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9800000004

第4章 欧洲国家的民俗风情

一、英国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

英国人谦虚、幽默、不喜欢夸夸其谈,更不喜欢别人打听自己的私事。谈论天气是英国人最永恒的话题。

英国人不喜欢大声喧哗,也忌讳众人面前相互耳语,与他人谈话,也注意保持一段距离。

英国人注重礼节,“Please”、“Thank you”是最常用语,“Lady first”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人们互相约会要提前一周左右,一般先用电话联系好。英国人对自己的时间,习惯于有条有理的安排,随便打乱和改变计划,轻意辞掉约会,是对人的不尊敬和失礼。

英国人喜欢明码标价,不喜欢砍价还价。

到英国人家里做客,早到是被认为不礼貌的,准时赴约、餐后一小时告别是最好的方式。赴约时,别忘了带一些小礼物送给女主人。

吃饭时,嘴里尽量别出声响,刀叉尽量轻拿轻放,不要劝酒,也不要不停地与人交谈。

很多英国人都相信13日又恰是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英国人不习惯过多的感情外露,更不善于做浅薄的调笑、打趣,但可以成为快乐的伙伴。

二、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简称法兰西或法国。它位于欧洲西部。

法国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较小城市如里昂,你得表现得格外正式,处处勿忘握手,多握几次更好,别问对方家事。法国人对“商业机密”也很敏感。法国烹饪誉满全球,法国人非常讲究吃,就餐是法国人的一大快事,一般喜欢晚宴,不喜欢午餐会谈。到了招待的时候,主人的用心是无微不至的。比如,晚餐的时候,应该招待夫妇两人,这是常识。若应邀到对方家里进晚餐,应先叫花店送些花去。进餐时法国人对味道很敏感,所以,每当有客人夸奖菜肴很好吃的时候,就会很高兴。因而,当客人把所夸奖的菜肴吃完的时候,一定会再端一盘新的上来。有这么一种说法,即法国人“夸奖着厨师的技艺吃”,英国人“注意着礼节吃”,德国人“考虑着营养吃”,而意大利人则“痛痛快快地吃”。的确,这句话把法国人的性格表露得淋漓尽致。法国有句谚语:“酒已取出就得喝”。

在法国,要注意商务礼俗,法国人忌讳“13”,他们不住13号房间,不在13日这天外出旅行,不坐13号座位,更不准13个人共进晚餐。

法国人喜爱花,生活中离不开花,特别是探亲访友,应约赴会时,总要带上一束美丽的鲜花,人们在拜访或参加晚宴的前夕,总是送鲜花给主人。赏菊是我国人的一种雅兴,但法国人却不同,切记不要送菊花,因为在法国(或其他法语区)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其他黄色的花,象征夫妻间的不忠贞,千万别送。另外也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在法国,康乃馨被视为不祥的花朵,你如果糊里糊涂地买一大把康乃馨,送给法国人,碰到脾气大的,不挨揍才怪呢,法国是个盛产花卉的国家,法国人民将鸢尾科的鸢尾花作为自己民族的国花(欧洲人把鸢尾花叫做“百合花”)。法国人喜欢玫瑰,栽培有7000多种,玫瑰花表示爱情。

在法国,男人向女士赠送香水,有过分亲热和“不轨企图之嫌”。也别送刀、剑、刀叉、餐具之类,若送了,意味着双方会割断关系。送花通常要逢单数,但别逢不吉利的“13”。法国本土出产的奢侈品,如香槟酒、白兰地、香水、糖栗等等,也是好礼品。在法国,一些有艺术性和美感的礼品如唱片、画或一些书籍,如传记、历史、评论及名人回忆录等会很受欢迎。法国人除非关系比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礼。

法国奶酪至少有400多种,是闻名世界的奶酪之国。如果到法国人家中做客,主人不仅拿出各种各样的葡萄酒来招待客人,而且还会端出各种各样的奶酪让客人品尝。

法国人的衣着一般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巴黎人以服饰的优美和华丽精致而享誉世界。法国妇女是世界上最爱打扮的妇女,其服饰时髦,所用的化妆品也特别多,光是口红就种类繁多,早、午、晚用的都不一样,因而法国的高级服饰、化妆品和奢侈品也驰名于世。

法国人素来爱饮酒,他们爱喝葡萄酒、苹果酒、白兰地、威士忌、杜松酒等。除非餐桌上有烟灰缸,否则别抽烟。法国人不仅在用餐时,而且在平时也有喜爱喝咖啡的习惯。他们通常爱用大杯喝有香味的浓咖啡。因而,尤其在巴黎宽敞的林阴大道边,热闹的露天咖啡座比比皆是。

三、德国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

德国人一般早晨起得比较早,早晨7点左右,大街上就已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食品。他们还比较注意购置家具、布置家以及衣着的享受。他们平时还是较节约的,但在一年一度的旅行期间,则希望尽可能地享受一番。

与德国人交谈时尽量说德语,或携同译员同往。法国人多半会说一些英语,但使用德语会令对方高兴;与法国人见面或分手时尽量以握手为礼。握手时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称呼对方多用“先生”、“女士”等相关词语。如果对方身份高,须等他先伸手,在与之握手时,对方多半为你穿、脱外套,这时你不妨接受,再说声“谢谢”。当有机会时,你也可以替他或其他人穿脱外套。

应邀到德国人家中做客,千万别带葡萄酒去。因为此举足以显示你认为主人对选酒品味不够好。威士忌酒可以作礼物。餐后,喝完咖啡如果桌上根本没有烟灰缸,那就别吸。德国人甚至从国家意识出发,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成为朋友。

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他们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是不爱吃鱼的,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还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以拿马铃薯为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早餐简单,喜欢咖啡、小面包、黄油和果酱,或少许灌肠和火腿。午、晚餐很丰盛,一般家庭都有备有各种和盘子、碟子、杯子和刀叉。

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若送剑、餐具,则请对方拿出一个硬币给你。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你们之间的友谊。送高质量的物品,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烈性威士忌比低度威士忌受欢迎。德国人对礼品的包装纸很讲究,但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更不要使用丝带作外包装。此外,在德国,送上一束包好的花,是不礼貌的。

说起德国人的服饰,民族色彩并不明显。可是,有几个地区在服饰方面却很有特点。比如男的是小呢帽,帽上插一枝羽毛。在德国,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住得分散,上班、办事、买东西、看朋友,串亲戚都坐车,有高速公路近万公里。大学里的学生上课也要坐车。总之,自己没有小汽车,在德国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人们注意到,连60岁的老太太出门,也自己开小车。

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不要去访问。慕尼黑及科隆嘉年华会也宜避免。

四、瑞典

瑞典王国,简称瑞典,是北欧五国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宗教是新教,洛德教会具有国教性质,拥有约占全国人口90%的教徒。国王是瑞典教会的最高权威。

在北欧从商,流行着一句话:挪威人先思考,接着瑞典人加以制造,然后,丹麦人负责推销。的确,挪威人是着重理论,善于理出体系,而富于创造性。瑞典人则于应用,而精于产业化。至于丹麦人,则善于推销,而商业方面是高人一筹的。

瑞典商人心地好、朴素、不急躁、沉着而亲切。计划性强,看不出有丝毫不稳定的样子,属于殷实型的。凡是他们总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所以,办起事情来很缓慢。比如商谈的时候,就必须从头按照顺序说明,否则,就不理会。向他们推销的时候,必须从头详细地将产品的来龙去脉加以说明,而且,谈到这个商品的优点时候,更必须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优点,否则,他们就不会接受。

瑞典是地球上最遵守时间的国家之一。一个瑞典人要约在下午3点钟见面,如他来得早了,他会在外边的人行道上来回走动,等到三点整才进来见面。瑞典人很遵守纪律,也很老实。他们看到街上红灯,决不横穿马路,即使马路没有车辆行驶,也一定要等亮了绿灯才走。一个瑞典人,宁可自己留着糖果纸,也决不到处乱扔。瑞典人喜欢安静,不管大街小巷,都有汽车在奔驰,但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噪音很小。瑞典人很注意环境的美化和绿化。

五、挪威

挪威王国,简称挪威。位于北欧斯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国家,特别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峡湾海岸,富有神话色彩的万岛世界和北极圈内的极昼、极夜、极光奇景,都有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去游览。挪威,意为退往北方的路,有“夜半太阳之国”、“万湖之国”、“海洋之国”的美称。

挪威人还是十分友好、好客的,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他们都会请你到他家中做客。应邀到挪威人家中做客,切记两点:第一,准时。第二,带一束鲜花或巧克力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客人应在出席晚宴的第二天,送花或糖果等礼物给女主人。

挪威禁止酒后开车,一经发现,处理极严。在社交中,总要指定一个人做司机,故当天他不会喝酒。说话中避免问对方会干什么工作、工资多少、社会地位等私事。在挪威没有特别的禁忌,但是有一点要知道,宴会时大多喝一种当地出产的酒Aquavit。敬酒时,一定要目送对方,表示打招呼,喝完的时候也一样。

六、丹麦

丹麦王国,简称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新教福音信义会”是丹麦国教会,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

到丹麦去的男人,要仔细再仔细地准备礼服,因为当地上层人士举行的招待会上,着装要比其他欧洲国家的讲究多得多。最好随身携带一件防雨风衣。如果在拜会公司单位时要先约会。

丹麦人的工作,虽然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中最轻松的,但是,丹麦人在工作时间内仍然十分严肃,而且态度保守,认真。在进出其办公室时,勿忘以握手为礼。销售态度最好采取较温和的姿态。

若被邀请到对方家中做客,一定要送鲜花,或带上一些非同一般的精美礼品,而且务必准时,这是基本原则。在北欧三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挪威人先思考,接着,瑞典人加以制造,然后,丹麦人负责推销。这就说明丹麦人在商业方面是高人一等的。如SAS航空公司,充分地把握了北欧三国人的特点,在人事上的安排充分得到了体现:他们就多让丹麦人担任业务方面的事,让瑞典人当驾驶员,而让挪威人担任他们的工作。

丹麦人心地好,朴素,不急躁,沉着而亲切。计划性强,凡事都是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所以,他们办起事来很缓慢,比如商务谈判的时候,就必须从头按照顺序说明,否则,就不理会。

七、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罗马天主教为国教。西班牙被人们誉为“无雨之国”、“欧洲菜园”、“地中海陆地”、“旅游王国”、“海上强国”、“野兔国”、“永不沉没的航空舰”、“通往欧洲、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桥梁”、“橄榄王国”、“欧洲的果园”等等。

西班牙人对饮食极为爱好和讲究,因此,在西班牙境内,一流的餐馆为数不少。这里的餐馆以“叉子”的数量多少分为高低五等。餐馆通常每周休息一天,多为星期天或星期一。每天启市和收市的时间,较欧洲其他国家为迟,只有在游客区内才会较早开市,有的则是昼夜营业。

西班牙具有特殊风味的烹调术,是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塞戈维亚的烤乳猪,米兰达埃布罗的烤羊肉,巴伦西亚的以红色作配料的“巴戈亚饭”,曼卡的奶酪,比斯开湾的海味等,皆是脍炙人口的美食。西班牙全国有两万多间饭馆和餐厅,拥有120多万个座位,各式建筑保留着古老的民族风格,屋内装饰按传统风格布置,点油灯和蜡烛,使人仿佛回到了17—18世纪。

总而言之,在西班牙享受一顿美食,绝对毋须很大的花费。在西班牙,顾客到了早餐店里,只要对服务员说一声“啾罗”,很快就会端出一份像中国油条一样的食品。“啾罗”意为“油棒子”,出锅时有两丈多长,像一大堆卷起来的肠子,据说这技术是由中国水手传到西班牙的。

到西班牙做客的人,在办公时间以穿黑色皮鞋为宜,从不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后,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为西班牙人历来就喜欢黑色。西班牙人喜欢狮子、鹰、花卉、石榴,而不喜欢山水、亭台、楼阁。

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统的人,性格开朗而淳朴,北方的巴斯克人朴实而稳健,而南部的卡迈兰人,则因自古以来从事商业的关系,大多数是地地道道的商人。

西班牙这个国家现在还遗留着阶级制度,即限于上流阶级的人,才能上大学,而一流公司的高层人员,则多为这些上流阶级的人所占据。因此,较低一级的公司,他们的领导人员就都是职业学校毕业的中等阶级的人了。

在首都马德里,以及全国最大商港和工业中心巴塞罗纳西班牙人,其作风很贵族化及保守。别忘了,这儿是个历史悠久、显赫一时的王国。若到那里时,你的作风、举止最好也显得保守、正式讲究一些礼节。西班牙人在朋友相见时,通常情况下,男的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的要轻轻搂一搂并亲吻双颊。参加活动见面和道别时,务必颔首、握手为礼。

由于西班牙的气候温和,每日都有长时间的阳光,所以居民都不习惯早起,较其他欧洲国家的人起得更迟。

西班牙人把石榴看作是富贵、吉祥的象征。送花不要送大丽花和菊花,因为这两种花和死亡有关。红玫瑰用来送给演员和女友,但也可以送给其他女性。如你被邀请去西班牙人家里吃饭,可带上一束鲜花,点心、蛋糕或巧克力。在送礼方面,电器,如收录机、袖珍计算器等属于贵重品,受人珍视。

西班牙人喜欢谈论政治,但不要把西班牙政治和本国政治进行比较,喜欢谈体育和旅行,避免谈论宗教、家庭和工作;不要说有关斗牛的坏话。

西班牙的城市村庄,每年举行的传统庆祝会,约达200个之多。这些庆典源远流长,充分表现出西班牙传统文化气息和各地风土特色。

每年的二月,西班牙全国都举行盛大的嘉年华会;每年的3月19日在巴伦西亚举行Las Fallas节;约于每年的春天期内,则在西班牙全国举行盛大的、一个充满宗教意味的复活节;4月份举行的西维尔节,也非常热闹;5月份,为安达卢西亚区传统的EL Rocio节;而每年的7月6日至14日,在西班牙的潘普路纳,举行一年一度的、享有盛大誉的斗牛节。

名闻世界的西班牙斗牛,是颇为盛行的一种竞技表演。它起源于古代的宗教活动。18世纪中叶,西班牙各地开始兴建正式的斗牛场,每年春秋两季便是斗牛季节。

西班牙妇女善于使用扇子表达感情,据说,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半部遮起来,这意味着她在问人:“你喜欢我吗?”或者她在说:“爱你”。如果妇女一个劲快速地扇扇子,那意思是说:离开我。如果把扇子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表示我非常想念你。

西班牙的女人上街必须要戴耳环,如果没戴耳环,简直就像一个正常的人没有穿衣服一样,会被人笑话的。

西班牙人名由父名和母名组成,交谈时只用父名即可。如果你不熟悉对方,最好先问一句:“我该怎么称呼你?”为表示礼貌,最好在名片上加上职称或头衔。

八、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简称比利时,位于欧洲西北部。

比利时人比较稳重,但一开车似乎就变了,胡乱开车的人很多,往往乱闯硬挤。乐天而开朗的瓦隆人,你要求其为之代销时,会欣然接受,并会说:“方便的话,我也可以一手包办”。同样一件事,跟佛拉芒人打交道,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若不符合他们的意思,他们就会按兵不动。

在比利时,名士家族和一般人分得很清楚。一般家庭的子女教育仅能到高级中学为止。只有名士家庭的子女才能接受大学教育。而出了大学,踏入商业社会的时候,初进公司就会被安排在名士的路线上。比如,担任经理助理,开始学习经理的作业,而后,就顺利地平步青云了。

比利时人一般不吃过分油腻的菜。早晨习惯吃酸牛奶、水果,进餐时喜喝啤酒、白兰地。比利时南部人,女孩爱擦粉红色脂粉,男孩爱擦蓝色脂粉,一般人高雅的灰色脂粉,比利时人忌用墨绿色。而比利时北方人,女孩爱蓝色脂粉,男孩爱粉红色脂粉。

比利时佛拉芒人相见时,双方交替着吻三下,男人相见也拥抱。在社交场所和工作交往中,人们相见和离别时的习惯是握手。布尔的大部分人讲法语。

九、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布加勒斯特景色宜人,绿意浓郁,鲜花盛开,人称“东欧的巴黎”。

罗马尼亚人性格开朗,酷爱音乐,常在各种餐厅即兴演奏,有时尽兴就地跳起舞来,周围鸦雀无声,听不到有人在说话。除了夏天的一段时间以外,几乎每晚都举行音乐会、歌剧、芭蕾舞表演,入场券很便宜。

罗马尼亚人一般不请外来人到家中做客。但被邀请时,一定不要忘记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香水、化妆品、咖啡和牛仔裤是送给罗马尼亚人的理想礼品,也可以送不很贵的带有厂家标记的笔或打火机。

罗马尼亚人一般以面食为主食,有时土豆也作为主食,而土豆烧牛肉是他们的家常菜肴。各种香肠是他们的特产。罗马尼亚人对盐有特别的好感和嗜好。他们不论吃什么东西,常蘸些盐和胡椒,因此,在接待罗马尼亚客人时,如果在餐桌上提供盐、胡椒、大蒜,他们会特别高兴,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了解和尊重。他们一般都不太爱吃鱼和海味食品,也不爱吃清淡的米饭。

罗马尼亚这个国家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礼节。比如,男女见面时总是先由男方向女方打招呼,然后才由女方向男方打招呼。一群男女出门时,总是男子礼让女士先行,男士照顾女士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尚。罗马尼亚农村妇女的头饰,不仅美观实用,而且也是婚否的标志。在农村或山区迎接贵宾时,人们总是先送上整块新鲜的大面包,端上放盐的盘子,请客人掰下面包蘸盐吃(据说面包和盐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接着还要请客人饮木桶之酒,这些都是当地人民招待贵宾的传统礼仪。在黑海之滨的北埃福里亚地区,人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帐篷,成群的男女,一丝不挂,浑身上下涂满黑色的泥土,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是罗马尼亚人在进行闻名海外的“泥浴”。

十、捷克共和国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东部,是个内陆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有“支之国”的美称。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在起居方面,有早起早睡的良好习惯。一般说来,他们通常要住宽敞舒适、卫生设备齐全的房间,穿着也较讲究。

应邀到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家里做客,要送上礼物和鲜花、葡萄酒、威士忌或法国白兰地。

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千万不要在美术、军事设施和机场拍照,不要和军人拍照。捷克和斯洛伐克人认为红三角形是有毒的标记。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在饮食上习惯吃西餐。他们吃早餐时,要有麦粥。而在晚餐时,一般都要有汤。但是,他们爱吃清汤,同时也特别爱吃用奶油做的各种点心。一般说来,他们在口味上与法国人相似,喜食以炸、焖烹的菜肴。

十一、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简称保加利亚。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东南部。有“玫瑰之国”、“果菜之国”的美称。主要宗教是东正教。宪法尊重群众的信仰自由。首都索非亚,以花迷人,享有“花园都市”的盛名。

保加利亚人一些风俗比较奇趣。例如,他们过新年,即在除夕的午夜12点正,都要把灯熄灭3分钟,然后再开灯,重放光明。此外,在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据说就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一般来说,保加利亚官员对外国商人颇为友善并富有幽默感。往往要求大打折扣,注意,在保加利亚,摇头表示:是。点头表示:不是。你若是一时不能改变这一习惯,干脆“梗着脖子”,可别乱摇头、点头,搞错了会闹成笑话。别对着军事基地、政府设施或黑海海岸照相,那会惹出麻烦。宴会全在大饭店,餐间必有烈性酒,此为礼貌。

如去主人家做客,带上一束鲜花,一些糖果或一瓶酒。面包和烤饼是保加利亚人的主食。习惯吃苏式西菜,并略带德国菜特色。保加利亚人口味较重,喜辣,不怕油腻,多数人爱吃以焖、烩、煎、烤等烹饪的菜肴,如烤猪肉、菜肉包、煎节肉饼、炸鸡、炸明虾、烤羊肉等菜肴。他们也爱吃中国菜。早餐时,人们通常喜爱小吃,喝酸牛奶,面包也吃得较多。午餐时,一般吃得多,不用汤,菜量要多些、辣些。晚餐时,一般吃得不多,常喝红茶。

十二、匈牙利

匈牙利共和国,简称匈牙利。它地处欧洲中部,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

匈牙利人的生活习俗中有不少宗教色彩。匈牙利人认为13日和星期五是不吉祥的日子,他们禁止在这一天举行任何活动;他们也忌讳宴会席次为单数,更忌13个座位。他们还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一只黑猫从人面前跑过也会被认为是不吉祥的。

另外,匈牙利人还有不少禁止的习俗,如:不能打碎玻璃器皿,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如果吃了这些食物,幸福就会飞走。

匈牙利人习惯以白色表示喜事,黑色表示庄重。他们一般能歌能酒,感情丰富,性格热情开朗,爱讲笑话,家庭观念较重,一般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他们也喜欢联络感情,互赠礼物、纪念品等物。匈牙利居住的居民大都是马扎尔人,具有东方的气息。商人则大多非常重视商业道德。

匈牙利的一部分食品和作料保持着著名的“匈牙利烹调”的传统风味,另一部分则是国际上习惯的风味。饭店营业时间一般从中午12点到23点。匈牙利人在饮食习惯上爱吃苏式西菜,其口味较重,不怕油腻。他们还喜欢食猪肉、小肉、鸡等,以及各种动物的肝和土豆、白菜、青豆、番茄等,并爱吃以炸、通心粉和糊状食品,否则会误认为吝啬、寒酸。

匈牙利人通常喜欢吃各种水果,尤其爱吃香蕉、菠萝、橘子等热带水果。还爱吃巧克力点心,爱喝咖啡、葡萄酒和啤酒是他们的习惯。

匈牙利人的宴会一般以喝咖啡作为结束,而在早、晚餐和宴会等场合,也都要喝啤酒。他们还习惯在旅途中喝酒,借以解除旅途中的疲劳。

在匈牙利如应邀到朋友家里做客,可以送上一瓶酒或一束花作为礼物。

匈牙利人喜欢的谈话内容是:食品、酒和你喜欢匈牙利的那些方面。

在匈牙利,不要给军人和军事设施拍照。不要把打猎的武器带进匈牙利。

匈牙利的国旗由红、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构成。红色象征爱国者的热血,白色象征和平,绿色象征匈牙利人民对未来的希望。

同类推荐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世界文化博览4

    世界文化博览4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漫画脑

    漫画脑

    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画小史。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个漫画脑?“漫画”一词是怎么来的?常磐庄如何成了漫画圣地,那里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吉卜力的成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秘诀?书中从早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讲到大正的漫画刊物,再到昭和时代与战争相关的漫画,而后是战后百花齐放的漫画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诞生了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这些为人们熟知的经典形象,而蓬勃发展的青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则让漫画成为一种多元而又纷呈的、连通想象与现实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创作出大量以原画为基础的巨制动漫电影,漫画由此升级为全民式的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了漫画咖啡、cosplay、轻小说等业态。漫画即日本,本书所呈现的既是一部漫画史,也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动线,是日本国民的心灵史。
  •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奋然继起孔子的志业,“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他最真确的写照。《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还原了孟子的经典、孟子的思想所处的真实历史场景,孟子的观点和想法在列国争雄的时代远远不是主流,而孟子所讲的道理也不为当政者及时人所理解,所以孟子要周游各国,大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对抗时代。本书以《孟子》为依据勾勒出了战国时代的孟子形象:承袭儒家理想的孟子,奋然继起孔子奔走游说的志业,为维护儒家理想而战。
  • 草原王国吐谷浑(一)

    草原王国吐谷浑(一)

    最初的民族起源于姓与氏,寻根追究,姓的起源是氏族的称号,有女系易而为男系,说己见前。后来姓之外又有所谓氏。什么叫做氏?氏是所以表一姓之中的支派的。如后稷之桓公的三子,又分为孟孙、叔孙、季孙三氏是。始祖之姓,谓之正姓,氏亦谓之庶姓。正姓是永远不改的,庶姓则随时可改。依据青海史学家李文实先生所著《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记载:吐谷浑,据《金壶字考》谓其音读为“突浴魂”,“谷”读为“浴”,是从吐谷浑语原音,但今土族自称“土谷家”或“土户家”则谷、浴仍通用。
热门推荐
  • 香祖笔记

    香祖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星之石

    七星之石

    一块已经锁在小木盒不知多少年的石头,竟然尘封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现在,这个石头连着木盒,在一个部落的孩子手上。紫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 帝少他有神秘空间

    帝少他有神秘空间

    从她过完十四岁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说了以后不准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来,她小嘴一张一合,已经不知道跟他说了多少次最后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这一张嘴。“以后我要是娶妻了,你也这样爬上来?”“娶妻?人家都讲你不举,除了我孟杳杳谁要你?”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举了,你还要我干嘛?”“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吗?”话未落,已被他压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岂不委屈了你?”他是杀伐果断的冰山少帅,唯独宠她入骨,他说,杳杳,这辈子我不会让你哭的,除了床上……
  •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99%的中国人曾经陷入用药误区!专业药师冀连梅凭借自己在中美两国药房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如滥用抗生素、滥输液等用药误区和国际上最新临床用药知识,进行了权威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说故事,讲知识,全面解析30多种常见疾病和近40种非处方药,为您配备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小药箱,帮助您走出用药误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丰碑杨门

    丰碑杨门

    (新书已发《北颂》,兄弟们快来支持一波……) 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七郎乱箭透心凉;六郎只身见高堂……一部《杨家将》,半部血泪史,忠臣流干血,妇孺流干泪……21世纪宅男杨希穿越成天波杨府第七子,他该如何拯救这忠烈满门……PS:本书架空历史爽文,非正史、非传记,遗漏不符,错误矛盾之处,尽请谅解。书友群:【火山营】195992981【盗草人】全订群:891188649
  • 蜜蜂手记

    蜜蜂手记

    据我所知,没有人见过蜜蜂在树林中搜寻居所。然而,它们无疑在分群之前或者分群当天便开始寻找新的居所。所有蜜蜂都是野蜜蜂,无法驯养,意思是说,回归自然和再次占据它们在树林中的野外住宅的本能,从来也不曾消退。养蜂场上年复一年的生活,对于它们永久的最后的驯化,似乎没有可观效果。每个新蜂群都打算迁移到树林中去,这似乎是以下事实确定了的:它们只会在有利于它们这样一个群体的好天气里才出来,并且,在蜜蜂升空之后,一片驰过的云或一阵骤然的风,都通常会把它们赶回那作为母体的巢穴。
  • 快到游戏里来

    快到游戏里来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是一个惊奇且公平的游戏,希望你喜欢!
  • 敦煌故事

    敦煌故事

    我开着车,已过了野猫山嘴。车子上到一个拐弯处的制高点时,一束光耀,祁家店水库像是猛然抖开的一匹蓝茵茵的布,展现在了眼前。我收住了车速,但没有完全停下来。我按下车窗,看到了水库边,大佛寺的塔楼,在晨曦中,闪着一种澄明的宁静,让人心里怦然一动,仿佛打开了一扇幽闭已久的阁窗。几只鸽子或者是燕子,在曦微中缭绕着,感觉就是从我心里放飞的——今天是四月四,是大佛寺庙会日。隐约间,远远的路上,已有许多车辆向大佛寺方向涌动。我把车往路边上靠了靠,从后视镜中看到有一辆大货车驶过去。不是一时冲动,是内心里突然肃穆出的朝觐,我掉转了车头,下了国道,沿着水库边,抄近路去了大佛寺。
  • 特警狂妃:王爷轻点爱

    特警狂妃:王爷轻点爱

    她是21世纪惊艳绝伦的首席女特警,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意外来到异世。举目无亲的她用智慧开辟了一片天地,同时也锁住了那个人的心。他是异世的王爷,清心寡欲,从不为红颜美人动心,直到遇见了她。“瑶儿,嫁给我。”男子学着现代的礼仪单膝下跪。“不抬平妻,不娶妾室,不纳通房,可?”她淡然提出要求,浑然不知这话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遇瑶儿前,未曾想过娶妻,遇瑶儿后,娶妻未曾想过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心编传奇初集

    快心编传奇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