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5200000005

第5章 绪论(3)

其次,在媒介体制上,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体制结构;在文化构成上,中国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媒体发展以及新闻教育,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因而,中国的媒介批评及教育教学,也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化的道路。根据这样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的研究,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媒介批评的理论建设上,首先要探索符合中国传播现实的原创性批评学体系,而这样的媒介批评体系的理论核心,就是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尤其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我们的媒介批评体系,将进一步高扬“人”的旗帜,坚持党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抵抗现代商业社会的物质化和精神腐化的文化发展与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在媒介批评体系的特色和风格上,要特别提倡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本批评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之处,就是要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和新闻传播现实,在探索中国原创性批评学体系的道路上走出重要的一步。(三)我们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人文精神的内核,作为媒介批评体系的基本立场和理论建设的灵魂,并从我们的经典文化中寻找媒介批评的思想方法和思维逻辑,也从我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中借鉴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如,我们将引入“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考据式批评”、“评点式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内容与形式批评”等等,并把这些批评方法进行一定的现代化改造和融合,创造一套真正符合中国大众传播现实的原创性批评学体系,并将其推广实施于我们的各个高校媒介批评的教学之中。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化媒介批评教育及媒介批评实践的深入发展。

本体系所要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建设我国本土特色的媒介批评学体系,注重的是原创性研究。而原创性研究必须具有较大的超越性和较强的探索性,尤其是我们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化批评学体系和学派建设,而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们的重点目标是初步探索一套基本构架和新的模式,并在批评实践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在理论原创性上,我们的研究一定要在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上尽量有所突破和创新,如在人文精神的框架之内,建设具有现实批判特色的媒介批评体系;其基本思想逻辑是,人文精神应该成为21世纪媒介之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其核心则是以人为本[11]。所以,媒介批评就必须坚持以人文精神为旗帜和武器。尤其在批评方法上,我们的批评体系建设更加强调符合中国实际和人文方向的科学性批评方法,并努力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在这方面,除了前面已谈到的,引入我国传统批评方法,我们还将通过跨学科研究,广开思路,如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方法的引进,批评语言学的方法认为,在对大众传播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应特别注意考察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及物系统(transitivity)、情态系统(modality)、转换(transformation)和连贯性(coherence)等蕴含的潜在意义。该批评方法还有一系列可直接用于分析语篇的相关概念。这样的一套批评方法,本是非常实用并具有学术价值的,而我们以往的媒介批评和研究却一直缺乏对其必要的关注和接纳。我们将引入到我们的批评体系。

当然,对于媒介批评的中国特色以及中国化的倡导,以往的学者也都有所论及,而我们的研究更强调和追求的是,在实际的中国化批评体系的原创性建设上有更加具体实在的突破和收获。

毋庸讳言,我们对这套新的媒介批评体系的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难点,就是如何把我们独立探索的媒介批评体系,不仅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媒介批评课程的教学之中,而且尤其是能够更直接更密切地应用于我们的媒介批评实践。我们在前面的论述中也谈到,以往的媒介批评理论,与当下的媒介批评实践严重脱节,尤其是大量引进的西方批评理念和批评方法,在近年来我国媒介批评领域中,很少能够被直接运用到实际的批评文章和批评活动当中。比如许多教材和专著中都要谈到的“符号学批评方法”、“叙事学批评方法”、“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政治经济学批评方法”、“解构主义批评方法”等等,一方面,这些方法大都是西方批评家根据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媒介实际而创立的批评方法,所以这些批评方法的最高成就,也基本上就在他们自己的批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所以,我们再去借鉴的时候也差不多已经属于强弩之末;另一方面,这些批评方法很多都一再被重复使用,包括不同学科尤其是文学研究中的大量采用,而任何思想方法也好,话语方式也好,同质化的单一重复,必然缺乏批评效果上的创造性收益。所以,近年来,在我国的媒介批评领域,对于这些批评方法,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理论的解释上,然后就被束之高阁;而在实践上的运用,尤其是具有较大影响的批评成果,实不多见。而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媒介批评体系,就一定要根本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将要引入的“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考据式批评”、“评点式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等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批评方法,我们在新的媒介批评体系中进一步将其系统化,甚至上升到一定的哲学方法论层次,那么,以往的媒介批评理论与媒介批评实践严重脱节的状况,就有可能大为改观。因此,我们的这套新的媒介批评体系,就不仅是为了服务于相关媒介批评理论的系统构建以及媒介批评知识的普及,而且更是着眼于能够更好应用到具体的批评实践。而这种新的媒介批评体系与批评实践的高度结合,也正是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所要倾力突破的一大难点。

我们的研究强调中国本土化媒介批评体系建设,首先就需要以我国当代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点。那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我国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因此,我们的本土化媒介批评体系的理论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有了这样的一种根本精神,我们的本土化媒介批评体系就有了理论之魂,其整体框架就有了根本的理论支撑点。

在研究思路上,我们将围绕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建设这条主线,紧扣当前的媒介批评实践和媒介批评教育实践,把握媒介批评教材与教学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症结,进一步增强中国化媒介批评学体系的原创意识,尤其是要注重符合中国媒介实践的批评方法的探索,使其尽快形成系统性和整体性,从而使得我们的媒介批评教学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也能够使得我们未来的媒介批评教育与教学具有更加适合的以及更具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为了保证这样的教材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课题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文精神作为整体理论建设的基点,倡导以人文精神作为中国化媒介批评的基本立场、基本视角和基本武器,并重点从对于中国化批评方法的研究入手,形成一套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媒介批评框架体系。

注释

[1]按照李普曼关于“世界图像”的概念,我本人曾经提出“‘世界图景’——一个新闻哲学建构的核心概念”,参见郝雨著《媒介批评与理论原创》,上海三联书店,2009-6,p.4.

[2]邵培仁:《当代传播学的生态转向与发展路径》,《当代传播》,2010-5.

[3]在《今传媒》、《当代传播》等学术刊物发表《媒介批评的整体缺席与系统失语》、《浅论传播学的中国化与原创性》,并于2009年6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媒介批评与理论原创》。

[4]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第一页。

[5]刘建明:《媒介批评学的理论与视野》,引自雷跃捷主编:《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3,41.

[6]参见王艳玲:《在无序中探索有序——20世纪90年代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7年3月。

[7]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第一页。

[8]若文:《刘建明教授专访:媒介批评研究拓荒·构建·领航》,《今传媒》,2006年·第4期(下月刊)

[9]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10]王彬、牛学智等:《当下批评“本土话语”匮乏的危机》,《文学报》,2011-2-24.

[11]刘建明等编著:《中国媒介批评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3,第1页。

同类推荐
  • 实用党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党务文书写作大全

    行政公文概述行政公文,通常称为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本书详细介绍了行政公文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本书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的新演讲集,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如文学的江湖、茶中的故乡、兴亡千载说昭君、苏东坡的历史观、汉语的世界、不住象牙塔要坐冷板凳、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等。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热门推荐
  • 追梦幻晴恋

    追梦幻晴恋

    情歌王子:松开她的手,傻傻地看她远走。也许这样,能让自己更好接受吧!或许一开始自己就应该明白她的苦心,不应该继续盲目的追求,到最后,也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吧?冰雪公主:三年了,还是要分开,曾经多少的浪漫,甜蜜,尽管里面渗入了那么一个情歌王子,也都化成了回忆。或许,自己所欠他的,唯有未来再去还吧!
  • 重启世录

    重启世录

    每一个世界,不一样的内容,但每个世界都被一群人所保护,即使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很惨烈,但仍然挺身而出。一个本是人类的血族,在世界逐一溃败之时,必须有人站出来,用自己来保护全部世界。命运之子,为了减少伤亡而决定……
  • 何仙姑宝卷

    何仙姑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很多人觉得自己职场浮沉多年,已深谙职场之道,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些揣在领导心里的盘算,潜伏在深处的游戏规则你未必知晓,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你职场走向的关键。本书通过发生在经理助理爱琳娜、市场部经理郑言、市场部助理许晴、公司高层之间的故事,为你详尽解析公司的重磅秘密,职场的绝对潜规则。相信这些绝密情报会为你的职场打拼推波助澜。
  • 没有男主不幸福

    没有男主不幸福

    读者表示:没有男主不开心啊,大大!作者表示:修真文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不需要男主。读者表示:没有男主不开心啊,大大!作者表示:修真文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不需要开心。读者表示:诅咒你穿成女主,找不到男主再也穿不回来!于是,林双夕从此踏上了苦逼的寻求男主之路。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星的加仑

    火星的加仑

    曾担任火星探险队队长的阿童木与御茶水博士一行人,以及机器人宇宙飞船,共同组成调查队前往火星。奎因博士的调查结果,使得大家生出一种疑念——最近数月发生在宇宙空间的事件很可能与魔神加仑有关。
  •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一场以命相搏的复仇路上,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云邈儿意外重生到十年前。重生前被人陷害一无所有,今世她将重新来过。窥生死,控言行,能瞬移,守亲友,为自由,她翻手之间风云再起,却有人挡在她成神路前,布着千年棋局令她臣服。顺者昌逆者亡,是为棋子还是脱颖而出?“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无名少女强势崛起,带异能军团逆天而战!势力倒戈,乱世重现,三界纷争,因她而起……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芷韵昀昱

    芷韵昀昱

    一次相遇让他对她钟情,而她只想用尽一切去忘记他。在他靠近她时她逃避了他,在她最难过的时候是他陪伴着她,她却想要摆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