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9900000008

第8章 劳动锻炼

干部下放,据说目的是去劳动锻炼。可何为“锻炼”?杨绛先生的看法是:“经受折磨,就叫锻炼。”

学部这帮知识分子,做学问是行家里手,可干体力活儿就不好说了。特别是他们年龄普遍偏大,体弱多病者甚多。经济所的人自嘲说:“我们是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下至三四十岁的小伙子。” 顾准伯伯在日记中记述:“巫宝三脱坯,章有义制瓦,杨坚白和泥,骆耕漠装麻,林里夫拉车……”

上述研究人员当年都是60岁以上的高龄者,干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实在是不堪重负。

全所要数经济史组的人年龄最大。由三位老人组成的挑粪班,平均年龄竟高达73岁。班长严中平下干校时已年届七十,背有些驼,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后赴英国留学,在中国棉纺织业史等领域的研究上颇有建树。每当他挑起两只沉重的粪桶,走起来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粪水溅了一身,总是一副斯文扫地的样子。

当年经济所吴敬琏、赵人伟、陈瑞铭等人30多岁,属于小伙子一类,是壮劳力,干什么活儿都得冲到前面。今天回过头想,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我母亲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她出身书香门第,在家连地都不会扫,更别提干农活儿了。到了秋收要割麦子,这可是最苦的活儿。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麦地,愁死她了!这时身强力壮的狗熊叔叔(陈瑞铭)挺身相救。他出身于浙江金华一个贫农家庭,50年代留学苏联,干农活儿绝对是把好手。他说:“老张,你看咱俩结成对子,一帮一、一对儿红如何?”母亲听罢乃大喜,赶紧站在他旁边。割麦子的时候大家在地头一字排开,每人割五垄。刚开始还齐头并进,很快就拉开了距离,母亲远远落在最后。她心里着急,挥镰乱砍。忽然眼睛一亮,发现前面的麦子越来越少,从五垄逐渐变成四垄、三垄、两垄,最后只剩下细细的一垄。可单割这一垄,她还是大大落后。干着干着发现麦子没了,赶紧一溜儿小跑跟上,继续割那时断时续的一垄麦。田间休息的时候,狗熊叔叔悄悄对我母亲说:“这点活儿对我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即便一个人割十垄也绝不输给别人。可都帮你割了吧,不大合适,没想到只留一垄你还是赶不上。”母亲心里别提多感激了,一个劲儿地道谢。

其实,对繁重的体力劳动感到难以承受的,绝非我母亲一人。顾准伯伯在日记中也提到1970年那场麦收。他说腰实在弯不下去了,只好跪着割。可他是“阶级敌人”,没人敢帮。很难想象,当年他是如何咬着牙坚持下来的。那些日子他经常抱病参加劳动,发低烧且痰中带血。我猜测那时他大概已经有了肺癌病灶,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笔者写这篇文字时,再一次仔细读了顾准的《息县日记》,发现他在干校期间从事的劳动种类极其繁多,有拉沙子、拉木材、拉石灰、挖土、抬土、脱坯、制瓦、和泥、供泥、打夯、出窑、卸砖、砌墙、做小工、上屋架、卸洋灰、筛沙、勾灰缝、搭脚手架、挖埋杆子窟窿、打秫秸把、泼石灰、菜园修干渠、挑水、打井、耪地、撒化肥、割麦、割韭菜、栽白薯、种豆、运粮、菜园翻地、积肥、建猪圈、喂猪、起猪圈、烧猪食、担粮、翻白薯秧、种萝卜、栽菜、挖树坑、割红麻、脱玉米粒、捆麻皮、刨花生、刨白薯、拉劈柴、修路、做煤饼……细数下来,竟多达51种!

现在想想实在荒唐: 像顾准这样的知识分子,不让他好好做研究,发挥其专长,却要弄到农村去干各种各样的活儿,实在是浪费人才。

即便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顾准伯伯并未停止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夏收期间,当地农民割完麦子还要拾麦穗,以确保“颗粒归仓”。顾伯伯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审视“颗粒归仓”这个口号,认为不尽合理。他对赵人伟叔叔说,“颗粒归仓”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其精神是好的。不过从经济学角度看,还有一个限度的问题。如果一个农家老妇到地里捡麦穗,每天能捡回十斤八斤麦子固然好,可是到后来如果每天只能捡回一斤麦子,而她每天的消耗也是一斤麦子时,就到了一个边界。赵叔叔问:“如果这位老妇人不到地里捡麦子,而只是在家中闲坐,每天也要消耗掉六两麦子,那该怎么办?”他说:“假设老太太出门捡麦穗的纯消耗是四两麦子,那么她每天至少要捡到四两麦子才值得去捡。”这番讨论说明,顾准伯伯早在70年代初就有了边际概念。我们知道,他那时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有所了解,并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功底。假若条件允许,应该能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赵人伟:《“马背学者”顾准追忆》,《光明日报》1999年3月15日)遗憾的是,那几年他的时间、精力都耗费到无休无止的劳动、接受批判、写检查交代中了,还没来得及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劳动锻炼使年纪大的人苦不堪言,对不那么年轻的“小伙子”也绝不轻松。吴敬琏叔叔下干校时已经39岁。1970年底,他被打成“‘五一六’反革命分子”,送到劳改队。这下他跟顾准伯伯倒成了干校的另类同窗。一次,他俩一道起猪圈,吴叔叔对这个活儿估计不足,试了一下才发现,东岳的黏土与猪粪混在一起极其黏稠,根本铲不动。这时顾准伯伯走过来,看看他那瘦弱的身躯说:“你哪儿干得了这种活儿,让我来。”这份患难中难得的关爱,吴叔叔一直铭记在心。

劳动锻炼不仅苦,有时还险。有一次,二排(政治经济学组)为了烧砖,要翻修当地农村废弃的旧砖窑。这种窑是向下挖的,有点像井,底部空间很大,一窑可以出三万块砖。基建任务紧,急需用砖。为了赶时间,头一天刚修好,里面的泥巴墙还没干,第二天就要进去抹泥。出发前排长沙吉才做动员报告。他这个人说话特别啰嗦,人称“沙啰嗦”,说起来没完没了,什么“大家干活儿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什么“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干活儿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备砖、备料,哪一样都不能马虎……”人们倒也乐得他啰嗦,这样可以晚些出工。他花了足足40分钟,才把动员报告作完。于是大家排着队朝砖窑走,刚走到跟前,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刚修好的窑塌了,惊得人们半天缓不过神儿来。事后大家说:“真得好好感谢沙排长,他这一啰嗦,救了20多条人命,要不咱们都埋在里头了!” 这场事故发生在1970年4月1日,当年险些丧命的人当中,就有改革开放后活跃在学界的好几位著名经济学家。

劳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趣事。一天,大家在地里干活。田间休息的时候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军宣队黄参谋先训话。他讲着讲着突然提高声调说:“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这里,就在你们脚下100米深的地方,就有煤呀,同志们!”大伙听了觉得好笑,河南、安徽一带有煤矿尽人皆知,可这位黄参谋却如此少见多怪,于是背地里送给他一个雅号:黄有煤。这个外号很快就传开了。文学所有个书呆子,到了干校满脑袋还是他正在构思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开会总是走神。他不知道这个典故,还以为“有煤”是那位军代表的大名。一天,他迎面碰上黄参谋,躲避不及,只好恭恭敬敬地招呼道:“有煤同志,您好!”弄得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干校学员在劳动中偶尔还会与当地农民发生摩擦。一次,我们的人在地里收麦子。扎成捆的麦子还没来得及运走,附近村里的老人、孩子便一拥而上拾麦穗。这本来没什么,地以前就是人家的,拾些麦穗倒也无妨。可胆子大的农民抱起整捆的麦子就跑,干校的人不得不出来制止。一个老太太跑得慢,被拦住不许拿。她气愤不过,坐在地头不断大骂:“我靠干校的娘!我靠干校的娘!”刚开始人们不解“靠”的意思,听着听着便悟出来了。有位烈士出身的学员实在听不下去,便走过去对老太太悄悄说了几句什么,但见老太婆瞬间闭嘴,颠着小脚忙不迭跑掉了。人们好奇这位仁兄究竟用了什么招数? 他说我告诉她:“干校哪来的娘? 干校是毛主席叫办的,他老人家才是干校的爹,您老可千万莫要乱骂。”

劳动锻炼苦,可知识分子会苦中作乐。1971年元旦,学部干校开联欢会,经济所出了两个节目:一是话剧《修砖窑》,讲述二排战士如何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冒险抢修旧砖窑的故事;二是《打井号子》,表现七连战士在打井时,通过唱号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同类推荐
  • 王者荣耀之乐坊

    王者荣耀之乐坊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张古琴,一个只有三分之一的梅花扣,一名断了一指的琴圣,一具被灭口的尸体,这些都关联着一个阴谋,就让我们随着沈浪的脚步,去一步一步解开这个阴谋。
  • 于乱世,为枭雄

    于乱世,为枭雄

    转眼千年,于乱世风起云涌,风生水起。携名人平定内乱扫清外敌。
  • 大汉之全球攻略

    大汉之全球攻略

    延续千年的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迎面碰上,究竟谁能主宰世界沉浮?大汉羽林军与罗马军团正面对决,谁又是雄霸之主?汉元千年是什么时代?唐?宋?还是元明?这是一个让无数人都魂牵梦绕的问题。究竟是大汉铁骑能够横扫天下,还是罗马军阵能够独霸一方?这是一个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争霸的时代。先来的穿越者汉圣祖已经将汉帝国改造成一个拥有现代国家意识的冷兵器强国!整个世界都沐浴在烈烈汉风中!而原本历史上地跨三洲的罗马帝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汉帝国的影响。罗马分裂没有再出现,反而蠢蠢欲动要与东方大帝国决一雌雄。真正的雄霸之主,就在《大汉之全球攻略》!
  • 强秦

    强秦

    阴差阳错的机会,一个现代的武警战士不小心穿越了,他回到了秦始皇即将猝死的末年,武警穿越竟然成为了长子扶苏!且看他如何同胡亥争夺皇位,如何将天下收入囊中,如何面对接下来的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的起义。预知后事,且看我夺取天下,强势穿越秦朝!
  • 盛唐小侯爷

    盛唐小侯爷

    屌丝化工男李思聪魂越大唐县侯爷,在大唐搞工厂,开超市,发快递,卖彩票......巨富商贾对其名忌讳莫深,朝廷官员对其恨之入骨,可是那有怎样?老子就是活得精彩,不服来干!(本书不出意外,月底完本,将近三分之二免费字数,相当于免费看了,大家若是可以的话就支持一下正版吧,哪怕是一分钱也可以叫作品走的更远一些。)
热门推荐
  • 若不相欠,怎会遇见

    若不相欠,怎会遇见

    在诺查丹玛斯预言说世界末日这天,女主的生活迎来了“末日”。这一天,做了五年的杂志宣布停刊,发现处了两年的男友电话里,那个经常嘘寒问暖的男同事的手机号,竟是大学时候同宿舍的姑娘的。女主躺在床上,想着该是默默饮泣?还是跑到男友公司大闹一场?但显然什么都没做,像她这样思想界的超人,生活界的胆小鬼,这么丢人现眼的事情做不出来,能做的就是在前男友 闺蜜的婚礼上,顶个淘宝定制款的假肚子,扮演生活幸福的贤良女子,给跌宕生活一个神转折。本以为远离过往就过上了平静生活,哪曾想新报到的公司老板,竟是曾经为了报复前男友而意图在酒吧推倒的霸道总裁。到底是过上了拥有霸道总裁的幸福生活,还是一切终究是空欢喜的梦一场?
  • 井观琐言

    井观琐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组

    重组

    这是中国首部直面婚姻状况对家庭资产深刻影响的小说。重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它还同样适用于婚姻。男主人公宋杨第一个女人和他一起创业十多年,生活稳定后,他带走财产的三分之一,离开了妻子和儿子;第二个女人有心陪他把生意做起来,但因为和公婆关系难处,被迫离开;第三个女人比他小20岁,闪电般的结婚又离婚后,他的资产再次严重缩水;第四个女人说服他把剩下的钱投入股市……一对在婚姻重组中失败的怨偶会如何面对资产重组?本书首次从“重组”的角度,直面婚姻状况对家庭资产的深刻影响。引导读者正视婚姻状态对生存状态的多方面深刻影响。
  • 她来时有星光
  • 空间小医女之将军来种田

    空间小医女之将军来种田

    新文已开,《锦鲤农女有慧眼》某天白汐问,“凤奕辰,你喜欢我吗?”“忘了。”“如果你忘了喜欢我,我会提醒你的!”她霸气侧漏的宣布。“不是喜欢,我对你是爱。”某人深情的凝望。她眨了眨眼,这土得掉渣的情话对胃口,又控诉他,“别人送定情信物都是玉佩、手镯什么的,你为何送我一头奶牛?”……1V1、成长型、颜控小萝莉与冷面将军的故事!
  • 重生之教授难养

    重生之教授难养

    她重生回到校园时光,本来年轻几岁也是好事,没想到这次却让她招惹到了一位教授,特别的难搞!
  • 心怀野念

    心怀野念

    日常生活里有一种慢性毒素,中了这种毒的人会渐渐对一切失去渴望,他们机械地生活,内心麻木,没有任何激情与冲动;对一切事物懒于关注,惰于思考。作者西门媚以多年专栏作家之透彻笔力,将生活的话题一一道来。她想把她的作品写给心怀野念的人看,这些人可能是少数,但是存在,存在于不同的群体,只因为一些内心的野念,他们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他们生机勃勃,与众不同。
  •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好公司三件事:会用人会执行会沟通

    管好公司三件事:会用人会执行会沟通

    本书详述了领导者识人、用人、管人的艺术,领导者制定、执行制度的艺术,领导者讲话沟通的艺术等内容。全书语言朴实凝练、贴近实际、通俗易懂。认真阅读本书,每一个想让自己的公司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领导者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