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愤怒,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在洛杉矶的一户普通人家中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索菲:你能将盘子刷干净了再递给我吗?跟你说过好几遍了,总是这么漫不经心。
鲁克:我正在洗呢!
索菲:你居然只用水冲,我跟你说过,用水冲盘子是不会干净的。
鲁克:我知道,我不是正在洗吗!
索菲:你能不能专心点?从来都做不好一件事情。
鲁克:拜托!我工作了一整天,已经够累的了,我不想在回家以后还得帮你做这些破事!
索菲:我难道不累吗?你去带一个只会哭闹的七个月大的孩子试试?这也是你的家,你当然要做事。哦,如果你请得起保姆,那么一切都好办了。我可不喜欢你在这里碍手碍脚的!
鲁克:你说什么?我碍手碍脚?你又为我做了什么?是谁在我的晋升庆祝会上板着脸,什么都不做。你真是个不可理喻、毫无感情的女人!
(鲁克摔门而出,索菲气得砸掉了盘子。)
夫妻共进晚餐后一起在厨房收拾,这本来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却不料,由于双方的冲动,造成了这样一个令人不快的争吵局面。连洗盘子这样的小事情都能引发一场战争,这实在不是我们所希望看见的。而在现实中,这种情况随处可见。我们经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别人大动干戈,最后,我们甚至都忘了是为什么而争吵。这种状况常常会令我们措手不及,因为这些问题并不是循序渐进地冒出来的,而是在我们毫无防备之时忽然爆发的。这种愤怒的场面通常来势汹汹,双方都觉得突如其来,从而出现各种莽撞的语言和行为。而事实上,愤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使争执愈演愈烈。
朋友们,不妨自省一下,你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陷入愤怒情绪之中吗?在与人争吵时,你会肆无忌惮地说出伤害他人的话吗?如果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就应该保持警醒,因为你很容易生气;如果你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说明你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应该自我反省一番。
愤怒是一枚情绪炸弹,它陡然地爆发出来就会伤害他人和自己。由于愤怒总是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爆发,很容易击溃我们的心理防线,从而让自己任意妄为。这样,我们就会做出许多令自己后悔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人在一生中都会因为愤怒而使大量的人际关系崩溃,这该是一笔多大的损失呀!
以下就是一些由愤怒造成不幸的例子:
·一位母亲在发脾气时,对着自己十岁的儿子大喊:“你给我滚出去!”之后,儿子离家出走,一直没回家。母亲因此后悔不已,整日以泪洗面。
·一位女士因为不满自己丈夫由于工作而对自己的冷淡,愤怒地与其发生争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从此,丈夫再也没有对她表达过爱意,最终导致婚姻破裂,这位女十懊悔不已。
·一个老师对迟到的学生大发雷霆,这个学生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退学,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后来,由于对这个老师耿耿于怀,便伺机报复了那位老师。
由此可见,愤怒的情绪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愤怒的情况,以冷静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成熟的心智,泰山崩于前也不惊慌,沉着冷静地应对一切变故。那么,当我们被别人冒犯时,应该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才能做到真正的释然呢?
首先,让我们来对愤怒的情绪进行解剖一下。
一是产生不良的思想。在我们产生愤怒的情绪之前,我们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我被冒犯了。”事实上,这个念头只是潜藏在我们内心的,它并不容易察觉,但的的确确是一个主要因素。以本文开头的对话为例,索菲首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鲁克不愿意帮助我,他只会推辞、敷衍。”而鲁克则认为:“索菲觉得我很糟。”
二是产生强烈的身体反应。当我们出现愤怒情绪时,我们的肌肉会在一瞬间紧张起来,心跳会加快,血压也会上升。同时,我们大脑的各个部位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随时准备着爆发。而这些反应都是由于愤怒而引起的。这时的我们经常会丧失理智,变得很冲动。
三是攻击行为。当愤怒演化到这个阶段,我们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比如咒骂、恐吓,甚至出手还击对方,以此来终止或报复别人对我们的冒犯。鲁克的攻击行为是摔门而去,索菲则是砸盘子。
了解了愤怒所导致的恶果,你可能会认为要果断地压制愤怒,只能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但这并不是最佳途径,因为我们一味地压制对别人的怒气,很有可能会将这种不良情绪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对自己愤怒的情感,慢慢地,我们会自责、自弃,甚至走向毁灭。从医学上讲,一味地压制愤怒,还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的情况,如果凡事都默默忍受,甚至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所以,刻意地压制愤怒并不能使我们真正平静下来。
也有一些人认为,向他人倾诉或者打砸暴力玩具可以缓解自己愤怒的情绪,这是典型的“愤怒宣泄法”。这种方法也许能暂时缓解情绪,因为我们转移了愤怒的对象。但是心理学家西摩·费什巴赫经过多年的研究指出,这种宣泄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愤怒,而会使我们更具破坏性。这样,在下一次遇到令自己不满的事情时,愤怒的程度可能会比之前的更大。
所以,想要真正地消除愤怒,我们必须从愤怒产生的根本原因上入手,也就是消除我们的不良思想、身体反应和攻击行为。
消除不良思想。一旦我们的内心受到刺激,就会产生极其短暂的不良思想,紧接着会产生愤怒的行为。但许多人也会采取这样的方法:想发怒的时候,先在心里从一默念到十,尽量使自己平静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这种方法能够使我们延长思考的时间,让自己处于冷静状态。
当然,从一默念到十的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唯一的解决路径,这个方法只是说明我们可以在产生愤怒行为前告诉自己“我必须消除我的愤怒情绪”。我们应该在这段缓冲时间内采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思想,比如深呼吸十次,向远处眺望,闭上眼睛默默地对自己说“不要冲动……不要冲动……”或者双手紧紧相握。我们可以尝试许多方法,只要能够达到调整自己,缓解愤怒情绪的目的即可。
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正赤着脚走在柔软的沙滩上,这时周围出现了许多玻璃碎片,它们似乎都在侮辱你、挑衅你。你不妨问问自己:“我要踩上去吗?”接着,你可以想想踩到它们的后果:它们可能会碎成更多片,而你也会受伤,这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同时,你也可以试着站在挑衅者的角度去思考,重新分析这件事情:
也许他并不是故意出言不逊,而是一时冲动。
他只是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也许他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只需解释清楚就好了。
他并不是针对我的。
这时,你可能会发现,对方并不是故意冒犯你,从而使自己冷静地看待整件事情。
安抚身体反应。延长自己转化思想的时间,并利用这段时间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当然,出现身体反应后我们不要敌视它,而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消除它,安抚自己。
我们可以先闭上眼睛,放松整个身体,然后进行冥想练习。也可以将手置于胸腔,默默地告诉自己“我的呼吸很急促,应该做几次深呼吸”或“我的肌肉太紧张了,应该放松一下”。
提防攻击行为。你度过缓冲期之后,就应该告诉自己“我有更好的办法来代替发脾气”。你可以使用幽默的话语来应对,也可以将半边脸侧过去给对方打。但是,切勿采取任何攻击性的行为。心理学家卡瑞尔描述了自己对待粗鲁的顾客的做法,他说:“我只会对他说:‘孩子,你今天一定过得不太好吧。’这样,他就会冷静下来,并且会为自己粗鲁的行为道歉。”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化解这些矛盾的方法,来提防攻击行为。
此外,我们还有一些能够消除发怒情绪的技巧。心理学家莎伦·鲍尔将这些方法总结起来,我们可以称之为“DESC法”。
D(Describe)表示描述。也就是说,站在客观角度看待整件事情,并对此进行分析,到底是什么让自己感到不满的。不要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也不要将事实夸大,要清楚,这件事情只是偶尔发生的。
E(Express)表示表达。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切身体会自己的感觉,并对此进行判断:我们感受到的到底是怎样的?不要指责对方,而是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关注自己的情感。
S(Specify)表示指明。问问自己,你希望对方有怎样的行为,并明确指出来。
C(Consequence)表示结果。冷静地告诉对方,如果对方不愿意按照你所希望的去做,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当然,这并不是表示要恐吓或者威胁对方。
还是以鲁克和索菲的争吵为例,当他们怒火中烧的时候,应该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呢?
索菲:(描述)虽然你不想刷盘子,但是我实在忙不过来。(表达)而且你总是忽略我的要求,这让我感到很生气。(指明)我希望你能够认真对待我对你说的话。(结果)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刷盘子,那么我自己做好了。
鲁克:(描述)洗盘子只是一件小事,我并不是不愿意去做,只是太累了。(表达)你的指责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很生气。(指明)我希望你对我提要求的时候,能温柔一些。(结果)以后我们还是在一起洗盘子吧。
懂得消除愤怒的人,是温文尔雅、稳重大方的,他们彬彬有礼的态度会受到所有人的赞美。只有学会消除愤怒情绪,才会拥有高尚的品质,也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转化抱怨,感受丢掉抱怨后的美好
简的童年是与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她们住在美国的一个农村,奶奶开着一家小餐厅。当有一些爱唠叨、没完没了地抱怨的人来到餐厅用餐时,奶奶总会将简叫过来,让她看奶奶与那些顾客如何交谈。
一天,奶奶问一位老顾客:“克莱尔老兄,今天心情如何?”
这位老顾客摇摇头,说:“今天感觉糟糕极了,莉里吉尔大姐。这天气实在是太炎热了,我的房顶要被太阳烤化啦!那些该死的知了总是叫个没完,真够让人讨厌的。还有,我的小儿子又把巧克力弄到新买的衣服上了,噢,他总是犯这样的错误,我以后绝对不能再给他买衣服了,他只适合穿麻袋。”
这时,奶奶淡淡地笑了笑,然后低声附和道:“嗯,是啊。”并回头向简使了个眼色,她知道那些抱怨的话都涌进了简的小耳朵里。
等顾客用完晚餐离开后,奶奶将简拉到跟前,对她说:“孩子,你听到刚刚那个人说的话了吧?”
简点点头。奶奶继续说道:“孩子,每天都有许多人——有白人也有黑人,有富人也有穷人,他们在夜里入眠后就再也不会醒过来,他们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了。那时,他们将永远也感受不到天气的寒冷与炎热,也听不到知了欢叫的声音,与他们相伴的,只有冰冷的灵柩和长长的裹尸布。所以,孩子,生命不应该被耗费在牢骚里。如果你对什么事情感到不满意,你就应该试着去改变它,如果实在改变不了,那就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它。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抱怨。”
这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让自己的孙女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如果简能够记住奶奶说的话,那么她这一生应该会感到满足与幸福。
有个心理学家曾说过:“不应该向任何人抱怨生活,你所寻求的安慰话语中,很少包含着你需要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对生活不满的情绪,接着,我们就会从抱怨中寻求希望。而事实上,抱怨并不能为我们带来任何积极的效果,反而会成为一面放大镜——不断地放大我们的负面情绪。
确实,抱怨会扭曲、削弱,有时甚至会破坏那些对我们的幸福安宁至关重要的关系。当我们开始抱怨时,就会忽略对方曾吸引我们的品格,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缺陷上。
威尔·鲍温的妻子桂儿曾就职于一家公司,她办公室的女员工们每月都要举行聚会,用她们的话说,是在实施一种“发泄疗法”。所谓的“发泄疗法”,就是在附近找家墨西哥餐馆,喝上几杯玛格丽特,然后借着酒劲,大声地抱怨生活和工作中的那些男人们。主题只有一个——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不用说,这些女人都没能和某个男人维持快乐、持久的关系。现在,你可能会想,“发泄疗法”可能会有效果,因为女员工们发泄完不满情绪之后,她们就能心平气和地和男人们相处。但事实上,女人相互间的“同情”,只会将问题夸大。在花了一晚上去抱怨生活中的“狗男人”之后,这些女人回到家里,禁不住就会把那个正坐在沙发上看报喝咖啡的男人看作一条“狗”。她们的预期都建立在头脑中的偏见上,认为男人就是狗,而这些女人的丈夫或男朋友们,也会感觉到她们的不满,真的会像她们预期的那样(有时比预期的更糟糕)对待她们。
人生的确不完美,因此,我们的主观看法与客观条件就造成了我们对生活的不满意。其实,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如意,当我们遇到违背自己理想的事情,换一个角度去看待,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就像简的奶奶说的一样,努力地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欣然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
习惯抱怨的人,总是无意识地搜寻事情中不完美的那部分,并习惯将目光放在事物的缺陷上。当你的爱人为你冲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时,你是会感激爱人为你的付出并微笑着细品咖啡香醇的滋味,还是埋怨一句“哎呀,太烫了”?显然,不同的态度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你感激你所拥有的美好,并忽略那些不完美的事物时,你会发现,那些有缺陷的地方被美好的部分掩盖了,而你所拥有的,是整个美丽的世界。
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弗逊曾说:“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我们的确花了太多时间在抱怨上了。那么,我们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我是否有经常抱怨的习惯?”回忆一下,令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你是如何表现出不满情绪的?或者在我们现在的表现中,挖掘自己抱怨时的不良情绪。当你发现身边的人有经常抱怨的习惯时,你也可以对照他们来审视自己:“我是否也说过这样的话?”也许你会意识到,你跟他们有着同样的缺点。
停止抱怨吧,我们应该试着转化消极的看法,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应该正视事情本身。当你对某件事情不满,想要开口抱怨时,不妨试着仔细研究这件事情本身:“事情是否真的如想象中那样遭?”我们知道,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么,为何不试着将好的一面放大,并弱化坏的一面呢?当然,我们并非要刻意否认这种不美好的部分,而是要承认,并且接纳它。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情中好的一面,而不能让实际上存在的美好被自己的不满情绪掩埋了。
基尼新买了一辆轿车,他为此非常高兴。可是不料,妻子在开车时不小心撞到树上了。所幸,妻子并未受伤;不幸的是,车头撞坏了,这使这辆车看起来滑稽极了——一辆车头瘪了的新车,实在不够漂亮。基尼得知这个消息后,气愤不已。
以基尼为例,他应该如何打消责备和抱怨妻子的念头呢?
基尼想:“这辆车的确是坏了,这真的很不幸。但是,它只是车头变形了,其他部分还是完好的,只要修一修就恢复原貌了,而这只是一小笔钱的问题。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更何况,我的妻子没有受伤,这简直就是万幸。”
其次,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情产生了抱怨的想法,并打算为此喋喋不休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可以适当地将这种后果夸张化。有时候,事情本来已经很糟糕了,而我们的抱怨并不能改善这种状况,反而会使事情陷入更坏的境地。
基尼开始设想自己抱怨妻子的后果:“她并不是故意的,当然,谁会故意开车去撞树呢?她一定非常渴望得到我的原谅。如果我抱怨她,指责她,她一定会羞愧难当,她会更加不自信——她本来就很敏感,很自卑。这样,她就会因为觉得我瞧不起她而疏远我。我们的关系一定会变差!有可能,她还会对我不满,我为这点事情就埋怨她,太没有风度了……噢,那简直太糟糕了,我可不希望因为一辆车的毁坏而带来家庭的破碎。更何况,无论我如何抱怨,车头也不会因此而自动恢复原貌。没错,那的确是我心爱的车,可是它的价值怎么比得上我的妻子呢?”
再次,我们应该花全部的精力去看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生命给了我们很多,可是我们往往不珍惜。只有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拥有的事物上,并且懂得珍惜美好的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不抱怨、不愤恨。
基尼继续想:“我拥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妻子,虽然她有时候有些粗心大意,但是那恰好也是她最可爱的一面,不是吗?记得那次,她出门前忘记关窗子,结果客厅里的玫瑰和百合把蝴蝶都招来了,那是多么美的画面啊!事实上,我的婚姻很美好,我们晚上一起在花园里散步,周末一起去郊游,或者一同去看望父母——虽然下次可能要坐公共汽车去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途中的美景。我们的婚姻让许多人羡慕,包括隔壁的劳瑞,他经常说我们是一对璧人。我生活中的一切都太美妙了,这次撞车事件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真不知道我怎么会把它放在心上。”
这时,我们已经丢掉在这件事情上的抱怨情绪了。最后,我们应该体会一下没有抱怨之后的美好情景。请相信,我们如果只知道抱怨,事情可能会更糟,而如果丢掉抱怨,我们会在别的方面得到补偿!
基尼微笑着对惊慌失措、惴惴不安的妻子说:“好了,粗心大意的妞儿。不要因此而难过,我们可以将它修好。噢,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把烦恼交给温丽斯街道上的汽车修理店处理吧,我敢保证,他们一个星期就可以修好了。亲爱的,你没有受伤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我真应该感谢上帝!”
妻子听到基尼的话,异常感动。而从这件事以后,妻子对他更加体贴了。不仅如此,她再也不责备基尼将鞋子乱放了,还会陪基尼一起看她曾认为枯燥无比的足球赛——而在以前,她都会要求基尼关掉电视或者换到别的频道。基尼感受到了不抱怨带来的美好生活,这样,也就养成了遇事不抱怨的习惯。
以上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它适用于许多事情,包括对我们自身。许多时候,我们也会抱怨自身的不完美,我们总抱怨自己身材不够好,眼睛太小,声音不够柔美,记忆力太差,不够聪明……这样,就会逐渐养成不自信的性格特征。这时,我们也可以用以上的步骤来对付自己的消极想法。以“身材不够好”为例,一位女孩是这样描述她如何丢掉抱怨的:
正视:我身材是不够好,这的确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是它并不影响我其他方面。我依然很可爱,我的脸蛋很漂亮。而且,我只是看起来有些胖而已,但是我的腿很长,朋友们都羡慕我呢。
后果:我总这样抱怨的话,我会成为一个喋喋不休、爱唠叨的人,会像隔壁杂货店的老婆婆那样成为一个不可爱的人,那样就太糟糕了。与此相比,我宁愿做一个身材不够好,但是惹人喜爱的人。
拥有:我的父母很爱我,我的吉他弹得很棒,歌也唱得很好。我有许多朋友,他们都很爱我,我的人缘简直太好了。
感受:我从容地接受了这种不完美,将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消极想法彻底剔除了。我发现生活比想象中的更美了,而我也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当别人对我说:“嗨,你似乎需要减肥了。”我也不会回避了,而是坦然地说:“你的建议不错哦,我接受你的建议。”因为这种自信而从容的态度,我被选为“公司魅力之星”,这太令人难以想象了。丢掉抱怨的感觉真好!
罗曼·罗兰说:“只有将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所以,我们只有丢掉抱怨,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明天。
◎顺应自然,接受命运安排的一切
“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并非是易学会、易掌握的课程。即使至高无上的一国之君也应该时常这样提醒自己。在白金汉宫的图书室内,英王乔治五世就以此为座右铭:“请教导我不要凭空妄想,或做无谓的怨叹。”哲学家叔本华亦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程。”
显然,环境不能决定我们快乐与否,我们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反而能决定我们的心境。
我们都能渡过灾难与悲惨时刻,并且战胜它。也许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其实大家内心都有巨大的潜能来渡过难关,其实我们比自己想象得要更坚强。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能够忍受一切,就是不能忍受失明。”
可是在他60岁时,当他注视着地毯时,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他分辨不出图案。他去医院看病,得到了残酷的结果,他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已经瞎了,另一只也将失明,他最害怕的事终于未能幸免。
塔金顿对这巨大的不幸是如何应对的呢?他是否感到:“完了,我的人生彻底完了!”完全没有,令他惊奇的是,他感觉愉快,这甚至激发了他的幽默感潜能。眼中的暗影困扰着他,这些浮游的斑点阴影阻碍他的视力。当大斑点浮过他的视线时,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它今早要飞到哪儿去?”
不幸的命运怎么能击败这样的精神?不,答案是,不能击溃人们。当塔金顿完全失明后说:“我忽然发现自己可以忍受这件事情,因为任何不幸的状况,人都可以勇敢面对。如果我失去了感官的功能,那么我还有心灵感受,因为我们是在用心观察,用心在活,有没有觉悟到这点就是人与人的差别。”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得接受12次以上的外科手术。只是采取局部麻醉,他会抗拒它吗?他知道这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唯一能为此类痛苦赋予意义的行为只有优雅地接受。他拒绝私人特护病房,而是选择和大家一起住在普通病房。想办法让同他一样不幸的大伙高兴一点。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他说,“真是神奇,科学如此进步以至于连人眼如此构造精致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如果必须接受12次以上的眼部手术,并忍受失明之苦,普通人可能早就崩溃了。塔金顿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历来替换这种难得的体会。”他因此学会了逆来顺受。这正如约翰·弥尔顿所发现的,这种经验教他懂得“失明并不悲惨,无心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人生”。
正像诗人惠特曼诗中所说:“面对黑夜、狂风暴雨、饥荒、荒谬可笑、意外变故与挫折,让我们学着像植物及动物一样顺其自然、逆来顺受吧!”
如果你认为我们应该俯首接受所有的不幸,那就错了,那只是宿命论的观点。只要有机会改变现状,就应该努力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情况已不可逆转时,我们最好不要再瞻前顾后,拒绝面对不幸。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务主任霍克斯有一个座右铭:“太阳底下的任何病,肯定有药可医,能找到就去寻找!实在没有,也不要介意!”
有好几位美国的企业领导者,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以及毫无忧虑无所顾忌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们无法达到这种境界,早就在压力下灰飞烟灭了。
全美连锁百货公司的先驱者潘尼说:“即使我赔得血本无归,我也不会为此发愁,因为我看不出发愁能带给我什么益处。我已全力以赴,其他事情就听天由命吧。”
亨利·福特也表达过同样的看法:“当我对任何事无奈时,我就扔下它们,任其自然发展。”
作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凯勒是如何排除忧虑的呢?他的回答是:“当我身处逆境时,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我尽量努力;如果不能改变,就完全忘记。我从不杞人忧天,影响未来的因素很复杂,我深信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既然无人能掌控全局,料事如神,那我又何必为它烦忧?”如果说凯勒是位哲学家,那就错了,他大概会为此种误解难为情。他是精打细算的商人,然而他的想法却与19世纪前希腊哲学家艾匹克蒂塔的哲学理念如此不谋而合:“快乐唯有如此捷径,即不去杞人忧天。”
在《读者文摘》的一篇文章中,麦科米克说:“当我们不再做无谓的抗争时,就会转而发挥潜能开创更有乐趣的人生。”
同时与不可逆转的现实抗争,又腾出余力去开创新生活,没人会如此精力充沛,因此,你只能择其善者而为。你如果不能柔韧处置,在人生强烈而不可抗拒的攻击下,那就只有折断了。
柔道大师总是告诫学生,不应如“橡树般硬挺”,而要像“柳条般柔顺”。
耐磨负重的汽车轮胎为何能日行千里,你清楚吗?刚开始,轮胎制造商想要制造出可以抵抗路面震动磨损的轮胎,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们发明了可以减轻震动的轮胎,才得以成功。我们如果想活得更长久、更顺遂,就得学会顺应人生的坎坷。
如果我们以反抗代替忍受,会有怎样的后果?如果我们不像杨柳一般柔韧,却偏像橡树一样强硬挺直,会有怎样的结果?答案很容易回答,就是会引起内心的冲突、矛盾、担忧、紧张、神经质。
如果我们封闭在自我的梦想世界还继续反抗现实,我们必将疯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数以万计惊恐的士兵如果不能忍受不可逆转的现实,那就只有面临精神崩溃。凯恩的例子可以给大家作个说明。以下是他在班上获奖的简短演说:
“我加入海岸防卫队不久,就成为爆破班长被派到最炎热的大西洋岸边防站。仔细想想,当爆破班长!一个饼干推销员吗?自己要站在成千吨的黄色炸药上,一想到这儿就足够让我这饼干推销员胆战心惊。两天培训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只会让我更加恐惧这个工作。我的第一个任务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寒冷、黑暗、雾茫茫的一天,我接到了任务。
“我被指派到船上的第五货舱,我必须在货舱中工作,跟5个虎背熊腰的货舱工人一起,而且这5个人对炸药没有半点常识。需要他们装运的是一种大型炸弹,每一个炸弹内含1吨TNT一足够把整条船炸得尸骨不存。用两根钢索吊放所有巨型炸弹。只要有其中一条钢索断了,我绝对会被吓得半死,膝盖发软,口干舌燥,心乱如麻。可是我又不能当逃兵啊!那也太丢脸了!我还可能因此被枪毙。我得坚守阵地绝不能逃!我看着那些工人漫不经心地搬运着如此危险的炸弹,而且每一分钟都可能会爆炸。熬过恐慌的一个小时后,我开始给自己打气并运用有限的一点点常识。‘好吧!炸就炸吧!有什么了不起,你又未必有什么感觉,这么轻松的死法!比死于癌症的感觉好多了。别傻了!反正人总有一死!可如果不完成任务,我就得被枪毙!’
“自我安慰了几个小时之后,我稍稍觉得轻松了一点。最后,我努力克服了心里的恐惧,强迫自己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我永远记得那一课,每次我开始担忧某些无法逃避的情况时,就会无所谓地说:‘忘了吧!’这种方式确实有效。”多棒啊!为这位饼干推销员的勇敢喝彩吧!
◎学会放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后悔是没有用的,责备自己也是没有用的。心理学家卡尔建议:“就算是自己的错,你也不要过度责备自己。因为,过分自责会破坏你从错误中得到学习的能力。适当的责备促使一个人采取行动,过度的责备则使人变得迟钝与懒散。所以,不要让任何一项过多的责备降低你的士气。更何况,很多事情的发生,都不一定是你的责任。”
因为,自责不同于责任感,自责实际上是一种逃避行为。陷入自责的人往往不愿意采取改善的措施,他们只会紧紧地抱着幻想过日子。
迈克的邻居汤姆来找他,希望能将迈克家的草坪施肥工程承接给他做,迈克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因为汤姆看起来很自信。几周后,汤姆派了一名员工来迈克的后院草坪进行施肥,很不幸,不到一个月,迈克的草坪上所有的草全都枯萎了。更糟糕的是,迈克还没有向汤姆投诉,汤姆竟然还有胆量来向他要施肥工程的尾款。于是迈克很生气地拒绝了他,并约他到自己的后院来。汤姆看到了迈克的草坪后说:“见鬼!那名员工是我雇用的,他说他能胜任这项工作,我还特意培训了他。但他真的搞砸了,我只想让您知道,对此我会负全责,我愿意赔您一个新的草坪。”
迈克家的草坪被毁,汤姆没有自责,因为他已经尽到了培训员工的义务,并且得到了那名员工的保证,一切责任都应该归咎于那名员工。但是汤姆愿意承担起责任,帮助迈克恢复草坪。汤姆是值得信任的,虽然他不是直接的肇事者,但却能够承担起事情的后果。
不要自责,但要负责。就算事情不是自己的责任,而要使已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也只有一条途径:冷静地分析过去的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继而彻底忘记。
桑德斯先生说,在布兰德医生那里他学到了最宝贵的一课。他说:
“我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心生烦恼了,我总因做错的事而懊悔不已。考试一交完考卷,我就要啃手指,睡不安稳,担心考试通不过。我总想着已经完成的事,又总后悔当时没用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法,说过的话总是围绕在耳旁,后悔当时没换种更好的说法。
一天早上,在实验教室上课,我们老师的桌上放着一瓶牛奶,我们看着牛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突然,老师站起身来,把奶瓶一下子推入水槽中,并大声说:‘不要为泼翻的牛奶哭泣!’
他让大家围在水槽边看着那些碎片,说:‘看清楚!希望你们牢记本课。牛奶流走了,你只能看到它流入水管,我们无法再收回这些牛奶。如果我们能注意保护,也许可以保住牛奶。可这已经太迟了——我们只能忘了它,继续做别的事。’
这次微乎其微的示范,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里。这给我带来的实际影响比高中三年的任何科目都有教育意义。它教导我要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可是一旦牛奶一去不返时,就应该彻底忘了它。”
有的读者可能要不屑一顾,这道理谁不明白?但这言简意赅的道理正是祖祖辈辈沉淀积累下来的智慧,是代代相传的生活体验。即使你阅读所有关于忧虑的书,也未必看到比“不要为泼翻的牛奶哭泣”更深刻的道理。如果我们确实求真务实——而不是不屑一顾——我们就可以不用费时间阅读这本书了。而且,要是绝对按照格言生活,我们过的几乎全是完美的生活。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书的目的也并非传授新知。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醒你已获检验的真理,并激励你应用它们。
布兰德那样的人,有能把古老的真理形象化的本领,他曾任《费城公报》的主编。在大学演讲时,一次他问学生:“有多少人锯过木头?请举手。”多数人都举手了。他又问:“有多少人锯过木屑?”没人举手。
当然,木屑是不能锯的,因为它已经被锯碎了。这就像过去的事一样,当你开始担心发生在从前的事,正如同锯木屑一样是徒劳的。
回顾逝去的事情毫无裨益,只能使人加速衰老及引发胃溃疡。丹普西先生就讲述了如何与重量级拳王宝座擦肩而过的事。当然,这么大的打击对他来说,很伤自尊。“比赛中,我忽然觉得自己开始衰退了……到第十回合,我虽然还能坚持,但也只能如此了。我的脸撕裂般的痛苦,视线模糊……模糊中我看到对手赢得了比赛……世界拳王的称号已经归他人所有。穿越人群回到休息室时,有人握着我的手安慰我,有人眼含泪水为我遗憾。”
“一年后,当我再次与那位敌手狭路相逢对战时,我知道我无力挽回败局了,我的好时光已逝去。很难控制自己不为此难过,但我对自己说:余下的时间不该为此烦忧,尽管这打击不小,但我不会被它击倒。”
丹普西并没有为此再三反复地告诉自己:“不要为过去伤神!”是的,如果那样做,一再面对过去只会更使自己不断地烦恼。他接受过去的失败,并完全集中思想在计划未来上。他开始经营生意,先在百老汇开了一家餐厅,接着又在五十七街开了一家旅馆。他推行获奖比赛,并举办拳击展览,在忙于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时,他没有时间和心思去为过去烦恼。丹普西说:“我的生活比当拳王的生活还丰富。”
丹普西说他读书不多,因此他没想到已无意中运用了莎士比亚的处世哲理:“已逝的事情,聪明人不会放在心上做无谓的忧伤,积极想办法减轻伤害才是正事。”
在历史或传记中,许多大人物克服忧虑与悲伤并能愉快生活下去的诀窍,常常带给人们很多启示。
有一所监狱的犯人看起来过得很快乐,跟我们差不多一样。但是监狱长刘易斯提到这点时却说,犯人们初来乍到时曾经都很痛苦愁闷,可过几个月之后,多数比较聪明的人开始平静地接受牢狱生活,并尽可能享受这种生活。监狱长特别提到了一位犯人,过去曾是一位园丁,他在狱内园子中种菜浇花时都是哼着歌的。
所以,何必浪费眼泪!当然,犯了荒唐错误我们都会为此悔恨,那又能如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连拿破仑都有三分之一败绩的战役,我们的成功率总不会比拿破仑还差吧?天知道!
反正,任凭你哭破喉咙,扯断双臂也是无法挽回过去的。
◎抱怨别人,其实是在折磨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那么他无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消极之人。没有人会对这样的人有好感,因为他们总是自愿担任着“受害者”的角色,似乎全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的确,我们在生活中不可能遇到的都是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人,在利益的冲突下,我们很容易与别人产生矛盾,或者被人伤害。然而,面对这种伤害,有人可以很豁达地告诉自己,这并不是对方的错,更不是命运的错,然后从这段伤痛的时光中走出来,并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状态。然而,有些人则总爱陷入阴影里,将自己的不幸全部归咎于别人,归咎于命运,认为自己是最值得可怜的人。其实,这两种状态孰优孰劣我们一目了然,前者会丢掉那段不好的记忆,带着善良的心走下去;后者则可能会成天自怨自艾,甚至带着对他人的仇恨走过一段黯淡无光的人生。
许多人从童年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了受害者,对生活怨气连天,当然,这也是跟他们童年的经历分不开的。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曾提出过“童年阴影”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实事上有不少人现在的世界观和与人交往的态度都与童年经历有关,而那些经常抱怨他人的人,也可能是由于童年的阴影。
有个年轻人,他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是与异性交往。是的,这件人类最美好的事情,在他看来确是最痛苦的。他似乎反感所有女性,不过世事难料,他工作中的搭档偏偏就是一位女性。他的女搭档刚毕业,对工作也显得很生疏,但是他从来不会帮助她。他讨厌这个女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会首先抱怨她,甚至连她好意给他冲的咖啡都不愿意喝。工作中一旦出现了不顺,他就将责任推卸给自己的这位女搭档,认为一定是因为她才让一切变得这么糟糕,如果他单枪匹马,那么事情肯定会一帆风顺得多。
这位年轻人因此生活在痛苦之中。到了婚恋的年龄的他,根本就没有认真接触过异性。在经过一番挣扎之后,他找到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在与他交谈后,咨询师了解到原来这个年轻人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经常吵架,后来父母离婚了,母亲还动不动就打他,由此他才开始对异性产生厌恶之情,并觉得所有女性都会伤害自己。经过心理辅导当他意识到自己这种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后,他试着去原谅自己的母亲,并且包容她。他开始明白,母亲只是因为与丈夫性格不合,心情抑郁,才会对他拳脚相加。扭转这种心理倾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经过艰苦的努力,他已经能够和好几位女性朋友保持正常的友好关系了,而且他还向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透露自己对女搭档产生了好感。他对他人的抱怨也越来越少了。用不了多久,这个曾经对异性产生排斥的年轻人就会恋爱了。
抱怨就像一堵高大的围墙,将别人挡在外面的同时,也将自己与世界隔离开来了。我们需要一个开阔的心灵世界,就必须拆掉这堵墙,让自己带着善良的心去接受世界上的人和事。在我们纠结于世事的不公平,并因此埋怨他人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事实上,对于别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许多人心底都是脆弱的,只要别人所说的话,所产生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被认可,或者受到了伤害,就以抱怨的方式来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满,以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抱怨就向一个回旋棒一样,你怎样扔出去,它就会以同样的姿势飞回来,最后攻击到的是你自己。当然,并不是说别人会以同样的抱怨之词来“回敬”你,而是说,你对待生活的这种态度最终会把你的心灵上带入困境。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应该尽量避免自己喋喋不休地抱怨他人。
朱丽娜现在是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而她也是自己的模特。她身材很棒,完全能够驾驭模特这个职业,这一点,所有朋友都毫不怀疑。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美丽的女人以前是一个200磅的大胖子。很抱歉,这里用了“大胖子”这个称呼,不过,今时今日,她并不会介意。然而,在她肥胖的那段时间内,她是很反感“大胖子”这个称号的。朱丽娜最反感别人提她的身材,即使别人友善地提醒她为了健康应该减肥,她也会背地里抱怨一番:“真可恶,关他什么事。”我们知道是自卑心理使她变成这样,我们试着理解她。但是,这样的抱怨听多了,也总是觉得她是惹人厌恶的。而她自己呢,很显然,生活也是不畅快的。她每天都像一架战斗机,只不过她是与自己战斗而已。
有一回,俄国芭蕾舞剧团来洛杉矶表演,朱丽娜和朋友们一起去观看这个表演。一路上,朱丽娜就显得坐立不安,她不停地说:“我真不该来观看这个表演,一定会有人笑话我的。”“噢,真该死,我去做什么不好,偏偏要来看芭蕾舞。我的体型是那些芭蕾舞演员的三倍。”“我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呢,却在这里浪费时间。”于是,本来很美好的时光就被这样的抱怨填满了,当然,同去的好几位朋友也都皱着眉头,以表示不满。
不用说,观看的时候,这位“抱怨胖大姐”愈发喋喋不休了,伴随着舞台上如梦如幻的舞姿,耳边这尖利的抱怨的语言显得格外不和谐。噢,什么?她居然开始抱怨台上的舞蹈演员不够专业,这太讽刺了!大家强忍着不满的情绪,同时又觉得她很可怜。可不是吗,她在抱怨,事实上也是在折磨她自己。她在纠结自己的不幸的同时,失去的却是欣赏美好事物的机会。
一位同去的朋友趁朱丽娜去卫生间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说道:“以前我只觉得她身体肥胖,现在我觉得她的心灵也是臃肿不堪。她搅乱了一场多么美好的舞蹈表演,她难道不因此感到羞愧吗?这个胖女人!”由于情绪太激动,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结果被刚从卫生间回来的朱丽娜听到了。
朱丽娜愤怒地离开了。“闯祸”的这位朋友露出了愧疚的神色,说道:“噢,我真该死!我是因为她不停地在抱怨才生气的,可是我也在抱怨她!”这位朋友因此难过了好几天,最后只好向朱丽娜道歉了。好在朱丽娜不计前嫌,接受了他的道歉。
有趣的是,本来一开始让人感到不满的是朱丽娜,可是当这位朋友开始埋怨她时,他却成了自己所认为的“坏人”,他甚至认为自己比朱丽娜还要可恶。
不过,朱丽娜也通过此事看出了自己的问题,她开始明白,一个总是喋喋不休、只会抱怨的女人是不可爱的,这与她的体型无关。她在决定减肥的同时,也决定改掉抱怨这个毛病。现在的她,除了美丽的外表之外,还拥有一颗冷静的心,遇到任何事情,她都学会先审视自己,而不是抱怨别人。而她也说,这样的状态,令她很快乐。
有一类人总喜欢让自己活在这种暗无天日的阴影中,抱怨生活中的一切,埋怨那些曾经亏欠过他的人。他们整日唠叨个不停,仿佛自己是世间最可怜的人,说自己的家人对自己冷漠,说朋友只顾利益而不顾情义,说爱人不懂得体谅自己……每天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殊不知,这样的人不仅会惹得周围的人满腔怨愤,还会使自己越来越压抑。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都需要通过发泄的方式找到平衡,然而,抱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泄方式。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既不伤人又行之有效的发泄方式呢?当然可以。我们之所以抱怨,除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外,还希望听到的人能够对我们做出积极的回应。不过,抱怨的方式似乎并不能顺利达到这个目的,还可能会使别人变本加厉地伤害你——人都有这种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善意的陈述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你原本想对爱人说:“你怎么这么冷漠?”在还未说出口时,不妨停下来想想后果,你可能会刹那间意识到,这句话不仅不会达到你需要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引起一场争执。你可以利用这一分钟微微调整自己的情绪,轻声细语地说:“亲爱的,我知道你最近状态不佳,我能体谅你。当然,我也希望你多体贴体贴我,相信生活会好起来的。”这样的陈述语气,一样表达了你的意愿,却会给你带来你希望中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不是让你不要表达,而是你要学会如何表达。抱怨是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会将自己折磨得血淋淋的。只要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快乐,生活也会豁然开朗。
◎改变认知,就能管住情绪不失控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是,有人活得快乐自在,有人却整天忧心忡忡。是否那些快乐的人处境真的就更舒适一些,而那些焦虑不安的人总是遇到各种麻烦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许多人一生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财务上、婚姻上、生活上、工作上、身体上的麻烦,但人们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却迥然不同,也就导致拥有截然相反的人生。
哈姆雷特说:“世事并无好坏之分,只是看我们如何去想。”的确如此,我们的情绪是由我们的想法决定的,除此以外,谁都不可能真正地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每天的经历都可以证实这一点。我们可能会做错某件事情,也可能会被他人侵犯,可能会遇到许多挫折。我们对此是否会感到不安,以及我们烦恼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些事情。许多时候,哪怕我们真实的处境没有那么糟糕,若我们以一种习惯性的消极思考方式去看待,我们就会痛苦不已。我们所感受到的愤怒、忧伤、愧疚、羞耻、怨恨、焦虑等负面情绪都是我们的认知使然。所谓认知,也就是我们关于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所产生的想法和观念使我们产生相应的感受。我们当然可以责怪别人,也可以责怪生活,责怪命运,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情感状态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那么,你对待事情的认知是怎样的呢?不妨问问自己,你是否曾反复琢磨自己遇到的某个问题,弄得焦虑不安,茶饭不思,后来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也许,你也曾隐约感觉到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无足挂齿,但你还是任由消极的思维方式占了上风,情绪的发展也就由不得你去掌控了。
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因为某个问题而惴惴不安,无奈之下向好友倾诉了一番。好友则对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这些话,你以前从未想到过。当你把他对你说的话加以细细思考时,会发现它们很有道理,不禁豁然开朗。其实,向朋友倾诉并非吐苦水,它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让你重新对自己遇到的情况加以审视,扭转自己的看法。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对这件事后期的感受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事情的好坏并非是绝对的,有人可以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感受到真情的可贵,因而激动喜悦;有人却只能看到灾难本身,因此痛苦万分。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认知,你带着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某件事,它即使真的是天大的麻烦,你也能够从中找到正面的信息,从而感谢当下发生的一切;你若习惯了消极的思维方式,那么即使眼前是万里碧空,你也觉得生活不尽如人意。
错误的认知通常会让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产生一种极端的思维和行为,从而带给我们负面的情绪。以下的例子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杰尔开车上班时差点出了车祸,因为当时在他旁边的一辆车没有给他让道。这让杰尔非常生气,他摇下车窗,伸出中指指着旁边那辆车的驾驶员,然后骂道:“你这个蠢货!”
杰尔的想法很明确:“你是个蠢货。”然而,我们知道,这个想法并非凭空而来的,它一定有一个源头。那么,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与大多数人一样,在杰尔的意识中,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应该是小心谨慎、正确无误的,尤其是在开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事实上,真正使杰尔感到愤怒的正是他的这种意识内存在已久的信条,也就是这种认知,而并不是这个驾驶员并不娴熟的驾驶技术。如果杰尔只是觉得,人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而不是强烈地认为,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完全不能出一点差错,那么他的反应应该是暂时的生气,而不是勃然大怒。假设你站在杰尔的角度去考虑,你认定所有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小心翼翼,尤其是在开车时,必须永远遵守交通规则,那么,一旦他们违背了你的这种认知,你会不会非常愤怒?反之,你若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开车时都是非常谨慎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他们可能会由于状态不佳而出错,那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只会让你感到轻微的气恼,而不是怒火中烧。
我们当然希望人们不要犯错误,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认定别人所作的每件事都必须准确无误,这种观念通常会给我们自己的情绪带来不好的影响。
内心的体验,也就是我们的情感。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情感,悲伤、喜悦、兴奋、愤怒、愧疚、尴尬、厌恶、悔恨等都是我们情感的表现形式,不过,我们很难准确地定义情感。在我们看来,情感无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让人愉快的,另一类是让人不愉快的。我们也知道,避开不愉快的情感,才能去体验让人愉快的情感,这种欲望也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行为。不过,我们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认知而定的,对于同一件事,我们是感到喜悦还是悲伤,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和观念。
认知 情绪
我又失败了。 失落
我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悲伤
看来,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了。 焦虑
这个糟糕的状况是我导致的,我真愚蠢。 愧疚
这件坏事是他们干的。 愤怒
我处处都不如人。 自卑
我的生活太糟糕了,我的生命毫无价值。 忧郁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惊讶
像上面这样对许多事情所产生的认知,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这从某个角度上来讲,也是一个好消息,我们也许力量微薄,不能改变别人,更不能改变境遇,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学会了采用一种健康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我们就不会再自寻烦恼了,所有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这时,我们就如在永远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平静稳定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专属于我们自己的,谁都不可能伤害我们,而我们才是自己的主人。
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善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过程基本一致,那就是首先识别那些让我们产生消极情绪的具体认知,然后对我们思维中的极端、负面的观点进行质疑,最后重塑自己的认知,得到一个积极、客观、恰当的思维模式。
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消极状态出现时脑海里的自动性观念,也就是我们对外界刺激产生情绪反应前的一瞬间脑海中所闪现出来的观念。这时你应把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事件(即原因)和情绪,以及当时情况下的自动性观念(即认知)罗列出来。
露伊与男友卡罗约好假期去夏威夷旅游,她一直兴奋地期盼着这件事。然而,离出国只有一个月时,她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肺炎,状态非常差。她也积极接受了治疗,但是效果并不好,大夫告诉她必须静养。现在离假期只有十天了,露伊感到很着急,这可是她半年来一直期待的事情,而且她不想让卡罗因此失望。她不停地抱怨:“我这该死的身体,为什么总是这样糟糕!卡罗一定会不高兴的,他是那样精心地准备了这一切。我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得病呢,他一定会以为我是个不守信用的女人,我们的关系就完了!真该死,这太不幸了!而且,我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了……”因为情绪的不安,她的病也始终不见好转。
露伊不能履行约定,因此非常失落。不过,这件事情是不是到了不可挽回的余地呢?她注定要因此产生莫大的遗憾吗?我们不妨试着用认知疗法来重塑她的积极情绪。
原因。
因为生病,所以她必须取消与男友约定好的旅行。
认知。
露伊因为生病和可能会失约而难过,她感到懊恼和内疚,但这并没有必要。事实上,凌驾于她思维之上的不合理认知包括:
我的身体简直太糟糕了。
我应该永远遵守诺言,我绝不能因此就失信于人。
我绝对不应该让关心自己的人失望。
因为这该死的病,我不得不取消旅行计划,我将永远都不能去夏威夷了。
结果。
焦虑、烦躁、愧疚,不愿意面对男友,病情恶化。
辩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对这此自动性观念的错误、荒谬之处进行识别,并找出积极的理由加以分析、辩驳。
荒谬之处:夸张。比如,只是一次生病而已,却认为自己身体一直很糟糕。
辩驳理由:每个人都不希望生病,我也一样。但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气温不稳定,加上工作压力过大,我生病了,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人会责怪我。更何况,肺炎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医生不是告诉我,多静养就能够好了吗?
荒谬之处:过度引申。比如,只是因意外而失约,却认为他人会觉得自己不诚信。
辩驳理由:我因意外不能赴约,相信如果卡罗真的爱我,他一定能够理解。更何况,我一直是个守信之人,没有人会因这件事就认为我不诚信。
荒谬之处:极端的思维。比如,因为失约一次,就认为男友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关系会破裂。
辩驳理由:卡罗是个善解人意的男人,虽然我们不能如约去旅行,但他肯定会过来照顾我,这会让我们的感情更好。
荒谬之处:消极的映射。比如,只是错过这一次机会,就认为自己以后也不可能去夏威夷了。
辩驳理由:还有十天呢,只要我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安心静养,那么到时候可能就会康复了。即使不会康复,我们也可以等到下一个假期再去旅行,日子还长着呢。我们一直有着期待,这不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吗?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积极的理由去辩驳消极的认知。事实上,这种积极的理由并非是凭空而来的,我们总能够找得到积极而合理的理由去摧毁消极的认识。
掌握积极认知的方法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由错误的认知而导致的负面情绪,我们完全可以用这种思维模式将其瓦解,并重塑积极的思维方式和情绪。一旦我们养成了这种积极认知的习惯,无论我们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我们都能够把它们变成好事,或者在心理上减轻这些糟糕的事情对我们的冲击,这样一来,人生当然就会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