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4400000001

第1章 犯错,让人生更美妙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一幅镇馆之宝——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笔下的城市文化,被用现代手法表现为长128米,高1.5米的巨幅动漫作品。投影仪以四分钟为一个周期,两分钟日景,两分钟夜景交替流动。行走其间,宛如置身远古时热闹、繁华的开封集市。这个多媒体作品,由一群80后,历时半年多完成。于正,是团队“老大”。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仿摹者很多:有明代版;清代版等多个版本。而这些版本,无论画风还是内容,都各不相同。于正率领团队第一次提交方案时,就因版本问题闹出了笑话。

有一位专家看过他的初稿后,突然问,为什么你们墙上挂着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而动画里却是清院版?这一问,问的于正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为,理工科出身的他,对《清明上河图》压根没有仔细的了解和研究,只是机械性地在完成工作。

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原作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动态版要把原作放大近30倍。这就意味着被放大的每个细节,不仅要经得起推敲,还要忠实于原作,忠实于历史。制作过程中,于正他们看到图中,一个大酒馆旁边,有一尊高耸的“木架子”,凭想象,认为那是“脚手架”或者“烂尾楼”。于是,把它给“完工”,以显完美。

不料,专家说这是画蛇添足。那东西叫“欢门彩楼”,而不是想当然的脚手架、烂尾楼。于正心里不服气,偷偷查阅相关资料,那确实叫“欢门彩楼”。是古人放在大的酒店门口,引人注目,招揽客人的道具。别称又叫“高棚”。

图中,还有一个低矮的房屋上写着“脚店”。80后的他们暗自发笑,心想:古代人还挺会享受,居然那么早就有“洗脚房”。后来,经过专家指正,他们又错了。古代“脚店”,相当于现代的汽车旅馆,是提供过路客人暂时歇脚、喝茶的地方。

闹了许多笑话后,于正聘请了三位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每个细节处,都谦恭,认真,严谨地和专家推敲、商讨,力求精准地还原历史。

《清明上河图》人物众多,规模宏大。初看,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细看,个个形神兼备,小巧可爱,每个人物,只有两公分左右。而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最大的人物则有二三十公分。所以,各个人物的衣服花纹,褶皱,配饰、帽子等等,都必须经过仔细研究、考证,是否符合当时的年代。于正不再敢想当然,每一处、每一步,都向专家请教,考证。

然而,这幅百米长卷的最大挑战和创新,莫过于夜景的设计。因为,不管《清明上河图》有多少版本,每个版本都不曾表现出汴京城的夜景。且中国的水墨技法很难用夜景表现。经过和专家反复商讨、研究,于正亲赴开封城考察,发现每天凌晨四五点,开封的大街小巷,店铺门口就摆满了桌椅板凳,夜排档场面非常火爆。当地老人说,这是从北宋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的风土习俗。就这样,为夜景的《清明上河图》找到了佐证和资料。

世博会,不能出现任何偏差,尽管于正和他的团队,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做了很充分、细腻的前期准备工作。然而,当第一稿《清明上河图》投射到现场时,本该在画面中行进的小人,“飞檐走壁”跑到屋顶上去了,本该在街道上卖包子的小商贩,两条腿站在河水里了,城门下,器宇轩昂骑马的官人,胯下却没有马……

诸多的错误,让于正既紧张又害怕,因为离开幕式还不到两周时间。于是,于正不惜花大资源,大价钱,再次请来相关专业人员,夜以继日地加以修正、完善……

而今《清明上河图》顺利展出,且赢得诸多溢美之词。徜徉于这幅长卷中,仔细聆听,小河会有潺潺流水声,驼队走过,会有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市井中,小商贩在叫卖,河堤上的人和船上的人,相互打着招呼,睡觉的家丁在打鼾,玩耍的孩童在念着童谣,更有读书声,说书声……

一群80后年轻人,用现代手法表现中国历史艺术瑰宝时,实际上是在完成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他们原先对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史类精华,带有一些抵触和藐视情绪。现在,他们在不断的犯错中,不但渐渐领略到历史文化的精深和曼妙,更丰富、完善了自己的人生。

同类推荐
  •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送别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送别情怀或发表议论。从送行者一方讲是“送”,从离别者一方讲是“别”。 从古至今,“送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包括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名家名作。从时间上说上起西周,下迄明清;从空间上说,送别所涉及的地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书除送别诗之外,还选录了一些送别词。送别词是对送别诗的发展,将送别诗、词并录,可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送别文学的全貌。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放飞心灵的风筝

    放飞心灵的风筝

    土地,蓝天白云覆盖的土地,我们身躯亲近的土地,在平常情况下,有谁会更多地关注呢?即使关注又有谁会倾其全心呢?一般的人~大概很少有。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热门推荐
  • 天台风俗志

    天台风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熊的自白书

    熊的自白书

    一个成功白领的人生独白,当代中国的“变形记”,职场生涯的“无间道”,都市岁月的“志怪录”,原始生态对于庸常生活的突围——我们最终究竟是鹰、狼还是熊?《熊的自白书》是一部探索都市人心灵原始意象的小说,讲述了世界五百强公司上海职员凯文的职场沉浮史。从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到四十岁升职为亚太区总监的历程中,他先后遇见了鹰、熊、狼三种野兽,它们奇迹般地一次又一次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这是一则都市白领的童话,一段现实主义的奇幻经历,一趟黑色幽默的追逐理想之旅。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葛兰西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学说的核心,是葛兰西作为列宁逝世后最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葛兰西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之一。本专著以文化领导权与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关系为切入点,系统地考察了文化领导权及其相关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同时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人学等多重维度上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和阐释。
  • 突围集

    突围集

    当下经济下行,未来的改革着力点在哪里,哪些领域有可能闯出新的改革路径?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对当下的改革和未来的经济有何影响?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他善于从现实世界出发,在《改革的逻辑2》一书中,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当下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做了逻辑清晰的梳理,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和当下的问题所在,同时对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 眼科阐微

    眼科阐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丽白楼诗话

    丽白楼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楚烈帝

    大楚烈帝

    谋天下,得民心,除内忧,御外辱,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且看二十一世纪的熊元穿越战国末期,成为楚考烈王熊元,带领楚国一步步走向强大。在此提醒!考据党慎入!不喜勿喷!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