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53800000002

第2章 假设与猜测

斯科蒂亚号事件发生时,我刚刚完成在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进行的科学考察,回到纽约,准备休息几天后就返回法国。

此前,我已反复阅读过美洲和欧洲报纸上关于此事的报道,所以对那个引起诸多争议的大家伙非常了解,但我得不出任何结论。我做了种种猜测,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法做出判断。但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事情确实发生了,有关专家已经被请去检查斯科蒂亚号的损伤了。

我在纽约逗留期间,这件事正传得沸沸扬扬。曾有人说那是浮动的小岛、流动的暗礁,但这种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因为除非小岛的内部装有一台机器,否则怎么可能以那么快的速度移来移去呢?还有人说它是一只漂浮的船壳或者一条巨大的破船,这个假设也不成立,因为它的移动速度很快。

于是,这个问题最后只剩下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力大无穷的巨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一艘动力强劲的“潜水船”。

后一种观点虽然可以成立,但在经过调查后,便站不住脚了。私人不可能拥有如此大的船只,即便有,它又在何时何地建造的?建成后,又如何保守这个秘密呢?

看来,只有一国的政府才有实力建造这种船只。为了相互制衡,一个国家很可能瞒着其他国家制造这种破坏力极强的武器。但这一假设因为各种政府的声明而不攻自破,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公共利益——既然各个洲的海上交通都受到了威胁,那么各国政府的真诚态度不应该受到质疑。

关于这个庞然大物的谈论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人们开始继续发挥想象,炮制出许多荒诞不经的说法。

就在我逗留纽约期间,不少人就此事来征求我的看法。因为我曾经出版过一本有关深海秘密的专著,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青睐,这样一来,我就成了自然历史这个冷门学科的专家。人们很想知道我的观点,因为疑点众多,我无法明确自己的想法,但在《纽约先驱报》的一再要求下,我只能勉为其难地从政治和科学的角度谈了这个问题。而且,我还选录了以前精心撰写的文章,发表在4月30日的报纸上。

我是这样写的: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即海底确实有某种力量非凡的海洋生物存在。

地球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生物,有的我们了解,有的我们不了解。

如果我们对所有的生物还没足够的了解,如果大自然还对我们保守着某些海洋生命的秘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新型鱼类或鲸类的存在。它们生活在我们现有的探测器无法触及的水层,因为发生了某种未知的事情,或者只是因为在海底待久了,想出来透透气,就突然浮到海面上来了。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如果我们已经彻底了解了所有的生物,那我们就必须从已经分过类的海洋生物中找出我们正在讨论的这种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我倾向于认定它是一种大型的角鲸。一般的角鲸长度约60英尺,假如将其放大5至10倍,再赋予它相应的致命武器和力量,就是现在这个海上动物了。它与香农号军官们测定的长度相符,也有撞穿斯科蒂亚号所需的力量。

角鲸有一枚坚硬如钢的长牙,它虽能像钻头轻松穿透木桶那样穿透船体,却无法轻易地从船体里抽出。巴黎医学院的博物馆里就有这样的长牙,长7英尺4.5英寸,根部达19英寸厚。

如果把这种武器放大10倍,让角鲸也强壮10倍,再想象其以每小时20英里的速度航行,甚至这种速度再提高一倍,其威力可想而知。

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坚持认为这是一种比例异常的独角鲸,大小和力量与一艘战舰相当,身前长着的长牙与军舰上的金属撞角一样,它还具有战舰的重量和动力。

这种神秘的现象只能这样解释了,不管人们看到的、感觉到的是什么,但也有可能是一种幻觉。

其实上面的几段话说得很含糊,明显底气不足,但为了保全我的专业名声,避免成为美国人的笑柄(因为他们总喜欢嘲笑别人),我给自己留了个台阶下,事实上,我是承认这个巨兽存在的。

我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因此反响很大,文中提出的观点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海洋的神秘又成了想象的载体。因为海洋里孕育了我们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或许其中还蕴藏着叫人难以置信的巨型软体动物,让人望而生畏的甲壳类动物。为什么不呢?很久很久以前的地质时代,陆地上的动物都有着巨大的体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体形逐渐变小。也许在海洋的深处还保留着那些远古时代的活标本,也许它们并没像陆地上的动物那样被逐渐改变。

我就这样被自己的幻想牵着走,而在当时,公众已经对整件事情形成了自己的主见,对“海怪”的存在深信不疑。

有人只把它看作是个纯科学的问题,但也有一些人,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一部分很现实的人则认为,海怪严重威胁到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最好将其清除干净。工商业的报纸都持这种态度,所有保险公司则声称要提高保费。

没过多久,公众就一致赞同了“海怪威胁说”。美国第一个付诸行动,驱逐舰亚伯拉罕·林肯号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待命出海追击那个海怪。各个武器库的大门已经向法拉古将军打开,希望帮助他早日完成对这艘驱逐舰的武装。

但就在此时,那个海怪却突然消失了,一连两个月没有任何消息。没有哪艘船遇见过它,好像它已经警觉到人们即将对它采取行动。

准备出海的军舰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装备了威力强大的捕鲸机,但现在却不知道驶向哪里。人们开始沉不住气,越来越急躁。7月2日,据说旧金山轮船公司从加利福尼亚开往上海的一艘汽船,在3周前的北太平洋水域见过那个怪物。

这则消息又引起了极大的骚动,法拉古将军奉命在24小时内起航。船上配备了充足的食品和煤,每个船员随时待命,只等点火、加热锅炉、解缆起锚了!哪怕是耽误半天,公众都无法容忍!事实上,法拉古将军本人也迫切希望尽快出发。

就在亚伯拉罕·林肯号即将离开布鲁克林码头之前3个小时,我收到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纽约第五街旅馆巴黎博物馆教授阿龙纳先生 亲启

敬爱的先生:

美国政府诚意邀请您代表法国参加亚伯拉罕·林肯号的探险,如果您愿意,法拉古将军将给您预留一间舱房。

海军部长J.B.哈布森敬上

同类推荐
  • 划过秋天的声音

    划过秋天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傀面

    傀面

    这场斗争中,任何人都是输家。贪婪、欲望、背叛织成的网,网住了叶怀远、玉汝成、连席辉、凌枫,收割了他们的性命。受牵连的,是叶抛云、连凤嘉。莫名卷入的,是我和佟斐。洪登临这一次能笑到最后,下一次,也许就跌得粉身碎骨。锦绣秋意中,我舒了一口气,低声道:“你,可以瞑目了。”
  •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篇小说的佳作,至少应该包括两点:它既应该是好看的小说,也应该是有文学意蕴的小说。找好看的小说不难,找有文学意蕴的小说也不难,但要找二者兼于一身的小说就有点难了。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也就在这里,因为作者在追求好看的时候难免伤及文学意蕴,在追求文学意蕴时又难免伤及好看。
  • 酒魂

    酒魂

    小说通过描述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纷争,来表述亲子,爱恨之痛。感情的纠葛,在情义之中的轻重,如酒之魂让人迷醉。通篇以酒言情,言人生,言不能言语的悲痛和愤慨。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分难解,诉说人生历程中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曾经,以及灯火颓靡的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将人带入到醉与醒的边缘,撩起现实社会的痛。
  • 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在花季少女倩影下

    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在花季少女倩影下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划时代巨著,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尤利西斯》并称意识流小说的巅峰。这部小说以清新灵动的独特艺术风格,借助超越时空的潜在意识,使逝去的时光在他笔下重现,从中抒发对故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安德烈·莫洛亚曾说过:“普鲁斯特简单的、个别的和地区性的叙述引起全世界的热情,这既是人间最美的事情,也是最公平的现象。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热门推荐
  • 谁写的论语

    谁写的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看完一部惊呆了,谁写的论语?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刑法分则第6章所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 执念成灰

    执念成灰

    乔苏曾天真的以为,有了肚子里的孩子,唐琛就一定会娶她。可后来她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医院的流产室外,他搂着别的女人,冷笑的瞧着她:“呵,想替我生孩子的女人多了去了,你算哪一个?”那一刻,她心如死灰。五年后,他依旧是帝都最闪耀的男人,而她却不再沉迷他的光芒之下。“唐琛,你很好,我曾经深爱你,可现在,我不爱了。”但……“不爱了?乔苏,谁允乔你半途而废的?嗯?”
  • 废材成神:妖孽世子太会撩

    废材成神:妖孽世子太会撩

    我跨越千年只为许你一个盛世太平。我浮沉半生只为守你百岁无忧。是命运的牵引让他们相遇,她说:“这是我造的杀孽,我背,从此不进庙宇,不祭佛。”他说:“既然你不爱这天下,那我便为你逆了它。”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其他各辑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本书系笔者悉心研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庄子讲记》、《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后,采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结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仿佛一颗颗光华闪耀的珍珠,笔者以一己浅见为线将其串联,滴水藏慧,将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记录,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