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就我国的媒介批评这一领域本身而言,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批评实践,的确都起步较晚。至于媒介批评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更是缺乏自觉与主动的意识。1995年,吴迪的《媒介批评:特性与责任》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5期发表,被学者认为是我国媒介批评学发展的开端。此后,随着媒介批评实践的升温,专门研究媒介批评的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媒介批评的教学课程,也在一些院校陆续开设。2000年11月,教育部委托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童兵负责起草的《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发布,《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此后,浙江大学新闻学院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将“媒介批评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2001年初,刘建明教授完成于前一年的《媒介批评通论》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媒介批评教材。从基本概念、主体、示范与标准、方式和内容、思维方法等方面对媒介批评进行了全面阐述。而且,“媒介批评学”的概念从此正式提出,书中这样写道:“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介活动……”“媒介批评学的成立,还在于它能够确立新闻写作和新闻选择的新的尺度构成新闻评阅很多的行为准则。”[8]同年,王君超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出版,对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介批评学等进行研究和阐释,在学术性上有所推进。这两本书的出版,被认为是搭建了“媒介批评学”的基本架构。当然,在刘建明教授看来,媒介批评学的学科建设,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研究深度与广度上还有许多空间急待扩展”。[9]
2005年,陈龙的《媒介批评论》(苏州大学出版社),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媒介批评的历史与现状、现实特性、伦理原则与衡量尺度、类型与范式等。作为教材也更加规范。同年,谢静的《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从批评叙事和新闻专业的关系角度,系统解读了美国新闻媒介批评。李岩的《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代媒介批评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由蒋原伦、张柠主编的《媒介批评》丛书,从2005年开始出版,意在从媒介学角度对大众文化和时尚进行批判,揭示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上都是比较专业的学术专著,对媒介批评教学与教材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学术导向性意义。2007年,雷跃捷的《媒介批评》出版,运用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媒介批评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理论”。刘建明等编著的《西方媒介批评史》(2007)概述了西方著名政治家、学者、新闻批评界及新闻报道的思想沿革,揭示了媒介批评思想的发展脉络。
至2011年3月,刘建明等编著的《中国媒介批评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全方位聚焦中国媒介批评的起源与发展。提供纵向历史的考察,充分认识到:“中国媒介批评的方式多种多样,从提出办报宗旨到评价媒介的社会效果,从检查媒体的传播内容到禁止刊载不合政治要求的内容,从褒贬媒体或记者到迫害或枪杀被视为仇敌的报人,多角度地展现出中国媒介批评史演变的路径,映现了中国媒介生态的发展道路。”[10]至此,中国媒介批评学的研究与建设,开始进入了更加自觉的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有了这么长时间的研究的基础,有了这么丰富可观的研究的成果,对于开创中国原创的媒介批评学体系,应该是具备了良好的前提和资源的。
三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开创和建设一套完全中国化的媒介批评体系。而这样的一套体系,又要立足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媒介环境现状,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又有原创性的媒介批评理论及批评实践体系。我们的研究,将主要在近十几年来媒介批评研究成果和批评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国化媒介批评体系的新的框架和模式,进而推动我国的媒介批评的教学与实践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以往的媒介批评研究和教学多着眼于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与消化,而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实践以及教学的健康发展,更需要中国化的批评理论的系统建设。所以,我们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文精神为理论基点(这是市场化背景下最需要坚守和发扬的文化精神),力求对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加以具体化和成型化,并积极倡导媒介批评的中国特色不同学派建设。
按照这样的基本规划,我们重点从对于中国化批评方法的研究入手,尝试和探索一套完全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体系。以往的一些媒介批评专著及有关教材,虽然也都在原则上提出过建设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的主张,但在具体的理论构成上还是偏重于对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尤其是把人文精神作为媒介批评体系的核心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在整体的媒介批评体系框架之中,这样的中国本土化特色,依然是远远没有得到突出的。而我们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以人文精神为理论核心,并且将整个批评体系的建设都围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路线和人类社会的大方向上。
首先,我们的媒介批评体系建设,主要通过对于我国媒介批评实践尤其是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我们在媒介批评实践尤其是课程教学当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基本症结,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在媒介批评方面的教育教学上的尤其是体系建设上的突破点。我们初步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媒介批评和研究状况而言,起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严重缺失:(一)缺少独特系统的媒介批评理论,尤其是缺乏原创的中国化批评学体系,更缺乏多样化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流派。(二)现有媒介批评多停留于零散评点,缺乏规模化和主题上的连续性、综合性。(三)中国文化特色的批评立场和人文精神的批评声音更显微弱,未能形成主导性批评理念和力量。(四)现有媒介批评理论与媒介批评实践严重脱节,尤其是大量引进的西方批评理念和批评方法,在近年来我国媒介批评领域中,很少能够被运用到实际的批评话语和批评活动当中。根据以上几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看到,在我国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媒介批评教育有着何等的迫切性,且这样的媒介批评教育在未来又有着多么巨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建设我国本土化的媒介批评的基本体系和路线,就急需完全适应以上现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体系。通过媒介批评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强化:一方面,我们将加大我国媒介批评专业队伍建设的力度,力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出完全中国化的媒介批评声音;另一方面,也能追求在理论上尽快建立起中国化的以及不同风格的批评学派。从而实现我国媒介批评的更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