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53500000003

第3章 焦裕禄:干部的好榜样

焦裕禄这个名字,是和河南兰考这个地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尽管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五个月。

有一本《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记下了他从1962年12月5日到兰考报到,直到1964年3月23日告别兰考车站去开封治病的475天中,每天都在做些什么。这是一个为兰考人民忘我工作、拼命战斗的日程表。在这个日程表上,你根本找不出哪是星期天节假日,也分不出焦裕禄在一天当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工作的,什么时间能够休息。这是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的战斗日程,也是他与早已侵入肌体的癌细胞和剧烈疼痛时刻搏斗的真实记录。

他不曾生于兰考,却死于斯、葬于斯。去世前,他曾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钱来支援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他是一个常常被兰考人民含着热泪提起的人。

党组织在与他谈话时坦言: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在思想上有接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

1962年冬,在兰考最艰难的岁月里,焦裕禄担任了县委书记。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全县的水利工程基本被毁坏,农村经济更加凋敝。春天,风沙打死214339亩麦子;秋天,阴雨连绵淹死203769亩庄稼;再加上10万亩禾苗遭受碱害,全县年产粮食仅500万斤,甚至比新中国成立前还低。

兰考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逃难,绝望的人流挤满了火车站。县里设有一个颇具当地特色的“劝阻办公室”,但干部们快腿快脚还是堵不住外出逃荒的灾民。

在焦裕禄接受调令之前,党组织在与他谈话时坦言: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在思想上有接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面对党组织提出的三个“最”,焦裕禄坚定地说:“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要知道,他曾是一个有着同样逃难经历的穷苦农家孩子,看着兰考人受穷,心比刀剜还难受。焦裕禄下了决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兰考的“三害”(风沙、盐碱、内涝)治住。

焦裕禄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他常说:“蹲下去才能看到蚂蚁,深入下去才能解决问题。”为了治理涝、沙、碱三害,焦裕禄组织一百多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了“三害”调查队,亲自去追洪水、查风口、挖深沙。尽管患有严重的肝病,但无论是在肆虐的风沙中,还是在如注的大雨中,他总是不停地奔波在最前面。一次,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全县变成一片汪洋。他硬是打着那把油布伞,站在激流中画了一张又一张洪水流向图。日复一日,他跋涉五千余里,在风雨中、沙窝里度过一月又一月,最终统计出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大小沙丘1600个,并把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洞全绘成图、编了号。许多同志考虑焦裕禄的病情,都劝他不要参加野外调查了。他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1962年12月12日,焦裕禄在韩岭公社开了一天座谈会,晚上又来到饲养员萧位芬的牛棚里,请他帮着出出治理兰考的主意。萧位芬不安地说:“我是大老粗,能拿啥主意。”焦裕禄说:“您年龄大,经验多,我是真心来学习请教的。”萧位芬想了想,一拍脑袋说,沙土窝里种泡桐树,挡风、压沙,好处多。谁也没想到,兰考大种泡桐的蓝图就诞生在这座牛棚里。焦裕禄还同新分到林业局的两位大学生交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鼓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泡桐治沙研究。他在群众中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群众的智慧,使焦裕禄受到了极大的支持,也更坚定了他战胜灾害的信心。

就这样,焦裕禄深入生产第一线,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从而找到了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

“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

作为县委书记,无论工作多忙,焦裕禄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儿。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还经常要求下乡的干部自带劳动工具和行李,自己更是身先士卒,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就在县委决定安排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锨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呢。

焦裕禄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始终拒绝接受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

焦裕禄使用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已经破损。有人提议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而是修了修,照样使用。看到他铺盖的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都劝他换床新的。他却说:“这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焦裕禄的衣、帽、鞋、袜也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他总是舍不得换掉。

有一次,焦裕禄听说大儿子去看戏,马上追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查票,我说没有。叔叔又问我是谁?我说您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到一起,开了一次家庭教育现场会,最后要求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到戏院。后来,他又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搞特殊化。

1963年1月24日,正值除夕。为了查看群众能不能过好年,他一早就到几个村巡视。对许贡庄他最不放心,因为这个村的人有志气,国家几次给救济粮都不要。他一家一户地看,直到中午吃饭时来到军属贾富申家,看到锅里放着10个馍,这才放心地离开。

4月13日,他到汴寨生产队检查。中午队里把他安排到一名干部家吃饭,到了一看,那家的桌子上摆着鸡蛋、肉、粉条等菜。他于是问:“群众生活都这样吗?”那干部说:“今天我有个老战友来家,多年没见面了,咱们一块吃吧。”焦裕禄婉言谢绝了主人的挽留,自个儿在厨房拿了一个馍和一块咸菜,留下钱和粮票又走访去了。

10月20日,焦裕禄来到固阳公社牛场供销社,见一个叫孔令焕的人拿着两毛钱买红糖,可供销社的糖按照计划不能零售,只能一斤一包的整买。他问了问情况,原来孔令焕的妻子刚生了孩子,急需红糖;可家里实在没钱,买不起整包的红糖。他当即掏钱买了5尺布、2斤红糖,让随行的公社干部送到孔家,并专门安排公社领导给孔令焕送去几十元救济款。

早在他任尉氏县委副书记时,就经常下乡帮工,而且专找有困难的人家。一天,他帮姓陆的一家种麦时,那家的小孩问爹:“这是哪来的人,帮咱干活儿?”爹说,是县委书记,是好人。小孩就说:“那我长大了也当县委书记,也当好人。”

无论职位如何变化,焦裕禄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总是诚恳待人,和群众打成一片。他时时记挂着百姓的温饱疾苦,心里装满了劳苦大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回去对县委的同志们说,叫他们把我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写完。还有,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我看看。”

就在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了。下乡时,他疼得竟然会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冬天还浑身冒虚汗。可是为了工作,他自己找到了好多止痛的“土”法子,譬如用一只脚踩在凳子上顶住肝部,或者坐在办公的藤椅上时,就用办公室里刷衣服的刷子、钢笔、茶杯盖等顶着肝部减轻疼痛。时间长了,藤椅的扶手上竟然被顶出一个大洞。疼痛过后,他还和周围同志开玩笑说:“我肚子里长了个疙瘩,像老鳖的头,一按就缩回去了。”

有一次,焦裕禄和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去三义寨公社检查工作。走到半路,他的肝病再次发作,疼得厉害,两个人只好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到公社。大家看他脸色不好,都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却摆摆手笑笑说:“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焦裕禄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按紧肝部记笔记。剧烈的疼痛使他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中掉下来,但是他仍然坚持工作着……

即便是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焦裕禄还是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同疾病作顽强的斗争。无论肝疼得多么厉害,他从来都不让护士过多照顾自己。护士噙着眼泪提出给他注射止疼针,由于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焦裕禄更是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的阶级兄弟吧!”遇到县里的同志和兰考的群众代表前来看望,他从不谈自己的病情,而是认真询问县里的工作、生产情况怎么样?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咋样?老韩岭的泡桐树栽了多少?……后来的一次探视中,他还这样嘱咐同志们:“回去对县委的同志们说,叫他们把我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写完。还有,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我看看。”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这位普通的领导干部、优秀的共产党员、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走完了自己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灿烂的一生,与世长辞!终年42岁。

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向焦裕禄学习。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以及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高度赞扬了焦裕禄彻底的革命精神。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兰考人民为了缅怀他,专门为他建立了兰考焦裕禄纪念园,以供人们前来凭吊。

(陈盈盈)

同类推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日本近代美人传

    日本近代美人传

    所谓美人者,不单外表艳丽,更兼高远的精神境界。此书为日本女性剧作家长谷川时雨为日本近代的著名女性所写的传记。说是传记,但行文风格更似随笔,并有作者本人的观点与评论于其中,读来轻松,是研究日本女性文化的佳作。本次选择其中五篇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尾崎红叶《金色夜叉》的原型大桥须磨子等等。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热门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从改变不良习惯着手。提出了生活环境、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防癌抗癌妙招,可供读者浏览。此外,还对一些常见癌症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并对中医中药的一些防癌抗癌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远离生活方式癌。越活越健康!
  • 大鱼

    大鱼

    唐成在院子里晒钱。早上的阳光白花花的,似乎比别处的阳光毒,那些遭了水湿的钱,一见到阳光就跑了水汽,就卷了角,就恢复成钱的原来面目了,挺诱人的。唐成把钱晒在簸箕里。钱都是大钱,一百和五十元的。唐成喜欢把零钱换成整钱。换成整钱了,似乎这钱才有钱的价值。所以,唐成身上的钱,都是大钱。唐成晒钱,怕钱见到风。他知道钱这东西有灵性,容易“见风跑”,他也知道“钱难挣,屎难吃”的俚语,以及俚语里的哲学,更是牢记“钱钱钱命相连”的古训。因此,唐成坐在丝瓜架下,眼睛不转珠地盯着钱。风倒是没有,静静的,麻雀却来了。
  •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大佬的异世之路

    宁大佬的异世之路

    自从绑定了一位剑修做宿主,系统001表示,自己从此以后过上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小白脸”的“幸福生活”。系统001:QAQ,宿主你别又把主角/反派给杀了。宁大佬无辜摊手:谁让他自己跑来找死的。本文无cp,作者彻底放飞自我之作。
  •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笑傲九天系列四

    笑傲九天系列四

    在这五花八门奇装异服的行客当中,有一位行客特别地特别地引人注目,此人身高八尺,满脸横肉,浓眉大眼,那眼神透着一股杀气,高高的鼻梁,足踏木屐,走起路却毫无声响,尽管路面质地很硬,稍微有一点见识的人一看便知道此人不是中原人士……
  • 浮生与浪漫相伴

    浮生与浪漫相伴

    18岁,她恬不知耻的睡了自己的“小舅舅”。19岁,她在舆、论的压力中仓皇而逃。多年后——时小念再遇见顾南城的时候,他身边站着温婉的妻子。而她却牵着一个钟灵敏秀的小姑娘。后来,时小念的耳边不断盘旋着这人低沉缱绻的嗓音:念念,我想你的一切。她还来不及回应,就已经看见这人牵着妻子举案齐眉。她终究还是那个见不得光,藏在深处的小侄女,还有曾经无数个滚、烫却缠绵的夜晚。最后,丰城炸了锅,这一段舅甥恋猝不及防的曝光。这一次,顾南城却牵着她的手,从容不迫的向世人介绍:这是我的妻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贾茹

    贾茹

    王茹变成了贾茹,这不是魔术师的杰作。生于1968年的王茹在1987年高考时总分只得了250分,竟拿到了省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生于1969年,和王茹是同级同学的贾茹,高考得了480分,却入了打工者一族。被王茹代替了的贾茹比王茹小一岁,是农村的姑娘,被替代后竟浑然不觉。考了二百五十分被录去了,考了四百八十分却落榜了,全是因为王茹的父亲王天冲和贾茹的父亲贾继贤的身份和地位不同造成的。王天冲是青山县教育局的一名管财务的干部,是周局长很喜欢的一个人。周局长常常夸他殷勤、谦和。不过其他人,包括分管基层的副局长都不这么认为。
  • 诱导心理学

    诱导心理学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诱导心理学都无处不在!在职场上,我们不仅需要充分展现个人业务能力,还需要妥善驾驭自己的人脉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处理问题时不仅需要发挥聪明才智,还需要洞悉他人心理,有效引导对方,而这些,都离不开诱导心理学。翻开本书,从“斗智不斗力”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斗智案例的讲解和阐述,教你如何诱敌深入,示敌以弱,欲擒故纵,化敌为友,有效掌控对方心理。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各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诱导技巧,帮助读者趋利避害,逐一破解生活与工作中的难题,不断地实现人生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