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500000007

第7章 古代罗马雕塑

古罗马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7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前,古罗马处于原始部落阶段,公元前509年~前30年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为罗马帝国时期。帝国时代古罗马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公元1世纪希腊也被罗马吞并,从此罗马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雕塑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雕塑是在希腊和伊特鲁里亚雕塑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最发达的雕塑形式是肖像雕塑。罗马在雕塑艺术上的贡献不及希腊,但罗马人几乎完全被希腊雕塑的力量所征服,罗马的雕塑家认真地模仿了希腊的雕塑品。

伊特鲁里亚人是意大利中部的原住民族,他们很早就掌握了铸铜和石雕的技艺,公元前6世纪是伊特鲁里亚人雕塑艺术繁荣的时期。他们在青铜器制作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能翻铸、镌刻、制作规模较大的雕像。青铜雕刻《卡庇托斯乌姆的母狼》(现藏意大利罗马市政博物馆),高85厘米,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件母狼雕刻形体结构准确,浑身的肌肉丰厚紧张,筋骨结实,乳房饱满,它的耳朵竖起,眼睛大睁,露出尖利的牙齿,神情警觉,显得凶猛而充满活力。母狼身下两个正在仰头吮吸狼奶的婴儿,是文艺复兴时被添加上的,被后人用来讲述罗马起源的故事。许多世纪以来,这件雕刻一直被作为严峻而冷酷的罗马的鲜明象征。

罗马最初几乎没有自己的雕塑家。共和国初期,罗马曾聘请维爱城的伊特鲁里亚工匠为他们制作朱庇特神像,安放在首府山的神庙里。共和国时期罗马不断对外发动战争。进行扩张,同时他们将希腊和其他地区的雕塑作为战利品运回罗马,并将各地雕塑家,尤其是希腊雕塑家召集到罗马,为罗马创作和复制雕塑。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帝国初期,拿不勒人帕西泰勒首创了专门复制希腊雕塑的作坊,以满足罗马贵族对希腊雕塑的大量需求,罗马的贵族富人通常用这些希腊雕塑来装饰花园和大厅。而被征服的希腊雅典也有一个新阿提克派,专门仿制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的希腊雕塑,用以满足罗马人对希腊雕塑的兴趣。后来许多希腊雕塑的原作失传,而只有罗马的复制品传世。

罗马人崇拜祖先,很早就开始用石膏或蜡从死人脸上翻下模子,并绘彩制成真实感很强的面具,安放在家中,并有在举行新的葬礼时将所有的祖先肖像都搬出来参加仪式的习俗。从死者脸上拓制面具的做法始于古埃及,可能是伊特鲁里亚人将这种做法传给了古罗马人。现藏罗马市政博物馆的等身大石雕《手捧祖先遗像的罗马贵族》是公元30年左右的作品。这件雕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罗马人制作肖像雕塑的风俗。古罗马人特别是罗马贵族将制作面具作为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这是古罗马肖像雕刻发达的根本原因。

古罗马第一批青铜肖像是运用翻铸青铜技术直接根据面具制成的。这种肖像缺乏艺术创造的成分,但是它具有肖似的特点,这种传统影响到古罗马人的肖像雕刻特别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古希腊雕塑特别重视塑造人体姿态和动作,而古罗马雕塑的精彩之处集中在雕像的面部。观赏古罗马的人像雕塑,如果除掉它的头部,雕塑会显得索然无味,而古希腊雕塑即使只有断臂残躯也有一种特有的美感。

共和国末期罗马统治者极力炫耀个人权威、制造个人崇拜。这是当时肖像雕塑发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共和国末期,罗马雕塑艺术逐渐由肖像雕塑发展为胸像,这样的发展过程在希腊和伊特鲁里亚也出现过。但罗马的胸像是以浮雕的形式刻在圆形的金属或石块上,用来挂在室内作装饰和纪念祖先。在庞培壁画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

青铜胸像《布鲁图》、青铜全身像《演说家》、青铜胸像《恺撒》等是共和国时期肖像雕塑重要的代表作。青铜胸像《恺撒》是公元前1世纪的作品。恺撒是古罗马统帅、罗马第一位独裁者,也是古罗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这件胸像以朴实无华的手法来表现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紧蹙的双眉,咄咄通人的眼睛充满了威严。这件雕刻同后来的帝王肖像相比似乎更具有真实性,较少美化的成分,反映了罗马肖像雕塑着力于写实。逼真地描绘模特的外形,而不是对模特进行理想化的特点。

罗马早期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神和神像。比如拉勒斯是家庭祖先之神,珀那特斯是护仓之神,韦斯塔是炉火之神等等此外每个城市也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如朱庇特是罗马的保护神,米诺是最高的女神和妇女的保护神。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神像雕塑也很丰富,注重实际的罗马人常常将希腊的神罗马化,赋予其较强的军事色彩,表现手法也较为质朴。如罗马的智慧女神就携矛披甲,穿着罗马式的长袍,头戴护盔。

罗马帝国时期的雕塑

罗马帝国时代的雕塑主要被用来歌颂王权和帝国的赫赫武功。罗马皇帝的肖像雕塑很多。在《奥古斯都自传》中奥古斯都提到仅在罗马城他就为自己塑造了各种造型韵银制雕塑80余座。而帝国时代最重要的雕塑作品——凯旋门和纪念柱上的浮雕,都是歌颂王权和帝国威力的作品。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倡导了一种官方样式的雕塑,风格威严。现藏罗马梵蒂冈的奥古斯都大理石全身像,高204厘米,作于公元前20~公元前19年。这件雕像将罗马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塑造成一位身材伟岸、具有英雄气质的年轻统帅。奥古斯都身穿雕饰着华丽图案的铠甲,他的胸甲上有人物图案的浮雕,浮雕寓意着罗马统治全世界。奥古斯都左手持权杖,右臂挥起指向空中。他的左腿向前跨出一步,似乎在向欢呼的群众答礼。右腿边有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丘比特扯着他的衣角,寓意着这位无敌的统帅为小爱神所倾心热爱。丘比特的幼小和顽皮衬托了奥古斯都的伟岸和威严。而实际上,奥古斯都本人身材较为矮小,相貌平常,同雕像威武雄健的身姿相距甚远。雕塑家显然是运用了理想化的表现手法来创造奥古斯都的英雄气质而在对雕像面容的塑造上,雕塑家又追求同屋大维本人的肖似,雕像的额头宽阔,双颊消瘦,眼窝深陷,下颌尖窄,这些都是奥古斯都本人的特征。另外在这件雕刻中罗马雕塑家显示了他们高超的石雕技艺和善于驾驭材料的本领。雕像中奥古斯都的身体,具有一定色泽和硬度的铠甲、柔软的内衣和围在腰部斗篷上密集的褶纹等,质感都非常鲜明。

《马可·奥利略骑马像》(作于公元170~180),青铜雕塑,高424厘米。马可·奥利略是公元2世纪的罗马皇帝。在这座雕像中他蓄着希腊式的胡须,举起右手,似乎是在向等待他检阅的千军万马致意。这座雕像原来竖立在罗马莱特兰宫前,1538年被迁至罗马市政广场。

《卡拉卡拉像》(作于公元211~217)大理石雕刻,高28厘米。卡拉卡拉是一位暴君,这件雕刻以高度的写实技巧表现了卡拉卡拉凶狠、残暴、冷酷的性格特征。这件作品现藏罗马康塞费利美术馆。

帝国时期的罗马皇帝崇武尚兵,不断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最终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他们为了宣扬自己的“英雄史迹”,让雕塑家们制作了大量的史诗般的纪念性浮雕,用以装饰皇室建筑。而同时代的奴隶主生活极尽豪华奢侈,在他们的住宅中也有大量装饰性浮雕。

在这些纪念性浮雕中,有3件最杰出的代表作品《阿拉·巴希斯的浮雕》《提图斯的凯旋》和《图拉真纪功柱浮雕》。《阿拉·巴希斯的浮雕》作于公元13年,是为纪念奥古斯都远征高卢和西班牙取得胜利而建立的和平祭坛的侧面装饰。提图斯凯旋门是罗马时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凯旋门浮雕也是罗马浮雕艺术的杰作。凯旋门一边表现的是提图斯皇帝亲自驾驶战车进攻,一边表现的是提图斯凯旋归来。凯旋归来浮雕,精彩地描绘了公元71年,提图斯作为皇太子击败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焚毁了那里的神殿,劫掠了那个所谓圣中之圣、宝中之宝的“七枝烛台”之后,大胜而还的空前盛况。图拉真纪功柱是为纪念图拉真皇帝的伟大业绩而建,耸立在图拉真广场的中心。纪功柱的外壁浮雕盘旋而上,共计缠绕了23圈,长达200米。带状浮雕的下部宽度为89厘米,愈往上愈宽,顶端达到了125厘米,这样的设计可以矫正由下向上望时产生的视差。

这件浮雕记录了图拉真皇帝在公元101年和105年先后两次在中欧同达契亚人战斗的情况。浮雕的最下层是一个象征多瑙河的半身人像,他从波涛中涌起,仿佛是在目送即将出征的罗马大军,而他的身边还漂浮着运送给养的船只。此外还有罗马军队出征前的宗教仪式,临战前战士的训练及罗马部队在登船、安营、战斗和凯旋等不同情节。整个画面上有近2500个人物,图拉真皇帝则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姿态出现了二百多次。浮雕对于对阵双方的服饰、武器及风土人情都作了写实性的、细致的描绘。罗马城现存的两座纪念柱,除了图拉真纪念柱外还有马可·奥勒利乌斯纪念柱,后者完全模仿了图拉真纪念柱,但却不及图拉真纪念柱精彩。

哈德良大帝的时代,土葬逐步流行,石棺出现,石棺上装饰着繁复的浮雕和植物纹样,与希腊传统程式化造型的棕榈和莨菪叶子不同,罗马装饰性的浮雕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叶子、花朵和果实,成为一种新的雕刻形制。2世纪后的石棺上都雕刻着图案,其题材内容也愈加丰富;到了3世纪,石棺雕刻几乎成为雕刻潮流的主要体现者。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缺席与偶在》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西方哲学与美学问题,兼及中西思想比较。其中多数文章试图把哲学和美学的若干基本观念放在“现代问题”的视野中加以考察;第二编讨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政治问题,探究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缘起、主张及政治合理性限度;第三编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其中多篇是作者正在从事的“症状——中国当代艺术档案”研究计划的初步成果。
  •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讲艺术》选录了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随笔数十篇,是对他的谈艺文章的又一次整理结集。徐悲鸿先生有着丰厚的艺术学养和创作实践,避免了“门外谈艺”的粗浅与尴尬,在《徐悲鸿讲艺术》收录的文章里,既有评论家式的关于绘画美学的鉴赏,又有作家漫谈式的对于世界艺术的感悟,还有作为艺术家对绘画技艺的专业探讨,极具文学欣赏价值与专业研究的借鉴功用。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热门推荐
  • 树荫下消失的锦年

    树荫下消失的锦年

    一年前他的家庭破产,父母躲债在外,留下他独自守着家庭,陪伴他的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一次他和债主打斗的过程中被毁了容,之后被父母送去了韩国治疗。一年之后整过容的他再一次回到了曾经生活的城市,再一次遇见了她,遇到了一群男生女生,在平凡的校园里,过着平凡的生活。那些已经消失的,和不曾消失的,渐渐的就在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忆里开始模糊了。香樟树的树荫最后遮住了过去的路,同时也遮去了我们的记忆,飞鸟破空悲鸣,那些破碎的伤口突然被拉的越来越大。时光,像是裂出了一道缺口。于是那些所谓的悲伤,所谓的泪水,所谓的回忆,都一涌而出了。
  • 我的女孩在灯火阑珊处

    我的女孩在灯火阑珊处

    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灯火阑珊处,有你便有家!
  • Rosmersholm

    Rosmershol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骗仙

    超级骗仙

    一把剑划过天空,刺破黑暗,带着呼啸的破风声,扎进粉碎的大地之中,以九尺为中心,一股庞大的波动席卷四周,似乎要将一切所见碾为尘埃!“剑来!”黑皮肤少年,五指张开,冲着天空大声的咆哮,喊出了这句经典的台词。右手化掌,仿佛握住时间所有,灰袍老者微微一笑,看着面前的黑皮肤少年,轻言细语,所有的话语消失在风中,没人听得清他在说什么,然后右手轻轻一握,远处的大地都在颤抖,一座山峰四分五裂,云海起伏,缥缈的一句话才回荡在表情惊讶的少年人耳边,“此式名为搬山。”一片漆黑的天空,如同末世降临,一个身影无比高大的巨人朝着天空愤怒地咆哮,似乎要发泄心中所有的不满,在他的脚下更远的地方,密密麻麻的敌人朝着他本来,而在巨人的身后,同样有一群修士,大喊着冲向敌人,“云宗荣耀!”下一刻,便粉身碎骨。无数的怪谲遍布城池脚下,守卫国土的将士们面漏绝望之色,却仍然没有后退一步,因为身后是更多无辜的百姓,城在人在。这里是大唐长安,它危在旦夕。
  • 生活再苦,也要懂得欣赏

    生活再苦,也要懂得欣赏

    欣赏就是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不纠结、不抱怨,用强大的内心和纯美的灵魂拥抱世界。与其在喧嚣的世界里疲惫不堪地追寻,何不静下心来感受点点滴滴的幸福?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要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然、欣赏自己所处的环境、欣赏自己的生活……欣赏身边的一切,那怕是一个浅淡的微笑,你也能从中获得未知的善意、幸福,以及灵魂的感动。
  • 皇朝之贵族

    皇朝之贵族

    皇朝是我的一个梦,也是我第一次写,我想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梦,我们都是小兵,我要写出我们的奋斗,在生活里逆转,将节奏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整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的样子,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这些不过是为了放弃而找的借口。逆风起降的飞机比顺风起降的飞机更安全。痛过的青春比一帆风顺的青春更深刻。每段经历,都是一份礼物。在逆风的方向里,才会飞出倔强的辉煌。
  • 逆天实录

    逆天实录

    穿越者牛逼不解释!?不!不!不!小人物的悲哀在于,拥有搅动风云的实力,却无镇压四海的能力。且看暗流涌动的世界,一个穿越者挣扎求存的故事。
  • 急救仙方

    急救仙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