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2200000002

第2章 最后的遗教——向弟子的布道

〔印度〕释迦牟尼

◎演说者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前485年)是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年轻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感于人生老病死等烦恼,且不满于婆罗门教,29岁时出家修道,很快修成正果。此后40年,一直从事传教活动,其所建立的佛教体系主要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等,在世界影响巨大。

◎这篇演说,是释迦牟尼80岁涅木般时向弟子们最后一次说法。与其说是一篇演说,倒不如说是一篇留给弟子们的遗嘱。

精彩演说辞

弟子们,你们答应以自己为灯明,以自己为归依处,不要依赖他人。应以法为灯明,为归依处,不可归依他教。

观看自身的污秽不净而不贪著,应知苦、乐皆是苦的原因而不沉醉,观察自心无我而不迷惑。如此,能不贪、不醉、不惑,则能断除一切苦。我离世后,能修行此法的人,就是我真正的弟子。

弟子们,我过去曾经给我们所说的法,应常闻、常思、常修而不可舍弃,若能如法修行,你们一定能得到幸福快乐。

我说的法,最重要的就是修心。所以应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应正身、正心、正语,远离贪、嗔、痴,而常念无常。

当我们的心被邪恶引诱,被欲望俘虏时,我们应当予以抑止。不要随心,应做心的主人。

心能使人成佛,亦能使人变成畜生。迷则成鬼,悟则成佛,皆此心所为。所以,你们要正心,致力于修正道,而不可离开正法。

弟子们,你们要在此教法之下,相和、相敬,不可争执。应如水乳之和合,不可像水火之不相容。

共同坚守我的教法,共同学习,共同修行,互相勉励,共享法乐。不要为无谓的事烦心、浪费时间,应努力去摘取悟道的花果。

弟子们,我亲自证悟此教法,而为你们说此法。你们应坚守我说的法,一切如法修行。

若不依法修行,虽和我相会而等于没见面,和我在一起而远离我。依法修行者,纵使远离我亦与我同在。

弟子们,我的一生将尽,别离的时刻亦不远了。但是,不可徒悲伤,世间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人永生不死,有生必有死。现在我的肉身像旧车一样会毁坏,就是以身显不无常的道理。

你们不要悲伤,而应了解此无常的道理,觉悟人世的真实相。欲使变易的东西不变易是无理的要求。

烦恼之贼常想伺隙打倒你们。若你们家里有毒蛇潜伏着,除非将毒蛇追逐出去,否则无法在家里安睡。

烦恼之贼应予追逐,烦恼之蛇应予逐出。你们要谨慎守护自心。弟子们,我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但你们不要忘记这个死是肉体的死。肉体乃生自父母,且由摄取食物以保生命,所以有病痛,有伤害,有死亡是不得已的。

佛的本质不是肉体,乃是菩提。肉体虽灭,但菩提却永生于法与道中,故见我肉体的人并非见到我,而知我教法的人才是见到我。

我死后,我所说的法就是你们的导师,继续保持此法有如侍奉我。

弟子们,我在后半生45年间,所应说的法都已说完,所应做的事也都办完。我已无秘密。我所说的法内外有。

弟子们,现在就是我的最后一刻了。我将入涅。这就是我最后的教诫。

演说辞欣赏

这篇演说辞通篇笼罩着肃穆庄严而又自然平静的气氛。所涉及的是一些永恒的话题,我们见到的不是佛祖的说教,而是语重心长的告诫,亲切庄重之感油然而生。

本篇演说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集中表述了佛学思想的精髓。围绕何为“法”,如何修“法”这个核心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诫弟子们要修得正果,登上极乐世界。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看,通俗易懂,概括精炼,深入浅出,与那些艰深晦涩的佛学经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美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度,不仅是世界上的强国,也常常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可以开阔视野和提高个人的认知,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在短时间内认识美国。本书从签证移民、教育、留学、旅游、历史、文化等十一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广泛收集美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精心遴选,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均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读这本书,最大的益处是帮助读者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大洋彼岸的国度不再神秘,为那些还未做好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及早认识美国的契机,同时为即将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更可靠的行动指南。
  • 街角的老北京

    街角的老北京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逐渐崛起,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于是写下《街角的老北京》,将目光投向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
  • 茶事遍路

    茶事遍路

    日本历史写作巅峰的陈舜臣经典随笔。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日华人、作品风靡东瀛的历史作家陈舜臣先生饱览了各种史料和诗歌文献,亲身游历考察了许多茶产地,以细腻且饱含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又富于哲思的笔触,将茶源、茶品、茶人、茶地等娓娓道来。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许多茶诗佳作,再加上作者平易浅显的解读和考证,《茶事遍路》有如一股涓涓细流,供读者细细品味,就像慢慢品饮一壶清醇沁心的茶一样。此书获得日本第四十届读卖文学奖,爱好茶文化的朋友不可错过。
  • 弟子规全鉴

    弟子规全鉴

    本书在全面阐释《弟子规》精华要义的基础上,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个方面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书中大量引用圣贤著作进行说理,穿插上百则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件,将《弟子规》蕴涵的智慧与当下职场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当今鲜明的时代感相结合,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国学爱好者以及青年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备读物。
  •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 大明有闲王

    大明有闲王

    一次见义勇为,让他来到了明末成了福王世子。人地两生,骤居高位,本想着腐化堕落,混吃等死,逍遥一生;不料乐极生悲,波折频生,竟是他乡遇故知,自此不得歇。收编阉党,重整吏治,朝堂风云被迫掺上一脚;内平叛匪,外御建奴,军国天下也要跑上一遭。固本兴农,鼓励工商,弘扬文教,开疆殖民,冲冠一怒,风流韵事……本想在史书上留下贤王美誉,难料御史言官口诛笔伐,朝中重臣心生猜忌,竟得了一个爱管闲事的“闲王”诨号。朱由崧拍了拍身旁的歪脖树语气凝重道:“你可知道我这么卖力的帮你,只是不想见到你将来挂在这上面么?”崇祯帝切了一声,不屑道:“走错山头了,对面山头那棵树才是。”
  • 杀手娇妻:兜兜转转还是你

    杀手娇妻:兜兜转转还是你

    三年前,她父母因为一场车祸下落不明。她心灰意冷,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可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小宝宝。她誓要为父母报仇。她与未婚夫的感情也破裂。三年后,她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职业杀手。可对儿子却是百般温柔。而他,等了她三年…真相越来越接近。他与她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男人把她抵在墙角“看来我需要提醒一下你的身份了,宫太太。”
  • 大学(全集)

    大学(全集)

    《大学》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安人)的思想,其内容涉及整个封建道德体系的构成。此书既是“初学入德之门”,又是一本修身大全。本书吸取了其他《大学》版本的精华,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将《大学》一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呈现给读者。
  • 摇曳多姿的中国舞蹈(上)

    摇曳多姿的中国舞蹈(上)

    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远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记忆范围。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 饥饿的山村

    饥饿的山村

    这部长篇小说叙述了一位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王良下放到西北山区农村后的所见所闻。这是一个负伤的知识分子所亲历的生活场景,展现出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人性与兽性的搏斗,希望与绝望的交织,黑暗与光明的对照。
  • 南柯一梦荒唐

    南柯一梦荒唐

    我的南柯一梦,我只敢在梦里的荒唐,,,,
  • 从阿努拉德开始的旅程

    从阿努拉德开始的旅程

    一滴冷汗从林奇的额前划过,他望着那眼前晃动的小白腿,艰难的咽了咽口水。只怕世上没有一个萝莉控不会憧憬着这里的...?憧憬个屁啊!?警察先生,把你手上的枪收起来好吗!!!
  • 君妃万世

    君妃万世

    当年,摄政王不过为躲一场大雨,却不想却捡了一个女娃娃还带回了王府,从此,当朝威武四方的摄政王未娶妻却多了一个女儿。“王爷!不好了!”“怎么了?”“陛下说要娶郡主做皇后。”某男眼神凌厉:“看来本王得考虑考虑另则明君了。”“王爷!不好了!郡主喜欢的鹦鹉被温少爷射死了。”“找人废了温少爷。”“王爷,郡主知道您要大婚了,一个人离家出走了!”她居然敢离家出走!他心系之人只有她,她怎么会相信他会娶别人!“爹爹,雪儿有喜欢的人了。”“爹爹不同意你们在一起!”“可是雪儿喜欢的人就是爹爹你啊。”“……”外人眼里冷酷无情威严无比的摄政王,其实是个蛮不讲理爱吃闺女醋的人,霸道无理可宠妻成瘾。
  • 回到遥远的九十年代

    回到遥远的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最初那几年,我常拿杜尚的话来为自己的平庸生活开脱,“生活是被用来度过的,而不是被用来谈论的”。很讽刺,我广征博引式的自我辩解不就是一种谈论?有次,我还厚脸皮地加一句,“生活不是供我们将来回忆的素材”,蛇足了。很犬儒地说,抛掷光阴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做旁观者,别介入!人们后悔自己做过的事,并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的教训还嫌少吗?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我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还有说服力吗?当时我绝不这么认为,况且苏联刚刚解体,被一个伟大理想裹挟的人们早已失去了悔恨的机会……生活一旦无所期盼无所等待,时间就溢得满地都是。1992年,我十分热衷于看电影,电影院成了我经常出入的场所。
  • 清苑斋诗集

    清苑斋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