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胜妙术:矛盾战术
利用矛盾,是论辩中常用的技法。这种方法就是在论辩中,通过分析对方的论辩,抓住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加以揭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揭露对方论辩的荒谬,使其目的不能得逞。
古希腊的雄辩家很喜欢利用矛盾术来驳斥和揭露诡辩。
有一个克里特岛的人说:“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一个擅长辩论的人就问他:“你这话是不是谎话?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就不是所有克里特岛的人说的话都是谎话,因为你本身就是克里特岛人;如果你这句话不是真话,那就是你在那里扯谎,既然‘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这句话是谎话,那就得承认有的克里特岛人说的话不是谎话了。”
智者派的代表人物克拉底鲁和普罗泰戈拉常常搞一些诡辩。亚里士多德在驳斥他们的诡辩时,就使用了利用矛盾术这一有效的武器。
克拉底鲁认为:“我们对任何事物所作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假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克拉底鲁的命题等于说‘一切命题都是真的’,这一说法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那么,‘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一命题本身也应当是假的;如果认为‘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个命题并不包括克拉底鲁的命题在内,那就承认有了例外,这样,‘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一命题也就不能成立了。”
普罗泰戈拉则认为:“我们对于任何事物所作的肯定或否定都真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普罗泰戈拉的命题实际上等于说:‘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个命题恰好是同克拉底鲁的命题相反的。这两个相对的判断在逻辑上可以同假,而事实上也确实是假的。如果普罗泰戈拉主张一切命题都是真的,这样,普罗泰戈拉的话便是假的了,因为他的反对者的观点是‘普罗泰戈拉的命题是假的’。如果普罗泰戈拉对自己提出的命题作了保留,说:‘一切命题都是真的,只有我们的反对者的命题是假的’,这样,结果就不是一切命题都是真的,而是一些命题是真的,另一些命题是假的。”
亚里士多德的反驳确实有力。他发现对方诡辩中包含着自相矛盾,就加以揭露,用对方的一个判断去否定另一个判断,从而推翻了诡辩者的命题。
利用矛盾术不仅可以驳倒诡辩者的诡辩,而且可以被用来将诡辩者的“军”,使他们有苦难言。
董卓逼迫献帝迁都长安后,自任了太师,并加号尚父,凭势擅作威福,“召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卓府启事。”然“公卿见拜”,“卓不为礼”。
一次,皇甫嵩也去拜见董卓,他俩本是老乡,同同朝称臣,见面后没有“惺惺相惜”的交心,却反而引起了一场斗权斗智的交锋。
卓问嵩:“义真(皇甫嵩的表字)服未乎?”
嵩曰:“安知明公乃至于是!”
卓曰:“鸿鹄固有远志,但燕雀自不知耳。”
嵩曰:“昔与明公俱为鸿鹄,不意今日变为凤凰耳。”
卓笑曰:“卿早服,今日可不拜也。”
尔后,卓抵其掌谓皇甫嵩曰:“义真怖未乎?”
嵩对曰:“明公以德辅朝廷,大庆方至,何怖之有?若淫刑以逞,将天下皆惧,岂独嵩乎?”
卓默然,遂与嵩和解。
董卓其人据史载“生性残忍,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董卓这次对皇甫嵩连续进行挑衅性地逼问,就是让他受辱发怒而杀之,但是皇甫嵩则凭着自己高超的言语一一化解董卓的进攻。
董卓第一句话既含有骤得富贵的中山狼心态,更含有一旦。得志便把积怨报的挑逗;“义真,你现在服不服?”皇甫嵩的回答却是颇费思量,没想到你会有今天这个地步!这即可视为他对董卓“小人窃高位,强盗败纲常”的鄙视和愤懑,也可看作是对董卓的高位的惊羡,从而也化解了董卓的敌意。
当董卓以为皇甫嵩怯服了,便毫不留情地损起他来,以鸿鹄自比,而将皇甫嵩比作目光短浅的燕雀。但皇甫嵩没有自甘掉价,以一句“咱们过去同为鸿鹄”把自己提到了与董卓等同的位置,以保住心理上的优势,但此时皇甫嵩面对的毕竟是连君臣之礼都不顾的董卓,“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于是又捧了一句说董卓成了凤凰,使之不至被揭老底而重起杀机。
比起老底来,皇甫嵩确实不差,韩遂割据两凉,卓嵩同征,都为将军,后卓反受嵩“节制”;再往前推,他们同伐黄巾军,卓为黄巾所败,连中郎将职务也被削去抵罪,而皇却获得大胜。皇甫嵩在这里以“硬话”保住尊严,接着又以“软话”消除敌意,是他为能最后走胜下的第二着棋。
董卓一听自己是凤凰,便飘飘然起来,戏弄皇甫嵩道:“你怕不怕?”对皇甫嵩而言,这是一个两难选择:若答“怕”那是自寻其辱,若答“不怕”那仍会招祸。于是他来个“金蝉脱壳”,巧妙地表示“天下人怕我就怕,天下人不怕我也不怕”。这话虽然听起来很俗气,却透出一种逼入绝境的力量,它会令董卓想起以前干的危害朝廷,荼毒天下的罪行,想到天怒人怨的后果,也许会因此收敛一些兽性。果然董卓想了一会,便与皇甫嵩和解了。
论辩中的矛盾战术,是论辩者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真实,再根据矛盾规律的“两者不能都真,必有一假”的逻辑要求,进而说明对方论题的虚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算得上是描写历史上雄辩家们杰出论辩才能的上乘之作。在这个故事里,诸葛亮与东吴谋士张昭的一段交锋中,都各自较好的运用了矛盾战术。
书中写道,孔明为完成孙刘结盟的重任来到东吴,当鲁肃引之与东吴群臣见面时,谋士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除乱贼……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口,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张昭驳斥孔明:“自比管、乐。”他先假定反论题“诸葛亮不能比管、乐”。然后一系列理由证明“诸葛亮不能比管、乐”。这个反论题是真,从而说明了诸葛亮的原论题“自比管、乐”为假。
其实,张昭的一席话,并非只是攻击诸葛亮不能自比管、乐。更是在论证刘备与诸葛亮是无能之辈。诸葛亮当然不肯示弱,当即予以反驳。书中继续写道: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相识哉……吾主刘豫州,向日败于当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新野山辟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肯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廓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此非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就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诸葛亮面对张昭的挑衅,也采用了矛盾战术予以反驳。他通过论证“刘备、诸葛亮是无用之辈”的反论题“刘备和诸葛亮不是以虚誉欺人,坐议立论之人,而是考虑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有主谋之人”为真,从而说明了张昭的论题:“刘备与诸葛亮是无用之辈”为假。
矛盾战术,表现在论辩中,是抓住对方自相矛盾的地方加以暴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战胜对手。
利用矛盾“战术”,可以一下子击中对方要害,使其无可辩驳。
揭露对方矛盾,使论敌对同一事物作出前后不同的断定,再用矛盾律为武器攻击对方,往往能把对手逼入无辞可辩的境地,这是矛盾“战术”的重要特点。
矛盾战术的运用有两种类型:顺推术和模拟术。
顺推是按敌论的逻辑推论出一个荒谬的结果,回敬对方,从而使对方陷于被动地位。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场景:当某个人以根本不成立的结论去表示意见或发表见解时,如果就此直接向对方争辩常常会无功而返。此时不如用顺推之法,由对方的观点推出新的观点,以证明其观点的错误。这其中的妙处就是顺着对方的话进行推论和回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其自相矛盾而低头认输。
模拟术是模拟论敌的荒谬逻辑,反击对方的方法。
甘城汽车站候车室里,有一个男青年把痰吐在洁白的墙上,车站管理员对他说:
“同志,‘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我吐在墙上,不是吐在地上。”
“如果依你这种说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了,因为衣服上也不是地上。”
男青年哑口无言。
车站管理员所用的方法就是模拟术,模仿对方的逻辑,予以反击。
2.雅典人演说之辩
古希腊的雅典有一位年轻的演说家,他能言善辩,四处奔波,到处发表演说,雄心勃勃地想干一番事业。
他的父亲却为此忧心忡忡,一天,他终于对儿子说:“孩子,你可得当心!你那样热衷于演说,不会有好结果的。说真话吧,贵族们会痛恨你;说假话吧,贫民们会讨厌你。可是你既要演说,你就得或者讲真话,或者讲假话。因此,你不是遭到贵族们的憎恨,就是遭到贫民们的反对。总之是有百弊而无一利啊!”
儿子听了,却莞尔一笑,不紧不慢地讲出另一番道理来。他说:“父亲,您根本用不着担心。如果说真话,贫民们就会拥护我;如果我说假话,贵族们就会喜欢我。虽然我不是说真话就是说假话,但结果呢,不是贫民们拥戴我,就是贵族们提携我。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这位父亲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他的话只讲了一个方面,这就留下了空隙。他的儿子不愧是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也有意以偏对偏,单讲有利的一面,打消了父亲的顾虑。
3.反问占先的大法师
佛经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有佛性的,包括蝼蚁虫蛭。一天,崔相公到一座寺院,看见麻雀往佛爷塑像头上拉屎,便故意问法师:“鸟雀有佛性吗?”
法师答:“有啊。”
于是崔相公紧逼说:“那它们为什么还往佛爷头上拉屎呢?”
这一问可厉害,一下子陷佛家学说于矛盾之地,谁知这位法师机灵得很,他对这一问避而不答,却反问一句:“它们为什么不往鹞子头上拉屎?”
这一反问,言简意赅,从侧面说明鸟雀所以往佛爷头上拉屎,是因它们知道佛的仁慈,不会伤害它们;所以不往鹞子头上拉屎,是因为它们知道那样鹞子就会伤害它们。鸟雀能区别这一点,也就说明了它们是有佛性的。佛家对法师的对答很得意,把它载入了佛学典籍《传灯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