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8700000007

第7章 渡江南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01渡江前夜

历时六十六天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盐阜地区这个老革命根据地一片欢腾,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男女老少焕发着青春,饱受苦难的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

滨海县支前总结大会受奖仪式一结束,韩培信就立即回到滨海县响水镇。身为县委书记兼县长的韩培信,首先要对机关进行休整,要亲自去安抚在支前工作中牺牲的民工家属,还要追认那些在支前中牺牲的同志为烈士,同时要召开庆功大会,向广大群众宣传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鼓舞人民群的众斗志,发动群众,发展生产,准备迎接大军过江。

韩培信与王浩,这对在战争中相识、相爱、结婚的年轻夫妇,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的曙光,他们的小家庭充满了欢乐。现在,韩培信和王浩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母了,1945年建华出身后,他们又相继迎来了次子建中和三子建明。现在,他们的小家庭已经是五口之家了。

这天晚上,韩培信终于回到家里,夫妻俩说不出的高兴,全家团聚在一起,夫妻两的心里如蜜拌糖,苦难的日子就快过去,艰难的岁月即将成为历史。韩培信一手抱着刚会走路的建明,一只手牵着三岁的建中,五岁的建华在屋子里奔来跑去。韩培信兴奋地说:“王浩,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们的胜利这么快就真的到来了,我们已有了三个孩子,这个小家庭的队伍壮大了,我们理想的大家庭的幸福生活就要实现了。”

韩培信这样一说,王浩陡然想到韩培信曾经说过的话:“到时候,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理想的大家庭,也会有自己理想的小家庭的。”当时王浩并不理解韩培信所说的“大家庭”的深刻含义,现在她恍然大悟,全国的解放已经指日可待,全国人民即将有自己理想的大家庭。

王浩说:“现在长江以北已经解放,国民党节节败退,不知道下面会怎么办?”

韩培信说:“在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失败了,他们的军队被歼灭了154万,投诚100多万,伤员不计其数。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们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挠我们过江。我看他是在耍花招,不信你看,还要打,不打他们就是不死心。”

就在这时,滨海县委接到十一地委的通知,要求滨海县委组织一套县级领导班子,准备渡江南下。接到通知后,韩培信立即写了报告,要求随军南下,地委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求,并指示由他负责组建一个县的班子。韩培信研究挑选了87人的班子,在他的带领下,按照上级指示,在指定时间到达南通地区如皋东南的白蒲镇,做好渡江准备。只等北平的国共谈判的结果。

1949年4月1日,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根据毛泽东发表的“八项和平条件”开始谈判。共产党的原则是谈成就和平过江,谈不成就打过长江。为争取达成有利于人民的协定,人民解放军数度推迟渡江时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4月20日签字。但南京国民党政府却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于20日夜按预定部署发起渡江战役。

而此时,华中工委在白蒲镇组建了苏州地委和所辖各县的领导班子。韩培信被分配接管常熟县,这个班子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一部分是滨海县的87人,一部分为常熟县地下党员,还有一部分是随军南下支前干部。

韩培信临走前,对王浩说:“现在长江以北已经解放,解放军打过长江,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你别担心我,做好工作,带好孩子,我安定好了,一定随时把你和孩子接过去。”

王浩说:“你放心吧,我们这一带解放了,人民政府已经建立,群众觉悟也很高。”

韩培信说:“我一直不放心姐姐,没想到,任务这样紧急,又不能去看她了,你安排时间,代我去看看他们,姐姐这一辈子不容易,她……”韩培信眼眶里噙着泪,说不下去了。

王浩说:“你放心吧,我一定安排时间,把建华、建中、建明都带去,给姐姐看看,全国马上解放了,等我们安定下来了,把姐姐接过去,我们一起生活。”

韩培信搂着王浩说:“谢谢你,还是我老婆理解我。”

就在这时,常熟县地下党派人来到白蒲镇,向韩培信介绍了常熟县国民党和其他各方面情况,还送来了资料,韩培信抓紧时间看资料,并且研究制订了建立新政权后如何开展工作的计划。

在准备渡江之前,韩培信和部队组织民船。这些天,白蒲镇连日阴雨,长江大堤上泥泞路滑,寸步难行。这天夜里,韩培信带领同志们冒着雨,打着灯笼到处找船。韩培信说服了一个船老大,船老大让他们上另一只船,那只船是他亲戚的。韩培信谢过船老大上了船,此时江面上风大,一阵风吹来,灯笼被刮到了江里,韩培信一个踉跄,差点掉到江里,幸亏两手抓住了船沿。

韩培信他们跟随部队到达江阴对岸,望着滔滔江,大家很兴奋,胜利就在眼前,他们就要渡江了,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渡江。渡江的船早就准备好了,多是渔民打鱼的小木船,大一点的是跑运输的船,有布做的帆,可以坐二三十人。

渡江,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这是多么庄重而又神圣的时刻。大家紧张地等待着中央的渡江命令。

晚上,天快黑了,江面上静悄悄的,没有什么风浪。韩培信把所有的船都盖上树枝,隐蔽在江边的芦苇丛里。大家屏息凝神地注视着对岸,等待渡江的命令。

02胜利过江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百万雄师以沿江湖区鱼民的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九江、安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24日凌晨,占领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灭亡。

此时的江阴渡口,江南江北,双方对峙,战火一触即发。1949年4月20日,国共两党的和谈未成。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接到蒋军第一绥靖区司令丁治磐“准备作战”的命令后,下午即驱车赶到黄山炮台,坐镇指挥。深夜,蒋军二十一军布置在靖江八圩作桥头堡的一四五师遭到解放军炮火袭击,该师参谋长打电话给要塞炮兵总台长唐秉琳,要求“炮火支援”。唐秉琳接到电话后,一面表示支援,一面命令黄山炮台减缩四百米射程,炮弹雨点般地落在敌军一四五师阵地上,电话线被打断,敌军惊慌失措,一四五师师长在报话机里苦苦哀求:“请停止炮击!”

而在大军渡江战役前夕,中共华东局派社会部情报科长王征明,通过华中工委安排秘密打进了江阴要塞,协助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策反工作。

为了迎接我军部队登陆。尽可能不打枪,不打炮。根据要塞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的要求,三野十兵团又从二十九军中选派了团长李干和教导员徐以逊与陆德荣、王刚等四位同志分别以“卫士”、“勤务兵”等身份为掩护,秘密打入江阴要塞,唐秉琳和唐秉煜将他们安插在炮兵总台、游动炮团和守备总队里工作。

4月18日晚,王征明在中共江南工委交通员的护送下到了江南,亦打入了江阴要塞。翌日午后,王征明召集要塞地下党员,传达了三野十兵团首长的命令和起义当日要塞部队的口令以及左臂戴白布为标记等,并作了具体分工。会后,要塞地下党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大军渡江。

这时在江北的三野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命令:“时机已到,全体登船出发!”

21日凌晨一时左右,解放军渡江先头部队在肖山和长山北麓登陆。中共地下党员徐以逊在肖山脚下接到了解放军渡江登陆部队,立即带领部队往黄山与要塞起义的部队会师。

凌晨两点以后,解放军渡江部队前锋已抵达南岸,为不失战机,配合大军渡江,唐秉琳一面布置王刚和李勇有立即切断江阴要塞对外的通讯联系;另一方面布置了佣基炮台执行佯攻射击计划(即用不卸保险,不装引信的炮弹发射),借以继续迷惑敌人。

此时,戴戎光在总台指挥所里。他身边的警卫都已经被中共地下党员支开,唐秉煜和李干、吴铭等同志已将戴戎光监视起来,直到唐秉琳命令发射不卸保险的炮弹时,戴戎光才发现情况不妙,气急败坏地叫嚷:“你们打的什么炮?这打的是欢迎的礼炮呀!”但为时已晚,发现身边连一个卫士也没有了,已知大势不妙,却不敢吭声。

天蒙蒙亮,徐以逊带领解放军渡江先头部队到了黄山脚下,与要塞起义队伍会师,唐秉煜把黄山各炮台放哨全部换了,和吴铭、李干等人持枪冲进指挥所,枪口对准戴戎光,戴戎光慌了手脚。吴铭大声宣布说:“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江阴要塞全体官兵宣布起义了,你只有缴械投降!”戴戎光听了,顿时吓得脸无血色,结结巴巴地说:“我跟贵军从未作过战,我对贵军向来是友好的!”吴铭说:“你的情况我们了如指掌,不必多说了!”戴戎光见状便无可奈何地说:“既然事已如此,我就缴枪投降吧!”说着戴将所佩带的左轮手枪和子弹袋解下,交给唐秉煜,瘫坐在行军床上。

这时,唐秉琳立即命令江阴要塞各炮台和游动炮团全部调转炮口,举行战场起义。我南下大军在东线未费一枪一弹,胜利渡江。

晨曦中,一面鲜艳的红旗在黄山炮台上空随风飘扬。

江阴要塞起义的成功,进一步敲响了国民党灭亡的丧钟。

4月27日,苏州解放。随后,苏州军管会、中共苏州地委、市委和行署、各县政府成立。宫维桢任地委书记,孙加诺任副书记,张维兹任副专员;同时苏州各县主要领导就位,吴江县委书记鲁琦,常熟县委书记李凌,昆山县委副书记李聚茂,昆山县长刘同温。

李凌和韩培信带领的87名同志过了江,在江阴下船,虽然江南到处炮火连天,但所到之处捷报频传,凯歌震天。韩培信和他的同志们便马不停蹄地登上汽车,随军经无锡到达常熟,1949年4月27日,常熟城里城外,到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韩培信身穿黄军衣,腰间勒着皮带,身上挂着那支德国造的勃郎宁手枪。走在队伍最前面。大街上到处挂起“热烈庆祝常熟解放!”“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口号。大街两旁挤满了欢迎常熟解放的男女老少。

03换了人间

解放前夕,经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相继成立苏北、苏南两个区党委,连同南京市委,均属华东局领导。

常熟解放了,常熟人民见到了阳光!

常熟是鱼米之乡,何谓常熟?当地人流传这样的说法:常熟者,常年熟也,年年丰收。

1949年4月27日孙加诺和韩培信身穿黄色戎装,身后跟着长长的队伍,迈着坚定、雄壮的步伐,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欢迎人群的欢呼声和口号声中,威风凛凛地走进常熟的大街。他们代表华东野战军前来接管国民党常熟县政府。

国民党常熟县作恶多端的县长、县党部书记安蔚南,早已带着全家逃到台湾去了。留下的部分文书、档案和一般的旧人员,有几十个人。个个胆战心惊,手捧卷宗、大印,恭恭敬敬地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当天,军事管制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常熟县解放,军管会接管常熟县。同时宣布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孙加诺,秘书长韩培信。

长期以来,国民党盘踞上海和南京这两个重要城市,长江沿线地区也就成了国民党的统治区。接管常熟后,一方面要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清理旧社会的残渣余孽,整顿市场,安定人心。

常熟县军管会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执行华东局接管新区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随后,建立了常熟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李凌任县委书记;陈康、康克任县委副书记;钱伯荪任县长兼市长;韩培信任副县长兼副市长。不久钱伯荪调上海工作,韩培信接任县长兼市长。

新政权建立后,着手大力整顿城市秩序、安定人心,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宣传对留用人员的政策。

韩培信渡江来到常熟还不到一个月,就接到命令,人民解放军即将攻打上海。要他组织二百人的后勤救护队,组织征集供1个团1个月的粮食。

人民解放军攻取上海的决心与部署是在渡江战役的进程中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于4月底5月初向总前委、华东局、第三野战军发出一系列指示,要求抓紧完成占领上海的准备工作,既要歼灭守军,又要完整地接管上海,以利上海以后的建设,并保护外国侨民。在军事部署上,要先占领吴淞、嘉兴,封锁吴淞口和乍浦海口,断敌海上退路,防止大批物资从海上运走。总前委为贯彻《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心以第三野战军所属第9、第10兵团8个军(后增加第7、第8兵团各1个军)及特种兵纵队近30万人的兵力攻取上海;以第二野战军主力集结于浙赣铁路金华至东乡一带休整,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支援第三野战军作战。

苏州紧邻上海,必须支援上海战役,根据苏南区党委的指示,他们要筹集粮食和物资。韩培信说,支援上海战役是常熟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迅速组织后勤救护队,筹集好粮食,由韩培信任总指挥,于1949年5月10日,韩培信带领两百名群众,到达昆山、安亭。部队迅速越过苏州一线,占领进攻出发阵地。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战役打响,第26军接受常熟支援大米柴草和军布鞋,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进行。

5月27日,上海市区国民党守军全部肃清,上海战役胜利结束。上海解放后,常熟开展剿匪肃特。由于国民党长期统治,国民党撤退时留下的散兵、土匪、特务和其他敌对分子,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为了防止敌人混进内部,常熟县委、县政府进行严格的剿匪肃特工作。

韩培信在主持这项工作中,坚持决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原则。这天,韩培信接到举报,原国民党旧政府杂工王振鳌是国民党三青团区队长,公安部门调查结果很快送到韩培信的手里,此人属于镇压对象。公安局的杀人布告已经写好,只要韩培信字一签,王振鳌就人头落地了。韩培信看了材料,觉得有些地方可疑,就问办案人:“这个王振鳌十四五岁能够当上三青团区队长吗?你们再去核实,如果我一签字,用红笔在布告上划了个勾,人头就落地了。那样就太轻率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此案一定要重新认真复查。”

经过复查,果然是工作上有失误,弄错了人,韩培信批评办案人员,一定要接受教训,立即作出释放王振鳌的决定。这件事在常熟县引起很大的振动,老百姓说,王振鳌的命是韩培信救下来的。

国民党在常熟统治那么多年,虽然撤退了,但是还留下一批顽固分子,有的还很猖獗。有一天,公安局报告:羊尖区委书记唐书记被坏人抓走了!韩培信当即拍案而起,立即带领公安人员展开调查。他们到达羊尖,发动当地群众,有人反映区委唐书记被一个流窜的国民党残余分子关在家里。把这个国民党残余分子的屋子包围起来,可是,在他的家里没有搜查到人,韩培信在屋子里转了一圈,突然进了院子,四处看了看,进入西南的小屋子,指着那张床,说:“把它移开!”大家都不明白,可那个残余分子顿时脸色大变。床移开后,原来下面是一个地窖,唐书记正被藏在里面。救出唐书记,却不见那个坏蛋,韩培信知道是自己疏忽了,立即命令公安人员搜查,有人报告说,发现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向芦苇荡里跑了。韩培信命令公安人员立即追捕,公安人员把芦苇荡包围起来,这个家伙拒不投降,最后被乱枪击毙。

剿匪肃特后,按照中央的部署,对苏南地区进行土地改革。韩培信经过了苏北解放区的土改,有经验,也有教训。在工作中,他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保护富农经济,区别对待地主、贯彻统战民主人士和地方绅士的政策,从而达到把土地真正归还给农民,做到耕者有其田。

这时,社会上有人提出常熟“三无”论:一是“江南无地主”。江南地主不像苏北那样搞封建土围子、碉堡,江南的地主和商品市场经济发达有密切关系,甚至说有的地主不靠土地,而是靠租赁、靠经营工商业生活;二是“江南无恶霸”,认为即使有地主,也不欺压人民,而是文明的,很少伤害农民,他们把土地租给农民种,地主和农民是合作关系;三是“江南地主无剥削”论。

常熟县委、县政府领导经过调查研究,认为“三无”论和我们党当时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路线完全对立,与我们发动群众进行土改的方针是根本相悖的,它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当时党的中心任务。针对常熟存在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大力宣传、落实党的土改政策,树立典型,彻底批判“三无”缪论。

韩培信亲自到梅李乡蹲点,梅李乡有两个恶霸,赵培芝和张慕芳长期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尤其令人不能容忍的是这两个恶霸霸占年轻女子,看到谁家的姑娘长得漂亮,就强行霸占。不知造成多少家庭的悲剧,老百姓苦不堪言。他们剥削农民的手段比苏北的地主更高明、更残酷。

于是韩培信决定在梅李乡召开诉苦大会。这天,他们在乡政府门前的空地上搭了一个台子,张贴标语,集中两万多群众,召开大会,韩培信主持大会,一个农民上台控诉赵培芝霸占他家的土地,抢走他的独生女儿,老人痛哭流涕,抓住赵培芝撕打,顿时,全场群情激愤,场上场下高喊:“打倒地主阶级!”“打倒大地主赵培芝!”“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这次大会使广大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觉悟,大家充分认识到,不论江南江北,地主都是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当场枪毙了恶霸地主赵培芝,激起了广大群众对地主阶级的仇恨。

常熟县的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国家的主人,过上不受剥削的好日子。

常熟县新政权刚建立不久,遇上了百年不遇的飓风海潮。

1949年7月上、中旬,江南连续下雨半月,江河水位急涨。至24日夜,强台风、暴雨、狂潮一齐袭击沙洲沿江地区,多年失修、早已千疮百孔的长江江堤,一夜之间崩溃34公里,溃圩160多个,淹死群众2361人,淹没农田45万亩,4万余灾民无家可归。百年罕见的巨大灾难,顷刻之间降临到沙洲人民头上,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的考验。

那一夜,是常熟人民失魂落魄的一夜,那天夜里,真是地动山摇,让人胆战心惊!飓风海潮突然袭击沿海村庄,一幕幕惨烈的场景,一声声危急的叫喊,像针戳在刚刚来到常熟才两个多月的军管会领导的心上!

那是1949年7月的一天夜间,先是狂风大作,接着就是暴风雨倾盆而下。飓风海潮!飓风暴雨肆虐之处,天翻地覆,海潮翻腾,江水泛滥,江堤冲跨,村庄淹没,民房摧毁,路桥垮塌,堤围崩裂,生命被噬,到处是一片白茫茫,仿如大地塌陷,村庄顿时成为汪洋大海。

拯救群众的生命和他们的家园迫在眉睫!面对大自然的灾难,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韩培信仿佛看到黑暗中的那些惨状,仿佛看到活生生的生命被淹没,甚至看到脆弱的生命在和飓风暴雨抗争……

必须立即进行一场生和死的较量,一个与死神赛跑,与飓风暴雨的决斗……

在常熟县的长江沿岸,多处堤坝决口,浊浪翻滚的洪水从决口处涌入浒浦、璜泾、浮桥等江边村庄,迅速淹过村庄、耕地、道路和树林,少数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村民们在坚持和江水搏斗。

韩培信冒着狂风暴雨,率领领导班子和刚刚渡过江的同志们,赶到江边受灾地区,指挥救灾工作,他们有的打伞,有的身穿蓑衣,冒雨赶往沙洲沿江查看灾情,安抚群众。所到之处,只见一片汪洋,道路农田都淹没在水中,树梢露出水面在风雨中飘摇。韩培信一行只能乘船到江边圩塘,只见不时有尸首从水中漂浮上来。群众一边哭,一边寻找遇难的亲人遗体和打捞被洪水冲走的家具,情景之惨,目不忍睹。由于风大雨急,伞早已被狂风吹得无影无踪,蓑衣岂能抵挡得了疾风暴雨?衣服湿光了,水漫过膝盖、漫到腰际,他们有的手牵着手,有的用数枝做拐杖,艰难地向前走……眼前的村庄,家家户户房屋倒塌,大树横在水里。这时,听到大水中传来凄惨的哭声,韩培信叫两个年轻人赶快去救人。旁边的树上有一个女孩大声哭着喊道:“救命啊……”韩培信对身边的高凤山说:“凤山,快,你去把那个孩子救下来。”

滚滚潮水一浪一浪拍打过来,水上飘着树木、庄稼、生畜,还有人抱着木头在水中挣扎……

这时,一个女干部划着小船过来,雨水混着泪水:“我没有能够及时把老百姓撤退出来,我对不起领导……”韩培信说:“这不能怪你,我们现在必须发动群众,上下齐心,把群众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韩培信一边组织乡村干部把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组织发放救济粮食和衣被,临时解决吃、住的困难,一边连夜写出灾情报告,向苏南区党委和苏州地委汇报,建议在安置灾民、组织生产自救的同时,请求上级拨出专款修复江堤,从根本上解除洪水隐患。

大灾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社会安定、政权稳定,县委、县政府迅速采取多种办法开展救灾工作;发动灾民摸螺蛳、抓鱼、找野菜、挖芦根来弥补口粮的不足;割芦苇,编芦帘,用来盖房子或卖钱,抢种秋粮秋菜,开展生产自救,政府调拨赈灾款和救灾物资,向农民贷肥贷种,发动社会各界开展募捐,组织灾民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修筑江堤、圩堤,这场灾害,虽然给常熟人民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但由于县委、县政府工作及时,救灾措施得力,群众情绪很快得到稳定。

春节后,常熟县委、县政府就组织沙洲地区群众开展了解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修筑江堤运动。为便于就近指挥,县政府在乐余镇专门设立水利工务所,县长韩培信亲自兼任工务所主任。当时的办法是“以工代赈”,即农民出劳力挑土修江堤,人民政府以粮食代工资。这一办法既可帮助农民度过“春荒”,又可加快修筑江堤进度。因此,沿江群众劳动积极性大为高涨。在韩培信亲自带领下,沙洲地区2万余民工日夜奋战在水利工地,肩挑车推,来回穿梭,溃决的江堤很快得到修复,并进一步加高加固。在此基础上,他还组织和指挥各乡镇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圩堤,疏浚圩内河道,整修农田。工程历时两个月,共完成土方84万立方米,为沙洲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04泪别吕恩覃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正当韩培信在常熟县轰轰烈烈动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时候,接到吕恩覃的电话:“培信,我已经被批准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天从上海坐火车去朝鲜。”

韩培信愣住了,过了一会儿,说:“恩覃啊,我一定去上海送你。”

10月的一天,韩培信带着高凤山,赶到上海火车站,火车站内锣鼓喧天,红旗飘舞,上海人民高呼口号,周围响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男女老少,手里拿着小红旗,在大街上奔走,他们是在欢送自己的亲人入朝参战。

站台上人山人海,韩培信在入朝志愿军队伍里找到了吕恩覃。吕恩覃身穿崭新的军服,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远远的,韩培信大声喊道:“恩覃兄……”

两个生死与共的战友重逢了!两点遥远的空间越来越近,终于缩成一点,重逢啊!多么珍贵!多么难得!多么来之不易!重逢把两团积蓄得太久的感情融化在一起,进行激烈的燃烧,发出令人喜悦的火花!世间有许多重逢太神奇、太妙不可言,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善良之神的刻意安排,又似乎是一次撕心裂肺的永别!

他们一句话没说,握手、拥抱,啊!他们不忍心离开,全国已经解放,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三大战役打败了国民党,可是,现在,他又要重上战场,而且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必然的,可是这场战争的残酷、恶劣,却是无法估计的,对于这场战争中的每一个战士,肯定是生死未卜!

不知什么时候,吕恩覃松开了手,热泪盈眶地说:“培信,美国侵略朝鲜,就是侵略中国,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是英明的,我就要走了,我们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

韩培信竭力控制着激动的泪水,紧紧抓住吕恩覃的手,说:“恩覃兄,你我之间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战友、亲戚、同志,是你给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是你给我做出了榜样,是你把我引上革命的道路,1945年9月那天,你突然要去华中党校学习,居然让我接替你手中的滨海县县长,我的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那一夜,我们彻夜未眠,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我们无法预料未来,可现在全国解放了,你又要重上战场,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

吕恩覃说:“是啊!全国解放了,我本想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建设好家乡,和你一道,并肩战斗,可是,现在朝鲜战场需要我。”

韩培信说:“恩覃兄,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我期待着你从朝鲜战场传捷报,等待着你的胜利消息,等待着你的凯旋之日、我为你庆功之日!”

他们再次拥抱在一起了,他们终于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泪水!两颗沸腾的心潮水般的涌起!两个坚强的男人,泪湿衣衫!泪,是激情之峰的明珠!泪,是心海泛滥溅出的血滴!泪,是肝胆俱裂迸发的苦汁!泪,是撞开紧闭的眼缝而撞出的潮水!泪,是涌破灵魂密封线而涌出的声音!泪,揭晓了他们多年友情的回忆,它是长期沉醉初醒的乍返。

吕恩覃深情地握着韩培信的手,说:“培信,你读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吗?”

韩培信点点头,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吕恩覃说:“李商隐的《无题》看似爱情诗,我非常喜欢,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正如李商隐的‘别亦难’!”

一声集合号响起,吕恩覃松开了手,泪痕满面地看着韩培信,竭力笑了笑,说:“我要上车了,再见!”

集合号声在车站内外响着,人群乱了起来,人们簇拥着亲人,握手、拥抱、哭泣……

亲人终于登上了火车,接着,火车发出几声吼叫,徐徐向前移动起来,从火车的窗子里伸出了一双双手,他们向亲人,向祖国大地告别。

韩培信站在站台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火车,他心潮澎湃,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的战友、同志、亲人而祈祷。

韩培信哪里想到,他和吕恩覃一次又一次的分别、重逢,每次,他们都是那样激动,那样情意绵绵,那样匆匆,这一次竟真的成了他们的永别!

对于韩培信和吕恩覃之间的友谊,并非能够用文字能够来表达的,谨用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友人》的诗句,借以表达韩培信对吕恩覃的友谊之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吕恩覃入朝后,任志愿军后勤四分部二十一医院院长,1951年,吕恩覃在朝鲜朝惠地区光荣殉职,年仅37岁。吕恩覃在朝鲜战场上,他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把年轻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朝鲜人民。

1959年,滨海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命名吕恩覃烈士生前所在的大队为“恩覃大队”,后来改为恩覃村;吕恩覃的家乡还保留着恩覃小学这一名称,以表示对吕恩覃烈士的永久纪念。2007年,在响水县的老舍乡所在地的恩覃村,立“吕恩覃烈士纪念碑”,由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撰写碑文。

05举家南迁

韩培信渡江来到常熟,工作千头万绪,生活还不安定,常常惦念着王浩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可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是不可能放下工作,回苏北去看望家人的。这天,高凤山来到韩培信的办公室,谈完工作后高凤山说:“首长,你过江已经快一年了,也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看样子,你要在常熟扎下来了,我看还是把家搬过来吧?”

韩培信说:“是啊,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王浩和孩子怎么样了?”

高凤山说:“不如把嫂子调过来,我去苏北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

“好吧,我和李凌同志说一下,不过,你现在已经是县政府行政科长了,已经不是我的警卫员了。”

高凤山说:“首长,你对我的教育、帮助,那是我终生难忘的。说实话,这样的事,让别人去做我还不放心呢,江南刚解放,什么坏人都有,我必须保证嫂子他们的绝对安全。”

这样决定之后,县委书记李凌同志支持韩培信把家搬到常熟来,高凤山也很快落实好住房,这天,高凤山离开了常熟,去苏北老家帮助韩培信把家搬到常熟来。

第二天早上,韩培信对高凤山说:“凤山,这些钱带着,除了路上用的钱,其余的钱交给王浩,让她去看看她的父母,去看看我姐姐,再去看看二叔二婶,给他们一些钱,家里的东西尽量少带,路途远,不方便,都留给他们吧!另外,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江阴渡江时,三个孩子都小,辛苦你了。”

告别了韩培信,高凤山一路风尘,几经展转,终于到了滨海。

见到高凤山,王浩的心里就激动起来了,她忙着给高凤山倒水做饭,说:“小高同志,韩培信现在怎么样?”

“他现在很好,首长太能干了,工作太多,他整天忙得连饭都吃不好,有时没有饭吃,只得饿肚子。”

“那怎么行,有饭堂吗?”

“有啊,可有时候时间太晚了,饭堂也下班了。”

第二天,王浩雇了一辆小驴车,让三个孩子坐在小驴车上,他和高凤山跟着,先去看望父母,见到了父母,大家都有说不出的高兴,听说王浩和孩子要去常熟,心里舍不得,王浩拉着父母的手说:“爹、娘,等我们安定下来了,接你们去住一段时间,现在全国解放了,我们以后回来也很方便的。”

吃了午饭,又往姐姐家赶,到姐姐家时,已是傍晚时分,姐姐见到三个小侄子,把他们搂在怀里,王浩说:“姐姐,培信现在工作特别忙,抽不出空回来看你,我们马上就要搬家了,这些东西就不带了,留给你,还有这些钱是培信带回来的,补贴家里的生活吧!”

姐姐说:“东西你们带不走就留给我吧,钱就不要了,你们孩子多,在外面不容易。你们常回来看看我,想想我和培信不容易,真没想到能有今天。”姐姐说着就流下眼泪,王浩安慰姐姐说:“姐姐,等我们安定了叫培信把你接过去。”

“告诉培信,叫他好好工作,不要记挂我。”

吃了晚饭,天已经黑了,王浩说:“姐姐,本来培信叫我去看看二叔二婶的,可是时间来不及了,请姐姐看看他们吧,这点钱是给二叔二婶的。”

离开姐姐家,天上已有点点星星,气温也渐渐冷起来,乡间的小路高低不平,小驴车不停的颠簸着,高凤山警惕地跟在后面,时而摸摸腰间的手枪。

第二天,王浩早早起床,做好早饭,大家吃了饭,坐上马车,向盐城赶去。从盐城乘汽车往江阴。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赶到常熟。

见到了久别的妻儿,韩培信的心里乐开了花,他一手抱着建中,一手抱着建明,眼睛瞅着建华,一家人其乐融融。

06统一战线

常熟县新政权建立了,但是各项工作百废待兴。常熟的工农业发展对江南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而经济发展又必然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韩培信了解到夏素民是常熟工商业界的一个资本家,为人朴实,经常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他自己搞了一批打水用的机船,专门用于农村干旱灌概、排水,每当农村干旱缺水时,他就把船开到那里,帮助农民打水灌溉,哪里需要排水时,他就把船开到哪里,把田里的水排到河里。收费合理,解决了农民的抗旱、排涝问题,深受农民们的欢迎。

常熟电气公司是常熟老牌企业,多年来为常熟人民带来光明、创造了财富,但后来沦入敌伪手里达九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伪县长安蔚南派江不波接收了电厂,到解放前的一个时期,几乎无法发电,企业摇摇欲坠,濒于破产。韩培信觉得,电力不仅是人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工农业生产的命脉。他了解到庞洁公和夏素民两人是电气公司的股东代表,常熟解放了,但是企业处在十分困难之中,经费不足,有些用户不交电费,窃电之风依然存在,庞洁公和夏素民鉴于电厂面临重重困难,感到责任重大,向人民政府说明电厂难以继续维持的艰难,要求在农历正月初二日起停止发电,宣告停业。韩培信得知这一情况,亲自前往研究协商,发动职工动脑筋借柴油,他还亲自想办法筹资金,并指示,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停电。但是用电量与日俱增,负荷日益上升,陈旧的机器,不堪负载,引擎时生故障,电厂面临着困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适应客观的需要,韩培信派人与苏州电气公司协商馈电。他们了解到苏州电气公司有支持常熟部分供电量的希望,但在协商中受到该公司协理丁剔予(反革命分子,后被镇压)的反对。常熟县人民政府只得另找出路,请来苏州电气公司的技术人员,借来资金。经过全体职工积极努力,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解决了常熟电气公司的发电问题,于1950年12月26日正式通电,从根本上解决了常熟的用电问题。

韩培信了解到夏素民是工商界的重要人物,是一位进步人士,经商公道,声誉渐著。大革命时期,参加国民党,任常熟县党部监察委员、县临时行政委员会司法股长,“四一二”政变后去职。后任浒浦乡行政局长、常熟县渔业公会理事长,积极从事家乡建设,卓有成绩。抗战时期支持“民抗”部队,拒绝与日伪合作。抗战后,任常熟县木业公会理事长,县参议员。商会改为常务理事联合负责制,成为主持工作的常务理事。韩培信亲自登门,请他参加苏南区各界人士座谈会,后任常熟县工商联副主任、大生砖瓦厂副经理等职,并任第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工作中,韩培信得悉,陈旭轮是常熟县另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界人士。此人1920年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毕业于东南大学。青年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任东吴大学讲师,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被指控侮辱三民主义去职。抗战期间,返居常熟、无锡乡间。拒绝在伪政权任职,公开发表抗日言论,又先后掩护、营救、释保中共地下党员、进步人士及群众计20余人。1945年10月,陈旭轮出任常熟县立中学校长、县参议员,继续支持学生及各界爱国民主运动。

这天,韩培信带着高凤山(已任常熟县政府行政科副科长),亲自上门,韩培信说明来意,请陈先生出山,为常熟做工作。陈旭轮十分激动,表示一定协助新政府努力工作,韩培信看到陈旭轮的住房已年久失修,立即指示帮助陈先生修理住房。建国后陈旭轮继续担任常熟县中校长(后当选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熟市第一届政协副主席;列席参加最高国务会议,担任常熟市副市长仍兼县中校长、常熟县政协副主席)。

常熟县工商界有一位重要进步人士,他就是全国第一家以共产党下属组织为公方的公私合营企业创建者——毛柏生。他以原淼泉竞丰新布厂为基础,以布机一百多台作为设备投资。于一九三九年冬,创办“同禾布厂”。

同禾布厂创办后,新四军六师急需大批军衣。毛柏生接到任务后,奋战四个月,织造白坯平布,再经染色后制成军衣,及时完成了军需任务。布厂同常熟,上海的银行,钱庄有正常的资金来往,当时的党组织就通过布厂向外汇兑资金,同周边组织建立了安全的资金通道。不但如此,布厂还直接为抗战提供经费,新四军开辟西路时,得到布厂一大笔款子。

同禾布厂在常熟县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工商史上更有它一席之地。

韩培信多次登门,说明新常熟是人民的政府,是为常熟人民服务的,希望毛柏生带头恢复生产,为常熟的经济发展做榜样。毛柏生积极动员工商界迅速恢复生产,并在抗美援朝和推动全市工商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中起了带头作用。在常熟的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曾任全国工商联执委、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常熟市政协主席、市“民建”及工商联主委、副市长、副县长等职务。

07“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底,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江苏各地先后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清除党组织和政府内的一些腐化堕落分子。

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五反”运动是在“三反”运动中暴露出大量的贪污盗窃与社会上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毒”行为,要彻底铲除“三害”,就必须反掉“五毒”。

在这场运动中,难免会出现偏差,根据苏南区党委的指示精神,必须保护一批上层民主人士和统战对象。

运动开始后,无锡荣德生和钱荪卿等人十分紧张,担心在这场运动中难逃一劫。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找来韩培信,说:“韩培信同志,常熟接管以来,你们那里群众基础比较好,我们准备把荣德生和钱荪卿等人送到你们常熟,一是要保护好这批统战对象,二是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放下包袱。”

荣德生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他还是苏南行署副主任。他从事于纺织、面粉、机器等工业,历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迫,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

无锡荣德生和钱荪卿来到常熟之后,韩培信和他们同吃同住,和他们一起学习中央文件,一起座谈,请他们吃常熟“叫花子鸡”。他们称这次常熟之行是“神仙会。”称赞韩培信是不同凡响的好县长。

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来常熟,对韩培信说:“你们常熟工作做得不错啊,这次给民主人士留下深刻的印象哪!”

韩培信说:“我从苏北老区过来,还需要认真学习,上级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好,我刚当上县委书记,常熟工作靠原来地下党许多同志打下的基础。”

荣德生和钱荪卿在常熟住了下来,其实是把他们保护起来了,地委担心运动来了,有人会有过火行为。果然如此,这天下午,韩培信刚进办公室,高凤山报告说,有几个从苏州来的人要把荣德生和钱荪卿带回去。韩培信问:“是些什么人?”高凤山摇摇头说:“他们不说。”

韩培信说:“他们在哪里?”

“被我挡在传达室。”

韩培信说:“走,看看去。”

到了门口,只见几个不明身份的男子站在传达室门外,韩培信说:“你们是干什么的?”其中一个说:“我们从苏州来的,要把荣德生和钱荪卿带回去。”

韩培信说:“为什么?”

“‘三反’、‘五反’运动就是对他们这些大资本家的,中央有文件,他们却躲起来,我们必须把他们带回去。”

韩培信说:“你们好大的口气!谁让你们来带人的?”

“我们是把他们带回去学习中央文件的。‘三反’、‘五反’的对象就是他们,他们怎么能躲起来呢?我们必须把他们带回去。”

韩培信说:“‘五反’运动是指那些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少数资本家,荣德生和钱荪卿是上级的保护对象,是我们常熟的保护对象!”

“不行,你们必须把他们交给我们。”

“怎么?你们不走?好吧,那你们就别怪我留你们了!”韩培信看着高凤山,说,“高科长,去请公安局的同志过来。”

这几个人一听,吓得兔子样的跑了。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皮草人生

    皮草人生

    本书真实地讲述了孙佐民令人难忘的经历,书中有成长中的温暖与惊险,有创业时的喜悦与艰难,有患难中的真情与无奈,有成功后的荣耀与牵挂。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名人传记丛书:卓别林

    名人传记丛书:卓别林

    名人传记丛书——卓别林——让人们在笑声中思索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热门推荐
  •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

    体能作为衡量评价人的体质与运动机能能力的客观标准之一,一方面与肌肉工作的效率有关,另一方面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有关。所以体能既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又是实现高水平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载体。体能训练是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各器官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身体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在竞技体育领域,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及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傀女大祭司

    傀女大祭司

    爱的反面是恨吗?不是!爱的反面是一次次的穿越……
  • 识人用人管人并不难

    识人用人管人并不难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识人、用人的能力,并且不断提高管人的技巧。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管理者,既需要有‘才智’,又需要有‘直觉’;既需要有‘理性’,又需要有‘感情’;既要分析研究问题,得出科学结论,又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张易山编著的《识人用人管人并不难》都有一定的实用性、仿效性或借鉴性。从本书中,您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如何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并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愿此书成为您管理生涯中的一盏明灯,为您的前程增添一份永恒的光亮!
  • 诛天大帝传

    诛天大帝传

    【热血玄幻】“天道有则,不可杀人也,违者必诛。”——天道大陆之天则。祁然意外来到天道大陆,本想平凡的度过余生,怎奈天则的存在,从此踏上一条披荆斩棘之路。“天堂也好,地狱也罢,都只是我祁然脚下的路,怎就踏不得!天道不公,我便掀翻这天。”——祁然。
  • 古镇秋风(中篇小说)

    古镇秋风(中篇小说)

    秋天,日本人说来就来了。古镇里一片混乱,一阵刺耳的警报声过后,几辆日本军车“呼呼”地开过来,把行人冲得惊慌失措,东躲西藏,大街上扬起一阵灰蒙蒙的尘土。汽车过后,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哐哐哐”地走过来。悦来客栈的少掌柜杜子平怔怔地站在柜台前,望着混乱的人群和走过来的日本兵,他的心里说不出是股什么样的滋味。店里逃难的人越住越多,几乎都要容纳不下了,可逃荒的住店人还在不断地涌进来。日本兵总算走过去了,街上似乎又恢复了短暂的寂静。“先生。”这声音好清脆!杜子平抬起头来,他的面前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
  • 冷少的娇妻

    冷少的娇妻

    她是艾宝儿,艾氏的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是这一切在家族事业倒塌那一刻,荡然无存,被父亲亲自推出去牺牲,丢了最后的一点尊严,从此变得没心没肺,冷看人生。他京都商业巨贾,传闻他阴森冷血,邪肆残暴,如同恶魔般存在的男人,却独独宠着一个女人,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正文:门外,冷擎浑身是嗜血的杀气,仿佛是从地狱爬出来的撒旦,冰冷残暴的眼眸里是深深的刺痛与野兽般的哀鸣。“为什么!”男人怒吼,就像垂死的野兽。艾宝儿低下头,遮住眼里闪过的一丝不明情绪,再抬起头时,她嘴角已经带了一丝笑容,随手捡起一边的衬衫披上,走到男人的身边,指尖轻点他心脏的位置:“冷擎,我很早就说过的,这里,别对着我敞开。”“可是,我爱你啊。”他喉咙有些干涩,出口的话低沉沙哑,带着无尽的悲伤。艾宝儿转开眼,心竟然有一丝陌生的酸以及淡淡的疼。她看着屋内的冷天宇,淡声道:“我不爱你,一点也不爱,我要爱的,是他。”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宇宙最强矿工

    宇宙最强矿工

    天降仙舰,走向星空,万千星河,资源无尽!那是钻石星?那是木属性天地灵物,能够炼制法宝!铁陨石?那是九天玄铁,冰陨石?土老帽,那是冰晶、冰魄,炼制冰魄寒光剑的主材料!等等,那是黄金星?外壳是黄金,内部是金晶,核心是太乙精金,炼制仙剑的好材料!日精月华?太阳真火?不用抢,日月附近,能拿多少是多少!星空之中最多的就是资源,古人修仙只能在地球上蹦跶,而现代修真者则是满宇宙溜达!火枣、冰梨、金瓜、玉桃,想有就有;芝人芝马、人参娃娃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可以说是一舰在手,天下我有!走向星空,漫步宇宙,星空无垠,精彩无限!
  • 武破诸天

    武破诸天

    诸天万界,被神遗弃。一介杀手之王带着破碎的混沌斧来到神弃大陆。在这里,蛮人部落是他展露锋芒的地方,图腾草原是他展翅的天空,血魔大陆是他杀戮的战场……当站在神弃大陆的顶峰,他发现,原来这一切都被神所操控,自己只是神的一个玩偶。神要灭我,我便杀神。天道不公,我要诛天。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