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5300000001

第1章 序1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多数人认为美国是靠科技创新战胜了苏联,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我看来,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创新的国家其国力不可能真正强大。事实是,今天的美国,文广义化产业占其GDP比重超过了20%,是美国国内第一大产业,也是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我们可以结论性地说,今天美国的国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发达和全球出口上。这跟美国大学体系中“创意写作”机制的创建和发展有关,美国高校在美国发展中不仅仅承担了技术创新的功能,同样承担了文化创新的功能,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高速引擎。但是,中国高校却不是如此,中国高校没有“创意写作”学科,中国高校文学教育走的是文学史知识和语言学知识教育路线,明白宣称不培养作家。中国高校在过去的一百年现代化史上承担的功能是非常尴尬的,它承担科技创新功能,也曾经试图承担社会改造技术的提供者角色,但是,它扮演文化传承者的形象,但是,却一直没有真正承担文化创新者的义务。它支离破碎、附庸风雅地追随西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路线,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大学在科学主义的思潮中没有占据先机,也当然没有后来居上,只是在技术创新上少有作为,却把文化创新的任务排斥在自己的体制之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大学的其他可能?也许校园现在应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科学技术专家的大学,一部分是文学艺术家的大学。大学应该建立一种系统,更高等级的系统诉求,在科学技术创新之外,还有另一种推进全社会文化创新的力量,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提供动力。

2004年我从剑桥大学任访问学者一年回来,去拜访钱伟长校长,见面没寒暄,他劈头就句:你觉得我们上大中文系现在怎么样?我当然说好话,他老人家关心的事儿我们真是尽力了,再说,我们的确也有很大进步。但是,他反问:是这样吗?我们跟复旦比,怎么样?我们赶上了复旦没有?我就噎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当时,大不列颠学术基金会资助我到英国访问一年,加上之前我在新加坡工作、法国讲学的经历,我有很多想法,包括对中文学科改革的想法,我感觉,未来的高校文学教育,可能应该以“创造性写作”(我们翻译成“创意写作”)为主要方向,这是中国文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而我们现在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明确告知“不教写作”、“不培养作家”的,这个体系教语言、教文学史、教文学理论,但是,就是不教文学创作本身,不教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这是和当代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不适应的,当时,我感觉到我们的中文系学生找不到工作、跟文化创意产业不衔接的弊病,认为整个中国的高校文学教育都要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中的文学学科应该有一个大检讨。后来,钱校长让我写个报告,要我把对中文系教育教学想法整理成文字写给他。写报告的时候,发现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还只是皮毛,很多问题没有想透,这让我不得不马上提起精神,进一步收集海外资料,翻译学习,此后,创意写作研究好几年研究成了我常态教学科研之外的一个“私密”任务。三年前,我终于向周哲玮校长写信,建议创建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在周校长的关心和文学院陶飞亚院长的推动以及董乃斌、王晓明、王光东、曾军、张寅彭等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三年前我们创建了全国第一所高校创意写作中心,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本科“中国文学创意写作平台”,去年又在中文系创建了创意写作创新学科。

在我看来,中国高校文学教育同语言教育混融为“语言文学学科”,已严重滞后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需要,中国式“语言文学”模式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钩,中国高校文学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应新的文化产业化发展形势。比较西方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发展,同西方文学教育接轨,走“创意写作”教育教学之路,是中国文学教育独立发展的重要未来方向。当代高校文学教育一直和语言教育混融,形成了“谈文学就是谈语言”、“谈语言就是谈文学”的混融观念,进而造成了文学学科学科属性认识上的偏差,含混地强调其“基础类”、“研究性”学科属性,忽略其“艺术性”学科本质,否认甚至反对其应用性。事实上,文学和语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文学教育不仅仅应该教语言修养、文体格式,更应该教个体表达和创造思维(“自我诗化”),文学是语言艺术,但是,从创造性这点上说,文学却恰恰存在于语言之外,文学的本质是“创造”,不是“语言”。文学教育应回归其创造性艺术教育的学科本性。目前的所谓“文学教育”完全不适应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冗余学科。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年位列最难就业专业排名前十位之内。高考网2009年9月22日文章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最难就业专业第七位,因为该专业“看起来什么都能干,其实什么都干不了”。按照目前体制培养出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失去了“文学哨兵”的就业需求,有知识却不能创造,能鉴赏却不会创作,他们还有什么就业前景呢?目前的文学教育是“把文学当作意识形态”时代教育体制的遗存,是为培养“文学哨兵”服务的,以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为主,教授语言知识、语言修养,教授文学史知识和文学鉴赏批评能力,却不教授文学创造能力。以前我们“把文学当作意识形态”强调作家身份及其创作的独特控制管道,自然我们也不需要面对大众的以“独创”为指归、以个体表达为核心的“创意写作”能力的培养。1980年代兴起的“先锋小说潮”及其后的启蒙主义文论让我们误以为文学的个体性和创作性的是不可习得性的,文学创作与创作成规的可继承性是对立的,我们不承认文学创作能力可以培养、教育,因而我们没有指向“创意写作”的高校文学学科。摒弃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模式,建立新型的以创意写作为方向的文学。文学教育应有独立学科地位,应确认其作为艺术教育学科的本质品格。改革不可能在现有的语言文学系框架下进行,应该走创建独立的属于艺术学科的文学系的道路。

“创意写作”是一切创造性写作的统称,包含狭义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和非虚构类类创造性写作等。创意写作不仅培养作家,还更多地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西方的文学教育一般归属艺术类,把创意写作作为文学教育教学的主攻方向。目前创意写作在西方是一个包含近20个子门类、提供本科、硕士、博士学科课程的大学科,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创动力。但该学科在国内还处于空白。中国的文学教育归属于人文社科类,以文学研究为主。传统中文系一般开设基础写作和应用文写作,但二者较少涉及创造性写作的教育教学。传统中文系在学生培育目标上明确宣布“不培养作家”。因此,打破现有语言文学系框架,创建新型文学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文学系不是新闻系、文秘系、语言系,不培养公文写手、新闻记者,甚至不培养语文教师,文学系应该以创意写作为专业,培养具有艺术创造思维和文学写作才能的专业人才,他们未来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员。

西方文学教育经验、与世界文学教育接轨要求我们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创生于美国,1936年爱荷华创意写作工坊创建,之后创意写作成为一门新兴科目在美国大学内得以确立和推广。不同于一般大学课程由教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创意写作的教学有其特殊规律和方法,在这里不断从个人的经历、回忆、观察、思考中深挖素材,写出以往没人写过的原创作品成为教学目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在这里变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写作真正切近学生个人体验是创意写作教学的根本原则,其授课形式多采用学生与老师组成合作团体,在课堂上大家平等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各抒已见,对别人的作品可以任意评价,优点、缺点、称赞、批评、修改意见等等。目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墨西哥、韩国、菲律宾等国家也纷纷开始效仿美国,在大学设立创意写作专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势要求我们改革。美国的强盛不仅仅因为他们的军事能力和传统工业技术,更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GDP占比约20%,是美国第一大产业,同时也是美国第一出口产业,其出口额超过军工和一般制造业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总值约5%,极端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按照美国水平,中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至少可以有4倍的空间。目前,我们文化创意产业的落后最主要是因为的搞笑文学艺术教育落后所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大的文学艺术教育学科,但我们缺乏这个学科引擎。

中国的未来要靠创新,要靠思想和艺术创造力,否则,中国没有前途,我们永远摆脱不了在世界分工中做没有脑子的生产机器的角色,我们永远只能是给别人打工的命运。创造性人才需要天赋,但人的创造性并非不可以培养,创意大师赖声川就说人的创意才能可以创意概念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训练来提高。欧美创意写作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改革现有文学教育模式,创建以创造性写作为方向的独立文学教育学科,培养新型写作人才和创意人才,承担起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发动机角色,是完全必要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是中国首家致力于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并将之与创意写作教学、创意产业实践结合的科研单位,中心以创建中国化现代创意写作学科为目标,致力于美欧现代创意写作学科的引进和中国传统写作学的现代化改造,改革中国高校中文教育教学培养机制,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专业创作人才及具有原创写作能力的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才。产业实践方面,中心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创意文化产业研发、设计和策划团队,中心曾经承担2010年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陈展策划等项目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影响力。目前中心已形成与“文学院中国文学创意写作平台”、“中文系创意写作学科组”三位一体的合理架构,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澳洲拉筹伯大学相关系所形成了稳定的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关系。中心创立以来进行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去年在中文系开设了创意写作实验课程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归集数年来翻译和编写的资料,编撰了本丛书,作为中心近年工作的一个小小展示平台,本丛书目前已经完成《创意写作:虚构与叙事》、《创意写作:美国战后文学的系统时代》、《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创意写作概论》等4卷,但研究还在继续,成果还会不断推出,因而丛书保持开放,但愿它未来能达到和建构一个创新学科、开创一个创新课程体系向适应的规模。

我的同仁们在这个过程中,经历难以言说的困难和曲折,他们无私奉献和无偿劳动的精神,对创新的迷恋和对教育的执着,让我感动。本丛书除了感谢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之外,还要感谢校、院、系各级领导的支持,特别要感谢王光东教授的指导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这套丛书的出版。

葛红兵

2011年元月于上海大学

同类推荐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老春水

    老春水

    《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每读这段,都确信自己亦难脱情之所钟范畴。流行歌曲里的“忘情水”,是不可能取来的,即便有,我也不会喝。在春光春色春水里,让我的情感涟漪至老不绝吧!写文章,需要用情,但最忌滥情。为文时,控制感情,少用形容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春水可以晃动荡漾,但不能泛滥,泛滥即成灾害。文字亦然。那么,就认认真真听天由命地生活,小小心心克制冷静地用情。春水无尽,长流到老。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穿越“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亦被称为“死亡之海”。郭小川在诗集《昆仑行》中曾一咏三叹:这里是名为“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黑夜只听风声,白日只见云朵;这里是几乎没有动物的“死亡之国”,大雁不敢停留,小鸟不能掠过……来到和田,我就急不可待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以及北京市援疆指挥部的同志一道去采访老战士宋才盛。他们几个月前还见过面。没承想此番找到宋家,却是斯人已“去”。
  •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共四章,里面记载着作者对亲情、友情、生活、自然的点滴思考与感悟。作者将多年生活、工作的记忆点滴,罗列成文,内容涵盖幸福和快乐、感动和忧伤、相遇和别离等诸多情感经历。
热门推荐
  • 醉爱:总裁宠妻超给力

    醉爱:总裁宠妻超给力

    前世,她被父亲的小三扔进海里喂鲨鱼。今生,她要把失去的全部夺回来!*爆炸新闻:国民男神戚吾尊已经有新欢,暧昧不清不作回应!“你干什么?!我是男的!”“女扮男装也算?那你有本事别护!”“戚教授!你有点师德好不好?”“你们年轻人不都喜欢吗?”闵旻吐血而亡。逸城人人都知道,戚吾尊把闵旻宠上天。但大家不知道闵旻是头腹黑小野狼。“你认识司晚晚吗?”“认识。”“你知道她是被你前女友害死的吗?”“我猜到了。”“你前女友借你们的私生子上位,你不觉得恶心吗?”“放屁!我唯一的儿子在你肚子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蕃沙洲释门教法和尚洪辩修功德记

    大蕃沙洲释门教法和尚洪辩修功德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道巅峰

    武道巅峰

    华夏古武宗师陈凡,穿越到以武为尊的九州大陆,身为武痴的他,势要走上武道巅峰,斩万敌,踏苍穹,威临诸天万界!这是华夏古武与九州武技的融合,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灵犀一指,这些传说中的武功,相继在九州大陆大放异彩!天才?只配被我踩在脚下!
  •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就没有我们不敢做的事,没有我们过不上的生活。《你的勇气,价值连城》是北京大妞陈静的倾心之作,40多篇精心写作的文字,陈静用细腻而内敛的笔触,和你一起解读这个世界的温暖与坚强。人生就是这样,百转千回后,你慢慢学会了背过身流泪,转过身微笑;学会了将心事悄无声息地尘封和隐藏。一个坚强的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让自己不动声色地强大!
  • 山上有个鬼第一卷山

    山上有个鬼第一卷山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传说,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故事……山卷——忘魂篇—好啊,我们私奔吧,我带你去远方,带你去看最美丽的风景……鬼将军篇—你可以抛弃你的慈悲,抛弃你的软弱……因为战场上不需要那些东西,战场上只需要活下去……金翅魔王篇—王座之上,除了孤独,只剩寂寥……黑帝篇—黑色的帝王,掉落了凡尘北羽篇—北方有佳人,黑背白肚剪刀尾玉玄篇—那三个拿砍柴刀劈出来的奇丑无比的字……蛇舞篇—江湖有多远?江湖在……你我之间道史篇—历史都是由活着的人写的不是吗?红妆—总有一天你也会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人,你会为他穿上嫁衣,你们幸福快乐,也许还会给你们的孩子讲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鬼的故事……繁世卷鬼卷前传——陌
  • 快穿之boss大人我来了

    快穿之boss大人我来了

    作为“祖宗”辈儿的人,初缈已经不记得自己活了多久了。天上的日子过于无聊,为了防止自己提前步入老年生活,初缈决定去小世界里玩一圈。本来,她设想的生活是这样的:浪啊~浪啊~浪~哪成想,现实是这样的:撒啊~撒啊~撒狗粮~#往后余生,咱俩把黄金狗粮撒遍亿万小世界,撑死那些单身狗#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全书通篇以日本社会生活中的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为切入点,讨论了日本人对美的体会,对生死之道的领悟,作者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精神底色的探究,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让读者感受了日本文化那种“具体入微”的美丽,尝试了那种“花是樱花,人是武士”的“忍恋终极”的落花之美。日本人的内心是紧张的,但情感却是极其认真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讲究“道”,在各自传统的文化道场里,固守日本其本身的社会文明,其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认真的仪式讲述人生的真谛,又将日常茶饭事升华为“道”,将人生的体验全在“道”上。
  • 重生之嫡女不从良

    重生之嫡女不从良

    纳兰悠悠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四岁的年华,闭上眼就能想起自己前世悲惨的经历:意中人的残忍,多年的欺骗,出生便夭折的孩子……再睁眼时,她已经不是那个懦弱的纳兰悠悠,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她要将所以背叛她伤害她的人全部踩在脚下!脚踩庶妹,智斗家主,一招翻身,那个什么渣男皇子,通通滚蛋吧!
  • 迟迟归来喜欢你

    迟迟归来喜欢你

    滴滴,扶木新书已上架!【简介】安迟迟:“我没有豪车。”郑学扬:“我有,就够了!”安迟迟:“我成绩不比你好。”郑学扬:“我们一样好也行。”安迟迟:“我有喜欢的人了。”郑学扬:“那个人,只能是我!”(以上纯属迟迟与学扬的对话)【甜蜜番】安迟迟——茫茫人海,浮世三千,我心,归何处?郑学扬——落叶归根,你归我,可好?〈〔本文文风甜蜜蜜,微微虐心〕〉……………………书群号:793013948
  • 快穿之曾经我也想一死百了

    快穿之曾经我也想一死百了

    “你好,欢迎来到崩坏系统。”自从碰到这个小混蛋系统,七栀她整个人生从此翻天覆地的改变。可她唯一的念想就是想早点死。死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死这么难呢。老天爷为何总是不让她死。人活着实在是太无聊了。死更容易解脱。-多次任务以后-求求做个人吧。别人家的系统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它家系统一天到晚只研究如何把世界崩坏掉,增长业绩。天天拉着她往火坑里跳,要么被男女主追着打,要么就被反派追着跑,简直丧心病狂,人性扭曲。不就是想早点死吗?这日子真tm操蛋!行,她不干了!好好活着它不香吗?-崩坏食用指南:【治愈文】1.本文有cp。2.男主只有一个。3.男女主身心健康。4.本文脑洞大,食用请慎重。5.穿梭的世界基本上都有玛丽苏的雷点。欢迎大家在评论里活跃,一起瞌cp。不喜文笔者,出门右拐不送,不接受恶意差评。[原创作品禁盗禁转载复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