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4900000004

第4章 凝神苦想,反复思考(1)

1.构思的含义和实质

构思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定向思维过程,它是在观察、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构思”这一概念是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术语。写文章、搞创作需要构思,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也需要构思。广义的构思,就是指正常人的头脑在进行研究、设计或写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定向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它包括科学构思和文章构思两部分内容。文章构思也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两者在构思上大相径庭。文学作品的构思倾向于想像和情感的体验,而非文学作品的构思则倾向于理性与逻辑的力量。另外,由于文体特征的不同,其体现在构思上的侧重点也明显不同。论文侧重于冷静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文学作品侧重于形象描绘和感情的抒发。狭义的构思就是专指文章的构思而言。具体界定为:在写作行为中,作者在充分把握客观材料之后,从思维开始运行一直到文学符号外化之前,这一段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孕育文章或作品的过程中,写作主题要对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等方面进行总体思考和构造,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独创性的文章的形象。

构思是一项艰巨的精神劳动,也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作者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在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和综合反映,既要用形象思维,又要用抽象思维,表现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生活素材到文章作品的转化,显示出作者对客观事物与社会生活的敏锐的发现力,关系到文章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影响到文章作品的优劣和成败。构思因作者写作个性、习惯、思想、认识水平和作品体裁、篇幅的不同,构思的方式也因人、因文而异,常见的方法有先打腹稿、概述要点、拟写大纲等。

构思是在写作主体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它的实质是主观的,是写作主体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功能,但它又必须受到客观材料的制约。也就是说,没有客观存在的材料,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没有信息的输入,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构思也就无从谈起。文章或作品都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里反映、折射的产物,是客观材料加上主观创造性劳动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即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构思是许多主观因素构成的复杂的思维运动过程。整个构思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始终处于不断的相互交流之中,并随着作者灵感的不断闪现而使整个构思呈质变飞跃式而向纵深推进。写作主体要经过筛选、加工、再收集加工等几个环节来对客观材料进行处理,所以说构思是主客观统一的精神生产行为的一个物我化一的过程。

2.构思的作用:纲举目张

构思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在写作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

(1)构思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

任何一篇文章或作品的完成,都要在广泛地了解情况、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潜心的研究以后,进入紧张的构思阶段:凝神苦想,反复思考,做到成竹在胸,方能提笔挥洒。没有成熟的反复思考,是不能顺利地完成文章或作品的写作的。

(2)构思是促成文章或作品完整性的主要步骤

在写作主体的整个写作行为中,任何文章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完整的系统。构思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促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构思是提高作品艺术性的主要途径

作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极强的感染力、高度的审美享受,以及作品完美的艺术表达。这些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艺术构思。

3.构思的特点:成竹在胸

(1)构思的触发性

构思的特点之一,即作者在进行构思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存在的客观事物(如人、事、物、景、情等)的刺激和影响,而产生的主观内在的写作情绪、写作意念的触动和引发。没有这些触发,就不可能进入构思。触发构思的人、事、物、景、情等,一般称之为“触发点”,是作者展开全部构思活动的契机,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契合而萌发的写作动机,构思的触发点来自作者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长期观察和反复体验后所获得的深刻感受、独特发现。构思的触发性,揭示了构思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构思就不能触发,不能起步,更不能完成。在写作中,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敏锐观察,长期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获得构思的触发点或契机,而后进入创造性的构思过程。

(2)构思的预见性

构思的特点之一,即构思的预见性,指作者在进行构思时,在一定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图的指导下,对于文章或作品主题思想、基本题材、结构布局、基色格调等方面预先进行设计和构思。构思的预见性,是写作的目的性、自觉性在构思过程中的充分而具体的表现,它在作品中又通过其主题或思想倾向集中而强烈地体现出来,故提炼主题是构思的中心环节。具有预见性的构思活动对于每个写作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决定着构思的成败、质量和速度。写作前,加强文章构思的预见性,做到胸有成竹,全局了然,或打腹稿,或编提纲,或记要点,或列人物表、结构表,都是实现构思预见性的重要方式和必要手段。

(3)构思的独创性

构思的特点之一,即艺术构思贵在发现,指作者在构思文章作品的过程中,能凭借自己敏锐的感知能力、捕捉能力、深刻的分析能力、开掘能力,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千类万状的客观事物中,发掘出富有表现力的典型材料,选准新颖巧妙的构思角度,找到恰当合体的表现形式,在文章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发现、创造。构思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作者必须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闪光的美点,在普通的生活中开掘出深刻的哲理,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新巧的艺术角度予以表现。构思新颖独创,就能向读者奉献新的思想、新的意境,就能匠心独运,不落窠臼,克服雷同化、模式化的倾向。

(4)构思的深刻性

构思的特点之一,即构思是一种内视,指作者在构思文章作品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对表现对象的反复细致的观察和揣摩,经由一个认真外视的过程,又要求作者透过表现对象的表层,深入其内核,揭示生活的奥秘,发掘事物的哲理,把握表现对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把握题材所包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经由一个由表人里,由浅至深的内视过程,以形成倾向鲜明的主观认识和主宰构思的总体意向,使构思具有深刻性。写作中的全部构思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内视过程,内视的深度决定了构思的深度;内视的能力也表现出作者艺术构思的能力。作品在构思上发微显隐,以小见大,能表现出作者高度的内视能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并表现出主题之深刻,材料之精粹,结构之巧妙,角度之新颖。

(5)构思的凝聚性

构思的特点之一,即构思是一种凝聚组合,指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必须遵循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规律,必须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综合、分解、想像、联想等思维方式,对素材进行加工制作,提炼文章作品的主题,并在主题的统帅下,将原来分散的,各不相关的材料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出构思的凝聚性。这种凝聚不是机械地组合,而是运用典型化的方法进行提炼、熔化,以分清主次、辨明真伪、估量价值,使素材越出原有的范围,凝聚成一组足以表现主题的、以一当十的新材料。构思中的凝聚组合,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使主题与材料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孕育出文章的雏形。

4.构思的方法:详略得当

构思的常用方法是指构思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办法,主要包括:

(1)寻找构成文章的线索

线索就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抓住线索,是构思文章的关键。

(2)巧妙地穿插与交织

穿插和交织是叙事性文章的基本技巧,它们都是作者对文章进行整体构思的结果。穿插,主要是就文章的组织方法而言的;交织,主要是就不同的线索而言。

(3)悬念与伏应

悬念和伏应是文章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文章构思中常要考虑的问题。悬念,主要是用于叙事性文章,尤其是文学性的叙事文章更为常用。伏应,即伏笔和照应,各类文章(包括论说性的)里都可运用。

(4)铺垫与衬托

铺垫,就是为主要情节和故事高潮的到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所作的准备。铺垫从实质上来说也是一种衬托。不过铺垫多是就故事情节而言,具有时间上的推移性,是一种纵向的发展;而其他的衬托多是就中心人物和中心情景而言,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是一种横向的比照。衬托,就是通过主要对象与次要对象、中心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的比照,来鲜明的突出主要对象、中心事物。

(5)恰当的语体和情调

语体,即语言的体式和色调。它是由于文章性质功用的不同,由于文章体裁的不同,所要求的具有某种特色的词语、句式、表达方式和语调。语体可大致分为四类,即:科学语体、艺术语体、报道语体和应用语体。情调主要是指语言风格。它是作者风格在文章(或作品)中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

5.构思的过程:厚积薄发

从写作的实践经验看,文章的构思不是一开始就十分清晰、确定的。尽管也有个别文章是通过快速构思写成的,但大多数文章的构思都要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思量,特别是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就更要做好耐心的准备工作,以防写出来离题太远。具体说来文章构思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萌发期、模糊期和明朗期。

(1)萌发期

萌发期是构思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产生写作动机的触发、“引爆”阶段。

文章构思的产生,并不是凭空发生的,它常常是写作主体得之于客观外物的触发、启迪,产生某些观念、看法,从而引起写作某种具体作品或文章的冲动或愿望。

作家冯骥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回,他在火车上看到一对夫妻,丈夫很矮,而妻子个子很高,由于这违反了常例,全车厢的人都觉得别扭。但这两个人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虽是在旅途中,也显得那么情深意长。目睹了这幕不期而遇的场景,他的文章构思活动就触发、启动了,这就是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产生由来。陶铸同志的著名散文《松树的风格》也是由于从松树那种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的高大形象受到启示,引发了文思,进而联想到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风格,从而产生了写作这篇文章的动机。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尽管某些客观物象经常成为作者构思的酵母,但它们只是促使构思萌发的具有一定偶然性的特殊(个别)条件,即外在条件。促使构思产生的更重要的条件还是写作主体的内在条件,也称一般条件。所谓“一般条件”,即指受现实生活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写作主体的各种内在因素,包括作者的生活积累、情绪记忆水平、对生活认识的深度、广度和思想倾向以及特定的审美经验、审美创造意识等等。这些主体因素不仅是触发构思的内在原因,而且也是使这种触发进而变成具体的写作欲望、产生写作冲动的基础。写作主体如果没有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丰厚积累,即使受到某种现象的触发或启示,也难以点燃写作欲望的烈火。所以,写作构思的萌发正是这种“外感”与“内蓄”的共鸣,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至于萌发构思的“个别条件”,则是因人因时而异的。归结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启动文章构思

前面所举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即属此类。这在文学创作中最常见。此外,报纸上的通讯、报告文学、随笔、调查报告、杂谈等文章构思的启动常属这种情况。

②阅读文章启动构思

许多人在阅读书报时,从正、反、侧面受到某些启发,从而触发了写文章的构思活动。如论文、杂文、读后感、评论、争鸣文章的构思活动的萌发,大多是由阅读引起的。

③听故事启动构思

这在小说、影视和戏剧等作品的创作中很常见。例如托尔斯泰听朋友讲了一个关于妓女的故事,引起较大的兴趣,萌生出长篇小说《复活》的构思。王蒙的小说《说客盈门》,乃是听浩然同志有一次闲谈时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引起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构思出来的。

④观赏艺术作品启动构思

如观赏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启动了我国青年作家刘建安的《洞庭纤夫》的创作构思;素描《阿芙乐尔》触发了苏联作家拉甫列涅夫《决裂》的构思等。

⑤记忆、回忆启动构思

自传、回忆录、回忆性的散文等常属这种情况。

总之,构思萌发的个别条件是多样而复杂的。我们应该开放五官,去广泛感知外界事物;张开双臂,热烈拥抱现实生活;此外,我们还应积极的从前人的作品中吸取养料,为我所用,不断的用新的信息来激活我们的大脑,使思维经常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增加文章构思萌发的机会。

同类推荐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说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告诉,说服。但是要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出色,则非常困难。不会说话的人哕里哕嗦、婆婆妈妈地说了一大堆,让人一头雾水,甚至造成理解上的误会;会说话的人则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最会说话的人永远是话说三分,点到即止,弦外音。本书将帮助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话说到点子上。一句话就能击中问题要害,化解复杂的、难以掌控的局面,实现完美沟通。
  • 书香女人:女人是本书值得永远阅读

    书香女人:女人是本书值得永远阅读

    女人是一本书,而这是一本专门写给女人的书。全书以“女人书”为脉络,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外”,下篇重“内”。上篇首先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女人书”,然后从形象、言谈、举止等方面入手,让女人学会为自己的“封面设计”加分;下篇则涵盖了女人在家庭、事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指导女人成为自己的最佳“撰稿人”。愿所有女人都能像本书一样“内外兼修”,让人百看不厌。
  • 女性能量,柔与韧的领导力

    女性能量,柔与韧的领导力

    在21世纪的今天,女性在许多方面已打破了传统的羁绊,这在商业管理领域更为显著,女性企业家在全球企业家中占比已近20%。虽然不少女性领导者已经展示了女性的管理实力和独特魅力,但真正成为商业领袖和商业模式创建者的女性仍属凤毛麟角。为何商业世界中的性别比例依然失衡?约束女性领导力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来自哪里?女性如何培养和激发自身的领导力?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 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

    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

    本书是一本能让人在轻松阅读中增长知识的好书。它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处世高手,学到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该书详尽地阐述了做人与做事的方法,以轻松的风格、幽默的言语、动人的故事情节、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发人深省的处世箴言为读者描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全方位地诠释处世真谛,给人以耳目一新、幡然醒悟的感受。透过有益的人生哲理,才能挖掘到心灵深处最丰富的智慧,指导世俗生活,解读疑虑困惑。
热门推荐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2009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厉以宁、高占祥、吴建民、海闻、张继钢、郁钧剑、韩少功、康洪雷、毕淑敏等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104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7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包括新中国60周年、礼仪文化、励志教育、养生文化、创新文化、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等多个系列。
  • 庆幸让我遇见你

    庆幸让我遇见你

    二十岁那年,我被迫嫁给一个我不爱的人,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第三者,传说中的恶毒女配。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个横刀夺爱的混蛋,但我,却只是个连自己人生都无法左右的棋子。既然爱情和亲情都离我远去,那么,为何不能背水一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为什么你在职场上的专业表现突出。却不招领导待见?为什么模仿对方的语速,可以让你更容易被接受?其实很多时候,身体语言透露出的弦外之音和蕴藏的巨大魔力,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了,或是还没有参透其中的玄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谈判顾问杰勒德·尼尔伦伯格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联手国际著名读心术大师亨利·卡莱罗、美国著名身体语言专家加布里埃尔·格雷森,倾力撰写此书。
  • 星辰1起源

    星辰1起源

    这个宇宙早已被来自黑暗的力量藐视已久,待他们的入侵,蓝瞳与人类又如何化险为夷。
  • 精灵之夏树

    精灵之夏树

    关东地区,从樱桃镇出来的培育家,目标成为学者。烟墨市,年轻的飞龙使者走入关东,统率自然界最强大的军团。橘子群岛,连魂魄都可以冻结的北极之风,无人能左右的冰之冻技。赋予格斗之魂的男儿-希巴,追求强大的对手,执着热血的战斗。从黑暗中逼近的敌人,鬼婆菊子掌握着驾驭幽灵的能耐。重归热血,一路强推石英高原,逆转恶势力...一位普通的培育家,走上一条不普通的道路,有幸在一个还未封神的时代崛起,将在精英遍地走的世界中摸索着如何变强,这是一部不打道馆,不逆天的故事....(本书群已经建立,探讨PM世界,群号:286511399)
  • Staccato Notes of a Vanished Summer

    Staccato Notes of a Vanished Summ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错过的那个补习生

    错过的那个补习生

    她是一个应届的学渣,整天无所事事,只因那一个月,她爱上啦那个补习生的学霸。因为他,她开始努力,只为和他在一所高中。结果却......
  • 疯狂谈判

    疯狂谈判

    谈判是实力的较量还是心理的较量?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许两者都是。但是,一场成功的谈判有一个起码的条件是: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心理素质,赢得一场竞争性的谈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实力均衡的条件下,越是重要的谈判就越侧重于心理的交锋——我们生活和工作中80%的谈判都依赖于心理的战术,而不是实力。看看这样的情况:你因为害怕对方退出谈判,而接受了一个比预期利益小得多的条件。你因为对方足够强硬,而放弃你自己理应坚持的目标。你可能因为对方捉摸不定的态度,而变得惴惴不安,匆忙中接受了对方的要价。……心理的交锋是一场高雅的艺术,如果你置身在竞争性的谈判中,你必须让自己足够坚定,足够强硬,足够“疯狂”。
  • 异界星巫

    异界星巫

    巫族后裔辰枫,在家研究古书却引来了妖人的袭击!黑洞将它吸进异界,重生为小皇子!有为青年在化身光屁股的皇族后,能否称霸异界?上古神器加上灵异魔法能否擦出火花?别小瞧这小皇子,虽然胳膊短腿短,但是一样修炼巫术,惹小爷,你就死定了!
  •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唐·吉诃德(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