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5000000002

第2章 经学(1)

“经”是什么?它是古代史料的一部分,有的是思想史料,有的是文学史料,有的是政治史料,有的是其他国故的史料。

——钱玄 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五经、十三经、四书

汉朝人尊崇儒家古典著作,称为经书。“经”原意是线,所谓经书就是线装书。在古代,有什么事情需要记下来,就刻写在竹简上。事情多了,积累的竹简也多了,就把这些竹简用线编连起来。这些线就称为“经”。可见,“经”最初不过是当时记载片数较多而又常翻阅的竹简书,并无深意。

人们首先在《庄子》中发现了“六经”的说法,即《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春秋》、《易经》这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这六类图书称为“六艺”。但因《乐经》失传,只留存一篇《乐记》,就把它并入《礼经》,成了“五经”。

到了唐朝,《春秋》被分成《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礼经》也分为《周礼》、《仪礼》、《礼记》三种,便有了“三传”、“三礼”的说法,加上《易经》、《书经》、《诗经》,称为“九经”。再到宋朝,又加上了《尔雅》、《孝经》、《论语》、《孟子》四种,就有了“十三经”的说法。

十三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原典,它反映了中国先民对人类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如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具有多方面的原创性,后世许多思想都可以从中找到最初的原型,由此而形成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宋时的儒学大家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各刊印成单本书,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给这四本书作了详细的注释,被奉为儒家古籍的菁华。科举考试就依据“四书”出题,同时这四书也就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了。

《诗经》

《诗经》是一部乐歌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歌,分十五国,共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〇五篇,以叙事诗为主。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多为叙事诗和祀神歌,总计三百〇五篇。相传,诗原有三千多篇,经过孔子删削才成今天流传的篇数。

汉代流传的《诗经》有四家:齐国的辕固、鲁国的申培、燕国的韩婴、赵国的毛苌。或取国名、或取姓氏,简称为齐、鲁、韩、毛四家。他们传授、解释的诗经称为齐、鲁、韩、毛四家诗。后来,其他三家都失传了,只有毛诗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脉,所谓大毛公传授的。《诗经》附有“诗序”,分“大序”、“小序”。“小序”列在每篇诗的前面,说明诗的大意,“大序”连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总论全书。序的作者没有定论。

这些诗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定期采集而来。在古代,有采诗的官职,每年八月周游各地,采录歌谣,上呈天子;天子巡狩各国时,命太师上奏当地歌谣,以了解当地民情。采集的区域以黄河为中心,十五国风主要反映的是今天河南、陕西、山东、山西几省的风情,所以《诗经》可以算是北方文学,有个别的诗,如《周南》、《召南》,有着江汉一带的背景。

诗的修辞方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直接叙述,比是完全譬喻,兴是先说背景而后再叙述。

诗的风、雅、颂三种题材分类,加上赋、比、兴三种修辞方法,被称为诗的“六义”。

《诗经》是一部可靠的古书,不但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有史料价值,比如《商颂·玄鸟》篇,讲述了帝喾的次妃简狄吞鸟卵而生契的传说,契是商的始祖;《大雅·生民》篇,讲述了帝喾的正妃姜嫄踩到上帝的脚印后,怀孕生下后稷,后稷是周的始祖,反映了远古社会的情形。《豳风·七月》篇以及《小雅》的《楚茨》、《南山》、《莆田》、《大田》诸篇,表现了周代农业的兴盛。到平王东迁以后,社会动荡,矛盾逐渐尖锐,则出现了抒写抑郁愤慨情感的诗篇,如《邶风·北门》、《王风·黍稷》、《秦风·黄鸟》,《小雅》的《节南山》、《正月繁霜》,《大雅》的《板》、《荡》、《桑柔》、《云汉》等篇,都是怨天尤人的口气。《小雅》中的《何草不黄》、《北山》、《出车》、《采薇》、《黄鸟》,《魏风》的《葛履》、《伐檀》、《硕鼠》等篇,揭露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与社会的不安。

《书经》

《书经》即《尚书》,“尚者,上也”,有人认为是“上古的书”的意思。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现代通行的版本包括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一篇,共五十八篇。其中有《尧典》、《禹贡》、《盘庚》等三十三篇,称“今文尚书”,同时也是“古文尚书”。其余都是“伪古文”。

这个“今文”、“古文”有什么区别呢?

汉朝初年,经学家伏生传授《尚书》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到了汉武帝末年,从孔子居所的墙壁中发现了一部用古体字写的《尚书》十六篇,称“古文尚书”,但没过多久又失传了。

东晋时,一个叫梅赜的人向皇帝献上了一部二十五篇的“古文尚书”,后附一篇《尚书传》,据说是孔子十一代孙孔安国所作,大家都认为古书失而复得了。后来清代著名的学者阎若璩等人考证,断定这部书是伪造的。现在通行的尚书是今古文合编的,篇数也有分有合。

《尚书》讲了很多历史,上自尧舜,下至秦穆公。其中历史年代最为久远的《尧典》、《舜典》、《皋陶谟》、《禹贡》等篇,以前的人认为是夏朝时代的人所写,近代学者已证实是儒家学派的人模仿古文所编写,创作时代大约在周代。虽然是伪作,但时代比较早,依据的传说真实性更强一些,比东晋人的伪作更有价值。

《尚书》的篇名,多用典、谟、训、诰等字,文章类似于现在的宣言、布告、演讲集、会议录等,所以被称为记言之史,其中有《洪范》一篇,反映了原始的哲学思想,以水、火、金、木、土这五行为世界万有的基本元素。

水是向下滋养万物,火是向上燃烧,木的性能可弯可直,金属的性质可以通过熔化来改变最初形状,土的作用是耕种庄稼。水向下滋润代表咸味,火向上燃烧代表苦味,木可弯可直代表酸味,金销熔变形代表辣味,土耕种五谷代表甜味。

另外文章中又提出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六极等关于政治的原理原则:

敬用五事:一曰貌,即态度恭谨,形貌就严肃;二曰言,说话要和顺,办事就顺利;三曰视,认识要清晰,就能辨别是非;四曰听,听事要聪敏,谋事就能成功;五曰思,思虑要通达,思虑通达就能圣明。

农用八政:管理民食、管理财货,管理祭祀,管理建筑,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

协用五纪:要和岁、月、日、星辰、历数协调一致。

建用皇极:树立皇极的威信,并建立遴选官员和赏罚的标准。

义用三德:治理众民要以“正直”为本,同时在必要时又要刚柔并用,或者以刚制胜,或者以柔制胜。

明用稽疑:通过龟卜和诬占以探询上天的旨意,同时,参照卿士、众民和自己的意见做出判断和决定。

念用庶征:通过雨、晴、暖、寒、风等的气候变化以判断年景和收成。

飨用五福:通过寿、富、康宁、好德、善终等“五福”劝导人们向善。

威用六极:通过夭折、多病、忧愁、贫穷、丑恶、懦弱等“六极”警戒和阻止人们从恶。

五行与这些原则通称“九畴”,颇为儒家所重视。

《礼经》

《礼经》在唐朝时被拆分为《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书,现在五经中所说的礼经,指的是《礼记》。在古代,所谓“《礼经》十七篇”指的是《仪礼》,它是孔子门徒附在《礼经》后面的笔记。

《仪礼》原来有两种本子,一种是汉代高堂生所传的今文仪礼,一种是从孔家宅壁中得到的古文仪礼。东汉的郑玄将它们合二为一,成为现在流传的《仪礼》。

《仪礼》简单说来就是各种各样仪式的礼仪,内容包括冠、婚、丧、祭、朝、聘、燕享等典礼的详细仪式,读了之后能了解到古代贵族们的繁文缛节,可以想见古代宫室、舟车、服饰、饮食等日常生活的面貌,以及宗教信仰、亲族制度、政治组织、外交方式,等等。

《周礼》是汉朝初年河间献王从民间抄来献给朝廷的。篇目按照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划分,缺冬官一篇,有人就找了一篇《考工记》来补上。后来刘向的儿子刘歆校理群书,将这部书编入经籍,称为“周官经”。从《周礼》的内容看,大约是战国时的人根据战国前的行政制度写成。

《周礼》是儒家推崇的理想官员制度,也包含了古代事实上的制度。所谓的六官是:

天官冢宰掌邦治。冢宰即太宰、丞相,统领百官。相当于国务院的总理。

地方司徒掌邦教,布五典,安兆民。相当于教育部兼财政部。

春官宗伯掌邦礼,洽神人,和上下。这是一个宗教官。古代行政,祀神占一大部分,所以特设一个大官来办理。

夏官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相当于陆军部。

秋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相当于司法部。

冬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相当于农工部。

《礼记》里的《王制》一篇,也讲官制,和《周礼》大致相同。我国历代官制,多半以此为依据。比如清朝政府的吏(民政)、户(财政)、礼(祭祀和科举)、兵、刑、工六部,就是六官制度。《礼记》大部分内容还是规范风俗礼制方面,如《内则》篇专门规范妇女的行为,《少仪》篇规范青年人的行为。《礼记》中有一些精彩的文章,如讨论教育问题的《学记》,讨论音乐的《乐记》,讨论个人修养的《儒行》,讨论治国的《礼运》。

现在《礼记》也叫“戴记”、“小戴礼”,原本也是河间献王抄来献给朝廷的。后来受命典校古籍的经学家刘向又发现几种,合编起来共两百一十四篇,信都王刘嚣的太傅戴德做了删节工作,整理成八十五篇,这就是《大戴记》。现存的《大戴记》只有残本,没有列入十三经。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四十篇,这就是《小戴记》,在此基础上,东汉儒学家马融又增编了几篇进去,合成四十九篇,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礼记》。四书中的《大学》、《中庸》都是《礼记》中的文章。

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所谓“大学”,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后人将《大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的总纲,意思就是,做治国安邦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有关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是一步步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思想……思想端正了,才能完善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完善了,才能让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有序了,才能国家安定繁荣;推而广之,达到天下平定。

如果说《大学》是指导人实现政治理想的启蒙书,那么《中庸》便是指导人实现完美修养的启蒙书。其主旨在于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至诚”的境界。《中庸》的思想,主要集中表现在“中庸”和“诚”这两个范畴上。

何谓“中庸”?“中庸”并不是“中立、平庸”,而是“执中、中和”的意思,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诚”是充分表达个人的本性,所以《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的天性本来是诚的,若能依着这天性去做,若能充分发展天性的诚,便是“教”,便是“诚之”的工夫。

宋朝以后,《中庸》逐渐成为儒家学者的研读重点,很多儒学、理学的概念和命题都出自《中庸》。许多思想家也都坚持“中庸”的信条,开始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问题。

在儒家思想体系里,政治和伦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从论述的角度出发,两者却有不同的着重点。《大学》比较通俗平易,强调各种伦理规范对于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意义,实践性很强;《中庸》比较高深微妙,把这些伦理规范提升到了天人关系的高度加以考察,思辨性很强。

《易经》

《易经》,也称“易”或“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古代帝王之学,人们常用它来预测未来、反映当前、决策国家大事。一直以来,各朝各代都有人研究《易经》,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商人更将其奉为一生必读之书。

同类推荐
  •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权势者的欲望无所节制,百姓小民无力对抗。老子用比国君更权威的口气,试图对这种潮流踩刹车。本书再现了言简意赅的道家经典《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魅力,认为老子的思想源于谜一样的古老的南方隐者文化,相较于儒家以礼法对抗乱世,老子则主张道法自然、包容万物,这是乱世中的一缕清风。同时,本书将老子放回战国乱世的历史脉络中,纠正了以往大多数人对于老子思想的“反智”“反文明”的指责,试图理清老子及道家思想之核心“无为”的真意,其实是悲天悯人的积极关怀。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借我一生》以这些普通人的群像。勾画了一部真切具体的现代民间生态史,由于一切从自我感觉出发,全书的主角很快从前辈转移到作家自身,因此,现代民间生态史只是成了背景,真正的着重点是一位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
  •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是尹建维先生积数十年功力对《论语》的章句反复琢磨,加之职场的磨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体悟,因此读来不会索然无味,反而对《论语》有豁然开朗的明白乐趣。读者可作为研究《论语》参考,亦可作为寻求人生目标的生命之书展读。书中的“疏”基本是以古文的形式表达,“钞”是用白话发挥“疏”,并且强调《论语》智慧的应用。《论语印心》一书有三个特色:以经解经、孔老会通、时代应用。《论语印心》以《论语》接人,视《论语》为立身、立世、开慧之善器。
热门推荐
  • 密爱燃情,总裁的影子恋人

    密爱燃情,总裁的影子恋人

    他说:“我会一直爱你。”可他却娶了她的姐姐。他说:“你只能是我的。”便将她锁在身边。什么是爱?情深却已陌路,爱如潮水永不回……
  •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的故事发生在一八四二年及八年以后;主人公拉夫烈茨基是已经丧失了农奴主“热情”的贵族的最后代表。贵族之家的没落已无可挽回,农奴制的崩溃也不可避免;然而由谁来给俄罗斯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俄罗斯又该往何处去呢?无论是拉夫烈茨基,还是作者本人,都无法作出明确回答。拉夫烈茨基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应该做点儿什么有益的事情,未来应该是光明的。而作为农奴制贵族阶级的最后代表,回首往事,拉夫烈茨基却感到虚度了一生。“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在抒情诗一般的“尾声”中,拉夫烈茨基无可奈何地这样悲叹。
  • 弃妻难追

    弃妻难追

    花轿之中,想到能跟他共渡一生,脸上自然而然的露出幸福的笑容。当花轿进府,才发现,原来自己不是他的唯一的。除她之外,还有十顶花轿,而新郎却只有他一个。“我的妻,一生一人,就是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溺水三千,只取一瓢”曾几何时,耳边嘶语,历历在目。誓言如风,随风而散。揭开喜怕,看着眼前他仙般飘逸的身影,灿烂的笑容,春风得意,如沐春风。一身大红的嫁衣,裹着她那玲珑有致的娇躯,妩媚而刺目。脸上笑容依旧,冷冷的眼眸中是满满的讽刺,“此次婚礼无效。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甘。”狠绝的话从她的口中说出,手里的玉佩,应声而碎。高朋满坐,众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不可思异。一身大红嫁衣,脸上笑意莹莹,只是那冰冷的眼神里满是愤怒,随手拉过一个凳子,当着众人的面,悠雅的坐下,“僵尸,给我狠狠的打,打得她们爹不认,娘不识。”随及,凭空之中多了一道黑色的身影,全身散发出冰冷的气息。再一次相见,她看他的眼神是陌生,是淡淡的有礼。她的身边美男围绕,而且一个比一个优秀。“蓝儿,我错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好马不吃回头草,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蓝儿,嫁给我好嘛,从此你将是我唯一的妃。”某男深情款款眼神,柔得可以滴水。“我有这样傻?会为了一根草,而放弃一座森林。”某女阴深深的说着。“蓝儿,人家现在可是你的人,清白全被你毁了,你可要负责。”某男一脸奸笑的说着。“滚,就你那豆芽身体,老娘肯看是你天大的恩赐,还敢叫老娘负责。”某女咆哮,吼声震天。“蓝儿,为了你,我愿意放弃所有的一切,名声,财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只想要你。“某男深情告白。半响之后,“偶的心脏不好,别吓我。你没有财富,怎么养我。偶是很现实的,没钱一切免谈。”某女想了办天,轻飘飘的一句话,众人狂倒。此文美男多多,大家多多收藏。此文一对一,还是NP待定之中。推荐偶的新文《神秘逃妻》情节一她睁着一双清亮无邪的眼眸,看着眼前的冰山美男,跟妖孽美男巴眨着眼睛,不由的伸手挑了挑耳朵.不相信的再挑一下此时她觉得自己的耳力突然失聪但是耳边的魔音却继续响着,让她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你晕倒在天下山庄.众所周知,天下山庄.寸土为金."妖孽美男,嘴角轻扯.某女"........."
  • 山寨世家

    山寨世家

    以“山寨”江湖名人维生的东七寨在某个午后迎来了一位正牌大神——正在寻找师傅“无筝公子”的名门门主卓清越。当夜,向来安稳平静的山寨里,发生了一起命案。少女寨主郝状状与隐居在此的神秘公子林玄筝决定查出此事的真相,却因此卷入了江湖秘辛的是非中。失踪已久的无筝公子、渺无音信的武林盟主,一寨有着“明星脸”的普通人、一群道貌岸然的“真大神”,且看郝状状如何破解谜案、玩转江湖!
  • 忽然

    忽然

    三个女同学约好,周五带孩子去木兰山下的农庄住两天,摘草莓啦,看水稻啦,摸鱼儿啦,如果不嫌酸,还可以尝青橘子。这样,陈小竹下午三点从单位溜出来,幼儿园四点放学,时间绰绰有余,谁知,车堵在大桥上动弹不得。四点过后,每隔几分钟,幼儿园管生活的齐阿姨就会来个电话,催命似的。陈小竹给家里打电话,想让婆婆去接朵朵。想着朵朵要哭个泪人儿,她的胸口就一起一伏。电话是通的,总不见接听。一向温柔的她,捶起了方向盘,有点抓狂,邻车男人歪着身子冲着她歪瓜裂枣地笑。她没好气地爆了一句粗口,惹来邻车男人快活无比的笑声,也许在他看来,被人骂一顿也算是堵车的乐趣了。
  • 别跟自己过不去(大全集)

    别跟自己过不去(大全集)

    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最后再配以画龙点睛的人生感悟,让您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细细审视自己,沉淀自己,关爱自己,犹如夏日午后的那杯绿茶,清淡而沁人心脾。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发现生活的美好,面带微笑地踏上新的征途!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活着,就别跟自己过不去。
  • 现代崇拜心理学

    现代崇拜心理学

    崇拜心理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犹如心灵中燃烧的熊熊圣火,它使人感到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追求。科学、正确、适度的崇拜心理能够引导人们走好人生之路,并产生正确的行动方向和行为后果,带来美好的人生。
  • 宠嫁,宁王妃

    宠嫁,宁王妃

    慕容思卿,圣灵王朝定王爷府上嫡系长女,无才无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嚣张乖戾,纨绔无比,争夺皇子死于非命。付棋,A国最年轻的特种兵缔造者,身陷囹圄,独遭暗杀,魂穿异世,重生在那枉死之身。当乖戾嫡女巧破阴谋,翻手为毒,覆手为武,圣灵皇朝风起云涌。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纨绔嚣张的废物!还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空有定王府之名,有皇后撑腰的,有爹生没娘养的王朝第一渣女。扣扣耳屎,大骂一声,靠之。非得逼老子亮亮自己的本事!平原一声吼,慕容思卿崛起。慕容王府嫡女,是将自己的乖张进行到底,还是为了正妻一位步步惊心,谋算夺位呢?前世,自己劳心劳力,下场凄惨,这世,她怎么得也要享受苦尽甘来。偏生,你想要甘,都不得安生。去你娘的,那本姑娘自己就开出一条康庄大道。素手一扬,诗词歌赋,才华横溢。巧笑嫣然,倾国倾城,风华绝代。狼毫一挥,献计出策,定国,谱写锦绣华章。【精彩连连看!】月黑风高,月上柳梢头,人斗黄昏后“翻墙头用梯子吗?”“不用!”随即一声惨叫,某男拍拍素净的手,真是个不长记性的,还非得往自己的陷阱跳。*十里长街,黄金铺地,逼嫁黄金地“要咬一下吗?”“嗯,先咬你,再咬金子!”一袭大红色嫁衣,某男单手扛起,真是个贪财的,忘了咬了他就得负责一辈子的?本文女主扮猪吃老虎,本文男主似白兔,实则腹黑,亲们,放心跳坑,种田,宅斗,美男,通通都有!
  • 王爷难挡:专宠傲娇王妃

    王爷难挡:专宠傲娇王妃

    出任务时遭到组织出卖的颜卿被敌手暗算,死于深山老林之中。再度苏醒的时候,已经穿越到了身为商殷国左丞千金的身体里。痴傻的前任颜卿被四王爷溺死,而苏醒后的后任颜卿誓将震惊整个国度!身为傲娇王妃,王爷要挡请靠边!身为绝世杀手,惊世降临我为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肥女重生:拐个王爷做相公

    肥女重生:拐个王爷做相公

    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花轿里,稀里糊涂地嫁给了一个恶鬼王爷,从此以后,苏小北的生活开启了新篇章。斗完姐姐斗姨娘,斗完姨娘斗婆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苏小北的戏,那是一出接一出的唱,更是场场精妙有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