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5500000004

第4章

老二打开门,屋子里一股霉味,打量四周,虽缺了人气儿,屋子倒收拾得干净利落,彩色条纹的床单一个褶儿都没有,床头柜、写字台、五斗橱,还有靠东墙立着的大衣柜,一望而知都是有年头的旧货。当年红卫兵抄家的时候差点让人当“四旧”抄走,奶奶坐在院门口哭天抢地不让抄家的进院子,还下死劲扯着那个领头的裤腿儿不放。倒不是她知道这些旧货以后会值钱,那都是她当年的陪嫁,当家的死得早,无数难眠之夜,就靠这些旧东西陪着,久而久之,东西有了人的神气儿,是老二奶奶给它们的,反过来,也支撑着老二奶奶,烦闷的时候,摸着它们,说上几句心里话。老二不喜欢屋子里的旧东西,除了那股子难闻的味,对他,它们永远是陌生的,物件跟动物似的,只能有一个主人,既然是奶奶的,就不能是家里别人的;尽管老二比它们后到这个家,照样混不熟。他多次提出换新家具,奶奶让他甭想,让他死了这条心,然后就是一通咬牙切齿的唠叨,说老二和建平是有人下没人养的玩意儿,整天就知道算计她的东西,当初就不应该养活,该掐死他们。然后就跑到厨房里把那些锅碗瓢盆弄得叮咣乱响。老二琢磨着自己挣工资的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些家具换了,然后娶吴蔷,就在自己这间小屋里,哪儿也不去。想到吴蔷,老二的心里就觉得暖和极了,他觉得吴蔷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孩儿,换句话说,这世界上他只要吴蔷,剩下的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恢复高考的事让老二有些心神不宁,心里骂:还恢复哪门子高考呢,就那么混吧。看着别人高兴成那样,自己可不痛快了。这次回城,老二不象以往,一回来就往胡同里跑,找他那些狐朋狗友瞎侃,猫自己屋里发愣,坐在窗跟前那把老式木椅上胡思乱想。奶奶的影子映在挂了窗帘的门上,乱糟糟的头发像个鸟窝似的晃来晃去,问老二中午想吃什么,榨酱面?打卤面?还是烙饼摊鸡蛋。这些都是老二奶奶自己喜欢吃的,老二喜欢吃米饭炒菜,肉片炒茄子,韭菜炒鸡蛋,扁豆炒肉丝,西葫芦炒肉片。老二不言语,不言语就是不喜欢,老二奶奶坚持问,坚持的意思就是让老二在她说的那些吃食里挑一种。问得急了,老二就说什么都不想吃,奶奶让步,去闷米饭摘豆角了。

这时候,老二坐在椅子上,捅捅半导体,翻翻抽屉,闲的难受,不象在生产队里那么高兴,懒洋洋从椅子上站起来,一扭身,又躺在床上。院子里有人走动,不用看,从步子的节奏和轻重上就知道是弟弟建平。孟建平像根竹竿儿,胡同里见过老二父母的人都说建平根本不象他们生的,公母俩都又矮又矬。老二压根儿就觉得,建平长成这样就是给自己当陪衬,那竹竿儿还不使手一撅就折啊。除此之外,两人的脾气禀性爱好完全不同,别的不说,此时此刻,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却在院子里溜达,一个满怀心事郁郁寡欢,一个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建平知道哥回来了,院门一响,他就把自己的眼睛对准特意留的一道窗帘缝,看见了哥那张黢黑的脸,也不出来搭讪,装不知道,北京人的礼数在这兄弟俩身上全不适用。建平那间屋子用深色窗帘遮得是严严实实,只给自己留竹篾似的一道缝,能看见外边,外边人看不见他。鬼子在明处咱在暗处。

奶奶吆喝建平帮她做饭,让帮着摘豆角,建平没听见似的在院子里接茬儿溜达。奶奶明知道建平不会帮她,可还是高一声低一声地喊着,解闷呢。老二让建平到他屋里来一下,老二感觉到建平犹豫了一下,然后走到老二的窗跟儿底下,老二看见建平的影子映在窗帘上,仰着头,真象语文课老师交的“单立人”旁。问是不是准备高考,建平点头,单立人上边那一瞥就动了动。建平高中刚毕业,成绩优秀,正不知干什么好,高考恢复等于给他打开一条光明大道,有种欣喜若狂的劲头。兄弟俩一个屋里一个屋外,聊着,建平的声音里是一股太阳味儿,老二的声音一股湿乎乎的霉味儿。老二问建平打算考哪儿,建平说想上北大。问有把握没有。说试试看。最后建平问老二考不考。老二支吾一阵,没说出个所以然。

北屋的廊檐下,一尺高,一米见方的小饭桌摆上,三只一模一样的小板凳也放周正了,桌子上的油漆掉个净光,只在桌子腿上能见着点棕色,桌面却被擦的噌光瓦亮,木头纹儿一波一波的,漂亮。奶奶来回来去从厨房端菜端饭,每端一次,嘴里就“小兔崽子”骂一回。哥俩佛爷似的坐着不动,吃的时候,也没话,奶奶把菜里边的肉片挑出来,朝哥俩碗里送,唯恐不公平。建平就着几根扁豆几片肉,吃了一碗就撂下碗筷不吃了,老二用建平吃一碗的工夫吃了两碗,把菜汤朝碗里一攉,拌饭,胡噜胡噜,吃的直冒汗。等哥俩都吃好了,奶奶这才盛了半碗饭,慢慢吃起来。

管孟建军叫老二,并非真的排行老二,北京人说“二”另有含义。一般说这人真“二”,那就是说这人缺心眼儿,北方人说的二百五,上海人所谓十三点。老二小时候经常惹祸,能干的坏事都干过了,砸玻璃,踩漏房顶。北京的旧房顶都是一块块的灰瓦仔细码上去的,根本不抹灰,一踩,就有缝,雨一淋,没不漏水的,胡同里大部分都是私房,漏了就得自己修,为这,老二奶奶没少赔邻居钱。老二还喜欢抢小孩手里的吃食,一块馒头,一角烙饼,不光是因为肚子饿,主要觉着好玩,小孩咧着嘴回家对妈说老二抢他的吃的,就站在院门口骂老二是“有人下没人养的玩意儿”。大人聚在胡同里闲聊,说建军这孩子真够“二”的,这么着,老二的真名倒让人忘了。

长大成人以后的老二,在胡同里人看来还是“二”。其实老二变化不小,至少他不像以前无缘无故砸人家玻璃,或者动不动就往房上跑,踩坏别人家的屋瓦,他对抢吃的这类事也丧失了兴趣;自从跟吴蔷交朋友,连打架的毛病也收敛了。老二的“二”劲儿渐渐减弱,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他周围的人对此几乎无知无觉,尤其是这小半年以来,恢复高考的风越刮越紧,老二变得有些沈默,沉默中蕴涵着些微忧愁。像其他北京男人一样,老二的内心其实很软弱,拿得起却放不下,对事对物,充满宿命感,他们总把一句话挂嘴边上:“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每年每月每天,都感觉到有个人在决定着他们的命运,而那个“人”始终存在着,无论怎么样的改朝换代,这个人的力量都不会减弱。

老二吃了饭,碗一推出了院门。“十一”刚过不久,空气里泛着甜兮兮的味道,过年过节的气味,像一锅白面打的糨糊,粘乎乎的浮在半空,让人从心里腻得慌,却又唯恐溜走,巴不得它多留些日子,再难过的年都是好的,甭管富人还是穷人,也别听他口头上说怎么不喜欢过年,心里都是想着的,年节对于北京人来说,就像是“老相好”,情分在那儿,铁板订钉,甩不掉的。热衷于年节,源于北京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光宿命不成啊,日子得一天天的过,饭要一口口吃不是?

吴蔷家住在黄土坑胡同的南头,独门独院,一扇紫红色大门终年紧闭,探出墙头的是棵枣树,油绿的叶子,秋天的时候结满一树红枣,孩子们谗得直流哈喇子。吴家的院门虽然终年紧闭,但吴家的历史,胡同里的人再清楚不过,吴蔷的爷爷是北京城里一位有名的老中医,专治面部偏瘫,过世没几年。吴蔷的父亲虽也是医生,却是西医,当年吴蔷的父亲飘扬过海去留学,等他西服革履地回来,吴蔷爷爷一看他那身行头就火冒三丈,捋着下巴颏那半尺多长的灰白胡须大声质问吴蔷父亲,穿这身衣服怎么号脉,并说吴蔷父亲糟蹋他的钱。吴蔷父亲耐心解释西医跟中医不一样,不用号脉,用听诊器,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吴蔷爷爷是被儿子身上的外国味弄晕乎了,也就没再吱声。吴蔷父亲后来成为北京西城一家大医院的著名脑外科专家。文革前,吴家那扇紫红色大门经常有西装革履的人进出,甚至还有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文革一来,吴蔷父亲理所当然成了里通外国的叛徒特务,戴了高帽儿游行,英姿飒爽的红卫兵小将让吴蔷父亲交出与海外联系的密码,吴蔷父亲哪知道什么密码,大不了一通皮带,所受之罪不必赘述。吴蔷家的房子是吴蔷爷爷留下的家产,当年用两袋白面买下的。这是哪年头的事儿了,两袋白面买个两进的院子,吴蔷从父亲的嘴里知道这所宅子在当年只值两袋白面,就一脸的不屑,丹凤眼细眯着,腮帮子上的一对酒窝深深浅浅的。父亲是个极其温和的人,善于动手迟于动嘴,看着吴蔷的神情只是微笑。母亲也是大夫,是父亲留学的同学,标准的大家闺秀,祖上是在京城里开绸缎庄的,吴蔷母亲的皮肤异常白皙,父亲打趣母亲,说那是你们家开绸缎庄开的,皮肤都跟缎子似的。家里的保姆叫秀梅,聊天把这句话传到了胡同里,就在文革时成了吴蔷父亲和母亲的特务接头暗号,红卫兵小将们由此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甚至把接头地点替吴家选绸缎庄,在此也不一一赘述。有着缎子一样皮肤的母亲用葱根儿似的手指,刮一下吴蔷的脸蛋儿,跟小孩子说不清楚价值和价格之间的麻烦事儿,两袋白面买个两进的院子,吴蔷母亲私下里也想不通。吴蔷记事时起秀梅就在吴家了,确切说,秀梅就生在吴家,秀梅的母亲自打年轻时就伺候吴蔷的爷爷,京城里有钱人家保姆也是自小家养,就像家伙事儿,用惯了不想撒手,人用惯了也一样,大户人家的佣人就是家里的一员。吴蔷的任性是秀梅惯出来的,每次吴蔷使性子,秀梅就百依百顺,要月亮的时候,顺带手还得扯俩星星。下面的两个妹妹吴萍和吴薇倒很听话。

老二在胡同里魂儿似的转悠,心里是想碰上吴蔷,才分开多一会儿功夫就想得慌,这比饥饿和干渴更难受。老二看见吴蔷家的枣树上还有好些没打干净的枣,已经不那么新鲜诱人了,枣树的叶子也是种陈旧的墨绿。中午,胡同里安静,大部分人都午睡,只有几个六七岁的孩子在树荫底下跳房子。跳房子的孩子里就有吴蔷的小妹妹吴薇,见了老二,喊声建军哥哥,然后接着跳房子。老二想问吴薇大姐在家不在,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其实吴蔷和大玲把包放下没一会儿就出门了,上学俩人就要好,这功夫准备好好玩半天。大玲先用自行车带着吴蔷,到自己上班的那家街道服装厂请假,大玲让吴蔷先坐在车后座上,然后骗腿儿骑上去,吴蔷问大玲沉不沉,大玲摇头。大玲把车骑得飞快,进服装厂大门的时候都没减速,差点撞厂长身上。厂长姓薄,又正好是个跛子,所以喊他的人都心怀鬼胎。厂长问大玲怎么这么晚才来,大玲说同学插队回来了,请半天假,陪同学玩去。薄厂长看了看大玲身后的吴蔷,满脸堆笑,说应该的。请了假,掉转头往回走的时候,吴蔷问大玲对厂长的态度怎么那么冷淡,大玲脸红了一下,说没有啊,就那样。吴蔷和大玲去逛隆福寺街。大玲把车停在钱粮胡同的西口上,跟大玲住一个院的辛大爷在胡同口修鞋,大玲让辛大爷帮忙照看一下车,车锁锈了,不好锁。辛大爷正忙着给一双攀带儿布鞋钉鞋掌儿,他问布鞋的主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是钉皮的还是钉胶皮的,小姑娘犹豫着,辛大爷出主意让小姑娘最好钉胶皮的,便宜又耐穿,皮的又贵又不禁磨。辛大爷听有人喊他,抬头先看见了吴蔷,说这丫头越长越出息了,顺口问是不是回来考大学的,又扭头跟大玲说,甭锁了,锁什么呀,就放这儿,且收不了摊儿呢。

大玲和吴蔷顺着钱粮胡同的南墙走。北面大半条胡同都被一个“高干”大院占了,一丈高的围墙上拦着带红磁珠的铁丝网,两扇红色的大门闭得是严丝合缝,门槛足有一尺多高,隔了大约十米的车库门是灰色的,灰色大门的右下边开了个一人高的小门,小门倒是经常开,有穿戴整齐的军人出入,他们都长着红扑扑的娃娃脸,脸上堆满了幸福的微笑。行人从高墙下走过时,没人敢停留,几乎东城区所有的人都知道那里面住着中央首长,一位曾经出生入死的元帅,人们不但不敢在墙下停留,就连从墙下走过时仿佛大气儿都不敢出,一方面是出于对元帅的尊敬,更多的则是对于权力的敬畏。这可是京城的传统,惧怕官宦,权力比钱财好使。

同类推荐
  • 七年(上)

    七年(上)

    她与他互生情愫时,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才艺双全,获奖无数。生得倾国倾城,身边从不缺喜欢她的男生,她就像众星捧月的月亮,明明被很多人围着,看上去却那么孤独。十九岁的他,也许就是因为她身上散发出的孤独气质,那种若即若离的神秘感使得他像得了魔怔一样不由自主地爱上她。而她的心,也在他的温暖下逐渐柔软。他们约定,如果在初雪那天走在大街上能遇到的话,那么就在一起吧。然而,她却突然消失了。再次相见,已是七年后了。他还是单身,而她成为了知名设计师,身边还有一个完美的男人守护,并且那个人的妹妹也爱上了他,多角关系即将上演,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他们将何去何从?
  • 传奇的开篇

    传奇的开篇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北大中文系一直是诗人窝。在这里,诗人不是一个一个出现,而是一伙一伙涌现的。三十多年来,这个诗歌的链条从没断过。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臧棣和我合编过一本《北大诗选》,收1977级到1996级北大出身的诗人78家,其中中文系出身的诗人51家,是当然的主力。其后十多年,这一诗人队伍又有可观的壮大。这些诗人有的本科毕业后即离开母校,有的硕士、博士一直念到学位的尽头,更有少数幸运儿至今仍在中文系或在北大其他院系任教。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中文系求学的经历都是其生命中的一个华彩乐章,同时也是其或平淡或传奇人生一个不平凡的开篇。
  • 麻石课

    麻石课

    走到三岔路口,莲香对阿莲说,“姐姐,我们一起走夹石沟吧。”阿莲摇头,“知仁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先走,我们来把脚印擦掉。”知信跪倒在地,阿莲摸着他的头,“不要辜负了知仁,把孩子们带好,有他们,我们就值得。”老人、女人、孩子哭成一片,尔土问:“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走?”阿莲大喝一声,“都别哭了,赶紧走,我们往獐子冲,把脚印踩深点。”尔金、尔土才明白阿莲他们是为掩护大家,莲香轻轻地说了一句,“走吧,别辜负了知仁。”当知信带着孩子走到蛤蟆石,官兵们已经到达麻石课。知仁一声令下,先是檑木,后是滚石,接着是四大金刚冲下麻石课,知远带领一队冲下山,一阵喧哗之后,空气似乎凝塞,知仁看看四周,空无一人。他拖起大砍刀,站在麻石课山下的小路上,站成一尊昂藏伟岸的雕像。
  • 我要离家出走

    我要离家出走

    同年同月同日同学会 心情挟烟机 咖啡心事 仲夏夜之梦 粉红色丝带 冬季 年轻时代 自序
  • 空缺(中篇小说)

    空缺(中篇小说)

    早上只喝了点稀饭,胃就疼得厉害,游小二拿起电话,想给县医院工作的妻子说说,刚拨通说了几句,吕根本就闯了进来。吕根本说,游乡长事情麻烦了,村里有一帮人闹事,要炸掉拦水坝放水。炸药包都绑好了,说今天不给他们个答复就炸坝。游小二皱了眉说,你去找吴书记,这事由他一手抓。吕根本说,我找了,吴书记说他要调走,让我找你。游小二一惊。吴广成要升到县里的消息,在乡府已传了半年,前天吴广成还说,提升的事还没影子。昨天晚上,乡党委办公室主任于海过来,说吴书记连夜收拾整理东西,是不是上面下文了?他说不会,若有消息,吴书记怎么也要和我打声招呼。
热门推荐
  • 我的妹妹是狠人

    我的妹妹是狠人

    “不为成仙,只为在这红尘中等你回来……”九天之上,居然传来这么一句话,震动了万古。……突然有一个逆世称尊、动辄杀尽天下的狠人妹妹,是什么体验?而且,这个妹妹还不是一般的狠……惊才绝艳、天姿惊世、绝代风华傲古今…………和狠人大帝的诸界游。也有大量的国漫元素,如大鱼和风语咒、武庚等,也会有神话仙侠背景的影视世界。
  •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从浪迹上海滩的少年,到小工头、工人纠察队长,再到中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他曾使国民党特务闻风丧胆,被称为中共“特工王”。他的叛变险些毁灭中共中央而改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他一生只留下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让人难识真面目。他走过的歪斜足迹直到今天才被厘清。他就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本书较为全面地记述了顾顺章从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人,蜕变为中共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叛徒,最后又被国民党惨杀的一生。
  • 锦绣帝妃

    锦绣帝妃

    推荐完结古言《茉乱帝凰》她是殷家医女,爱的却是战功赫赫的狮狼。他救过她,亦要她的命!他曾说揭下他面具的女人只有她一个,她也把天下间最为尊贵的帝王玩弄于股掌。从医满天下到占山为匪,从欺君之罪到身陷囹圄,从旌旗十万到诱君入瓮……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自控力成就杰出少年(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自控力成就杰出少年(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杨略经过人生规划,确立了目标,却遇到了种种新的问题:空有雄心万丈,却只有三分钟热度,稍作坚持就偃旗息鼓;作业总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哭着做完;不懂时间管理,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忙碌碌,效率却很低下……面对高考的重压,杨略陷入了极大的恐慌,父亲及时地告诉他:要取得好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强大的自控力。
  • 不洗内裤的保姆

    不洗内裤的保姆

    冬梅因不给主妇洗内裤跟主妇吵了起来,于是一甩手走人了,炒了主妇的鱿鱼。冬梅是保姆。这家的主妇叫赵娜,是某家医院的护士长。冬梅是她二姨花卉介绍给赵娜做保姆的。花卉和赵娜是老同学,冬梅来城里打工也是花卉的主意。冬梅和赵娜见面那天,花卉就和赵娜说好了,按冬梅老家的习俗,冬梅不能给主妇洗内裤,若洗就会一辈子不生孩子,不吉利。
  • 天机古卷Ⅱ

    天机古卷Ⅱ

    一部家传古卷,引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职业,世受皇家供养的天机大夫,因何流落民间?主人公祁天下,在得到古卷之后,鬼使神差地踏上了一条危险重重的探险之路,而这条探险之路,将逐步揭开亘古谜团第四爻的秘密。干云洞、黄房子、原始密林、黄河之畔。斗奇术、破震物、施占卜,洞悉天机。黄大仙、老鬼子、尸魅、异兽,陆续登场……
  • 堕落的魔术师

    堕落的魔术师

    「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将你解放。我将愿望做成了空壳,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天。我毁灭了世界,又创造了世界,但我却依旧将它做成了空壳。」恶魔高校DXD——噬血狂袭——魔法使之夜——fatezero(进行中)群529948281
  • 盘神帝尊

    盘神帝尊

    天门魔人突现,征伐天下!身为一州霸主岳家也惨遭毒手,家主身死,家族败亡!大少爷岳云天身陷贼手,没想到被丘山妖修所救。为报父仇,拜在玄龟玄青圣尊门下,修炼五行诀、天地人三书,阵法炼丹炼器无所不能。本以为大仇可报,谁知道天门展现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孤家

    孤家

    一个成熟的灵魂,一睁眼,看见了两轮明月,周围古香古色,他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稚嫩的孩童身体。自己成了一国公子,可悲的是,他正作为质子,被质往敌国。周围的人皆不怀好意,他隐忍八年,终于等到了一个回国的机会。这一天,他的父君领军在外,突然驾薨。这一天,他得知他能回国继承君位,但一路上危机重重。这一天,他年方舞象。(纯历史架空文,世界背景有类似附魔的武器打造技术,但没有修炼,只有普通人,有点强壮的普通人,以及非常强壮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