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3000000013

第13章 嫡女商妇(一)

喜珠再次睁开眼又是在一个阴冷黑暗潮湿的地方,只不过这次她没有被捆绑,也不是一个人,除了喜珠,屋子里还有大大小小七八个人,全部都穿着白色的里衣挤在厌逼窄小的房间里,胸前一个大大的黑色囚字。

看到喜珠醒了过来,旁边靠墙坐着的一个圆脸五旬妇人道:“三儿媳妇,你醒了?可还有哪里不舒服的?”不等喜珠回话,那妇人有道:“是我们林家对不起你,连累了你,你现在不是一个人,就是为了腹中的孩子也一定要放宽心,若是侯府来人了,你就和三儿合离回侯府吧,只是,你千万要保重身子啊!”

喜珠在醒过来的时候就知道现在的身份了,这个原身叫徐秀清,是大楚朝京城宁远侯的嫡幼女,当今太后娘娘的侄女,当朝皇帝的嫡亲表妹,母亲是江南有名的世家罗家的庶女,嫁给宁远侯爷为继室后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原主可是出身显赫的名门贵女,但那是在没出嫁之前,现在只是一个商家妇。而商人在大楚只是空有钱财没有身份地位的,从一个勋贵嫡女一朝变成没有地位甚至受人鄙薄的商人妇,这中间的落差可谓是天差地别的。

为什么会这样还得从原主的母亲小罗氏说起,二十五年前小罗氏的嫡长姐大罗氏嫁给当时还是宁远侯世子的徐诚远为妻,在大家羡慕嫉妒的时候大罗氏难产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徐玉清,就是徐秀清的长姐,罗氏临死之前恳求丈夫若是要续玄一定要续娘家的姐妹,这样她才走的放心。世子徐诚远念着与大罗氏的少年夫妻情分,还有刚出生的小女儿就答应了,一方面是怕新娶得继室苛待女儿,二也是当时徐家是世袭列候又出了一个皇后,皇后的嫡子也册封了太子,身为外戚也不好再与其他显贵结亲了。就这样一年后小罗氏就嫁给了曾经的姐夫为继室。

小罗氏嫁入侯府做继室日子也不好过,娘家嫡母怕她苛待外孙女时时施压,将她生母姨娘拿捏在手,只要徐玉清有个头疼脑热的嫡母必然就会派人来敲打申斥,她姨娘就要进佛堂受罚。侯府这边丈夫婆母都可怜徐玉清自幼丧母,时时刻刻都把徐玉清疼宠着,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徐玉清但凡有点事,都觉得她不贤德,没有用心照顾孩子,老夫人时不时给她立规矩,丈夫徐诚远对她也没个好脸色。

只要徐玉清身子上不好,那她的日子也就不好过,她姨娘的日子就会更难过。

继母难当,小罗氏打起十二万分的精力尽心尽力的照顾徐玉清,即使是生下长子徐思泽后也依然不敢有所懈怠,小心翼翼的将徐玉清手把手的带大,徐玉清的衣食住行都是不假他人之手由小罗氏亲自操持张罗,对徐玉清比对亲生子徐思泽还上心,事事皆已徐玉清为重,如此几年才渐渐让老夫人满意,丈夫对她也渐渐好了起来,她在侯府里才渐渐有了点位置。在徐玉清六岁时小罗氏生下第二个孩子,就是原主徐秀清。

徐秀清虽说也是嫡女,但上头已有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长姐,她又不是男孩,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在侯府的日子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父亲与祖父母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长姐,亲生母亲也是时时刻刻把徐玉清捧在手心里疼爱,一母同胞的哥哥是长子,早早的就到外院住了,府里真正满心疼爱她的也就是乳母和身边的掌事嬷嬷。在府里四季衣裳首饰这些也都是长姐挑剩下了才轮到她,一应待遇也差了长姐一头,原身也委屈过,跟自己的母亲诉说过委屈,但小罗氏身为母亲非但没有安慰女儿,反而斥责女儿不该说那样的话,不该嫉妒,更是责罚了她身边的掌事嬷嬷,自那以后原身就不敢再有抱怨之词,天长日久的渐渐就与小罗氏疏远了,小罗氏一心扑在照顾徐玉清身上也未察觉但女儿的疏远,或者说察觉到了也未在意,因为女儿只要有吃有喝的冻饿不着就可以了,好坏并不影响她,照顾好长姐留下的女儿才是要紧的事,可以说她把徐玉清看的比自己的亲生儿女还重要。

直到徐玉清十五岁出嫁后原身才终于体会到被父母疼爱的滋味,不过好景不长,徐玉清嫁到同为勋贵之家的承恩侯府长子薛怀明后,刚开始婆家念着她是新妇,姑母又是当今皇后,府里皆是处处让着她即便是她一过门就将丈夫身边伺候的通房大丫头打发了婆家人也没说什么,可是婚后三年还无所出时,她的婆母就起了给儿子纳个妾的心思。

谁料早上刚将身边的宠爱的看着好生养的大丫鬟送到儿子的院里,徐玉清就闹将起来了,她自幼在家里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凡有半点不开心整个侯府都要震动的,从来都是身边的人尽力的讨她欢心,何曾受过半点委屈。

自从嫁到夫家后每天要给婆婆请安,还要时不时的立规矩,并且夫家并不像娘家那样人人围着她转,丈夫虽然也爱重她,但也并不是将她捧在手心里百依百顺,她在娘家里早已养成对身边的人颐指气使理所当然的态度,可夫婿薛怀明是承恩侯府的长子,自小同样是天之骄子,也是有脾气的,一开始对徐玉清的坏脾气只当是夫妻情趣让着哄着妻子,时日一久不免心生不满,觉得妻子不够和顺贞静,徐玉清再发脾气时脸上渐渐漏出不耐厌烦之色,劝慰时口气也不好了,徐玉清当下便就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不是个能看人脸色忍气吞声的人,当下就闹开了,打杂物什收拾东西回娘家一气呵成。

第二天承恩候夫人就带薛怀明到侯府要接她回府,毕竟媳妇哭哭啼啼的回娘家不知道的人还只当他们薛家刻薄媳妇呢!当着老夫人、徐诚远和小罗氏徐玉清的面狠狠的训斥了儿子一顿,为了接回妻子,薛怀明只好做低伏小,向岳父请罪后又好言好语给妻子赔不是,加上老夫人和小罗氏私底下的劝说,几次登门才将徐玉清接回去。

徐玉清是回去了,却也尝到了甜头,以后的日子里但凡是丈夫有一点不顺着她的就要吵闹回娘家,一回娘家就将两家搅和的都不得安生,有时薛怀明来接人的时候态度令她不满意了还会进宫向当朝皇后姑母哭诉,皇后看自己侄女哭的可怜,定是在夫家被欺负怠慢了,少不得就会宣召承恩候夫人进宫喝茶。

总之她有不顺心的了,夫家娘家都不得顺心,渐渐地承恩候府的人心里也积了怨愤,但徐玉清有娘家和宫里皇后撑腰,承恩候府的人也不能把她怎么着。

但是跋扈善妒不敬婆母的名声渐渐就传的满城皆知,人人都道宁远侯府的姑娘品行不好,不是良配佳妇。徐玉清十五岁嫁人时徐秀清才九岁,到她传出善妒等名声时徐秀清十二三岁正是相看人家到时候,本来高门贵府家又是皇后的母家的嫡出小姐求娶的人应该是络绎不绝的,可是因为徐玉清而累坏了整个徐氏姑娘的名声,导致徐氏的姑娘令勋贵人家避之不及,即便是有媒人上门提亲那也是冲着侯府权势的破落户或是为家中不成器的顽劣之徒求娶,徐侯和小罗氏再怎么不上心也不可能将女儿随便嫁出去的。

可是随着徐玉清从夫家流出来的不堪名声日益渐多后,来侯府提亲的破落户都少了,直到徐玉清婚后十年无所出还挡着不让丈夫纳妾,人人都道徐氏的姑娘善妒又不好生养,连那些想为这侯府权势求娶的人都没有了,毕竟权势再好没有后代子嗣传承岂不断了自家香火。

因为徐玉清整个徐氏的姑娘都婚事艰难,其他人只是同族亲戚,那些姑娘不找同样的相等的人家还可下嫁或是远嫁,只有身为徐玉清亲妹妹的原主徐秀清彻底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十九岁了还无人问津,原主一度抑郁的想要出家为尼,伴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是身边的嬷嬷乳母时时劝慰开导,又有丫鬟们变着法的逗她开心才没钻了牛角尖。

这时小罗氏也着急了起来,女儿眼看就要二十了还未嫁人,知道是徐玉清带累坏了徐氏女的名声才累的女儿嫁不出去,虽心有怨言也不敢表露,只能到处参加夫人们的聚会,每逢出门必要带上女儿,到处向各家夫人夸赞推销女儿,期待有一个识货的人家好上门求娶女儿。

可是有徐玉清善妒无所出还不敬婆母在前,在做的当家夫人们谁也不想娶一个这样的媳妇回去,毕竟在座的夫人们都是知道徐玉清自小是小罗氏带大的,直到现在京中谁不夸一句小罗氏贤良淑德,是继母的典范,更是有同样是继室的夫人还要经常被夫家拿来跟小罗氏对比,毕竟再也找不到对前头原配生的比对自己亲生的还好的继母了。

在小罗氏身边养大的长女是这幅德行,那她的亲女儿必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徐秀清每每出门也必会被其他的公侯家的小姐们取笑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婆,同族姐妹们也因为被徐玉清连累坏了名声而迁怒与她,自从坏了名声后徐秀清一个朋友手帕交都没有了,各家小姐看到她纷纷避之不及,唯恐与她说句话就被按个物以类聚继而坏了名声影响婚事。

久而久之徐秀清便不愿再出门了,整日郁郁寡欢,小罗氏也经常是推销女儿不成反被人背后耻笑。

同类推荐
  • 阴阳秘闻

    阴阳秘闻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而一本名为《阴阳秘闻》的奇书,记录世间一切邪魔,奇人异事。我的离奇故事,在我出世时,便埋下了伏笔。
  • 捡了一书斋

    捡了一书斋

    “恭喜成为第四十八位书斋斋主!”“你需要在半年内还清200万!”“恭喜,你已经开启暗目!”“恭喜,你已经成功学习了《阴阳学习》”书斋可以通往两界。而两界之间在书斋内都可以看见书斋附近的场景。于文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于文只知道自己欠了一屁股的债。
  • 深海迷航

    深海迷航

    一张羊皮卷,开启了前往深海的航道。一颗红珍珠,揭开了尘封于黑暗之中的历史。当我们拿到宝藏,兴奋地欢呼之时,却不知自己早已迷失在无限的深海之中。
  • 都市观气师

    都市观气师

    “汝能割爱,即可破妄;汝能破妄,即是返真,直入菩提之路。”众生不得真道,便是因这妄心,世人也都晓得这妄心,是伤神忧心的烦恼,是贪恋怨恨的心魔,然世间又有几人能堪破这妄心,明悟真道?你不能,我不能,书中的风建春也不能。老君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是以,妄心是虚妄,菩提是虚妄,真道也是虚妄,书中的故事也是虚妄……
  • 玄门遗孤

    玄门遗孤

    守护华夏,人人有责!
热门推荐
  • 血钞票

    血钞票

    十六岁的顾晨光在六月的一个正午,在自家墙角边看到一行鲜血一样红色的字:“我的血和你的血永远交融在一起。”当时,少女失踪案正在这个城市闹得沸沸扬扬。在这个雨季来临的前一天,他在梦中看见了那个对他始终关闭的房间和他失踪已久的父母。醒来后他打开了房间门,看见一张百元血钞票。从此,血钞票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灾难发生。恶梦仍在继续。到底是谁在十多年前害死了自己的父母?是奶奶?母亲的情夫?父亲的情妇?还是另有其人?又是谁杀害了这个城里的漂亮女人们并把她们分尸后扔进下水道?许多令人惊惧的事情就在这个漫长的雨季发生了。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本书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的总论卷,是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综述。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45)、从敌视到正视((1945—1972)、从正视到“竞合”(1972—)。从国际大背景以及中国、日本的具体历史情境,论述这种转变的深层历史根源以及逻辑根源,对正确认识近代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明眸

    明眸

    半盲却能“看见”真相的柔美少女VS城府极深的租界总捕头,决定输赢的不是推理和心机,而是谁爱得更深。看似纯白的人背后往往都有着难以察觉的另一面,就像连环杀手往往都长得淳朴而善良。她有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她有读心术吗?能知道所有人的秘密。事实并不是如此,她只是比常人的感知更加敏感。凭借敏锐的感知她屡破奇案,但是她又不想泯没在芸芸众生中,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最终能脱离凡尘吗,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吗?
  •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本书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临近景观等四部分,全方位地描述了长江风貌,赞美了长江的壮丽景色。
  • 名媛贵女:今夜BOSS降临

    名媛贵女:今夜BOSS降临

    她在最落魄的夜晚遇到他,北城的第一公子,他准备将她收拾回家,原因只有一个,“我缺一个女人来暖被窝。”直到另一个女人的出现,她才发现自己这辈子最犯贱的事情就是留在他身边。某年后,当盛世豪门崛起北城,她仿佛流星一般闪亮了他的眼。只是……这个女人,似乎从不拒绝任何男人的追求,哪怕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包子。她后来又说:“我这辈子见过最贱的男人,就是北城的少霆公子,薛大BOSS,你怎么看?”薛少霆看了一眼她身后那群追求者,抽了一口烟,“我也这么觉得。”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法的法律知识,对该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通俗易懂、体例规范,在各个章节穿插了案例,有助于广大读者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 灵缘界

    灵缘界

    任你道法精深,怎比我通汇五行,万法加身!任你秘宝通玄,怎比我地藏仙府,宝若星辰!任你金刚不坏,怎比我四圣五绝,天狐之体!任你机关算尽,怎比我缘法通天,心怀本真!读者交流群:289662745
  • 大观楼捉鬼

    大观楼捉鬼

    第一回大观楼僵尸惊魂三江口王告殒命地处湘粤两省交界之地的平兰县县城北面,有一条麻卵石铺就的挑盐大道,是解放前湘南通往广东的必经之路。据史料记载,这条路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由于年代久远,路面上一个紧挨一个的麻卵石已经被行人踩得溜光。麻卵石间的缝隙里,不知渗进了多少挑夫行人的汗水,但见那饱吮了盐汗的马鞭草,从石缝间顽强地生长出来,又被路人踩倒下去。于是年复一年,在那石缝间,大路旁,竟牵连结成了一层坚韧的草网,坚韧到你要想从其间拔出一蔸草根来,都不晓得要费多大的力气。
  • 湮没的宫城

    湮没的宫城

    近代的文化人看南京,常常会不自觉地带着唐宋士大夫的目光,眼界所及,无非六朝金粉,一如刘禹锡和韦庄诗中的衰飒之景,似乎这里从来不曾有过一个赫赫扬扬的明王朝。他们徘徊在明代的街巷里寻找王谢子弟华贵的流风,拨开洪武朝的残砖碎瓦搜求《玉树后庭花》柔婉的余韵。其实,他们只要一回首,明代的城墙便横亘在不远处的山影下,那是举世瞩目的大古董,一点也不虚妄的。作为一座城市,南京最值得夸耀的恰恰是在明代,它的都市格局也是明洪武朝大规模建设的结果。因此,近代人看到的南京,实际上是一座明城,在这里访古探胜,亦很难走出朱明王朝那幽深阔大的背影。当然要去看看明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