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3100000004

第4章 修行“五眼”

昨天偶然聊起格局的问题,使我联想到人来到世间,冥冥当中是有“业感”的。那我们先来简单地说说什么是“业感”。

“业感”一词来源于玄奘法师的译经用语,指有情的身、语、意日夜所造作的善恶,是会招感相应的结果的:善业招感善果,恶业则获苦果。梁启超先生在《佛陀时代与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书中指出,“业”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而不断活动所反应的结果,进而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运。

从他的解释中,我们可以推知,“业感”是众生对往昔所造业的感应,这种感应依于过去,主宰着当下;又推进当下的作为,影响未来。

业力不会因为色身的消失而消失,它会以其它的形式进入下一个轮回,这就是“业力不灭”说。因为“业感”的存在,所以人的生命总会被一些他看不清的绳索系缚,也可以理解为原有的命运把我们羁绊。

如果要在自己现有的人生状态里达到更开阔的一种境界,就要挑战自己内在的局限和不足。只有打破你过去的“业感”,才能够在当下有所突破。所以佛教里面讲到了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我们今天就围绕这五眼来谈一谈凡夫和菩萨的不同。让我们共同思考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打破过去的“业”,所画的“牢”。

肉眼

浸淫于似假非真的表象世界之眼

肉眼就是父母所生的肉身之眼,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俗眼。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明不见暗。它所能够见到的东西实在太少,而且很多时候都不是真实的。用肉眼观察的人,如果完全相信自己的所见,就会形成“我执”。认为自己见到的就是绝对的真,不曾看到的就是绝对的假,这是一种狭窄的视界。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要依靠光。就像蝙蝠靠声波来认识世界,按照它的感觉,世界没有五色五味,一切都是声波而已。而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光的折射,我们对世间的认识,只是色相的大致轮廓而已。

凡人对世间的认识就像是“盲人摸象”,总以为所看到的局部就是整体,又把这种整体用局部去加以描述;所以我们的认识就有许多局限和不足,进而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困扰。肉眼看到的只是物质的表象,看到有限,就相信有限,因此就否定了很多肉眼所看不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种种。人的心灵只能够拘泥于单一时空所发生的单一事件而已。

用哈勃望远镜最远可以看到的影像是132亿光年之外的东西,通过它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132亿年之前的天体。时空可以同时存在,当它们被无限放远时,无数的奇迹就会产生。

科学分析说我们身体的60%多都是水,其它也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等成分,把这些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的就是一滩污水,我们为什么还老是感觉自己很漂亮很可爱呢?我们通过肉眼看到人的外表,而通过X光就能看到人的骨骼和血脉——这也是我们的身体啊。我们就像每天都揣着一个骷髅到处跑,却又害怕骷髅坏掉。

有一个偈子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既然未来的大势是注定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害怕那么多,担心那么多呢?生的那一刹那就知道会有死,得到的时候就知道会失去,这都是不可违背的规律。

现在很多人碰到一点点问题就不知道明天的日子该怎么过了,破产了,大病了,最亲最爱的人突然消失了,碰到这些事情就更没办法,感觉人生真的无法解释。所以佛教就与你讲“三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如果能够相信万事万物的因果轮回,那么怎么会因为这一生的困厄而感到沮丧,又怎么会因为一时的所得而沾沾自喜呢?当你的格局被困在这里时,一定要突破它,你要明了因果,开阔自己的心胸,坦然地面对一切。

什么叫学佛?学佛就是让我们从肉眼深入到天眼,看透宇宙中生灭、无常的本质。当你看透它,一切存在的事物就如幻如化,掌握这种规律你就能顺着规律去生活。因此佛学不是消极的,而是最深奥的成功学。世间一些所谓的成功学,其实都离不开佛学的营养。你如果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去掌握它的规律,就不知道要怎样顺着它的方向去展现自己,超越它并驾驭它。如果总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但自己又不认识自己,那只能百战百殆而已。

今天能在这里听闻佛法,就是无量劫(“无量劫”,意即无法计算的时间)修来的福报。我们把视野打开,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才不会迷茫,才能透彻地通过事物的表象去认识它的本质。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学会超越自己的肉眼。

天眼

澄怀观心、证见未来的天趣之眼

天眼,也就是天趣之眼。以此清净之眼,可观察前后、远近、真伪,能够参悟生死的规律,使人能够安住于当下。

天眼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事物存在的本质。现在能够通过仪器看到许多的东西,比如通过X光能看到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通过望远镜能看到132亿光年以外发生的事情,通过电话能知道美国那里发生的事情,实际上这都是天眼。

当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生灭、变化的时候,就不会被它的外表所困惑。比如今天你看到某先生长得很帅,但如果用天眼一照,骨骼、经络、血液一切都展现在你的面前,那么还有什么美丑之分呢?

前两天,有个美院的学生跟我讲,第一周去美院上课让他们解剖死人,是个老人,皮肤就跟菜市场买来的鸭子没什么两样。你们想想看,死人的皮肤跟市场里鸭子的皮肤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一闻到鸭肉就感觉好香,怎么就不对死人流口水呢?

人活着,实际上就是身体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人们总是希望身体是永恒的,我们执着于这个身体是我的,想要永远地守着它,不让它受到任何的贬低和干扰。但是我们很少从另外一种深度,从物质的生灭去看待这个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他原来长得很帅气。我去看他的时候,他躺在医院,临死的最后一个星期,那张原本红润的脸变得苍白,五官全部流着浓浓的血。癌症的人,死的时候,身上的皮和肉好像一寸一寸被人家扒的感觉。你们可以闭起眼睛去想象一下。一只蚂蚁咬你一口都哇哇叫,何况是从内到外全身的痛苦呢?

当一个人没有福报的时候,业障都会聚拢,所有负面的困扰都会来到你身上。所以我们在有生之年要培养福德。一个人如果能心想事成、社交和谐,这就是有福德的表现。一个内心很极端的人,谁都不愿意跟他来往;自私自利的人,谁都不愿意跟他合作;脾气很坏的人,谁都不愿意跟他做朋友,这些都是由于福德的欠缺。

通过禅修去自我观照,让我们在人生有限的过程里不断去反思和提升生命的品质。这就要靠我们每天不断地自我反思,要像镜子一样反观自己。

为什么听到了好的理念却不能够实践它?因为人有惰性,总想着明天。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你不能在当下就付诸行动,那么那个美好的明天永远都不会来的,它将永远存在于你的幻想之中,在生起的那一刻同时寂灭。有了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才会跟上。我们的想法多如牛毛,却一步也没有迈出去,到头来还是什么都没有做成。你产生了好的念头,就一定要去实践,在实践的时候不断调整。当你的人生格局打开到一定宽度的时候,你就会有办法跨过种种门槛,总能找到智慧战胜你的障碍。

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是正义的,就会有许多人帮你,这人世间是最基本的规律。当你能为众生考虑的时候,众生都是你的后盾,你会发现你前面的道路太开阔了。但我们最难跨过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一切以“我”为出发点的格局、只考虑一己得失的格局。

我们当时建香海禅寺的时候就想到了未来的理念、定位——要在佛教中做一个杰出的样板;要站在人类宗教的体系上,打造自己独特的风格,引导众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甚至这也还不是最高的高度,站在最高的高度应该从宇宙的时空概念中去考虑我们存在的价值。

所以在寺院里面就没有所谓你的、我的、他的,没有是非、我执和名闻利养的争夺,更没有私利的冲突和矛盾。

所以我们现在要不断地打破自我的局限。如果你是企业掌舵人,就要比别人站得更高更远。很多人说现在金融危机生意难做,其实是你自己把自己框起来了,别人帮不了你。人没有打破现有的格局就会被现实所困扰。

奥巴马的一个经济顾问跟他说,美国历史上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造就一个伟大的总统,一个有能力的总统不会在危难中找不到自己。所以人一定不要只计较眼前的利益和得失,而要把自己的思想无限量地放大。当我们的境界不断打开的时候,展现在你面前的世界就会让你毫无障碍地去遨游,只要你想做,一定可以按照你的梦想去实现。所以我常跟慧海法师讲,香海就是个平台,所有人都能在这里展现自己。

我发现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私,当利益和得失作祟的时候,你就很难成功。世间有那么多的事情,而我们的精力有限,没办法什么都做好,没办法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特别是你要实现所谓理想的时候,就一定要选择信任的人,把权下放给他。

这就需要把内心深处的我执不断地打破。能打破就能超脱,就能成就一个全新的自我。修行是什么,就是与原始的自我进行斗争,把依附于色身的名闻利养给参破。在你参悟到规律的时候,就自然能够预见一些事情。

内在情绪作祟的时候,就要通过禅修去观照它、克服它,一个有大愿力的人不会被自己一时的私利所困扰,反而会在这种基础上自我超越。如果有什么使你不开心,那么就要去观照那个令你不开心的念头,从更加高远的角度思考它,自然就能够参破它。

刚才讲到天眼所见的世界,就是事物展现其本质,证见因果,证见过去、现在、未来,没有明暗、无所限制的世界。什么都想着我执、我见的人,只是用自己的肉眼在生活。这样的人很难有大成就,即使碰到一点点事情都很难跨越,怎么会有福报呢?

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生住异灭的规律,当你洞见了因果,也就自然能够在现象发生之前预知它的走向,这就是天眼的预见功能。天眼没那么神秘,其实你可以把它看着说人生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学会“学而思”,从思中得到人生的智慧。思考可以打开无量的智慧,如果能够没有遮挡地、自由地去遐想,然后用行动去体证它,你就会发现没什么事情做不成。

慧眼

罗汉所证的逍遥之眼

慧眼是罗汉所得的,罗汉解脱时对世间万物认识的深度超越了天眼,但是他所看到的事物又和菩萨看到的不同。

罗汉看到的世间都是魔障,所以想方设法要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己解脱出来。他能够见到十二因缘、生死轮回的真相,知道世界原初的丑恶,于是想要证得自在,但是这是基于罗汉遍历世间的苦痛挣扎。先入世,而后教人赶快出世,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比如说有个房子着火了,很多人都在那里乱叫,有些人就想办法逃命,有些人已经跑出来了,有些人却跑进去救人。这个世界就是三界火宅,菩萨是来救我们的人,而罗汉就是已经跑出火宅的人。

佛教讲我们来到世界有八种痛苦——四种痛苦每个人都离不开,还有四种痛苦有感情的人都有。它们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爱别离”,是指相亲相爱的人要分开时所要忍受的痛苦,正像古诗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

“怨憎会”,是指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的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求不得”,是指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每每与你擦肩,不能得到而感到的痛苦。

“五阴炽盛”,是我们执着于色、受、想、行、识,不能解脱,而感到十分痛苦。

慧眼能让我们经历这些以后,透彻地了解这个世间的状态,乃至超越生死轮回。

法眼

行菩萨道的普度众生之眼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能见万法的本性——法性,所以这里的法,不是那种法术的法。

无我分两种,即“人无我”和“法无我”。证得人无我、离人我执,就是罗汉;证法无我,离法我执,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罗汉离人我执,得慧眼,出三界;菩萨更进一步,离法我执,证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却不为生死所困,称为法身大士。

菩萨修法眼,明明知道世间之苦但因为悲悯之心,还是回到世间度众生。他知道这个世间的恶,但不忍心独自离开,还是要进入火宅,把在水深火热中的众生解救出来。所以,慧眼照见的是无小我,而法眼照见的是真正的无我。罗汉更注重的是自我的修为,而菩萨则要普度众生。有法眼者,远离执着。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具法眼的菩萨,称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象。

要达到法眼的境界,当然非常困难。但是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地放下自我,打开心量,去帮助更多不相识的人,这不也是一种修为吗?修行依靠积累。今天,你在路上看见一条将要渴死的鱼,把它放回水里,这是修为;明天,你看见一个精神异常的老太太在深夜里找东西吃,你给了她东西吃,这也是修为。

心存小我的人,帮助别人靠的是同理心,也就是想到了我前世会不会也是那条鱼,我以后会不会变成那个老太太呢?因而才去积德行善,这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有一天,能够连这样的小我也忘记,帮助别人就是纯粹的帮助,心里不怀任何的念想,那么距离法眼的高度也不远了吧!

怎么分辨心中还有没有小我呢?假设你自己是许仙,你有一天救了一条白蛇,如果你想着它会来报恩,或者想着自己前世可能也受到欺负,那小我就还没有放下;但如果你救它,纯粹就是为了度它,那么就真的是达到了“无我”了。

佛眼

齐同万物的圆满

最后一个是佛眼。天台宗认为,佛眼是前四眼的果位,须经过前四眼,才能够达到佛眼。佛眼具足前面四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称为大圆觉,也称为无上菩提。

佛眼里没有时间、空间、是非、我执,一切平等,一切圆满。这和庄子的《齐物论》似有某些相似之处。到了佛眼的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万物自然而回归自然。

世人看到分别,看到物我的不同,就是有所执著,有执著就有局限,有局限就被困扰。如果我们想在这个世间得到绝对的超越,就要修炼内心的格局,高瞻远瞩地去认识生命,认识世间的一切。

最关键一点还是要从自我设定的框架里面解脱出来。如果把我定位成一个出家人,我就会用出家人的眼光去审评身边的事情,我是男人就有男人的眼光,我是浙江人就有浙江人的思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把自己设定在一个框子里面了。

要打破一切格局,这种境界很难用言语表达,你要去体证才能有自己的认知。是什么让你苦恼、让你惶惶?都是因为我们被捆死了。什么是幸福呢?就是把绑在我们身上所有的绳索都解掉。当我们真正做到了无挂碍的时候,就有无穷快乐。

佛教讲五眼要求我们从凡夫到天人,到罗汉,再到菩萨,最后到佛,一步一步地修正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展现不一样的面貌。比如下雨了,地上不平的地方积了一些水,蚂蚁突然掉到水窟窿里,就跟我们掉到了汪洋大海一样慌张。在我们看来,用手一拨就能够把它救起来了。又比如,从飞机上看太湖很小,然而到它边上看就觉得它很大。这些都是因为认识世间的格局不同。

心胸宽广,你就会发现没什么事情是放不下、做不了的。所以,我们香海禅寺真的就是没有篱笆的房子,我们从不锁门,寺院里也没什么好偷的。我们寺院最珍贵的就是一些书,要是偷走了我也省了邮寄费。当你去这样想的时候就心无挂碍了,晚上睡觉就睡得特别香。否则如果我们认为身边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就会千般计较万般纠结。

痛苦越多,每天就越像活在地狱里,所以天堂和地狱是一念之差——这一念当中你可能上登天堂,也可能下堕地狱。你如果安宁、宽容,那你就在天堂里;如果烦恼、忧惧,那你就在地狱里。如果想未来每天都活在天堂里面,那现在就要把自私自利、我执我见的东西都放下。像慧能大师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的心量宽广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烦恼呢?

答疑

问:前几天佛教协会召开总结会,有个秘书长说某寺院经常有人偷功德箱,装监控也看不见。有一天,值班的人抓到了小偷,就体罚了他一下。当时我就在想,小偷该不该受罚呢?

师: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的答案。佛教里面有两个基本思想,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从慈悲的角度可以去处理,从智慧的角度又可以有另外的答案,因人因事,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跟大家分享个故事,有个记者回老家,看到一棵大榕树下有个出家人,就觉得这个师父参禅打坐,很有德行。当时,经常有几个小孩子路过那里拿师父的钱去买糖吃。第二年,记者回家时看见师父旁边坐着一个小沙弥,再一看竟是那个经常偷钱去买糖的孩子。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山上有位大德在茅棚里面打坐。半夜有个小偷进来了,结果发现没有一样东西值钱。他看到这位师父一动不动,胆子就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师父开口了:“老衲身无分文,只有身上这件僧袍或许值几文钱,你要的话,我就脱下来给你吧。”小偷看到他没有生气,就拿走了他的僧衣。等到小偷离开那里之后,他对着月亮说,真希望他拿走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轮澄明的月亮。第二天,那件袍子被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山门口。

寺院本来就是十方来十方去,如果我们心存柔善,说不定就度化了一个菩萨,所以要用巧妙的方法。为什么人家要半夜冒冷风来偷东西?能帮一马就帮一马,这很难用一句话去评判。

问:皈依是什么样一个概念?

师:皈依,简单说就是把身心向佛、法、僧三宝靠拢,希望依靠三宝的力量得到保护,求得解脱。皈依的仪式很简单,皈依的唯一要求就是以后不改变信仰,在佛面前宣誓皈依佛法僧,就成为佛家弟子了。就像你要去某大学读书,要报名注册一样。

皈依完你的心就有归属感,你就会要求自己不断去努力,如果没有皈依就可能没有一种约束力。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怎么去做。很多人对皈依有畏惧,以为皈依了就不能吃荤、不能杀生,其实也不是。皈依和受戒是不一样的概念。但要求信众要一心依止,不生邪念。这是佛家修行的开始。

问:这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会出现一种幻觉,看到一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也不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但总是被它们所左右。

师:最好的方法是你现在开始就不要理他,该吃便吃、该睡便睡。它出现时,就忽视它;被忽视的东西,必不能久居。

问:可是那个东西原本是房间里所没有的!

师:既然知道没有,为什么还要去拼命地看它、想它,还希望要证实它呢?既然知道是幻觉,为什么要以存在的观念去解释它呢?这世上的确有许许多多的现象无法解释,但是你可以问问你自己,一心向善,用善良的、阳光的念头把自己的心填满,还能见到什么别的东西吗?睡觉前你就给自己一个讯号,观想自己,念六字大明咒,或者念菩萨名号,什么时候念得入睡,就什么时候睡吧!

讲于复旦大学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热门推荐
  • 超时空巨星

    超时空巨星

    一代天才少女反穿现代都市,她将如何一步一步披荆斩棘走上她的超时空巨星之路?当灯光的热度,粉丝的仰慕,全都化为她能量的源泉。当潜藏体内的能量,悄然升级的异能让她如破茧的蝶。——当然,现代生活也不简单,适应是个大问题,敌人还来袭。而就在那最茫然的一瞬,是谁朝她伸出了手,至此不遗余力,护她一世无忧。
  • 人脉历练智慧(下)

    人脉历练智慧(下)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可见,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人脉,决定发展!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 娇门影后:恋恋不忘

    娇门影后:恋恋不忘

    云洛是传说中在坦克里出生、在黄金堆里长大的军界公主,可是,却把自己活到了尘埃里。在娱乐圈里顶着骂名与唾弃,云洛一步步地靠近他,只为了说一句:我想睡你!影帝宠溺轻笑:你早就睡了。人人都知,影帝心里有根刺,拔不掉忘不了,但云洛却偏偏是一个喜欢拔刺的英雄,只是拔到最后才发现,这根刺就是她自己。娱乐圈甜宠爽文,一对一宠溺绝对,深情绝对,撩到你腿软~苏到你想哭~欢迎入坑。
  • 士昏礼

    士昏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FGO闯异界

    FGO闯异界

    狮鹫?阿拉什,把它给我射下来!恶魔?罗摩,给他一宝具!巨龙?我找你半天了!齐格飞,你喊它一声法夫纳,看它敢答应么!神明?看来你是真不知道神性是个debuff啊。总而言之,是一个带着fgo系统穿越异界,在异界混吃等死的故事。企鹅群号:571404848,看书的可以进来提提意见,玩游戏也可以进来一起讨论活动。
  • 哈利波特之我是传奇

    哈利波特之我是传奇

    霍法来到了哈利波特的世界,满心欢喜的他以为可以一睹传奇巫师真容。然而他却发现自己来到了1938年!成为了伏地魔的同学,邓布利多的学生。我的赫敏呢?我的铁三角呢?不存在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在义务教育系统的威逼下,强制完成七年的魔法培训。当霍法终于幡然醒悟之际,他才发现,自己不是来目睹传奇的,他是来成为传奇的。
  • 我的世界末世天启

    我的世界末世天启

    死了,就真的死了;当游戏与现实交织的那天,末世,就会到来……
  • 怨相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