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天,田歌兴奋地把艾小未拽到那棵香樟树下,眸子闪着光亮,咬着她的耳朵,急切而短促地说:“小未,告诉你个秘密,你可不能说出去哦。袁牧说……他喜欢我!”
虽然,艾小未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欢喜地说:“是吗?真的呀。”但她心里却笼罩了一层灰暗,就像正午的阳光投射下来的香樟树阴影。
袁牧的名字,一直是她们内心深处共同的、甜蜜的秘密财富,一旦谁点破,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那一瞬间,两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之间,突然生出了蛛丝一般的细密隔膜。
二
隔膜就是隔膜,再细再透明也无法忽视。
艾小未相信,她们之间的一些事情,有的是这样开始了,而有的却是这样结束了,也许再也回不到香樟树下的从前了。
可是,一个无聊的午休,田歌忽然走过来说:“哎,小未,我们到香樟树下坐一坐吧。”小未不能拒绝。于是她们又走在一起了。
沉默了一会,小未看到田歌欲说不说的样子,就问:“田田,有什么事吗?”
田歌顿了顿,细声细气地说:“你知道吗?学校要举办演讲比赛了。我想代表班级参加。可是……”田歌的语气变得含混、扭捏起来,捡起一片树叶反复地揉来揉去。
小未着急地说:“你到底怎么啦,有啥事就说嘛。”
“我想……我想……”田歌一连说了好几个“我想”,才说,“小未,你帮我写演讲稿,好么?是帮我写。”田歌盯着小未的眼睛,强调着“帮我”两个字。
小未犹豫了几秒,点头,表示答应了。因为,她想,田歌是在恳求她,且又是多年的好朋友。总不能因为袁枚的事真的反目成仇吧。何况大人们都说“君子有成人之美”呀。她得把那点心思hold在心底。
三
小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写出了演讲稿,署名是田歌,且用黑笔重重地描过,非常醒目。
很快,这篇演讲稿在同学中间传阅,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尤其,袁枚的“文采斐然”四个字,简洁有力,委婉贴切。令小未感动的心里就像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温暖地流啊流啊……这仿佛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后的欣慰和自得。十六七岁的女孩,活在赞美中是多么重要啊,尽管大家崇拜的是田歌,可执笔者是自己呀。
接着,小未被田歌邀请参加她的演讲排练。小未也就积极地参与,并对田歌的声调、表情以及配乐,给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排练了几天后,大家觉得效果超级棒,于是都非常兴奋,想象着正式演讲时的那份激越和荣耀。
这时,坐在一边的小未突然说:“我觉得,有句话要改动一下。就是把‘最终我们将走到一起,改成我们的灵魂将最终走到一起。’”这显然是个微不足道的改动,大家想了想,都表示同意。但田歌却突然沉着脸说:“我都记熟了,不能改。”
“不行!必须改!有些时候,相知的朋友,未必都能在身边,只有他们的灵魂、灵魂在一起。”小未的固执,让大家一时觉得怪怪的,彼此望一望不知缘由,只能不置可否地安静下来。突然,一个声音说:“这样改比先前精准!”
不用看,小未知道那是袁牧的声音。心,被信任和伤感所击中,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其实,一直以来,她想得到的,就是这种心有灵犀的应和与默契。
不料,田歌走过来,一手搭住小未的肩说:“要不,你先走吧。我们……再讨论一下。”小未有些气愤,冲田歌无声地笑笑,眼睛看着桌角,肩膀轻轻一耸,待田歌的手滑落下去,向其他同学点点头,拿起书包,快步走了排练室。她想,自己写好稿子交给田歌,就该远离。何苦要等到她“鸟尽藏弓”呢。
四
尽管那天起,艾小未时常刻意回避着田歌和袁牧的身影。
可是,今儿,在那个窗台上,当田歌把一张写好的纸条匆忙又慌张地塞给袁牧时,艾小未是装看不见的,且把身子扭过去,转着钥匙圈上哆拉爱梦玩偶的小帽子,一遍一遍,一下一下,像是和尚捻着佛珠,提醒自己,淡定——淡定——淡定——
上课铃响的时候,艾小未才无精打采地夹在人群里走进教室,匆忙中,不知被谁搡了一下,手里的历史书“啪”一声摔在地上。就在艾小未蹲下来捡书的瞬间,猛地怔住了,那张貌似眼熟的纸条就在她鞋尖儿前头躺着呐,一个角还在微微颤动着,像是怕秘密被发现,又像是在炫耀。艾小未来不及多想,旋即用历史书将它罩住。
课上,艾小未神不守舍地在汉武帝威严的注视下,用右手在掌心将纸条搓成一个小细卷儿,紧紧地攥着。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盼望着早点下课,快点放学。虽然,她没有想好,怎么处置这个纸条。
可一跨出教室门,她就严重后悔起来,对于她俩的事,自己是明明装看不见的,为什么又要不明不白地搅进来,这情书让别人捡去,不是更好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是无法面对她俩在一起的事实,还是无法面对自己暗恋袁牧这件事?
袁牧,一想到这个名字,艾小未就感到一阵心悸。她得承认这个事实,她是真的陷进去了,是那种挣脱不开的“痛并甜蜜着”。这就是爱情的滋味吗?多么寂寞,多么痛楚,多么无奈和无助啊。艾小未想着,不自觉地失落和不安起来,难道今天捡起纸条,是想窥探他们的秘密,是不是有点可耻、不够朋友?可换位思考,他们还需要自己的友谊吗?意识到这一点,艾小未立刻有了种冷冷的眼光和心肠。
五
对于早恋,已经不是什么允许不允许,正确不正确的问题。它的麻烦在于规则是明显的——会使当事人陷入足够的尴尬、压力和惶恐之中。因为很少人会认可少年的感情,虽然大人们也曾经年少过,但他们总是以如临大敌的心态对待这个问题。
艾小未相信袁牧和田歌之间的纯洁。但另一个念头又狰狞地冒出来,我为什么要替他们开脱?他们凭什么这样全然无知、心安理得地接受我的包容和保护?如果友谊这张网被撕裂了,也是他们背叛了我。
想到“背叛”这个残酷冰冷的词语,艾小未觉得自己受伤了。这个纸条或许是上帝赐给她报复的机会。是的,每一个早恋的人,都应该尝尝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滋味。这就叫代价,爱的代价。
有了幸灾乐祸的愤恨,艾小未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手心里渗出了粘粘的汗。
她走的这条路,正是通向老师办公室的路。“告密者”三个字,跳进脑海里来,让她多少涌起一点伤感。是竞争和背叛教会她生存和回击的本能,可是这决定又背离她身上更为本质的东西:善良、宽厚、事不关己、退一步海阔天空。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从身后扯住她。艾小未一个激灵,有一种想转身逃离的感觉。她根本不想把这变成老师、家长指责田歌的话柄,更不想让田歌遭受来自同学间的轻视和白眼。可……我凭什么要为他们着想呢?
六
就在艾小未踌躇、犹豫时,看见了正从办公室走出来的田歌。
四只眼睛碰在一起,没有跳开。但因场合的关系,显得有点陌生和尴尬。艾小未下意识地攥紧纸条,潮乎乎的黏在手心。
“我知道你为什么来。”田歌看着小未说。
“为什么?”话一出口,小未就后悔,觉得自己缺乏不动声色的镇定。
“袁牧刚走掉。我们分手了。”田歌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小未听出了几分灰暗。
小未沉默着。田歌继续说:“你知道吗,他和我在一起……很压抑。我以为是你出卖了我,把事情都告诉了他,关于演讲稿的事……所以,我上午写信告诉他真相并提出分手,以维护我最后的自尊。我不想让你们……鄙夷我。”
风轻轻吹着,但小未并不觉得凉爽,田歌说的那封信,正在她手心里汗津津的攥着。她低下头,心虚虚的地想: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没有比让自己心仪的男孩看轻更要命的事了。而田歌用这样的方式对袁牧坦白,是一种几乎没有退路的孤注一掷,甚至还有点壮烈的冒险精神。但她的做法,她理解并敬佩。也许,这是好朋友之间才有的心领神会,没人可以替代。
“可现在我知道了,你没有。”田歌接着说,“没有因我的虚荣而出卖我、揭穿我。谢谢你。”
刹那间,小未心里生出了一种惭愧和隐隐的痛感。用沉默的眼睛望着田歌,虽然有强烈的冲动想告诉她一切,可什么是一切呢?为什么她们之间会产生如此巨大的隔阂和误解,友谊和秘密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呵。
当艾小未和田歌手挽着手,用体温告诉着彼此的心意时,一切的解释似乎都显得那么多余。她们走着,想着,说着,那些亲切的日子正慢慢走近,也会渐渐走远。
那些女孩之间的小恩怨、小秘密、小较量,就像阳光下的落叶,发着光,发出会心的笑,终会成为特别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