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
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
一九三七年
“贩马贩马,四海为家”。少年马本斋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饱受生活的艰辛。1921年冬天,19岁的马本斋入伍。1922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
七七事变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这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决心抗战的豪迈斗志。“雁叫霜天又一秋”,展现了北方特有的风光,又衬托出肃杀悲壮的时代氛围。在民族遭难的时刻,作者心中的“凌云志”,作者满眼的“付东流”,都化作了对日寇的满腔怒火。
1941年8月27日,日本侵略军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企图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同时,以马母为诱饵,诱使马本斋率部来救,以乘机消灭回民支队。日寇用种种手段,逼迫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但是,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义正辞严地拒绝敌人:“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马母绝食七天,以身殉国。闻讯,马本斋沉痛地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他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八路军冀中军区野战化较早的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
1944年2月,回民支队接到命令,开赴陕甘宁边区。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马本斋营养不良,积劳成疾,突发急性肺炎,1944年2月7日在山东省莘县不幸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终年43岁。毛泽东致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致挽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致挽词:“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