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十六年(1356)也儿吉尼集资重修伏波山北的驳堤。
明洪武八年(1375)桂州城南拓至阳江,在宁远桥(今南门桥)东面筑西坝(叫虹桥、洪桥、横桥、胜水坝),由坝往东沿城挖城壕直抵象山北麓,引阳江水东流入漓江起护城作用。倘逢盈水期,河水则溢过虹桥南流过雉山入漓江起排洪作用。
沧桑巨变,宋代恢复的西湖,到了元初,被周姓“滑徒”垒石塞源,占为己有,废湖为田。至元三年(1337)廉访司经历郭思诚清堰浚泉,复西湖本来面目,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废为田。原为护城河的榕湖、杉湖和壕塘,于明洪武八年(1375)桂州城南扩后变成内湖;朝宗渠及伏波山经独秀峰至壕塘的渠道,均被毁无迹。
清代,城形狭长,其护城河东为漓江,南为阳江,西为壕塘。
新中国成立前,仅有虞山桥至伏波山及中正桥至定桂门两段河堤共计2761米。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新建滨江路、南环路、象山路、苍松路、临江路、临江下里、宁远河、小东江及虹桥至象山段等河堤。
至今尚存的河堤构筑物有:
伏波山河岸驳堤。在漓江西岸伏波山北,唐贞元十四年(798)刺史王拱所筑,长554步,元至正十六年(1356)廉访使也儿吉尼集资重修。1986年,市人民政府拨款整修。现为长15.2米、高2.3米、分层内收8—10厘米、面积350平方米的回涛堤。1987年被公布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虹桥。在南门桥东20米,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万历年间(1573—1620)都御史杨芳重修,天启年间(1621—1628)复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施天裔修建,二十五年(1686)巡抚范承勋又修,岁久倾圮,光绪二十三年(1897)按察使蔡希邠重建。1983年市人民政府拨款整修,为东西横向,巨石平铺,长99.5米(拦水部分91.8米)、宽22米、高1米的滚水坝。1987年公布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桂林古代的衙署
桂林历经秦汉及至民国,因历史悠久多已不存,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官府遗迹有明代靖江王府遗址和广西省政府旧址。
靖江王府遗址:位于独秀峰下的原明藩王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二十六年(1393)增筑王城,呈长方形。清顺治九年(1652)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定南王孔有德将王府焚毁自殁。现仅存门、殿、宫的台基遗址及石阶玉陛,城墙城门完好,城墙周长1790米,其中南北长555米,东西宽340米,高7.92米,厚5.5米,内外甃以方石,辟门4,东为体仁门(今东华门)、南为端礼门(今正阳门)、西为遵义门(今西华门)、北为广智门(今后贡门)。1963年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西省政府旧址:位于明靖江王府遗址内,其建筑具有典型民国建筑风格,除个别毁坏外,其他均保存完好。
兴安秦城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地理位置
秦城遗址位于广西兴安县城西南20公里的溶江镇内。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自北至南主要分布有四处。是研究秦始皇统一岭南及打通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历史沿革
据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湘水之南,灵渠之口,大溶江小溶江之间,有遗堞存焉,名曰秦城。……地势之险,襟喉之会,水草之美,风气之佳,真宿兵之地。据此要地,以临南方,水已出渠,自是可以方舟而下;陆苗出关,自是可以成列而驰。进有建瓴之利势,退有重险之可蟠,宜百越之君委命下史也。”
规划布局
秦城遗址地处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境内,地势高敞,遗址群山连绵,五岭中的越城岭、都庞岭夹峙县域,因此在二岭之间形成一条较为平坦的带状冲积平原,这就是历史上岭南与中原往来的交通要道——湘桂走廊。秦城就位于这条通道的南端,地处灵渠与大溶江汇合处的三角洲上。
建筑特色
据考古发掘得知,秦城遗址主要分布在下列四处:
第一处城址在大溶江与灵渠汇合处北面水街北端,古城呈梯形,现仍可见北面有数段土筑残墙。该墙东临灵渠,西止大榕江其中较完整的一段东起雷公滩旁的兴隆庙废址旁,西至水街村北,长130多米,高2—3米,墙基厚约10米,城垣外有10余米宽的护城壕遗迹依稀可见。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
第二处城址在第一处城址北面1000米的通济村与太和堡之间,城呈长方形。北、南、东三面城墙保存尚好,城墙南北长1830米,东西宽880米,城区面积达73万平方米。西面城墙由于修筑公路和水渠已被毁。城墙残高2—4米不等,宽约8米。东城墙紧邻灵渠,西城墙紧邻大溶江,城外有城壕和外城墙护卫,外城壕10—15米,两边均有水门,既利于城内居民到河边取水,也便于城内排水。
第三处城址在第二处城址西北一公里的七里圩村南面,南临大溶江,四周城垣保存完整,为一座长方形土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城垣残高2—4米,墙厚6—10米,素土夯筑,城外有宽约10米的城壕和外城墙残垣。城埂内外现为农田,埂上绿树成荫,城址正中有一高出地面约1米的平台,当地群众称之为“王城”。城址西北角边上也有一处台地,当地人称“马栏”。“王城”南侧城垣濒临大溶江,其余三面城垣各开设一个城门。考古部门发掘开挖了一条长18米、宽2米、深2.3米的探沟,出土了绳纹板瓦、素烧瓦、瓦当、瓮、罐、盆等文物,其中出土的印纹地砖及陶制水管引人注目。
第四处城址在第二处城址北面3公里的马家渡南岸,东临灵渠,仅存东西走向的残城垣一道,长约500米,高1—2米,城墙厚5—19米。城外有护城壕和一小溪相通,西边有护城壕长达1000米,其上杂树丛生,当地群众称为“城墙埂子”。
秦代虽是中国历代统治时间最短的朝代之一,但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一文字、修筑万里长城等,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公元前278至公元前214年,秦代还在桂林以北的兴安县同时修筑了灵渠和秦城。灵渠和秦城,为秦代迅速统一岭南,巩固边疆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宋代司马光记载:唐昭宗光化三年,静江节度使刘士政与楚王马殷为争夺土地,在秦城发生一场大的战争。宋代曹辅在《古秦城》诗中吟道:“海穷山尽尚南征,髀肉销残只自惊。回首长安八千里,此中那得有秦城。”
从这些文字记载可知,秦城至唐代末年已废,很可能是由于战争原因所致,或许是行政中心转移,道道城垣苍凉地横亘在田间地头。
保护价值
秦城在历史上存续了2000多年,它不仅是广西唯一的秦代古城遗址,就是在全国也是至今屈指可数的几座秦代古城之一。鉴于秦城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1963年2月26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议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严加保护。
汉代古严关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古严关位于桂林市兴安县严关镇仙桥村委会严关口村。东距县城8公里,距桂林市区55公里。
历史沿革
现存的严关,是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重建,又经清咸丰元年(1851)大修,这两次都是为了防御农民起义军的夺关。
自古以来,“岭南战事,尝系于此”。严关作为桂林城的第一道防线。欲争城夺池,必先夺取严关。古往今来,硝烟战火弥漫了这千古雄关。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戍兵五岭,征服百越,统一岭南的战争。当时秦始皇派遣大将军尉屠睢,率50万大军由岭北向岭南进军。秦军凭借兵力优势,直扑越城岭,进入到今湘桂走廊一带。但不久,秦军被迫停止攻势。原来百越民族以自己的优势,运用游击战术,“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使深入的秦军疲亡不堪,“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三年之后,秦军在关北开凿灵渠,粮道相通后,才得以统一岭南。这时的严关还没有设施,今湘桂走廊的险隘,处处皆是战场。
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南越丞相吕嘉反叛,杀死南越王赵兴、王太后和汉朝廷使者,并派兵扼守五岭各要隘,妄图分裂。汉武帝即派遣路马援为伏波将军,率领江淮以南10万楼船之师,拟出击吕嘉。当时桂林归南越管辖,地处岭南西北要塞,吕嘉已派有重兵把守严关一带。此时的严关已有土夯关垣。汉军有一位叫越严的将领,本是百越族人,因归附汉廷,受封为“归义侯”。是时,归义侯为平吕嘉戈船将军,他挥师由零陵出发,溯湘江,穿灵渠,与南越叛军鏖战于严关。战斗十分猛烈,好在戈船之师熟悉山地及舟楫作战,经过一番苦战及迂回,终于夺下天险严关,接着挥师下漓水,于次年(前111)会师番禺(今广州),平定吕嘉之乱,重新统一了岭南。经过这次平定南越,重划行政区域,今日的兴安、灵川、临桂、桂林市、阳朔、永福等地被划为始安县,归楚境荆州零陵郡管辖,开始了桂林史上的始安县时期,治所在今市区,桂林城的建立由此开始。
唐末光化二年(899),番禺的南汉静海军节度使刘隐遣井孚王建武屯兴安秦城,守严关。楚王马殷利用中原纷乱之机,南攻桂州(今桂林),派遣楚将秦彦晖率兵逾过越城岭,抄袭严关,夺取秦城兵营,杀王建武、擒戴可瑶,逼降静江军节度使刘士政。
南宋末,严关又发生了著名战事。此时,元军将领阿里海牙(维吾尔族人)率兵南征,从湖南向广西进攻,由湘桂走廊向严关压来。当时的静江府(今桂林)守将马暨积极抗战,一方面固守府城,一方面亲率了三千精兵坐镇严关,在大小严关布阵,“凿马坑,断岭道”。两军于宋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浴血奋战到翌年五月,元军屡攻不下,被拒之关北。元军只得改变战略,以偏师攻龙虎关,经平乐攻城,最后两军决战桂林城,守军甚为壮烈。
明末清初,严关鏖战连连。南明永历二年(1648)广西巡抚瞿式耜率兵坚守严关,使南侵清军望关生畏。但到永历四年十一月,清军定南王孔有德以重兵合围桂林,南明将领张同敞率军再守严关,后因兵力过于悬殊,严关遂破,孔率清军直驱省城桂林,杀害了瞿、张二公,并占领靖江王府,改为定南王府。永历六年(1652)六月,大西农民军领袖李定国从云贵东进,率农民军援助南明,在严关部署了一场著名大战。
他指挥东路军10万大军、战象50匹,攻入桂北,占领全州,诱敌北上。李定国凭着严关的天险,将孔有德的心腹孙龙、李养性截留在关南至大溶江的20里山谷中。八月三日,首战告捷,斩杀孙龙、李养性。第二天,孔有德“再挑精锐”,督战关南。李定国则指挥象队冲阵,步、骑掩杀,打得孔军“弃甲断骼,遍于溪谷”,退守桂林。李定国则追杀至省城,孔走投无路,遂自焚于王府之中。
严关又是南北交通要道,历代名人经过此处,题咏甚多。如宋代著名诗人李师中、张孝祥、范成大、刘克庄等,均有诗章留传。关北田野中有一孤石,传为宋代杨八姐上马石,上有前人诗刻多件。关西山崖上亦有宋明以来游人摩崖十余方。尤其是宋政和五年(1115)桂州太守程邻、嘉定九年(1216)广西提刑方信孺的“严关”题榜,形制巨大,书法古朴,是很珍贵的艺术品。
规划布局
严关隘口艰险难越。这里,群山连绵,陡峭异常,荒无人烟,鸟兽绝迹。崇山峻岭之中,仅在狮子山与凤凰山之间,有一条长330米、宽约33米的一线微通鸟道。“关当隘口而可畏”,因此,古人选择了这一“绝处逢生”的鸟道险隘建筑了严关,严关隘口,呈“万峰金锁”之势。
两边高山耸立,关隘西北的狮子山,高达百米,连接马头山,猪头山等等诸山,它们像一板天然屏障耸立在群山巍峨之间。一里之外,又有灵渠迂回流过,又增添一气势磅礴的水障。关隘东南的凤凰山,高五十余米,山势壁立,与巍峨横亘的越城岭相连,自东北向西南绵延,构成东南壁垒,不少峰谷地段还遗有当年的城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峰垣相连的天然屏障,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建筑特色
现存的严关遗存为明代严关,呈西南走向,为了坚固关防,已不再是秦汉时期的土夯城垣,内外均瓮以青方石,浇灰浆,中填夯土,建成了长43.2米、高5.3米、厚3.23米的石关。关门居中,宽2.9米,高3.79米,深3.23米,为防御入侵之敌,门洞分前后双重券拱,特别设置了双重闸门,中间露顶。临战时,守军可以从露顶俯视,还可擂石击敌。望着挺拔坚固的关门,我们足可想象当年关战的紧张与激烈。
关门的内外,均额刻“古严关”三字,城上还有高耸的关楼,可供驻军及登高瞭望,关楼一直保存到1943年。当时为建防御日军的炮楼轰炸,做了最后拆除。关下是古代的湘桂走廊石板道。严关像一把金锁,锁住了经此可南下北上的桂林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