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9900000007

第7章 安营扎寨

学部干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住的问题。前文提到,经济所刚下去时,只能安排男同志住棉花仓库,女同志住公社粮管所,家属住卫生所、兽医院。我们这些人几乎占用了当地所有的公房,给人家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这些房子都是临时借的,得尽快腾出来,于是干校把基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如果直接建土坯房,一时备不齐料,且过于费时费力,不现实。为了早日解决住的问题,决定基建分两步走:先建临时性住所——席棚子,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土坯房。

基建工作从1969年12月正式开始。当地划拨给学部干校8000亩地,人们在大平原上选址,席棚直接建在收割后的庄稼地里。虽说是临时住房,也得经过精心测量、设计、绘制图纸。

负责基建测量的,是考古所的一位叔叔(忘记姓名了)。当时考古所尚未下干校,这位曾经参与过全国多处考古遗址测量的叔叔被提前派下来搞基建。他先在田野里凡是有道路、山坡、树木、建筑的地方选点,竖立起标杆,然后用专业仪器测出那些杆与杆之间的距离、高度差等各项数据,绘制出东岳地形地貌图。学部真是人才济济,连这等专业人员都能找到,让其在干校“发挥专长”。

搭建这种简易住房无须打地基,但还是得在地上垫土、夯实。房子四周埋上木桩,作为支柱。席棚没有椽子,只有檩条。把用麻绳扎成的秫秸把搭在檩条上,外面糊一层泥,再铺上油毛毡就是屋顶了。席棚的墙也是用秫秸把做的,外面糊泥,最外头围一层席子,故称席棚。

基建任务紧,人们大干快上。男同志负责挖坑、埋桩、和泥、抹墙,女同志打秫秸把,老弱病残搓麻绳。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建成三座席棚。住在棉花仓库里的男同志乔迁新居,女同志也随后陆续搬家。

这新搭的窝住起来特别不舒服。首先,席棚面积有限,可每个棚至少要住进20多人,比以前更拥挤了。其次,刚住进去的时候没有蒙窗户用的塑料薄膜,棚里一片漆黑,大白天也得点灯。再次,席棚盖在泥土地上,非常潮湿,箱子不能直接摆放在地上,要不很快就会发霉,得在底下垫砖。箱子垫高了,床板也只能跟着升高,否则就无法取出床底下的箱子。结果床板离地面70多厘米,比桌子还高。这样上床就很费劲,得像体操运动员上鞍马那样,双手使劲撑床板才能爬上去。坐在床上脚够不着地,大伙儿每天就是这样坐在床上开会、天天读什么的。

春天来临,人们忽然发现床底下钻出很多嫩芽。原来这块地头一年种的是大豆,收割时散落下来的豆子,此时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真是春风吹又生!席棚里没有阳光,那些豆苗都齐刷刷地朝着有光亮的方向长,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到了夏天,箱子上居然还长出了蘑菇,可见席棚里有多潮湿。遇到阴雨天,被子潮得几乎能攥出水来。人们进进出出,把外面的泥水带进来,屋子里的土地变成了泥地,弄得到处都是泥,真成了“滚一身泥巴”。住席棚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厕所离住处太远,夜晚上厕所有困难,女同志只好以洗脚盆充当厕所。全宿舍的人都这么干,气味可想而知。

人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于是经济所从1970年2月开始着手建土坯房。这是一种永久性住房,东西两面山墙全部由砖砌成,房子的支柱也是用砖砌的,墙是用土坯垒的,屋顶上还铺有大洋瓦片。比起席棚,这简直就是宫殿了!可见当年干校学员真做了安营扎寨的打算。经济所建土坯房的这种规格,后下来的其他研究所纷纷仿效。

建土坯房困难重重,最难莫过于备料。木料要自己买,砂子要自己拉,土坯要自己脱,瓦要自己制,砖要自己烧……

土坯房顾名思义得有土坯。脱坯是壮劳力的活儿,特别辛苦,首先得和泥。人们学当地人的样子,往黏土堆里掺水,勇敢者脱下鞋,赤着脚在泥里面来回踩,叫踩泥,起搅拌作用。然后掺进铡碎的麦秸,以提高土坯的强度。这时就不能再用脚踩了,否则麦秸会把脚划伤,只能用铁锹翻搅。加了麦秸的泥特别黏稠,搅拌起来非常吃力。脱坯的时候用一个木制的框子,把和好的泥用力甩在里面,上面抹平,再把框子取下来。等土坯晾干后,就可以当砖来用了。干校基建对土坯的需求量大得惊人。为了多出坯,七连(经济所)领导挖空心思,专门组织了脱坯比赛和脱坯大会战。顾准伯伯在日记中记录了1970年11月的那场脱坯大会战:二排(政治经济学组)仅用六天的时间,共脱坯10500块;全连(经济所)脱坯35000块。

盖房用的大洋瓦片是干校学员自己用制瓦机做的。说是“机”,实际上只是一个瓦块膜子,往里面填上搅拌好的水泥,上面盖一块金属板,用人力夯实。这活儿也特别累,当时同宿舍的陈长源、方留碧两位阿姨每天就干这个。晚上收工回来腰酸背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盖房技术难度最高的活儿是砌墙角,要求把南北向房屋的东西两面山墙砌成90度直角。吴敬琏叔叔当年是专门负责“把墙角”的“高级瓦工”。笔者最近见到吴叔叔,他还笑谈在干校期间曾先后为八栋住房砌过墙角。

土坯房建好后,女同志先搬入。这房子住起来比席棚舒服多了,冬暖夏凉。地面是用砖铺的,雨天也用不着担心滚一身泥巴了。

经济所作为“先遣队”,是全学部最早来到东岳的。从1969年11月到达,在那里生活了一年零五个月。在此期间虽然也干了一些农活儿,如积肥、夏锄、秋收等,但主要劳动还是围绕着基建。建房规格是经济所制定的,砖窑是经济所最先修的,脱坯也是经济所第一个动手干的。为了日后浇水灌地,还打了一口30米深的机井。

除了忙着给自己盖房,经济所还要为陆续下放的其他连队(研究所)修建住房。从1970年7月下旬开始修建“中心点”。这是学部机关所在地,外文所、哲学所、宗教所、历史所的房子也建在那里。人们在高温酷暑中连续奋战十几天,盖了几栋土坯房。刚要喘口气,又迎来8月“大会战”,还得为中心点修建仓库。那仓库是用水泥砌的砖房,要求甚高,吴叔叔还是干瓦工。仓库还没盖完,北京的大队人马又要下来,还得给他们盖房。建房子、抢农时,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家就这样马不停蹄地连轴转。有时为了抢在大雨前把房子盖好,清晨四点半就得起床,五点上工,一直干到晚上九点才收工,个个累得精疲力尽……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人们热火朝天搞基建,立志大干两三年,把干校驻地——东岳老塘坡建成“大寨式农场”时,在1971年3月25日召开的全校大会上,突然宣布学部干校要从东岳搬迁到明港,住进一座废弃的军营集中搞运动。据说是因为中央认为学部干校“抓革命”不力,搞生产耽误了清查“五一六”分子。

这消息来得如此突然,学员们简直不知所措。有的研究所房子已经盖好,还没来得及住;世界经济研究所经过连夜会战建的一座土坯房,屋顶已经铺上了油毛毡,还没盖瓦。可瓦厂却把最后出的一批瓦交给了哲学所,让他们好歹把未完成的一幢房子盖完。

人们头一天还激情万丈地筹划着下一步集中力量搞农业生产,仅仅一夜之间,又得为搬迁的善后处理大伤脑筋。人可以一走了之,可养的那些猪怎么办?为了把这些丹麦猪养肥,饲养班的学员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最初他们舍不得,说要带着走,可想想觉得不现实,结果还是决定卖掉。眼看着猪一天天减少,最后只剩下空荡荡的猪圈。

场上堆的柴火成批出售。由于价钱低廉,前来拉柴的牛车络绎不绝。红麻卖给了当地小学,学校组织学生来扛。干校驻地那几天热闹非凡。

学部干校于1971年4月4日从东岳迁往明港。经济所指定陈长源、汪盛熙、顾准等25人留守了三天。当地派来一个连的正规军驻守,经济所干校点安排一个班,把留守人员替换下来。可惜这支部队只守了一个星期就撤了。

后来我们听说,当地农民拆掉了干校建的绝大多数房子,只是为了哄抢那些盖房用的木料、砖瓦,以及铺在瓦片下面的苇席、盖席棚用的秫秸把等。木料和砖瓦在当地是非常难得的建筑材料;而苇席和秫秸把可以当作燃料,烧火做饭。在那片广袤的大平原上,由于所有的树几乎都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砍光了,农民缺少燃料,做不熟三顿饭。苇席和秫秸把对他们来讲是上等燃料。结果干校学员辛辛苦苦干了近一年半的基建,成果所剩无几。

同类推荐
  • 回到明朝当学霸

    回到明朝当学霸

    一个悲催的网络作家,失足落山,穿越大明朝,开始了逆袭的人生......“虚拟商城系统,天字号95741,小呆为您服务!”“小呆,我需要航空母舰,我要统治大海,做那至高无上的海上霸主......”“对不起,您的等级太低,暂不支持这项服务!”“那我需要m416,我需要98k,我需要统治大明朝,我要为所欲为......”“对不起,您的等级太低,暂不支持这项服务!”“那我......我......你直说,你有啥?”“宿主可以选择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歌舞小说、土豆辣椒........”“小呆,你出来,咱俩好好聊聊!”“对不起,丑拒!”“......”山盟扣扣群:640299482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风云变化,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文争武斗,英豪辈出。三国鼎立,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作者从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 穿越燕国当皇帝

    穿越燕国当皇帝

    狼水北岸,三燕故都,龙城考古惊天发现,大型帝王古墓出世。墓葬气势恢弘,墓葬主人何许人也?各路专家汇聚龙城,众说纷纭。考古学博士慕之丘机缘巧合,穿越到古代,化身燕国王子慕容霸,运用现代智慧,远交近攻,纵横捭阖,吞并前泰,和亲晋国,兵不血刃,创建了南北统一的大燕帝国,再现了后燕开国之君慕容垂的悲壮争霸史……
  •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贞观元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李二陛下初登大宝。此时薛仁贵还在长安城混着社会,绰号飞猪。此时的王玄策还是终南山中一个贪财的小胖子。此时在长安城常乐坊里,一个穿越到唐朝地狱模式开局的宅男叶小娘……开始了他没羞没躁的女装大佬人生。
热门推荐
  • 奋斗在90年代

    奋斗在90年代

    杨砺回到1990年代,发扬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磨刀石精神,一不小心让他混成了一代传奇。
  • 穿书之男主他黑化了

    穿书之男主他黑化了

    穿越到一本小说里,绑定了一个系统,为了能够回家,沈缘初一心想要完成任务,只是每当她做任务的时候,总有猪队友拖她后腿。直到后来,她和男主在一起后,才知道,男主他是重生的,并且,还拥有了一项只针对她的技能——读心,她的马甲,早就在和男主的相处中,被扒得差不多了。
  • 我家太子妃要上天

    我家太子妃要上天

    【爽文虐渣+男强女强+1v1】她是叫人闻风丧胆的绝世妖女,一日醒来,成了惨死天牢的丑颜太子妃。从此废物撕莲花,妖女斗邪灵,一手铲黑暗,且把光明照人间。这话夸得凤非离自己都不信。“传言太子妃她温柔大方,贤良淑德。”凤非离:“不不,我有仇必报。”“传言太子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凤非离:“你让我不好过,我就让你全家都不好过!”“传言太子妃……”“别传言了,都是假的!”“听说太子很宠你。”“放屁!”“我不宠你吗?”含笑声悠悠传来,凤非离转头笑靥如花,“宠呢,太宠了!“这世上有一种人,你见到他就腿软,看到他就发抖,不是因为怕,就是因为爱。若她是妖后,那他便是昏君。他说:“这才是天生一对。”
  • 末世之湘伊为命

    末世之湘伊为命

    许湘伊的母亲和君澈的父亲带着两岁的许湘伊和七岁的君澈重组家庭,长大后,不知情的许湘伊把君澈当成亲哥哥,君澈却对湘伊产生了男女之情。本以为这份感情要藏于心底,直到,末世降落。
  • 魔域少主

    魔域少主

    她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特工杀手,却惨遭他人陷害,一朝穿越,成为五岁奶娃;他是异世大陆呼风唤雨的龙族少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独独对她另眼相待。为她弑神杀魔,甘之如饴,宠她上天,只为倾国红颜笑。他说:为你捅了这天,灭了这地又何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娲传说之狐乱天下

    女娲传说之狐乱天下

    小狸:杀我姐姐,毁我肉身,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哪知道你却又灭我狐族,女娲,我与你势不两立。女娲:小妖儿,你以为你能逃出我的手掌心吗?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九尾狐:小狸,记着不管怎么样都要好好的活下去,不要报仇。陌邪:等了一千年,寻了一千年,这次既然老天让你我再次相遇,那么,你就别想逃了。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穿越之残王毒妃

    穿越之残王毒妃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丞相府不受宠爱的庶女,不过,不受宠爱又怎么了?即使只是庶女,我也可以在这世界掀起滔天大浪!我要让所有敢于欺我、辱我的人付出代价,我要得到属于我的幸福,终将有一日,我要站在这世界的顶端,供人仰望!他,本是尊贵的三王爷,暗夜帝王,为了减轻皇帝兄长的忌惮,为了不损害兄弟情谊,在战场上坐上了轮椅。这世间,有谁能引起他的注意?他却愿意为了她折腰。想要欺她、辱她,先过了我这关再说,即使我粉身碎骨,也要护了她在这世上一世辉煌。她要这世界,我便捧了这世界献于她又如何?
  • 至尊帝后

    至尊帝后

    前世屈辱不堪,痛楚,生生铭记。重生之后,她带着无尽的悔恨,报复所有的人。机关算尽,俯瞰天下,却再没有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扶摇直上,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天庭紧急电话

    天庭紧急电话

    在星月会所当实习生的江锋,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成为制衡三界的使者。每天都有天上的神仙打电话给他,让他去处理紧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