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运动场终于改建完工。虽然不能和正规体育场相比,但有跑道、沙坑,有简易的橄榄球场和棒球场,篮球架也竖了起来。
这里很快成为镇上孩子们聚会玩耍的中心。开始来的大多是附近的黑人孩子,后来一些白人孩子也加入进来,甚至吸引了一些青年人和成年人。他们比赛百米跑、跨栏跑、接力跑,练习跳远、跳高,投掷铁饼和铅球,还在一起玩橄榄球、棒球和篮球。
在所有孩子中,迈克尔最好玩儿,最喜欢凑热闹。哪里人多、竞争激烈他就朝哪里钻。可他那么瘦小,集体对抗的项目谁都不想要他。别人越是不要他,对他就越有吸引力,强争、软磨,耍赖搞破坏,坐在场地中央不走,让别人也玩儿不成。一旦加入进来,迈克尔更加兴奋,身手灵活,占尽上风,十分得意,玩笑不止,还像他父亲习惯的那样,不断地吐出粉红色的舌头。
迈克尔对棒球最热衷,也玩儿得最得心应手。他什么角色都打,学到了比较全面的棒球技巧。他在棒球比赛中反应迅速、身手敏捷,持棒击球准而狠,跑垒又快速到位,能对对方的击打方位、落点作出准确推测,采取有效的对应,在场上屡屡出彩。迈克尔那一队多数时候都是赢家,有时比分还拉得很大,而他得分最多。他神出鬼没、变化多端的棒球技巧,不久就为他赢得了“魔术师”的美誉。
迈克尔也很喜欢玩儿被称为“美国式足球”的橄榄球。他醉心于满场的奔跑和拼抢,时而像箭似的直插对方后场,时而像一条疾如闪电的游蛇,迂回曲折地进退自如。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家伙,却兼备了凶狠与灵巧的本事,常常让对手大吃一惊、措手不及,观众大开眼界,队友们乐不可支。
刚刚看到过迈克尔在棒球比赛中不凡身手的人,又亲眼看见他在橄榄球比赛里的上乘表现,惊讶之余,常常问他:“你棒球打得好,还是橄榄球打得好?”
迈克尔认为自己的棒球和橄榄球技术不相上下,都非常棒,也希望别人都这么想。他年龄不大,却很看重自己的形象,在乎别人的评价。
迈克尔成天泡在球场上。从早上玩儿到中午,回家匆匆吃完饭,马上又跑出去疯玩儿到天黑,母亲和姐妹连连催促吃晚饭了,他才气喘吁吁、意犹未尽地跑回家。
晚上他贪婪地看橄榄球和棒球比赛的电视直播和转播。
1970年11月,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天生没有右手、右脚也比别人短一截的踢球手汤姆·丹普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他在比赛仅剩下两秒钟,圣徒队还落后1分时被教练派上场,让他尝试63码射门,所有人都以为那个教练紧张得神经错乱了,因为在NFL(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的45年历史上,最远的射门纪录才56码!观众席上一片沉寂。只见丹普西习惯性地用两步半跑向队友摆好的球,扬起他那槌棒般的球靴,一声闷响,球旋转着向球门柱飞奔而去。所有人都估计球根本到不了球门线,飞旋的球似乎已成强弩之末,但是它却飞进了球门横梁,对手底特律雄狮队眼看到手的胜利被这一脚踢飞了。和现场观众一样,先前怀疑、屏住呼吸的迈克尔全家,跳起来为丹普西大声欢呼!身残志坚、球技非凡的丹普西凭这一石破天惊的神射永远名垂NFL,迈克尔在敬佩丹普西、为他创造的奇迹激动万分的同时,也得到了两点宝贵的启示:奇迹是可能的;绝不要轻言放弃,哪怕比赛只剩下最后1秒钟!
这两点启示,后来在迈克尔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在篮球场上以另一种方式,多次重演了丹普西式的神奇场景。
另一种也广受男孩们欢迎的球类运动——篮球,最初却令迈克尔望而生畏。他在身高和块头上很是吃亏,往人堆里一站矮了一大截,打起球来也不在行,发挥不出他在棒球场和橄榄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劲头和又狠又刁的本领来。
篮球运动在美国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1949年夏天,美国国家篮球联盟的六支球队与美洲篮球协会合并,改名为国家篮球协会,这就是后来誉满全球、让球迷们如痴如醉的NBA。
迈克尔可以不去想在美国很少有人踢的足球,不去想在美国大受欢迎的拳击,也可以不管冰球,却不能不去想篮球。在迈克尔出生前到他的幼年时期,NBA在全国的影响逐渐扩展,20世纪60年代初期涌现的NBA奇才、单场狂得100分的黑人巨星张伯伦,波士顿凯尔特人队1966年奠定的八连冠霸业,让全美国的男女老少都着了魔,成为人们多年不衰的传奇话题。NBA联赛门票暴涨,电视比赛收视率奇高,连妹妹罗斯琳都成了追星族,他迈克尔怎么能够偏偏打不了篮球呢?不行,他必须把篮球攻下来!即使他以后根本就不打篮球,他也要让人们看看,他的篮球至少打得和棒球、橄榄球一样棒!迈克尔一如既往地打棒球和橄榄球,但背地里却加紧练习篮球。
篮球架刚刚竖立起来时,迈克尔就觉得那是一个难以降伏的巨人。他站在球架下面,以手搭额仰头望去,直觉得3米多高的篮圈高耸入云,把火红色的太阳都网在了里面。在他眼中,要把硕大的篮球投进球篮,得是神奇的超人,至少也得是父亲和大哥罗尼才能办到的。即使没人跟他抢球,他也只能投到一半多的高度,篮圈还远在天边。
父亲和大哥罗尼都能轻松地把篮球投进篮圈儿,只比迈克尔大一岁的拉里,不久稍费些劲也能投中,拉里的高个头和高高的跳跃缩短了他和篮圈的距离。唯独迈克尔投篮难乎其难。
起初父亲看迈克尔投篮心切,将他一把高高抱起,让他就近奋力投篮。虽然这样尝试多次也能投中一次,毕竟不是自己投进去的,罗尼和特洛莉斯还在旁边取笑父子俩,说那不是投篮而是“喂饭”,让迈克尔大伤自尊心。他连忙喊着要下地,不再缠着父亲抱着他投篮,宁肯自己练习。
投篮练习很少带来成功的及时满足感,没过多久,迈克尔又一头扎进了棒球和橄榄球,它们要好玩儿得多,他也能展现“魔术师”的才能,让他如鱼得水,得意扬扬。可是不久他又发现,篮球是绕不过去的。不打篮球玩法就缺少了一大块,与伙伴们的共同语言也少得多,他还担心打不好篮球,他的棒球、橄榄球口碑也会受到损害。别人夸他棒球、橄榄球打得好,他心里就犯嘀咕,觉得人家言外之意是说他打篮球不行,这让争强好胜的迈克尔受不了。
于是他重返篮球场,决心掌握篮球技术,把篮球打得和棒球、橄榄球一样出色。
那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对迈克尔的耐心是严峻的考验。这次抛上去的篮球好像高出了一点点,再抛却又比起先还低。那圆圆的篮圈儿似乎不是固定在那儿,它非但没有显得更矮些,使投篮变得容易一些,反倒像在不断地往上蹿,停在云端下还不够,还要升到太阳上面去。别说投篮了,在火辣辣的大太阳下多站一会儿,也像全身要着火似的灼痛。那明晃晃的大火球下的球架和篮圈,让人仰望得头昏眼花,脖子发酸,汗水和尘土一渍,让人又疼又痒,非常难受。
高傲无情的篮圈对迈克尔构成了挑战,他不能让它永远居高临下地在那儿嘲笑自己,他得投中它,降伏它,让它低下那高昂的头颅。迈克尔和篮圈儿较上了劲,除了和父兄们一块儿打篮球,他每天还要花很多时间独自练习投篮。那时他心里只有一个简单、朴素的愿望:完全依靠自己的力气和技术,把篮球投进它该去的地方。
经过不懈的练习,迈克尔的投篮渐渐更有力,投得更高,也投得更准了。那开始用一只小手还拢不住的篮球,也能更好地控制,单独运球和带球过人也好多了,这让迈克尔很有成就感,也给了他不少自信心。
显著的进步没有使他高兴多久,他发现了更大的障碍,而这靠他自己是解决不了的:他的个子太矮了,而篮球场完全是高个子的天下,不要说NBA阵营里巨人林立,就是身边、镇上打篮球的,十有八九也都是高个子呀!他怎么和那些高大壮实的男孩们竞争?恐怕少年篮球队的门槛都没法跨进去吧?
迈克尔忍不住向妈妈抱怨:“我长得太矮了!今后没人要我打篮球!我的麻烦大了!”
“你的棒球不是打得挺好吗?橄榄球也打得不错。”特洛莉丝尽量安慰他,“我们银行的同事都夸你呢!她儿子在她面前对你赞不绝口,说你将来会是一个很棒的棒球明星!不是每个打棒球的男孩都能得到这样的夸奖,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妈妈,你别安慰我了。你没有看到人们现在更崇拜篮球明星吗?”他依然愁眉苦脸。
“没人不准你打篮球呀?”
“妈妈,你别装傻了,打篮球都得高个头,谁会要我呢?”
“只要长得高就一定能打篮球吗?”妈妈反问,“或者打篮球非得要高个子不可?”
“当然还要篮球打得好。可是你注意瞧瞧,篮球队里有几个矮个子?如果连球队都进不了,打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迈克尔,这我可不能同意你的想法。”妈妈诚恳地说,“反过来说,如果你球打得非常好,比那些高个儿还要好,别人看你的眼光就会有所不同。那时人家看到的是你球打得好,而不是你稍微矮了一点点。”
“妈妈!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篮球队挑队员时只看身高!哪怕那些高个子从来没有摸过篮球,也根本不喜欢篮球,起码的篮球规则都一窍不通!那些……”说到动情处,迈克尔的声音哽咽了,泪水竟夺眶而出,“那些教练连矮个子正眼都不瞧!”
“别着急,迈克尔……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还会继续长个子的,对吧?男孩比女孩长得慢一点儿,罗尼和拉里在你这岁数都不太高……”
“罗尼我记不准了,可是拉里只大我1岁,去年他就明显比我高一截!”
“是吗?那……我们一定想办法,让你也长快一些,好吗?”
过了几天,妈妈高兴地对迈克尔说,她打听到一个秘方,能够帮助他加快长个头。
迈克尔连忙问:“是什么?”
“盐。”妈妈又神秘地点点头。
妈妈说,从现在起,她会每天夜里都在迈克尔穿的球鞋或者皮鞋里撒一些盐末,他每天穿着有盐的鞋子走路、打球,就会长得更快一些。迈克尔将信将疑。
从第二天起,迈克尔每天都穿着鞋底撒了盐末的鞋子。他天天测量自己是不是长了一些,可是测了好多天,一点儿都没有增高!他怀疑妈妈把盐放少了,自己动手大把大把地把盐撒在鞋底里,有时走路盐都会跑出鞋外,但还是没有效果。
妈妈说小孩子长个子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管长个子的神灵不喜欢你每天踮着脚催他,他要在你不注意的时候让你蹿个子,悄悄送给你一个惊喜。迈克尔不知妈妈的话是真是假。望着妈妈在窗外栽种的一丛丛玫瑰花,它们都生长得那么茂盛、鲜艳,他意识到妈妈在一个人的成长问题上,一定比自己懂得多,自己需要多一点耐心。
过了半年再次量身高,果然已经长了3厘米。虽然比希望的高度低,迈克尔还是连忙去告诉妈妈。
后来迈克尔明白了,他长高的几厘米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正常增高的。他没有责怪妈妈,妈妈善意的谎言帮助他克服了长不高的恐慌和焦虑,平稳地度过了那段困难的时期。
时空漂流
1891年的一天,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将两个竹篮子钉在室内的墙上,让足球队觅向篮子里投球,训练体能和运动技巧,这就是篮球的雏形。以后逐渐演变成广受人们喜爱的对抗性篮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