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4600000005

第5章 文学大家(5)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因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所以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卒于柳州任所。他交往广泛,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诗歌创作主要分为永州和柳州两个时期,其山水诗也主要创作于这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山水诗在形式上是从五言到七言,从以古体为主到以近体为主,从意象上是从清秀澄明到奇崛险怪,从情感上是从忧伤到绝望,由此也就构成柳宗元山水诗的演变轨迹。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他的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人。他8岁丧父,母亲郑氏亲自教他读书写字,加上他自己的聪明好学,25岁就荣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又曾任监察御史、江陵府士曹参军、通州司马、虢州长史、膳部员外郎、中书舍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尚书左丞等职。

在文学上,元稹非常推崇杜甫的诗歌,善于模仿杜甫而又有新的变化,并且做到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艳华美,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

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他所写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均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县),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然而由于竞争者毁谤,和官员的昏庸草率,终究没能应试。李贺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三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诗人。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由于其诗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

李贺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乐府,但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焕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

杜牧(803—约852),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温庭筠

温庭筠(约801—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我国著名诗人、词人。《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他的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他早年以词赋知名,但却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唐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他的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他的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唐文宗开成三年(847)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的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将女儿嫁给他,他也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李商隐的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四。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由于他的诗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以致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晚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作为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屡试不第。黄巾之乱时,杜荀鹤躬耕在家,后来得到朱温的重视。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仕途坎坷,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语言通俗、平易自然、朴实明畅、清新秀逸,后人称“杜荀鹤体”。

他擅长宫词。因其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他在客居他乡时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此外,他的部分作品还反映了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如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均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等景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蓬居士。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碌无能,却具有非凡的艺术才华。李煜工于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词的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200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150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而且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传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大都关于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同类推荐
  • 激扬文字(上)

    激扬文字(上)

    讲述了书面语言的艺术,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深入观察,厚积薄发”、“收集素材,积累知识”、“多读勤写,不断提高”、“以多为佳,以十当一”等。……
  • 陌路相逢

    陌路相逢

    本书收作者中、短篇小说5篇,讲述了一件件情感故事,希望能让读者们有所感悟。
  •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收集了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及选集等。主要有《我》、《绝望》、《夜行》、《智慧》、《答列宁之抗议》等。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①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①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春天里的四季

    春天里的四季

    从少年时代的故乡河北大名县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退休以后的家居生活。从中充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师尊的感恩之情,以及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的血肉之情。
热门推荐
  • 辰星挽明月

    辰星挽明月

    她,林婉月,是二十一世纪林氏集团的千金,有着倾城的容貌,资深的学历,显赫的家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没想到,在和朋友出去旅游的路上遭遇车祸,意外穿越…他,北辰陵风,是凤陵国人人尊敬的永陵王,十岁率兵击退边境入侵者,几年来,立下的战功不计其数,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云妃之子,可云妃在生北辰陵风时难产而亡,因此,凤陵皇帝把对云妃的爱都给了他们的孩子,而北辰陵风因为从小生活在宫中,又缺少母爱,成了孤僻冷傲的性子……一冷一热,他们之间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慕少夫人又又又花钱了

    慕少夫人又又又花钱了

    【已完结】她怒火中烧:“慕绍炎,你马上给我恢复名誉!”男人冷哼一声,顺手扔出两张盖了戳的结婚证:“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慕太太,合法拥有我千亿家产!”
  •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是一部完整展现洛克菲勒丰富人生经历和商战阅历的作品,将其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相府二小姐

    相府二小姐

    她是当朝宰相的私生女,不为人知的相府二小姐。位高权重的父亲以她为耻,夫人和大小姐对她百般虐待,深爱的人将她拱手送人,只因她卑微的身份。从此她发誓要得到最高处的风光!乔轩羽——她的师父,唯一能降伏她的人。“你这副身板,等一眼看去能分得出前后了,也就好看了。”他摸着下巴直言不讳,眼中是狡黠的笑意。五年耳鬓厮磨,她情根深种,为了他逃婚,他却亲手将她抓回来送上花轿。她嫁做人妇,他飞黄腾达。“我会忘了你,干干净净!”在他的喜宴上她掷杯于地,转身笑靥如花。誉彻——风采绝伦的清裕王,她以为总有一天要叫他姐夫,谁知却成了夫君。“你这种货色,就算跪地求他,他也不会动心!”是么?她冷笑,那就看姐姐你能不能守住他的心。“忘掉过去,今晚我补你一个洞房花烛。”他执起她的手,放在唇边。她含泪点头,这个约她一定要赴。诡谲的夺嫡之争,让她陷入阴谋的泥沼。生死一线,惊心动魄。一夜宫倾,她赤脚站在血泊之中,任夫君将滴血的长剑架在她项上。流放异国,神秘的王爷给她最温暖的守候。面具下的面孔,到底是谁?战火燃起,两个男人的角逐,两位帝王的争霸。她该如何选择?最浓的爱,最烈的恨,让她从不受待见的相府二小姐,一步步走上了权力之巅。斗得心惊肉跳,爱得肝肠寸断,勇敢坚强者进,乐乐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 世界

    世界

    世界是残酷的,就像个丛林,弱肉强食,世界也是污的,物欲横流,世界也是美好的,因为心也会是纯洁的。
  • 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舒云残风卷

    舒云残风卷

    她是青门门主,她是朝廷大员之女。她有三个跟随者,她还有一个不知是敌是友的情人。他是朝廷命官,他身系几股势力。当他做决定的时候要考虑很多的问题。她为了他难以抉择。而他,终究要在爱与不爱,道义与礼法中选择。
  • 叙净土往生传

    叙净土往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燃情农场

    燃情农场

    八年前,18岁的法国女孩安妮·皮切特作为交换生来到德克萨斯州学习一年。寄宿家庭的女主人萝丝·沃尔什待安妮如亲生女儿,而她那英俊风趣的儿子克林特·沃尔什,更是成了少女安妮心中秘不可宣的心事。那晚,在猫王《爱我请温柔》的歌声中,两人在酒吧中翩翩起舞,随后有了一夜缠绵。然而,第二天克林特酒醒过后,却将昨晚的神秘爱人当做了别人。一周后,安妮带着伤心和失望回到巴黎,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命运再次拐弯的,让她选择保持沉默,独自生下了儿子麦克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却因爱之名,不知当如何向所爱之人述说这一切的真相……
  • 史上最强导演

    史上最强导演

    “韩导又出新电影了?,那必须得看啊,不然我就和时代脱节了”——一位普通的观众。“今年的奥斯卡已经颁给韩秋导演了,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在定制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奖杯了,名字嘛,还是刻韩秋的。”——奥斯卡。“是他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是他弘扬了华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他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升华,感谢他,感谢韩秋导演。”——人民日报。“他是史上最强的导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代周刊。(PS:这是一部纯粹的导演文,作者只想给大家一个影视天堂。)(新书已发布,《娱乐大忽悠》,求一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