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5200000004

第4章 绪论(2)

当然,就我国的媒介批评这一领域本身而言,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批评实践,的确都起步较晚。至于媒介批评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更是缺乏自觉与主动的意识。1995年,吴迪的《媒介批评:特性与责任》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5期发表,被学者认为是我国媒介批评学发展的开端。此后,随着媒介批评实践的升温,专门研究媒介批评的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媒介批评的教学课程,也在一些院校陆续开设。2000年11月,教育部委托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童兵负责起草的《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发布,《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此后,浙江大学新闻学院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将“媒介批评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2001年初,刘建明教授完成于前一年的《媒介批评通论》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媒介批评教材。从基本概念、主体、示范与标准、方式和内容、思维方法等方面对媒介批评进行了全面阐述。而且,“媒介批评学”的概念从此正式提出,书中这样写道:“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介活动……”“媒介批评学的成立,还在于它能够确立新闻写作和新闻选择的新的尺度构成新闻评阅很多的行为准则。”[8]同年,王君超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出版,对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介批评学等进行研究和阐释,在学术性上有所推进。这两本书的出版,被认为是搭建了“媒介批评学”的基本架构。当然,在刘建明教授看来,媒介批评学的学科建设,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研究深度与广度上还有许多空间急待扩展”。[9]

2005年,陈龙的《媒介批评论》(苏州大学出版社),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媒介批评的历史与现状、现实特性、伦理原则与衡量尺度、类型与范式等。作为教材也更加规范。同年,谢静的《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从批评叙事和新闻专业的关系角度,系统解读了美国新闻媒介批评。李岩的《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代媒介批评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由蒋原伦、张柠主编的《媒介批评》丛书,从2005年开始出版,意在从媒介学角度对大众文化和时尚进行批判,揭示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上都是比较专业的学术专著,对媒介批评教学与教材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学术导向性意义。2007年,雷跃捷的《媒介批评》出版,运用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媒介批评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理论”。刘建明等编著的《西方媒介批评史》(2007)概述了西方著名政治家、学者、新闻批评界及新闻报道的思想沿革,揭示了媒介批评思想的发展脉络。

至2011年3月,刘建明等编著的《中国媒介批评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全方位聚焦中国媒介批评的起源与发展。提供纵向历史的考察,充分认识到:“中国媒介批评的方式多种多样,从提出办报宗旨到评价媒介的社会效果,从检查媒体的传播内容到禁止刊载不合政治要求的内容,从褒贬媒体或记者到迫害或枪杀被视为仇敌的报人,多角度地展现出中国媒介批评史演变的路径,映现了中国媒介生态的发展道路。”[10]至此,中国媒介批评学的研究与建设,开始进入了更加自觉的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有了这么长时间的研究的基础,有了这么丰富可观的研究的成果,对于开创中国原创的媒介批评学体系,应该是具备了良好的前提和资源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开创和建设一套完全中国化的媒介批评体系。而这样的一套体系,又要立足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媒介环境现状,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又有原创性的媒介批评理论及批评实践体系。我们的研究,将主要在近十几年来媒介批评研究成果和批评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国化媒介批评体系的新的框架和模式,进而推动我国的媒介批评的教学与实践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以往的媒介批评研究和教学多着眼于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与消化,而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实践以及教学的健康发展,更需要中国化的批评理论的系统建设。所以,我们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文精神为理论基点(这是市场化背景下最需要坚守和发扬的文化精神),力求对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加以具体化和成型化,并积极倡导媒介批评的中国特色不同学派建设。

按照这样的基本规划,我们重点从对于中国化批评方法的研究入手,尝试和探索一套完全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体系。以往的一些媒介批评专著及有关教材,虽然也都在原则上提出过建设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的主张,但在具体的理论构成上还是偏重于对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尤其是把人文精神作为媒介批评体系的核心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在整体的媒介批评体系框架之中,这样的中国本土化特色,依然是远远没有得到突出的。而我们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以人文精神为理论核心,并且将整个批评体系的建设都围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路线和人类社会的大方向上。

首先,我们的媒介批评体系建设,主要通过对于我国媒介批评实践尤其是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我们在媒介批评实践尤其是课程教学当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基本症结,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在媒介批评方面的教育教学上的尤其是体系建设上的突破点。我们初步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媒介批评和研究状况而言,起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严重缺失:(一)缺少独特系统的媒介批评理论,尤其是缺乏原创的中国化批评学体系,更缺乏多样化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流派。(二)现有媒介批评多停留于零散评点,缺乏规模化和主题上的连续性、综合性。(三)中国文化特色的批评立场和人文精神的批评声音更显微弱,未能形成主导性批评理念和力量。(四)现有媒介批评理论与媒介批评实践严重脱节,尤其是大量引进的西方批评理念和批评方法,在近年来我国媒介批评领域中,很少能够被运用到实际的批评话语和批评活动当中。根据以上几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看到,在我国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媒介批评教育有着何等的迫切性,且这样的媒介批评教育在未来又有着多么巨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建设我国本土化的媒介批评的基本体系和路线,就急需完全适应以上现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体系。通过媒介批评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强化:一方面,我们将加大我国媒介批评专业队伍建设的力度,力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出完全中国化的媒介批评声音;另一方面,也能追求在理论上尽快建立起中国化的以及不同风格的批评学派。从而实现我国媒介批评的更大繁荣。

同类推荐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是喀喇汗王朝维吾尔族盲人诗人阿合买提·玉克乃克(110~1180)用喀什噶尔的回鹘文写成的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全文共分14章,约512行。诗歌采用阿鲁孜韵律中的木塔卡里甫格律,用中古西部维吾尔语喀什噶尔方言写成。主要阐述了当时回鹘人的伊斯兰教哲学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城市荒芜和道德败坏的情况。寓意深刻,韵律优美,富有哲理性。书中主要阐述穆斯林应遵奉的道德准则及修身处世之道。在宇宙观上,作者认为只有真主是永恒的,宇宙万物为真主所造化,日月星辰与时间围绕大地轮回运转,人类及万物都在真主的主宰下不断运动。
  •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著名时政经济评论家魏雅华先生近年来所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200篇时政评论。作者以手术刀式精准的笔触,对中国社会的痛点、难点和盲点,病灶、时弊和缺陷,尤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啃不动的硬骨头,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病理学解剖,内容涉猎广泛,批评尖锐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掷地有声。全书分时政,国际,财经,税收,医疗,住房,法治,股市,体育,文化等10卷,共计30余万字。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热门推荐
  • 痛苦收集者

    痛苦收集者

    初三女生田田的课桌里,出现了一枚断掉的手掌,原本宁静的早读课乱成一团。可惊悚还在继续,和田田同在校田径队的队友,相继被绑架去参加一个关于“选择”的恐怖游戏。失忆少年月川一直在寻找13岁前失落的童年,同是田径队的他,发现每个受害者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每一次有人失踪,自己的记忆就会隐隐浮现。
  • 迟迟归来喜欢你

    迟迟归来喜欢你

    滴滴,扶木新书已上架!【简介】安迟迟:“我没有豪车。”郑学扬:“我有,就够了!”安迟迟:“我成绩不比你好。”郑学扬:“我们一样好也行。”安迟迟:“我有喜欢的人了。”郑学扬:“那个人,只能是我!”(以上纯属迟迟与学扬的对话)【甜蜜番】安迟迟——茫茫人海,浮世三千,我心,归何处?郑学扬——落叶归根,你归我,可好?〈〔本文文风甜蜜蜜,微微虐心〕〉……………………书群号:793013948
  • 苑洛集

    苑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点

    有一点

    几何派哲理漫画,符号体心灵简史。它是人类故事史上最渺小的主角:纸上一点多余的墨迹。它却梦想成为天上的星光……有一点好笑、有一点心酸、有一点共鸣、有一点感动……小小一点,却能触动你内心无数点……
  • 皇宋风云

    皇宋风云

    一梦醒来,回到大宋,且看韩晨发家致富的同时如何救国救民!
  • 也是山人医案

    也是山人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松操禅师语录

    寒松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零年代好家庭

    六零年代好家庭

    比一个人穿越更可怕的事,是一家四口全都穿了越。比清穿更可怕的事,是直接穿到了吃不饱穿不满的六零年代。新鲜出炉的一家四口仰天长啸,贼老天你这是在玩我们?为了吃饱穿暖,周爸周妈带着周氏姐弟不得不开始了咬牙坚持的奔小康之旅!ps:文章类似半架空。文笔幼稚不说,还写得比较天真,如果有不科学的事情发生,大家可离开避雷,希望看文的亲们轻喷
  • 画史会要

    画史会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念情起(上)

    一念情起(上)

    那时候她是骄傲跋扈的二十二,他是意气风发的二十六。那时候触感冰凉,她挽着他的蜡像,穿着雪白婚纱对他宣誓,又换一套套的礼服,当着植物人的新娘子,无怨无悔地当着植物人的新娘子,然后告诉自己,从此,她是他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