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8700000006

第6章 众志成城

01接替滨海县长

1947年11月,因为有些县里的领导家庭出身问题,组织上决定调滨海县县长吕恩覃去华中党校学习,和吕恩覃同时去华中党校学习的还有阜东县县长熊梯云。上级决定由韩培信接任滨海县县长,这让韩培信有些意外。

吕恩覃是韩培信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引路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日本鬼子占领响水口,他跟着二叔、二婶逃到三姑妈家,有幸认识吕恩覃。起初,韩培信只是被吕恩覃的知识和气质所吸引,他告诉韩培信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渐渐地韩培信不仅从心里敬重他这个大表哥,开始怀疑他的身份。直到吕恩覃把他介绍给路健和时海峰,又把他介绍到涟灌阜边区办事处工作,后来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撤销,吕恩覃到废黄河南的阜宁二区建立地方政权,吕恩覃任二区区长。从那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患难与共的战友,在这样的环境下见面了,而且如此吊诡。

韩培信紧紧握着吕恩覃的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最后还是韩培信先开了口:“这是为什么,我有些想不通,怎么能凭家庭出身就不让一个同志革命了呢?你早就加入了共产党,难道党组织没有考验过吗?”

“你不知道,其实,我们党内部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红军长征时的李立三路线,王明路线,错误的东西在党内有时候照样有市场,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对党是忠诚的,去党校学习也不是坏事!现在正是‘三查三整’时期,我的家庭出身你是知道的。我相信,我对党是忠诚的。”

“中央许多领导不都是地主、资本家出身吗?他们不照样革命,照样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吗?”

“培信,这话不可随便乱说,更不能为了我而有情绪,好好工作,千万不要为我担心。你进步很快,如今你当上了县长了,要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非常重,小日本虽然投降了,但是斗争会更激烈。”

“你就要走了,还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给我的。”

“我有一个亲叔伯妹婿,就是朱士英,说起来和你也算有点亲戚关系。他出身破落地主,石湖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当了教师。只是因为家庭是地主,还有人说他是三青团员,被关押起来,有人提出要枪毙他,我一直不好处理,希望你能够认真调查,实事求是地处理。但据我所知,朱士英虽然家庭出身是破落地主,但他本人是学生,没有直接剥削农民,而且为人诚实,未做过坏事,并不是三青团员,更不是三青团员骨干。”

韩培信知道吕恩覃留给他的这个案子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他说:“恩覃兄,你放心,我韩培信做事,从来都是实事求是的,我一定调查清楚,还朱士英一个清白。”

两个患难与共的战友谈了一夜,直到天明时,两人就要分别了,吕恩覃交给韩培信一把钥匙、一个县政府大印,工作就算交接完了。

两人难舍难分地握着手,吕恩覃说:“培信,多保重,代我向王浩问好,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再好好叙一叙。”

韩培信鼻子一酸:“恩覃兄,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环境艰苦残酷,我们都要保重才是。”

就这样,两个战友分别了,韩培信含着泪水,目送着吕恩覃,心里暗暗祝福他一路平安。

当时,中共盐阜区党委在土改中有过左倾倾向,上级及时发现,并要求复查,强调党的路线和政策是党的生命,指示各地纠正乱抓乱杀的偏向。根据这一情况和中央精神,韩培信对朱士英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反复核实材料,重证据,以事实说话,从而说明朱士英虽然家庭出身破落地主,可他本人没做过任何对党不利的事,韩培信便在县委会上建议不该错误地关押朱士英,同时在会议上公开阐明他和朱士英有亲戚关系,但他决不是徇私枉法,不能因为朱士英是他的亲戚,就不实事求是、不按党的政策对待一个好人。会上县委一致同意释放朱士英。

后来在攻打上海时,韩培信在真如车站再次巧遇吕恩覃,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他向吕恩覃详细说明了他处理朱士英案件的经过,吕恩覃非常赏识韩培信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吕恩覃握住韩培信的手,说:“你是党的好干部,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坚持原则,是一个主持正义的好党员、好领导,我真的很钦佩你!”

韩培信说:“此事不仅关系到党的政策,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见面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吕恩覃从华中党校学习结束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后方第六医院副院长。从此,他跟随作战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等。在频繁的战斗中,他出生入死,战功卓著。

02保证大军北撤

1947年春,华东野战军七战七捷后,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区,企图消灭华东野战军,敌人大举反扑,我大军北撤山东经过滨海,苏皖边区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陈国栋同志要求滨海县县长韩培信支援部队大米。

韩培信说:“滨海地区是穷地方,不产大米,哪来大米?阜东、滨海的群众连粮食都没有吃,吃海滩上长的盐蒿种子,吃了拉不出屎来,只好挖泥鳅磨成糨糊,煮稀粥,吃了又拉肚子。就算要玉米也很困难!”

陈国栋同志听了韩培信的一番话,不胜感叹地说:“那就想办法搞点玉米吧!”

于是韩培信发动群众支援大军北撤,号召各区地方干部迅速动员起来,筹集玉米。几天内筹集到15万斤玉米,解决了华野一纵队军粮的燃眉之急。

就在大军北撤时,苏中工委书记陈丕显,苏中军区司令员、行署主任管文蔚来到射阳县合德镇,把韩培信找去,管文蔚说:“大军北撤时有一千多伤员不能随部队北撤,由你们负责安排,要保障他们的安全。”

韩培信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把伤员当作自己的亲人,保证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接受任务之后,韩培信立即发动群众,动员地方干部群众,保证大军北撤无后顾之忧。

要在滨海留下一千多名伤病员。韩培信接到这项任务后,立刻布置如何把撤退下来伤病员安排到可靠的地方干部和群众家里,把他们掩护起来,确保万无一失,解除了大军北撤的后顾之忧。

要保证一千多伤员的安全、治疗、生活等问题,这对一个县来说,是非常艰巨而困难的任务。韩培信带领县、区、乡干部,发动群众,把伤员安排在那些可靠、有觉悟的群众家里,经过精心调养、治疗,许多伤员逐步痊愈,重返部队。

03参加解放响水镇战斗

韩培信出生在响水镇,他深知响水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有“东海回谰,西朐挹秀,南襟淮甸,北枕云台”之称,乃兵家必争之地。1940年10月,经中共淮海地委决定,在原涟水、灌云、阜宁三县所辖的边缘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涟灌阜边区办事处。韩培信最早就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的。不久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撤销。其所辖地区分别划归涟东、灌云、阜宁三县所辖。1941年9月,又重建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改属盐阜区行政公署。

1939年,日军从灌河口登陆,占领陈家港和响水口。成为国民党反动军队徐继泰部长期盘踞的重地。中国共产党与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在响水口经历了“四进三出”的艰苦斗争。1943年11月7日晚,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率二十二团、二十四团、滨海总队、涟东县总队,冒雨奔赴响水口,袭击敌人,战斗从8日凌晨2时,8时许,驻扎在新安镇的日、伪军数百人赶来增援,新四军遂撤出战斗。1945年9月19日,新四军四师三十团,再次对响水口伪军徐继泰部发起进攻。新四军指战员突破两道铁丝网,越过3丈多宽、1丈多深的壕沟,冲入城内。伪军放弃据点渡过灌河,向新浦、连云港方向溃逃。共击毙伪军20余人,俘11人,史称响水口第一次解放。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向华中解放区发动进攻,10月,新四军主力部队部队北撤,形势紧张。11月底,县委、县政府机关主动撤离响水口,转移到老舍的戈庄、刘庄一带农村,徐继泰部队随占领响水镇。1947年6月4日夜11时,解放军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的一个团,对响水镇进行包围。12时,解放军从东、东南、西三面发起攻击,突破西街土圩;从东面攻入圩内的解放军,占领了街头学校,直逼徐继泰指挥部。国民党商巡总队的一个大队,在解放军猛烈的火力下突围,渡河向北逃窜,被解放军击毙河水中多人,淹死数人。6日下午4时许,街东一四合院内,敌人负隅抵抗,解放军7连在迫击炮的配合下,发起进攻。而在距离响水口四、五地的三,驻有国民党重兵向我军发起攻击,战斗打得十分艰苦。7日早晨,解放军决定撤出战斗。

1948年4月6日凌晨,华中野战军十二纵队35旅103团、104团、105团对驻响水口国民党军徐继泰实行战役包围,105团担任主攻,103团从西南角佯攻,104团在灌河口负责拦截从新浦海洲增援敌人。105团把敌人死死控制在城内,负责西南角佯攻的103团7连,迅速迫近外围敌人,在敌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一排已经到了敌人的墙角下。一排副排长带领战士们一连扔出十五、六枚手榴弹,同时用机枪向敌人扫射,敌人没有还手之力,已是大量伤亡,其余敌人没了主张,有的投降,有的向灌河冲去,想跳水逃命,一排早有准备,从旁边堵住,随着枪声,七、八个准备跳水的敌人,还未来得及跳入水中的,已被活捉。上午十时,105团在炮火声中向城内发起攻势,很快双方短兵相接,和敌人展开巷展、肉搏拼杀,不过十多分钟,105团指战员功进敌人中心据点。这时,我军指挥部吹响发起总攻的号声。

此时,除了十二纵队35旅的指战员,加上韩培信的区队和民兵一百多人,敌人已无路可逃,纷纷投降。下午一点左右,有一股匪徒惊慌失措,集中力量向灌河逃窜,企图从灌河向下游,逃到黄海。他们没有想到,韩培信的区队和民兵一部分人早已等在那里。敌人遭到阻击,转而向东,又进入103团的包围圈,这时,北方突然出现敌人增援部队,104团立即调组织拦截敌人,敌人又往回逃,被103团7连战士包围,韩培信的区队配合7连,敌人全部被俘。战斗胜利结束。打死、打伤国民党军官兵600余人,还乡团100余人;可惜没能捉住徐继泰,这个狡猾的家伙化装成瘸子,逃跑了。韩培信想到在护送邹韬奋先生时,在杨芷江先生家见过徐继泰,没想到抗战胜利后,又受到国民党的重用,居然让这个家伙跑了。1949年2月又出任第123军334师师长,5月5日在上海被俘。1950年1月29日在江苏灌云被处决。

响水镇解放了,韩培信以县长身份带着部队进入城里,张贴布告安抚群众。从此,滨海全县解放。韩培信想到养育他的二叔二婶,抽出时间登门看望了叔叔婶娘和父老乡亲。全家人都为韩培信高兴,二叔拉着他的手说:“我虽然早就看出培信聪明过人,是个有出息的人,可没想到现在真的当上县长了!”韩培信说:“二叔二婶,全国很快就要解放了,到时候我一定再来看你们。”

二叔突然想到在培兰出嫁时,培信含着眼泪,拉着培兰的手说:“姐姐,你放心吧,培信将来肯定是好样的,我要让姐姐过上好日子,让二叔、二婶过上好日子,让全响水口的人都过上好日子!”当时,他还摸着韩培信的头,苦笑道:“培信野心还不小嘛!你将来想当县长啊!”

果然,这才过去几年,韩培信真的当上县长了。他觉得韩培信这个孩子真了不起。

可是由于时间关系,任务重,韩培信又不能去看望姐姐,他觉得对不起姐姐,欠姐姐的太多了。不知道姐夫去世后,姐姐带着外甥张耀山是如何生活的。

04淮海战役中的小推车

淮海战役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打响的。战役规模空前,作战时间长,战区面积大,军用物资的供应量和伤员的运送量都很大。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一再指示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

根据党中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一针一线、一块铜板、一粒粮食节省下来,集中起来,送往前线,人民群众提出了“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倾家荡产,支援前方”的豪迈口号。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着上前线、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动人场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淮海战役期间,先后有12个纵队在徐州东南地区作战,每天需要粮食300万斤,后来随着战事的演进,每天需要500万斤之多。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子弟兵筹集粮食、碾米磨面、运送粮草。

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军鞋,甚至不顾寒冬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子弟兵做军衣军鞋。整个战役期间,空旷的苏北、皖北平原上,一条条送粮长龙在风雪中行进,构成了一幅气吞山河、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

人民解放军开展大规模战略决战的新形势即将到来,中共华中地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于1948年10月12日作出《建立健全支前组织机构的决定》,要求从县到区、乡、村都建立支前组织,为此,五地委决定成立五分区支前司令部,由骆明兼司令、郑平兼政委,专署增设支前处,庄村兼处长。下设秘书科及民工、组教、船舶供应、民兵等5个科。各县成立支前总队,正副县长兼正副总队长、县委书记兼政委。

为了保证前方作战将士的粮食供应,各地于1948年12月开展了大规模的预借公粮活动。其中五分区预定计划为2000万斤,至1949年1月胜利完成,超额完成66万斤。

11月上旬,淮海战役拉开序幕。支前动员命令一到,早已待命出征的五分区第一批民工一万六千人,携带大批担架、小车、挑子,三天内就集中好,浩浩荡荡奔赴前线。11月13日,中共华中行政办事处及苏北军区司令部联合发布支前总动员,号召全体党政军民行动起来,为争取全华中的伟大胜利而奋斗。

滨海县委接到上级通知,要他们组织一支两千多人的支前总队支援淮海战役。当时,县委书记正重病卧床,不能参加支前工作,地委决定由韩培信担任支前总队司令员兼政委。而当时韩培信因终日劳累过度,患有肺结核,鼻子常常出血,县医院院长认为韩培信不能去支前,去了也会被担架抬回来的。但是,韩培信说:“县委书记正重病卧床,我若不能去支前,这样重要的任务谁来完成?我不仅要去支前,而且一定要完成好任务。”

韩培信率领担架队,小车队,按照前线后勤司令部的要求,白天睡觉,夜里行军,每天夜里至少要走40-50公里。警卫员高凤山背着两个背包,带着一支卡宾枪和20响快慢机的驳壳枪。韩培信带着从恶霸地主家缴获的德国造勃郎宁手枪。带领担架队、小车队紧紧跟着前线部队,在敌人的枪炮声中前进。

这天,韩培信率领的支前队伍,日歇夜行,下午,他们到了徐州睢宁县城,高凤山以为已近傍晚,敌机不会再来轰炸,韩培信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脱过衣服,更没有洗过澡,高凤山便劝韩培信去浴室洗个澡。韩培信进了浴室,高凤山在浴室门口放哨,他说:“首长,动作一定要快啊!”韩培信心里清楚,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个警卫员小高是个警惕性很高的人,敌人的飞机随时都有可能轰炸,他本不想洗澡,可是这么长时间没脱衣服睡觉,没洗澡,身上已经有了臭味,就进了浴室,慌慌张张脱了衣服,一只脚刚插到池子里,小高突然冲进浴室,拉着韩培信,说:“首长,快,不能洗了!赶快走。”韩培信套上单衣,外面的衣服来不及穿,就和小高跑了出来。跑了一会儿,就听到后面传来震天的轰炸声,感觉就像在他们的头上炸响了似的。两人一口气跑了三四里,飞机从县城又返回,四处狂轰烂炸。小高急忙拉着韩培信躲到旁边的草丛里。这时,一架飞机从头上飞过,接着,在他们不远处,炸弹炸得尘土飞扬。趁着烟尘滚滚,小高说:“首长,快把衣服穿上吧!”韩培信说:“老蒋真不是个东西,打小日本没本事,打内战倒来劲了,眼看就兔子尾巴——长不了了,还在垂死挣扎。”

高凤山望着飞扬着的尘土,望着已经远去的飞机,说:“狗日的,都死到临头了,还猖狂!”

韩培信说:“这个老蒋,辽沈、平津战役已经彻底失败,淮海战役也大局已定,看你往哪里跑!”

高凤山说:“首长,你说这个蒋介石,还能有几天啊!仅辽沈、平津战役就死伤100万军队,这么多鬼魂能饶得了他吗?”

韩培信说:“说起来也真的悲哀啊!打小日本死了,那还值得,可是自己血肉同胞相互残杀,这算什么啊?”

高凤山说:“首长,这次战争能打多长时间?”

韩培信看着高凤山,说:“你说呢!辽沈战役历时52天,平津战役历时64天,你想想就明白了。”

韩培信和高凤山刚找到支前部队,敌人的飞机又回来了,足有十来架,他们似乎发现了支前部队,疯狂地用机枪扫射民工支前大军。韩培信急命大家卧倒,这时敌机上下窜行,“嗡嗡”的响声就在头顶上,看得出来,他们并没有发现支前大军,而是毫无目的地来回寻找轰炸的目标。突然一颗子弹从韩培信的头发上飞过,这颗子弹扎到了他面前的小土坑里。小高一边护着韩培信,一边说:“好险啊!”

飞机没有发现目标,狂轰烂炸了一会儿,飞走了。高凤山从那个小土坑里找到那颗子弹,那是敌机横扫过来的一颗飞弹。小高拿着子弹,感慨地说:“首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韩培信接过子弹,说:“我要留着它,好好保存,把它作为纪念。”

后来,韩培信把这颗子弹交给王浩,王浩一直珍藏着,直到“文革”中被造反派抄家时拿走了。

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他还专门为担架队写下的一首温情小诗,同样令人难忘:“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

淮海战役开始前,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参战部队每人慰问一斤猪肉、5包香烟,不抽烟的慰问同等价值物资。”

大战在即,千军万马将进行一次生死博弈,瞬息万变的运筹帷幄……最高统帅部有多少事要做啊,但这一斤猪肉、数包香烟的区区之事,却作为军委指示下发,足见战场保障、后勤供给之重要、之紧迫。

无论是老话讲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是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的观念,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战争需要强有力的后勤物资保障。那么,60万大军需要什么?我们不妨看看:粮食,每天必须保证500万斤,战役期间需要筹备9.6亿斤;

弹药,除了部队携带量外,至少还得补充300万吨;作战就有伤亡,需备20多万副担架;渐入冬季,每个官兵至少一套棉衣、一双棉鞋……

而且,需要保障的作战地域,分布于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5省,纵横3000公里;何况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后方,没有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线;这些难以想象,难以做到的,我们的人民都做到了。

人民群众自己提出口号:“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人民,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在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们车上装的是大米、白面,而他们自己吃的是红高粱、红辣椒和红萝卜咸菜,这就是著名的自己带的“三红”。一首歌谣至今听来依然让人心涌热流:“一条扁担两头弯,千里遥远来支前。一头挑的是白面,一头挑的是炮弹。白面送给同志吃,送上炮弹打坏蛋。”

而“蓑衣、竹竿、葫芦瓢”则为支前“三件宝”。运输征途路漫漫,带上蓑衣抗风寒;竹竿趟着河水流,葫芦瓢盛饭舀水当脸盆。民工支前大军“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还有担架、担架车、担架篷被称为支前担架队的“三大发明”。根据战场实际,担架有抬着走的、拉着行的,更有可防风挡雨的。战役中,战场上担架队完成了9.8万伤员的转运任务。为了保护好这近10万个生命,他们用身体掩护伤员、用喝水的瓢给伤员接大小便,甚至在自己受伤后,依然以钢铁的意志坚持完成转运任务……

参战部队每人慰问一斤猪肉!60万大军需要多少猪肉?在淮海战役总攻时,谭震林同志命令韩培信给徐州部队运送生猪,让他们用小车、担架把猪推、抬到前方去,然后再把伤员用小车、担架送到后方医院。

接受任务后,韩培信带领支前纵队,日夜兼程地向徐州赶去。当他们到达徐州东边十多里地的大庙附近时,一条铁路桥横在面前,大家便抓紧过铁路桥,正当支前纵队的小车、担架快速经过桥时,突然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有许多群众没见过火车,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小车、担架刚过桥,还有八九副担架正在桥上,可是已经来不及退缩或者从旁边避让,如果把担架上的猪摔到河里,人跳到水里,完全可以脱险。可是他们想到前线正在浴血奋战的战士,想到自己的任务,他们舍不得把这么多猪抛到河里去。而且他们大多数人没有见过火车,以为这东西看到人一定会停下的。他们还是想快速通过桥,就在这瞬间,火车从桥墩快速冲了过来。桥上的八副担架,16个民工,连人带猪全部压在铁轮下,车毁人亡,血肉模糊,现场惨不忍睹。

韩培信从后面冲上来,看着自己的兄弟,自己的部队在顷刻间全没了,鲜血在桥上流淌,桥被鲜血染红,河水变成红色,韩培信失声痛哭:“啊!我的同志啊!为什么……”他呼喊,他哭泣,他咒骂……

韩培信很快就清醒过来,自己作为支前纵队的领导人,事前没有对同志们进行教育、宣传,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他应该负这个责任。可是,任务在急,前方战士在等着他们。他忍着悲痛,先处理牺牲同志的后事,留下部分同志核对牺牲同志的姓名、家庭地址,有些遗体已经难以辨认,但必须搞清楚,他便带领一部分人继续把剩余的猪送到前线。

韩培信带领支前纵队到达前方时,战士们听说为了让他们吃上猪肉,无辜牺牲了那么多亲人,无不伤心流泪,大家说,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狠狠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就在这时决战打响了,韩培信带领民工冒着激烈的炮火,把受伤的战士抬下来。民工们刚把伤员集中在一个小地方,半夜里,部队领导突然让韩培信他们连夜撤回,而且一定要在天亮之前后退40公里。后来才知道,果然不出所料,天刚亮,敌人的飞机又开始轰炸,可他们的轰炸却是扑了个空。

1949年1月,参加淮海战役支前的十万民工胜利完成支前任务。14日,五分区支前司令部召开支前庆祝大会,庆祝淮海战役胜利。分区支前司令骆明到会讲话,并给支前有功人员授奖。滨海、阜东等三县运粮队被分区评为模范运粮队,分别荣获奖旗一面。表彰滨海县为支前模范县,评定授滨海县支前总队为一支光荣的队伍,授予韩培信奖旗一面,同时奖励他一条缴获的美军毛毯、一条骆驼牌香烟。发给淮海战役纪念章一枚。

支前总结大会授奖仪式结束后,韩培信回到滨海,被任命为代理县委书记兼县长。韩培信亲自去安抚在支前中牺牲的民工家属,追认那些牺牲的同志为革命烈土,召开庆功大会,向广大群众介绍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发动群众发展生产,积极准备投向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同类推荐
  •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热门推荐
  • 庶女谋臣

    庶女谋臣

    四十年来家国天下,三千里地山河梦碎大楚靖安十年,孟瑶以女子之身,进士及第,得陛下亲招,入主翰林,为天子入幕之师。两年之内,除奸佞,灭权臣,铁腕夺权,成为大楚建国以来最光彩夺目的第一女官。世人眼中的帝师——满腹经纶,饱读诗书,明达吏事,聪敏异常,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儿。可谁又能知道荣光背后的心酸.......
  • 豪谱

    豪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她抬起手往他一指:“王,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把你的侧妃杀了,第二,就让我杀了你!”她是来自现代的女佣兵,有着魔一样的本事,野兽一样的性格,行事更是霸道无比,穿越到异时空之后,却成为他强行豢养的杀手王妃。他是刚刚取得烈焰国的王,他宠她,让她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可他绝美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残忍,诱惑人心的笑容里,是薄情。当霸道遇上腹黑,真心对上假意,那一场恩宠下的情,谁输输赢?谁心软,谁死!
  • 相思歇

    相思歇

    前世今生,今生前世。魂落幽冥,断了情思。黄泉九府,忘川千魂,彼岸花开。我历千重劫,我经万道险。抹不去,那一缕情思入骨。归来时,却叹世事多变,相思湮灭!
  • 笔法记

    笔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胜鬘经挟注

    胜鬘经挟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主星河

    帝主星河

    所谓命运,不过是强者强加给弱者的规则。白骨堆成的王座,谁主沉浮?看少年如何从一个破落的少主逆天改命成就一位无双的魔君的!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

    年轻不是你的错,但行为无知就是你不对!你必须伸出触角与世界连接,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这本书,会改变你的命运!它将介绍年轻人不知道、晚知道会走弯路的人脉掌握术:熟人介绍扩展人脉+参与社团走出封闭+网络连接人脉共享+没话找话学会赞美+事先准备创造机会+广泛收集人脉信息=扩充人脉的6个方法。
  •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本卷选录了新世纪十年来的部分爱情婚姻小说。这些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新世纪十年中的情感历程,记录了这个时代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希冀、期盼和焦虑的情绪。新世纪以来,爱情与婚姻中包含的物质内核逐渐露出水面。当爱情和婚姻走下精神的祭坛,不得不滑向物质的漩涡。爱情和婚姻中的物质主义,是整个时代缺乏精神性追求的缩影。当我们从精神的教条中迫不及待地逃脱后,又被物质的车轮赶得喘不过气来。豪华的房子、昂贵的车子和各种各样高档的会所,是否就可以安放我们的爱情?在这转型的时代中,不愿放弃爱情的人们,注定要在这纷乱的缠绕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既是一部旅游地学佳作,又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科普读物。作者吴胜明对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欣赏,以一个资深的地学专家和一位热爱大自然的普通行者的双重身份,以科学和人文的视角、至情至性的表达方式,更像一个智慧的导师,带领读者一边走,一边欣赏,在领略美丽的外在景观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这一过程的内在美,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