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5200000004

第4章 绪论(2)

当然,就我国的媒介批评这一领域本身而言,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批评实践,的确都起步较晚。至于媒介批评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更是缺乏自觉与主动的意识。1995年,吴迪的《媒介批评:特性与责任》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5期发表,被学者认为是我国媒介批评学发展的开端。此后,随着媒介批评实践的升温,专门研究媒介批评的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媒介批评的教学课程,也在一些院校陆续开设。2000年11月,教育部委托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童兵负责起草的《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发布,《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此后,浙江大学新闻学院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将“媒介批评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2001年初,刘建明教授完成于前一年的《媒介批评通论》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媒介批评教材。从基本概念、主体、示范与标准、方式和内容、思维方法等方面对媒介批评进行了全面阐述。而且,“媒介批评学”的概念从此正式提出,书中这样写道:“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新闻作品和媒介活动……”“媒介批评学的成立,还在于它能够确立新闻写作和新闻选择的新的尺度构成新闻评阅很多的行为准则。”[8]同年,王君超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出版,对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介批评学等进行研究和阐释,在学术性上有所推进。这两本书的出版,被认为是搭建了“媒介批评学”的基本架构。当然,在刘建明教授看来,媒介批评学的学科建设,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研究深度与广度上还有许多空间急待扩展”。[9]

2005年,陈龙的《媒介批评论》(苏州大学出版社),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媒介批评的历史与现状、现实特性、伦理原则与衡量尺度、类型与范式等。作为教材也更加规范。同年,谢静的《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从批评叙事和新闻专业的关系角度,系统解读了美国新闻媒介批评。李岩的《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代媒介批评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由蒋原伦、张柠主编的《媒介批评》丛书,从2005年开始出版,意在从媒介学角度对大众文化和时尚进行批判,揭示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上都是比较专业的学术专著,对媒介批评教学与教材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学术导向性意义。2007年,雷跃捷的《媒介批评》出版,运用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媒介批评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理论”。刘建明等编著的《西方媒介批评史》(2007)概述了西方著名政治家、学者、新闻批评界及新闻报道的思想沿革,揭示了媒介批评思想的发展脉络。

至2011年3月,刘建明等编著的《中国媒介批评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全方位聚焦中国媒介批评的起源与发展。提供纵向历史的考察,充分认识到:“中国媒介批评的方式多种多样,从提出办报宗旨到评价媒介的社会效果,从检查媒体的传播内容到禁止刊载不合政治要求的内容,从褒贬媒体或记者到迫害或枪杀被视为仇敌的报人,多角度地展现出中国媒介批评史演变的路径,映现了中国媒介生态的发展道路。”[10]至此,中国媒介批评学的研究与建设,开始进入了更加自觉的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有了这么长时间的研究的基础,有了这么丰富可观的研究的成果,对于开创中国原创的媒介批评学体系,应该是具备了良好的前提和资源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开创和建设一套完全中国化的媒介批评体系。而这样的一套体系,又要立足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媒介环境现状,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又有原创性的媒介批评理论及批评实践体系。我们的研究,将主要在近十几年来媒介批评研究成果和批评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国化媒介批评体系的新的框架和模式,进而推动我国的媒介批评的教学与实践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以往的媒介批评研究和教学多着眼于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与消化,而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实践以及教学的健康发展,更需要中国化的批评理论的系统建设。所以,我们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文精神为理论基点(这是市场化背景下最需要坚守和发扬的文化精神),力求对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加以具体化和成型化,并积极倡导媒介批评的中国特色不同学派建设。

按照这样的基本规划,我们重点从对于中国化批评方法的研究入手,尝试和探索一套完全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体系。以往的一些媒介批评专著及有关教材,虽然也都在原则上提出过建设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的主张,但在具体的理论构成上还是偏重于对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尤其是把人文精神作为媒介批评体系的核心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在整体的媒介批评体系框架之中,这样的中国本土化特色,依然是远远没有得到突出的。而我们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以人文精神为理论核心,并且将整个批评体系的建设都围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路线和人类社会的大方向上。

首先,我们的媒介批评体系建设,主要通过对于我国媒介批评实践尤其是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我们在媒介批评实践尤其是课程教学当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基本症结,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在媒介批评方面的教育教学上的尤其是体系建设上的突破点。我们初步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媒介批评和研究状况而言,起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严重缺失:(一)缺少独特系统的媒介批评理论,尤其是缺乏原创的中国化批评学体系,更缺乏多样化的中国特色媒介批评流派。(二)现有媒介批评多停留于零散评点,缺乏规模化和主题上的连续性、综合性。(三)中国文化特色的批评立场和人文精神的批评声音更显微弱,未能形成主导性批评理念和力量。(四)现有媒介批评理论与媒介批评实践严重脱节,尤其是大量引进的西方批评理念和批评方法,在近年来我国媒介批评领域中,很少能够被运用到实际的批评话语和批评活动当中。根据以上几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看到,在我国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媒介批评教育有着何等的迫切性,且这样的媒介批评教育在未来又有着多么巨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建设我国本土化的媒介批评的基本体系和路线,就急需完全适应以上现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体系。通过媒介批评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强化:一方面,我们将加大我国媒介批评专业队伍建设的力度,力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出完全中国化的媒介批评声音;另一方面,也能追求在理论上尽快建立起中国化的以及不同风格的批评学派。从而实现我国媒介批评的更大繁荣。

同类推荐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2009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厉以宁、高占祥、吴建民、海闻、张继钢、郁钧剑、韩少功、康洪雷、毕淑敏等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104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7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包括新中国60周年、礼仪文化、励志教育、养生文化、创新文化、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等多个系列。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本书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融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试图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功能、地位、结构、过程、矛盾、规律和调控系统,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全新内容体系,使之成为一部党性鲜明、科学性强、普适性广的专著,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热门推荐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田园娇宠:种田修仙,生崽崽

    田园娇宠:种田修仙,生崽崽

    【练笔之作,不喜绕道】(小片段)“如果真有来世,那我就去找你,不管天涯海角,我一定会找到你,因为,”他嘴唇轻轻地摩挲着她的小耳朵,压低声音,轻声轻语道:“因为,你只属于我一个人。”——九世轮回,只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笔芯!】木暖安跨越时空而来,本以为清新种田风,谁料变故突生,画风骤变,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世人皆以修仙为目的追求长生?可若想长生,又谈何容易?平凡如她,大道至初也不过是为了一报屠村之仇,却也发现眼前阻碍她的迷障,不过是背后滔天阴谋的冰山一角。她,究竟是何人?
  • 立碑记

    立碑记

    某公因怀念保姆的恩泽,决意清明为她立碑修墓。而她两个侄儿却为保护田地萝卜报出高价、砸碎墓碑,攻击人身。呜呼,人贱于萝卜世间少有,敲诈自己的亲人更是罕见。嫲嫲对我和对我的饿哥是一样的,就连问这话的时候都是一样:“我要是死了,你们会到我的坟上来看我不?”她把重音落在“死”字上,像一缕阴风在我耳边嘶嘶地响,听得我的身上发冷。我不回答,是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古怪而多余。我的身边却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像呼喊口号一般喊了起来:“你不会死,你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神仙咋会死呢?”
  • 自由鸟与笨笨树

    自由鸟与笨笨树

    有的人一出生,高度就仿佛在金字塔顶端,如张木散。有的人一出生,能看到的极限却是金字塔的底端,如叶瑜舟。爱采花的叶瑜舟收了个花徒弟张木散后,发现自己的感情从朋友的层次上升到了自己不敢想象的地步。步步退却,却步步痛苦。确认心意之后,她勇敢地奋起直追,誓要打破门当户对的传统,与他肩平肩,游遍这个大千世界。社会的冷漠,人性的拷问,终将助长她的成熟。其中会发生什么有笑有泪的事情呢?欢迎收藏观看。
  • 独自旅行

    独自旅行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即使有人相伴,也能因一句话,一件事,从你的生命中消失,终究各奔东西,开始各自旅行。
  •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本书由多名心理学专家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分别对心理异常、人格障碍、病态心理、不良情绪、不良嗜好和怪僻等一系列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中老年心理和两性心理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就这些心理问题的治疗与保健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 暴力书生居

    暴力书生居

    暴力书生居……暴利书生居……张靖是白痴!哈哈哈……
  • 夫妇俩又联手虐渣了

    夫妇俩又联手虐渣了

    【本书从未签约,也不打算签约,初二开的坑,太久没写了,思路忘的差不多了,可能会弃坑了,很抱歉】 为了任务,找到六个古老神秘的盒子,叶浅汐来到了贵族学院当老师,还被校长分到了最烂的垫底班级。学生欺负她?没关系,不能光明正大的教训他们,那就武术课上见!校花嫉妒她?没关系,看她如何腹黑怼过去!史上无敌最帅最强男配满大街向她表白,心心念念着她,为了她做着天底下最黑暗的事,某男人不屑撇撇嘴,我能为了我老婆卖萌打滚求抱抱,骚年,你行吗? 【帝王撒娇篇】:陆夜熙:“老婆,咱能低调些么?”叶浅汐冷冷一瞥,“以后我俩分床!”陆夜熙可怜的望天,一声长啸,让你嘴贱!(欢脱双洁宠文、爽文、虐渣、男强女强)女主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正好和男主门当户对~骚操作模式开启,了解一下~
  • 不忘流年愿相思

    不忘流年愿相思

    她志向大如天,却被他的一个愿望,坑入这繁华乱世。他本是她惜昔相印的同学,却不料再见到时却变成了这副坑人模样。也罢,当是倒霉催的,可,为何命运会如此殊途,一切都要因为这个坑货。“别想着自由。”“我不。”“那你走吧。”他冷笑一声,她被送入人间地狱。再见面时,又成了最初模样,但她不甘,“小子,这次,我不会走,你也休想逃,老子受的苦要千百倍的还给你。”“你敢。”她笑,“你看我敢不敢。”
  • 黄泉路444号

    黄泉路444号

    柳三千作为一个宅女,浑噩度日。某一天,突然被告知自己继承了一家奇怪的旅馆。旅馆位于“黄泉路444号”。她拦下一辆的士,“师傅,我想去黄泉路。”“有病。”师傅吐出两字,疾驰而走。终于找到旅馆。只见旅馆里鬼魅当道,千妖伏聚。魑魅魍魉,百鬼夜行。等等,怎么来这里住的都是些美人鱼、吸血鬼、白骨精啊啊啊啊!确定不是角色扮演吗?还有还有,怎么这里的美人老板不吃不喝却执意要睡我呢!柳三千,出生之日天降冷雨三千,世人皆说她命犯孤星,此生注定孤煞无缘。柳父轻叹:“给你取名三千,只盼你看尽三千繁华世界。”洛寒轻轻一笑,“三千啊,三千,弱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