟原本准备安排给她相亲的父母``````````(大家,喜欢的话要多多收藏哦````额`````想过了,收藏也就只有一个人一次,嘿嘿````不过,大家````呜呜````要给淘淘票票``````)介绍友友的书,大家要去看看哦:《男穿女之混上女帝》连接:
  • 赤壁之崛起荆南

    赤壁之崛起荆南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在即,刘贤重生为零陵郡太守刘度的儿子,“萌将”刑道荣的少主。这一次,荆南军阀将以不一样的姿态,闯入曹孙刘三家争战的漩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