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伦
1941年出生于四川内江。童年失学,九岁唱戏。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14岁始发表习作,16岁即被“反右”株连,历经坎坷。历任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国家特贡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优秀专家。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已出版的专著:剧本《四姑娘》、《易胆大》、《巴山秀才》、《夕照祁山》、《岁岁重阳》等;剧本及评论集《潘金莲》;剧作集《苦吟成戏》、《魏明伦剧作三部曲》、《魏明伦文集A卷》和《巴山鬼话》;散文杂文集《巴山鬼话》。
1993年,《中国公主杜兰朵》由北京京剧院带到意大利演出;1995年又由自贡市川剧团带到第四届中国戏剧节参赛,囊括优秀剧本、优秀演出等11项大奖。20世纪90年代兼涉影视,曾担任电影《变脸》的编剧。
2013年初春,年逾古稀的“巴蜀鬼才”魏明伦“春风”扑面。
首先,魏明伦推出首部碑文集。1月21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魏明伦的首部碑文集《魏明伦新碑文》的首发仪式在成都举行。集结了魏明伦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50余篇碑赋精品,其中部分作品是首次披露。
其次是当日,魏明伦正式宣布,去年安仁古镇专门建立的“魏明伦文学馆”于4月20日正式开馆。
最后是2月14晚,18年前走出自贡市的魏明伦重新大幅度改编的新版川剧《岁岁重阳》,在成都艺术中心举行首演。这台由市川剧研究院推出的川剧,由国家一级演员王超和梅花奖得主王玉梅主演。
川剧《岁岁重阳》是魏明伦根据著名作家张弦的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改编而成的,该剧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自贡市公演。新版延续了1985年版本中的双连环结构。豹子虎子兄弟和存妮荒妹姐妹分别是恋人,该剧展示了这两对恋人相互联系又对比强烈的爱情故事。新版川剧《岁岁重阳》以独特的舞美造型精彩呈现,既符合剧情的需要,又充满艺术美,这得益于本剧的舞美设计边文彤。
从1980年起,“戏妖鬼才”魏明伦好戏连台。十年寒窗,风雨兼程,写成了《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岁岁重阳》、《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等7部大戏。其中《易大胆》、《四姑娘》和《巴山秀才》三剧在全国优秀剧本评奖中连中三元。魏明伦的出现及其作品的成功,被戏曲界称为“魏明伦现象”,《半月谈》内部版列他为国内9大著名剧作家之首。写戏之余,他也写杂文、散文、反响强烈。影响甚广。有人称他是文章第一、戏剧第二。
飞行在“金鸡唱晓”声中
魏明伦在1950年9岁时进入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直到48岁才离开自贡,对自贡有着特殊的情感。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他20年前离开自贡前的1993年。
除夕之夜,“金鸡唱晓”声中,细心的四川观众都看到我们的老乡,本届春节联欢文艺晚会总撰稿兼总体筹划之一的魏明伦,庄重地端坐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的嘉宾席中。
为赶回久别的家中,过上个像普通人家一样的年,魏明伦当晚拱手作别各路艺坛精英,次日抽身飞回成都,赶回了自贡市。
大年初二晚,我去拜访他。一进门,便听到他“太疲乏太疲乏了”的叫苦之声。
是的,去年一年里,魏明伦四赴京城,这一年,应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之约撰写了大型话剧《烛影摇红》,进京献演川剧《夕照祁山》,突击完成京剧《中国杜兰朵》的剧本,出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总撰稿等几项大行动外,他还写了一些歌词。其中由他作词的电视剧《淮阴侯韩信》主题歌唱响京城。此外,还为许多中青年作家、画家的作品集写了十几篇序文。他说,序文是中国散文的一种体裁,是做文章的好地方。要对得起作者、读者,对得起自己。因此,写这一类文字,他也是苦吟成章。
闲话之间,我便提及受老大哥、重庆诗人徐国志之托,因其主编的《东方晨报》创刊,请明伦大哥题赠一联。魏明伦浅然一笑,沉吟半刻,欣然提笔写道:
东方红、东方白、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九州方圆各有方略;
晨报捷、晨报春、晨报、晚报、日报、周报,千篇报喜亦要报忧!
其才情文气溢满纸上,我心中暗暗叫绝。
谈到任春节文艺晚会总撰稿一事,他嘿嘿一笑,说他是“被动触电”。原来1992年7月,魏明伦赴京参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召开的剧作家约稿会。其间,中央电视台导演张子扬登门拜访,邀魏明伦出任春节文艺晚会总撰稿。10月初,魏明伦由自贡赴京,同西行兰州、西安而后转道北上的《夕照祁山》剧组在京城会合。《夕》剧在京露了个碰头彩,正当《北京晚报》载文介绍“魏氏比亚”时,魏明伦一头扎进北京剧院,受命突击完成五场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的编剧工作。
走过10年的春节晚会从未设过总撰稿人,第11年出现了。京城文化人说,巴山秀才这回成了京城状元。
晚会节目播出后,魏明伦与王持久合作的歌词《众人划桨开大船》,与徐城北合作的戏曲《群丑争春》荣获创作奖。
从京都一路风尘归来,魏宅的桌子已撰满了一大堆待处理的来信和约稿,均是急如星火,令魏明伦叫苦不迭。触电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从个人来讲,延误了魏明伦不少事。在北京,谢晋导演和他两次见面,约他写一部描写四川袍哥的剧本;上海《当代中国作家随笔》从书编委会约他编一本个人的随笔集;英国牛津大学《世界名人录》已将他列入1993年人选,来信索要有关材料;全国数家报刊邀请他开专栏;还有电视剧《关汉卿》主题歌词待他动笔;峨影想继《焦裕禄》后再创作一个川味的电影而邀他编剧;四川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我不回家》邀他总策划……这一切都有待他诉诸笔端,逐一落实。
诸事缠身,然而三五天后,魏明伦又不得不赶赴北京——作为编剧,随北京京剧院《中国公主杜兰朵》剧组出访意大利。
意大利潇洒走一回
1993年2月5日凌晨,带着主撰春节文艺晚会的一身疲意,“巴山秀才”魏明伦又随北京京剧院《中国公主杜兰朵》剧组登上了飞往罗马的班机。
2月12日晚,初春的古城罗马还罩着几分寒意,可位于古城中心,极尽豪华的阿根廷剧院里却是春意融融、掌声喧哗,北京京剧院排演的五场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出。
凝聚了西欧诸剧院建筑艺术精华的阿根廷剧院富丽堂皇,剧场内座无虚席。意大利前总理光临晚会,观众们衣着华贵的晚礼服。看到中国艺术家的精湛表演,一些观众高兴地说,这次可看到来自娘家的“杜兰朵”公主了。
《中国公主杜兰朵》是2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卡洛·戈齐根据波斯的一些传说编写的舞台剧。这出“伪托中国,全盘西化”的传说,描写的是中国元代公主杜兰朵的婚嫁故事。该剧于1762年首次在威尼斯上演,作品东方情调浓郁,席勤、布莱希特、普契尼等世界艺术大师都根据这一传说创作过自己的作品,尤以意大利著名歌剧作家普契尼的歌剧最流行,剧中还收入了中国曲调《好一朵茉莉花》等音乐素材。没想到,这个曾被世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生前曾计划在天安门广场指挥演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洛蒂、多明戈也希望在故宫午门表演的中国故事,由北京京剧院特邀魏明伦任编剧。北京人艺副院长林兆华任导演的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有幸走出国门,登上了世界一流的意大利阿根廷剧院舞台。借此,也让这位偏居川南一隅的“魏氏比亚”,享有了生平第一次出国的契机和风光。
说起走出国门,几年前幸有机会降临。1987年4月,魏明伦应香港影视剧艺社邀请,赴香港观摩了该社根据魏明伦创作的《潘金莲》移植的话剧《一女四男》。可那次只能算是出境,不能说是出国。那年《潘金莲》震动全国,沸沸扬扬。海外飞鸿,伦敦国际戏剧节发来请柬,邀请自贡市川剧团《潘金莲》剧组赴英参加伦敦国际戏剧节。这本是川剧的殊荣,也是自贡川剧团的殊荣。奈何小班底囊中羞涩,哪有远渡重洋的巨额盘缠?
市文化局四处求援无着,英方回电愿鼎立提供优惠条件,无奈时间延误,伦敦之行,功亏一篑。
好在艺术不老,“金莲”女士虽未赶上英国的耶稣复活,六载寒暑过去,杜兰朵公主而皇之地旋转在意大利首都的舞台之上了。
演出异常成功。京剧“杜兰朵”,倾倒罗马人。意大利各大报刊对此作了全面的报道。加上近期《欧洲时报》刊登了魏明伦的大幅照片,介绍了剧作家的创作活动。还翻译发表了魏明伦的随笔《文学与自我》。消息不胫而走,旅居意大利的华人、留意的大学生们从水城威尼斯,从“文艺复兴”的摇篮罗伦斯,从工商业重镇米兰赶来首都罗马。他们通过中国驻意大利使馆,盛情邀请剧作家魏明伦去为他们介绍祖国的戏剧事业,介绍春节联欢晚会的盛况。看到那些海外赤子们对中国文化的痴迷,对祖国的满腔热忱,魏明伦感叹不已。一位原籍四川万县、留学罗马美术学院的浙江画家对魏明伦甚是亲热,常来驻地牛津饭店与魏明伦摆龙门阵,或陪这位川剧大师上街市观光。临别,他们赠送给川剧大师一只金碧辉煌的威尼斯船。
意大利是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罗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漫步罗马街头,“巴山鬼才”深切感到勤劳智慧的罗马人民像珍惜生命一样珍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环境。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教堂令他驻足沉思,随处可见的城市雕塑令他流连忘返。
古罗马敞开她博大的胸怀抱拥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巴山秀才。漫步在始建于四世纪的圣彼得教堂、圣母玛利亚教堂、西斯蒂娜教堂、拉特兰宫、教皇皇宫等建筑群中,诱发了巴山鬼才的悠思;观赏着无价之珍《基督升天》、《最后的审判》等艺术瑰宝,魏明伦突发了许多奇想。罗马城自圣彼得教堂矗立那个大圆穹后,所有建筑物都没有超过圆穹的高度,保持着古城空间的和谐与统一。而现代的摩天高层大厦,则一律建在南边的罗马新城内。
在分别象征尼罗河、恒河、多瑙河、密西西比河和四大洲的纳沃纳广场《四河喷泉》雕塑旁,潺潺不绝的喷泉滤尽了浮沉,令老魏精神大振。
古罗马的文明光耀日月,罗马的现代文明举世瞩目。而最令剧作家感慨至深的是罗马人的行为文明。
罗马古城区街市不甚宽阔,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令老魏诧异的是,街市上秩序井然,从不见堵车和市民们乘车拥挤的现象。市民们乘坐豪华的巴士,车上无人售票,也无人查票。上下井然有序,相互礼让。车上的沙发座无人争抢,彼此谦让许久才有人落座。一次在车上,老魏声音略高地招呼稍远的林导,身旁的人便微笑着示意他小声点。司机以服务乘客为上,乘客可随时按钮示意司机要求下车。老魏牢记从驻地牛津饭店到阿根廷剧院距离7站,一日独乘巴士,到第7站停车便下,不想离剧院还甚远,只好步行了许久。
在罗马,老魏深感万千世界,各民族习俗纷异。但在传统集市上,东西方民族却差异不大。剧作家乃一届寒士,不敢光顾罗马那些叫人眼花缭乱的豪华商场,便常去市区的大棚市场、跳蚤市场感受一番那里的闹热和风情。罗马的跳蚤市场是欧洲最大最好的市场,那里面商品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因而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观光客。最叫老魏称道的是市场中随挑随选、随穿随试,待你选定,再去寻找老板讲价。那些市场简直像无人售货商场。但不见有人拿货不付款,也不闻讲价还钱争吵之声。在街市上,老魏碰上了不少的同胞。而最常见的是温州人。罗马街市上的中国餐馆不少,大多是温州人开的。那些温州佬大多是拖儿带女的去闯世界,和盆地中的乡人比较而论,老魏打心眼里佩服他们的胆识和闯劲。
最叫老魏眼馋的是罗马的书市。市区的书店随处可见,不仅是文艺类书、教科书籍,包括儿童读物、连环画、实用类读物几乎全是精装。市民们的文化消费,从书店略见一斑。
即将辞别罗马的前夕,魏明伦随剧组同人游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摇篮佛罗伦萨。
在贯穿城市的阿尔诺河上,魏明伦观赏了纪念文艺复兴的先驱、诗人但丁与他终生相恋的女子娅特里齐相遇的“旧桥”;在佛罗伦萨大教堂旁,矗立着壁画《犹大之吻》的作者乔托的另一杰作——钟楼。那座巍峨的钟楼用各色大理石砌成,晶莹精雅,浑然一体。登高望远,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举世闻名的乌菲齐美术馆和皮提美术馆,相继建于文艺复兴盛时,他们隔阿尔诺河相望,轩昂壮丽。馆中收藏了拉斐尔的《圣母像》、提香的《佛罗拉》、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堪称为“神品”的著作。徜徉其中,叫魏明伦久久不忍离去。
从佛罗伦萨回到罗马驻地,魏明伦突然接到新加坡国家艺术总监、著名剧作家郭宝昆打来的国际长途电话,邀请他随中国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团出访新加坡。再加上3月份全国政协会临近,魏明伦不待杜兰朵剧组演出结束,便打点行装,于2月20日提前半月登上了归国的班机。
意大利的15个日日夜夜,在巴山鬼才魏明伦的心中,留下了永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访意归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魏明伦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3月初,在京丰宾馆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谈到当前商潮涌来,文人困窘之话题时,魏明林出语惊人,声言“我要卖掉自己的名气”。于是,新闻媒介争相传播,魏明伦再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
在蓉城扑通一声“下海”
1994年8月13日,星期五。在这个西方人认为不祥,魏明伦却认为十分吉利的日子,“魏明伦文化经纪公司”在成都蜀王楼大酒店的鞭炮声中和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宣告诞生。
自魏明伦准备“卖文经商”的消息传开后,几个月来,全国各地经济界名人纷纷相邀“魏世比亚”合作。是南下还是北上?魏明伦十分郑重地选择合作伙伴。四川万隆科技实业开发公司董事长李枝源,其兄李枝午医生过去与魏明伦交往甚深,且相互真诚相待。6月8日,魏明伦应聘担任万隆公司的民誉董事长。随之,魏明伦便与李氏兄弟在成都商讨成立经纪文化公司的事宜。此举得到了成都市和金牛区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魏明伦也因此顺利地拿到了“准生证”。因此,这位差点被外省“抢”走的剧作家留在了故土。
魏明伦公司亮牌,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文联、省文化厅的领导出席祝贺;副省长刁金祥讲话并题词勉励;王蒙、张贤亮、贾平凹、白桦、谌容、韩美林、王昆、于蓝、王馥荔、马兰、杜宪、陈道明、姜昆、王铁成、黄婉秋……文坛及艺界名流纷纷致电祝贺。南德企业总裁牟其中亦专程从北京赶来赴会,并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王于为“魏记招牌”揭纱。
大幕拉开,公司启动,梨园怪杰魏明伦一席话作了开场锣鼓: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我的朋友遍天下,最近新交企业家。
荷蒙企业家朋友鼎力相助,感谢各界兄弟姐妹众手协作,魏明伦文化经济公司与改革大潮起落千叠之时脱颖而出。
敝公司是文化与经济汇合的产物。
敝公司是文化人和企业家携手的成果。
敝公司是魏明伦与李枝源友谊的结晶。
古人投笔从戎,今人投笔从商。鄙人专业“爬格子”,业余做生意,事出有因,事出无奈,千头万绪,千言万语,不宜在开张词里缓缓道来。今天收起“十面埋伏”,祝贺大家“四季发财”!
因此,我应该引经据典,说明中国的文化人早在两千年前就有经商下海的优良传统;特撰呈一幅平平仄仄的欢喜对联——
西施弄浆,范蠡荡舟,美女功臣皆下海!
红袖当炉,青衫掌勺,佳人才子早经商!
魏明伦引经据典亦庄亦谐,出席的各方嘉宾皆大鼓其掌。据说,巴蜀文化名人在川办公司,魏明伦是首例。文化圈内对魏氏“卖掉名气”的大胆之举,众说纷纭。亦如他的剧作一样,颇有争议。有人说,魏氏之举背后有很多潜台词,其实,魏明伦在面对各地记者时便一语言中,直言其窘:“像我这样的穷作家愤然投海,实出无奈。”
是的,直到去年之前,魏明伦除了文学艺术之外,从未有过“非分”之想。魏明伦眷恋生他养他的巴蜀热土,倾心于独具特色的川剧艺术。从1950年参加自贡川剧团,43年来魏明伦从未换过单位。地方小,剧团穷,奖金少,福利差,他每月工资加起来不足300元,写剧本、爬格子的稿费也很低,囊中存款羞涩,家中陈设寒碜,与他享誉国内外的鼎鼎大名形成巨大反差。因此,魏明伦曾想放弃他执着追求的川剧事业,应远方朋友之邀,离开四川,远走他乡。
谈到公司的发展,而今既是名作家又是总经理的魏明伦神采飞扬。他说,要立足文化这个大阵地图谋发展,这是主攻方向,既然冠以“经济”二字,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做些买卖。
魏明伦强调说,他用名气经商,换回一些实惠,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但有一条界线:“只从自己旺盛的精力中支出一部分涉足商海,而大部分精力仍将投入我所酷爱的文艺事业。”
诚如斯言,8月中旬,魏明伦放下刚成立的文化经济公司的案头工作,立即赶赴古都西安,出任陕西省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张骞》的总策划。此项工作刚告一段落,魏明伦又一路风尘赶赴太原——早在5月末,魏明伦便受中央电视台、山西电影制片厂和山西政法委的特别邀请担任电视连续剧《法撼汾西》的编导。
在谈到走访汾西的印象时,他说:“汾西为我进行编剧创作展示了良好的现场感、真实感。”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小说主人公原型刘郁瑞的长谈,启发他要努力搞好这个讴歌正义力量、抨击腐败邪恶的本子,用“巴蜀鬼才”的血性和思维塑造一个具有黄土气质的当代包公形象。争取在1994年初能让广大电视观众一睹“当代青天”的风采。
蓉城二十载硕果满枝头
1996年初春,魏明伦人事关系从自贡川剧团调到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当时只是人在自贡。
那年,首先是《变脸》获中国艺术节大奖,被列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十大精品)剧作之一。2003年,该剧第二节全文共6000余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当代戏剧过去只有曹禺有作品进入过教科书。
魏明伦实属当今出类拔萃的文化奇才。他的舞台生涯,他的剧本创作,他的犀利杂文,他的深邃骈文以及他的名播海外……都使他笑傲江湖。
走进蓉城后,魏明伦如鱼得水,事业如日中天。不谙洋文,他却异想天开,洋为中用,借西洋名著,讲中土故事,《中国公主杜兰朵》惊骇海内外。魏明伦的作品中,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就是《潘金莲》和《中国公主杜兰朵》。《杜兰朵》是外国人臆想的中国故事,不是真正的中国故事。而魏明伦的这个杜兰朵恰好是中国人再创的外国传说。魏明伦把它改编成了川剧在成都上演,各种奖都拿完了,从编剧到帮腔,拿了所有单项奖,是那一届中最好的戏,被称为“状元戏”,大家都公认这个戏。当年,自贡市政府比较支持,自贡川剧团也有这个雄心,就由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组织演出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因为张艺谋要集中强大阵容在北京公演他的太庙歌剧《图兰朵》,于是就借这个机会,川剧《杜兰朵》和张艺谋的《图兰朵》共同发布新闻。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自贡川剧团演出的《杜兰朵》当时在北京震动很大,其实它与《潘金莲》一样,不仅仅局限在川剧,它已经成为一个文化话题。应该说,《潘金莲》是一个社会话题,而《杜兰朵》称得上是一个文化话题。
魏明伦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作品《变脸》是在自贡写的。
在成都,省川剧院重新排练魏明伦的早期剧作《易胆大》,获艺术节大奖。四川舞台艺术精品,国家级的只有魏明伦的。《巴山秀才》、《变脸》、《易胆大》。魏明伦这三个剧作均为地道的巴蜀题材、巴蜀风格、巴蜀文化,都是在自贡写作,开花结果在外。
鉴于魏明伦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他连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在自贡连任了三届政协委员,成都又一届政协委员,还任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
200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线装书有《巴金》、《余秋雨》,以及《魏明伦》的线装一函四卷本。
杂文和辞赋美文惊天下
魏明伦从艺60余年里的人生格局可谓是“三足鼎立”。主体是戏剧创作,两翼为杂文和辞赋。
谈及杂文和辞赋。魏明伦戏称是“媒体时代”特殊文化下的产物。对文化热点、社会热点、民生热点、政治热点发言而产生了他的非常规杂文
魏明伦戏剧创作的同时,在自贡有近10种版本的图书出版发行。现在共有27种版本的图书出版发行。
魏明伦开始走上写碑文之路缘于好友、画家韩美林的鼓励,1993年韩美林设计建造深圳蛇口四海公园的巨牛铜雕,取名为《难》,便电邀魏明伦为巨牛撰写碑文。《盖世金牛赋》这篇700多字的带有骈文色彩的碑文,当时震动了深圳,震动了深圳当时改革开放的先锋之一袁庚。袁庚看了这篇文章后,直夸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文采。
在自贡,魏明伦写了《饭店铭》、《盖世金牛赋》等10篇辞赋;而在成都则发了50多篇辞赋作品。
古代碑文经过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凡是优秀的建筑必然是有优秀的碑文。“五四”新文化运动,过激、过度的否认了“文言文”。辞赋这种文体自“五四”以来被“断裂”,魏明伦将断裂的辞赋这种文体愈合起来,形成魏明伦的世界。
魏明伦边实践,边在理论上探索,当一种文体大量产生后,我们应当重视它。
魏明伦称自己的碑文是散文体、骚体。他说对仗是骈文的灵魂。他的碑文形式上一为四字格,四六四对四的对仗;二是把对联移位进去;三是把白话引进骈文。传统的赋的内容大多为歌颂的内容;但魏明伦的赋是赞美不溢美,报喜亦报忧。抨击时政、敢为弱者代言。是“魏体”辞赋的一大特色。
魏明伦编剧之余,舞文弄墨,大写杂文,言人之未能言,言人之不能言,连出专集,读者激赏。
杂文就是匕首投枪,在鲁迅杂文的影响下。魏明伦十多岁就开始写杂文,20世纪80年代晚期连续几篇杂文在当时都独树一帜,影响较大。如《雌雄论》、《毛病吟》、《文学与自我》、《致姚雪垠书》、《半遮的魅力》等等,这些作品都被选进当代杂文的精品,也是被公认为80年代改革开放中有代表性的杂文精品之一。
魏明伦在逆境下生存、发展,自学成才,形成了魏先生的“三独精神”。一是独立思考,逆向思维,做坚持独立思考的人,不跟风;第二是独家发现,只有独立思考才有独家的发现;第三是独特表述,只有发现,表述不好也不行,他是通过独特的表述,来表述独立思考后的独家发现,而他的这个独家表述,就是他的戏剧风格、戏剧语言、戏剧史等等。
魏明伦杂文也是这样,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必然要反思历史,要正视现实,要抨击时弊。魏明伦所发现的东西与众不同,《半遮掩的魅力》这篇文章内容深刻,表现形式奇特,有独特的语言功力和文字功力,并具有较深厚的对古典文学的继承,魏明伦在驾驭文字和运用文字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他把戏剧、诗文、诗歌的表现手法引入到文章中,形成他文章特殊的文脉和魅力。
魏公碑赋体,外界评价颇高。近几年来,魏明伦几乎主要的精力都在写碑文上。他的碑文内容一是思辨色彩比较浓,二是他的批判色彩比较烈。魏明伦所撰写的《中华世纪坛》、《会堂赋》、《府南河碑记》、《华夏陵园赋》、《长江源头碑记》、《饭店铭》、《二滩赋》等碑赋体陆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一时间文坛关注,读者赞许。
文风泼辣、语言幽默,是魏文之最大特色。凡文中所涉,大到国事,小到家事,作者俱仗义执言,且笔锋犀利,态度鲜明。多年前的《毛病吟》等杂文,曾在文坛激起千层浪;如今之“十赋”中,作者又以“平民意识”、“大众胸怀”,说“真话、实话、亮话、佳话”,斥“套话、废话、大话、假话”,真可谓文如其人!
在这里读懂“鬼才”的艺术人生
文人墨客、戏剧名伶和八方宾朋云集于此,见证一个四川文化地标的落成,它就是魏明伦文学馆。一个展示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作家魏明伦文学世界和独特人生轨迹的主题博物馆。
在安仁古镇民国风情体验街区二期的中心区域,一座青色砖墙、白色罗马柱的仿欧式建筑便是魏明伦文学馆,相邻的清代戏台“蜀籁楼”古香古色,取意“巴蜀鬼才的戏剧作品为蜀中大家,可唱响天籁”;旁边是魏明伦“苦吟成骈”的《磨盘赋》雕塑,古旧磨盘造型浑厚苍劲,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道“魏明伦文学风景线”。2003年4月20日,阳光明媚。大邑县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热闹非凡,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白淑湘,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等文化艺术界的“大腕”纷纷前来捧场,央视主持人陈铎担当开馆仪式的主持人,著名歌唱家李光曦激情献唱《祝酒歌》,省内外文化、传媒、艺术界人士前来庆贺者甚广,可见魏明伦的魅力。
“我没有想到,在我的晚年,在我的人生已经进入冬天的时候,我竟然在安仁镇安家落户,成了新家,而且在这个摇篮里面产生了一个婴儿,叫做魏明伦文学馆,也就是说我今天刚刚出生,大家说是不是?”魏明伦的一席致辞逗乐众人,引来台下一片掌声和欢笑声。“文学馆展示了我从艺62年的奋斗成果和人生遭遇,里面说得很清楚,这里我不能多说,否则就雷同了,文学和艺术最忌讳雷同。”简短的发言向大家展示了“鬼才”的独特。
2012年7月,安仁镇向魏明伦先生发出了邀请,希望建立魏明伦文学馆时,得到了魏明伦先生的大力配合和支持:“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整理各种资料,提供了所有的藏品,和安仁镇协商策划展厅的设置,费了很多心血。”
开馆当日,魏明伦和嘉宾、市民群众一起进馆内参观,他还亲自担任讲解,但频频被朋友和“粉丝们”拉去合影,被记者“围追堵截”抢着采访,好不忙碌。
进入文学馆,作为书房和会客厅的“明伦堂”其匾额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题写,里面收藏有魏明伦的各种著作。互动多媒体“鬼才文库”里,魏明伦的戏剧、专题采访、节目节选等视频资料可供参观者查阅。上下两层展厅将魏明伦艺术生涯中获得的荣誉、人生历程、戏剧作品、杂文、辞赋等分单元展出。魏明伦经典戏剧《变脸》,以及“连中三元”获取优秀剧本奖的《易胆大》、《四姑娘》与《巴山秀才》等一部部经典戏剧在文学馆内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精彩呈现,更珍藏有魏明伦大量的辞赋手稿,向参观者全面立体地展示了魏明伦的艺术人生。
“文学馆把魏明伦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成就通过这样一个辉煌的文学殿堂展现出来,我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为我们四川有这样的文化大家感到骄傲和自豪。”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主任彭长征说:“我觉得成都也好、四川也好,有很丰富的文化宝藏,关键是怎么样去挖掘它,像魏明伦先生一样通过自己的艺术成就来表达我们的本土文化,张扬本土文化,我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振奋。”
展示和传播文化,是魏明伦文学馆建设的一大初衷。魏明伦告诉记者,文学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的空间,以后还会举办文学讲座、研讨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馆既然开起来了,当然就要把它办好,我以后会经常来文学馆,和大家一起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这个文学馆虽然建在安仁,但是展示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自贡的。”在当天开馆忙碌的活动中,魏明伦抽出宝贵时间,在陈月生公馆的小院中接受了自贡市的媒体专访。他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自贡:“我创作的九部戏剧七部都在自贡,大部分杂文是在自贡写的,一些碑文也是在自贡写的,自贡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现在从事的三种创作都是被边缘化的,戏剧、杂文和辞赋。在这个大众消费的快餐文化、读图时代里,虽然这三样东西都在逐渐边缘化,但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希望它们能继承、能发展、能变革,才不会断裂。”
魏明伦谈到了他的三独精神: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述;谈到了他传递的“二民”主义:我创作的形式是民族风格,创作的内容是追求民主。
面对魏明伦这位年过七旬且从艺60余年的大家,你会油然生出一份发自内心的敬意。话语间,他自然流露出的浓浓乡情,让我们感觉与大师间没有了距离。
明伦先生曾自嘲:“敝姓魏,这个字不能简化,一半委,一半鬼。姓氏注定委身于鬼,写起戏来便有些鬼聪明、鬼点子、鬼狐禅,总爱离经叛道,闯关探险。于是招来褒贬不明的绰号——“戏妖鬼才”。
“鬼才”说自己的成功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利于适应时代,争取观众)忘义(僵化的教义、定义),无法无天。”他对自身的评价是:“国外的影响比国内大,省外的影响比省内大,身后的价值比身前大;未来的人看我比现在的人看我更清楚。”
魏氏之才,以“鬼”行世。他对“升官图上无踪影,录笔簿里占头名”的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推崇备至。
他希望将来在自己的墓碑上也刻下这样两行文字:
“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