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100000002

第2章 梁惠王(上) (1)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1 ]。王曰:“叟[2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3 ]!何必曰‘利’?亦[4 ]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5 ]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6 ]利而国危矣。万乘[7 ]之国,弑[8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9 ]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10 ]。未有‘仁’而遗[11 ]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前319年),于前369年继位为魏国国君。他在位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屡次落败,不得已将魏国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因此魏国又被称为“梁”;前344年,他自称为王,史称“梁惠王”。据史料记载,前335年,为谋富国强兵,梁惠王以重金招募贤士,于是,“孟子适梁,礼请孟子,见之”。

[2]叟:古代对长老的尊称,这里是梁惠王对孟子的尊称。当时,孟子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另外,叟也指老人,如《愚公移山》里的智叟。

[3]王:指梁惠王。孟子将梁惠王简称为王。

[4]亦:只。

[5]庶人:即百姓。

[6]交征:互相争夺。征,求取。

[7]万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当时以拥有兵车的数量来衡量诸侯国的大小强弱,一般而言,一乘兵车配甲士三名,步兵72人。万乘之国就是很大的国家了,其次是千乘之国等。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燕、齐、楚、秦等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等国。而文中提到的千乘、百乘之家,指的是公卿大夫封邑的大小强弱。

[8]弑:臣子杀国君。此外,下级杀上司、地位卑微的人杀地位尊贵的人也称弑。

[9]苟:如果。

[10]餍:满足。

[11]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道:“老先生,你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国家,一定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要说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百姓说‘怎样有利于我自己’?就会造成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的局面,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他们就拥有一百辆兵车,这其实也不算多。可是,如果轻仁义而重利益,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相反,从来没有讲‘仁’的人抛弃父母的情况,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侵犯国君的情况。所以,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够了,又何必说利呢?”

【阐释】

这是《孟子》一书的第一章。之所以把这一章作为全书的开篇首章,是因为孟子在这一章里提出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从孔子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起,儒家就认为“圣王之道唯有尧、舜、禹、汤、文、武”,而这些“圣王之道”又以仁义为首,因此,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必然要涉及到的内容。

孟子身处的乱世是现实的功利思想大行其道的社会,针对当时的这种社会风气,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之说,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这种状况。因此,他以“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为己任。由此可见,孟子的这些做法是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充分体现了孟子强烈的责任感。

当时,诸侯们追求功利的手段已经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而作为一位大国之君的梁惠王之所以能见到孟子,根本原因也是为了能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取得优势。在刚刚见到孟子时,梁惠王对孟子了解不足,错把孟子当成是苏秦、张仪等崇尚“诈力”的纵横家之流,因此刚一答话便问“有以利吾国”,而心怀仁义思想的孟子也不客气,观点鲜明地回敬道“亦有仁义而已矣”,从而揭开了向全社会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的大幕。

当然,尽管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仁义,但他也不是始终都不想利、不讲利,他只是不唯利是图而已。根据《孟子》一书的记载,孟子关于利的观点有“鱼,我所欲也”、“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等。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孟子仁义思想的重要方面——保民之说——其实讲的也是利。可见,孟子是并不排斥利,只不过利不是他的主要思想。

孟子讲的利,与其他人追求的利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孟子反对人们不讲社会公义、只讲一己私利的做法;其次,当社会公义与私利发生冲突时,孟子主张把社会公义放在首要位置考虑,等等。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对儒家思想和《孟子》全书有更深的了解。

现在的君子不仅不羞于言利了,而且已经是“义利齐飞”,达到了孔子所谓的“见利思义”的地步。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1 ]上,顾[2 ]鸿雁麋鹿,曰:“贤者[3 ]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4 ]云:‘经始灵台[5 ],经之营之。庶民攻[6 ]之,不日[7 ]成之;经史勿亟[8 ],庶民子来。王在灵囿[9 ],麀鹿[10 ]攸伏,麀鹿濯濯[11 ],白鸟鹤鹤[12 ]。王在灵沼[13 ],于[14 ]轫[15 ]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6 ]曰:‘时日害丧,予及女[17 ]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1]沼:水池、池塘。沼上就是指池塘边。

[2]顾:看、观察。这里可以解释为专注地看。

[3]贤者:指品德高尚的人。

[4]《诗》:这里特指《诗经·大雅·灵台》篇,这篇诗描写的是周文王与民同乐的情景。

[5]经始灵台:开始规划建造灵台。

[6]攻:建造。

[7]不日:不久、没几天。

[8]亟:急。

[9]囿:古代帝王蓄养禽兽的猎场。

[10]麀鹿:即母鹿。

[11]濯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12]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13]灵沼:周文王的水池。

[14]于:语气助词,表赞叹。

[15]轫:满。

[16]《汤誓》:《尚书》中的篇章,主要记载的是商汤讨伐夏桀时的誓师宣言。

[17]女:同“汝”,即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边专注地看着嬉戏的鸿雁麋鹿,一边问孟子道:“品德高尚的人对此也感受到快乐了吗?”

孟子回答道:“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换了别人,即使拥有了这些,也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诗经》上说:‘周文王开始规划建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妙安排。百姓们都高兴地来为他劳作,结果没几天就建造好了。建造灵台本来是不必着急的,但百姓们却自愿加快进程。周文王到灵囿游览,母鹿悠闲地卧在草丛里。母鹿身子肥大,毛色光亮,白鸟也闪动着美丽的羽毛。周文王到灵沼游览,满池的鱼儿都欢快地跳跃。’

虽然周文王依靠民力才建造了高台深池,可是百姓们却非常高兴,把那个高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水池叫做‘灵沼’,并为周文王能享有麋鹿鱼鳖而快乐。古代的国君与民同乐,所以得到了真正的快乐。相反,《汤誓》里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毁灭啊?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百姓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的国君,即使拥有高台深池和珍禽异兽,还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阐释】

在这一章里,梁惠王劈头盖脸就以奚落的口气问孟子道:“你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觉得我的园林怎样啊?你能感受到快乐吗?”精明的孟子自然不会上他的当,只见他“将话就话”,接过话题,假装一本正经地又论述了自己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认为,只有仁慈的国君因为能与民同乐,所以享受到了真正的快乐。孟子的这一思想就像是一个预言一样,在以后的历代国君身上不断得到验证。

与民同乐的思想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关于与民同乐的话题孟子论述的已经很透彻了,现在我们来说说由与民同乐延伸出的话题——与人同乐。曾经有人提出,只要稍加替换,与民同乐就可以变成“与人同乐”。当今社会,有钱人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真的获得了快乐吗?其实不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晚景凄凉,没有至亲与他一起分享有钱的快乐,自然会觉得人生了无生趣,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相反,一些并没有多少钱的人,却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获得了人生真正的快乐。这就是与人同乐的道理。

自古以来,快乐与否一直就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虽然物质生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但起决定因素的却是精神生活。因此,追求和保持精神生活的富裕,才是获得真正的快乐的根本。那么,怎么样追求和保持精神生活的富裕呢?这就回到了孟子的观点上:有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不要“独乐乐”。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1 ]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2 ]凶,则移其民于河东[3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4 ]少,寡人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5 ]战,请以战喻:填[6 ]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7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8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9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10 ]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11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12 ]之教,申[13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14 ]不负戴[15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6 ],途有饿莩[17 ]而不知发[18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19 ],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1]寡人:封建时代帝王的自称。

[2]河内:即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一带。

[3]河东:即今山西省的黄河以东地区。

[4]加:增加或减少。

[5]好:喜欢。

[6]填:军队交战时,战鼓发出的声音。

[7]走:跑,逃跑。

[8]直:仅仅,只是。

[9]洿池:地面低洼处形成的水池,这里指养鱼的池塘。

[10]斧斤:泛指斧头等伐木、砍柴的工具。

[11]畜:家畜。

[12]庠序:商朝把乡村的学校称之为“序”,到了周朝又称之为“庠”,都指的是乡村的学校和小私塾等。

[13]申:反复告诫。

[14]颁白者:指头发花白的老人。

[15]负戴:肩扛头顶。

[16]检:收敛、约束。

[17]饿莩:即饿殍,指因饥饿而死的人。

[18]发:指发放粮仓里的粮食救济灾民。

同类推荐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体性”观念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进程中产生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对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居功至伟。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今天重新阐释“主体性”思想有什么价值?本书正是试图围绕上述问题,在当代哲学的历史语境中对“主体性”观念进行专门研究和当代阐释。
  •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新学术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博学强识,并世所稀,品行峻洁,如芳兰贞石,令人久敬不衰。《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收录的就是他的自述文、交游文、散记,以及为各类古籍和甲骨考据著述写的序跋等作品。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热门推荐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埃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埃斯梅拉达,途中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埃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
  • 鲤鱼双枕

    鲤鱼双枕

    制伞世家的二女儿一直很有名,被传为世间第一丑女。但尽管名声如此之大,却从来没有谁能具体描述出她究竟长什么样。她的名字在整个长安城都如雷贯耳:王灵韵。一个糊涂的雀仙,一座空无一人的玫瑰园,一对神奇的枕头,一场双方互不情愿的婚约。互相残杀、相互猜忌的未婚夫妇,那聪明的两个人,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分出个高低?然而,当活在旧梦里的初恋少年,再一次犹如天神一般,出现在她的面前时,一切都出乎了自己的预料。还有那个与死去的故人十分相似的女子……鲤鱼双枕,乃是绣工精致的一对枕头。古书上记载,此为妖邪所带来世间之物,其名又为:鸳鸯。但谁也不知道,这双对枕为何名叫鸳鸯。
  • 夙世叩仙

    夙世叩仙

    简介废作者的第N.0版简介,佛系更新,靠爱发电如果感兴趣请加书架,没准哪天人品大爆发看到我更新了呢,多开心正统修仙文,非小白,女主老狐狸型,整部作品受作者脑回路限制所以三观极正,一刀999的爽文剧情没有,但是有一刀666的有cp,1v1,女主绝对不是恋爱脑袋,强调!绝不会男主酷炫狂霸拽女主变弱鸡,也不会大女主和她的小娇夫以下正文——————她做过凡人,做过厉鬼,或许天道都看她可怜,让她遇了贵人,得了重生。乾坤逆转,魂归幼时,这一世她要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做冤死鬼,不做刀下魂,死生由命不由天。目标——成神!其他——随缘!这是一个俗套的简介,但是个不俗套的故事。
  • 凡尔纳密码: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密码:海底两万里

    小说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的故事。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们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蕴含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 我家金主大人天天作死

    我家金主大人天天作死

    藤雨觉得,她最近是作死的节奏。先是去给别人看房子,挣钱交学费,接下来,撞上了这位。尹柏,女画家尹莉的儿子,也是她们F大鼎鼎有名的校草大人。颜值高加上十项全能,曾经俘获过藤雨的一颗少女心,但是…但是没有人告诉过她,校草大人这么恶趣味啊…藤雨开始后悔了,她为什么要当尹柏的保姆兼保镖,很傻很天真的“引狼入室”啊!(为了钱,严肃)【片段】某月某日,餐厅。藤雨可怜巴巴的:“校草,今天我不睡你卧室了行不行?反正别墅这么大…”尹某人妖娆一笑:“学妹你觉得,我不发你工资了行不行?”(嘿嘿嘿…)
  • 全能天尊

    全能天尊

    音乐学院的普通学生,路遇抢匪,不幸掉进山崖,不料却得到了来自洪荒外界天尊的传承,从此走上了不平凡的修真道路。他以高超的修为,轰动人界和修真界,更以出色的才能一步步走上巅峰,驾凌于各大强者的头上!
  • 寿昌乘

    寿昌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融堂四书管见

    融堂四书管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都开好了

    花都开好了

    (求收藏)这是豪门世家系列的第二本,《向晴,出发》是第一本哦!生活本平静她的未婚夫正为她精心准备一场盛大,浪漫的婚礼然而,一场会议,把这一切都都打破了他回来了——当她选择悄然离去时,人群簇拥的他却走到她跟前,那低沉而诱惑的声音荡漾在耳畔,道:“熙儿,好久不见了。”女人则是冷淡地回道:“你认错人了。”再次见面女人一把剪刀狠狠擦进男人的手臂——“既然这么恨我,就拿着你手上的剪刀一刀刺下来吧。”遍地鲜血,他血债血偿,可是怎样也弥补不了当年的错……
  • 红颜弄情(完结)

    红颜弄情(完结)

    猫后现身告知未来,狐仙为她而死?冯素珍被神女岛的人劫持了,非说她是黑猫神女!李兆廷被一帮旧朝的死士所保护,冯素珍的哥哥为了权势却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八案巡抚,一个是自己的心上人,一个是自己的亲哥哥,冯素珍毅然做了女驸马,一切风平浪静,即将成了新娘的冯素珍梦想着可以和李兆廷有情人终成眷属!(本部分为玄幻篇,不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第一部,穿越篇,第二部,案中案篇)冯素珍:不管你什么打算,不管是什么决定,我都会与你在一起,你休想让我离开李兆廷:“以前的你我喜欢,现在的你我更喜欢!”刘翔:“我想要的,还没有得不到的唐玉婷:我不听,我也不管,我就是喜欢他。我对他一见钟情唐智博:为了你,我愿意做任何事!痴癫女:你不能走呀!你不能再离开我呀……我绝不允许……最终的结局会让你感慨万分。◆◇◆◇◆◇◆◇◆◇◆◇◆◇◆◇◆◇◆◇◆本文红袖为首发网站,谢绝转载,谢谢!本文为架空历史,虚构情节,请不要对照历史,谢谢!◆◇◆◇◆◇◆◇◆◇◆◇◆◇◆◇◆◇◆◇◆很抱歉!为了保护作品的唯一,我申请了VIP。也许有些人会说我不该这样,但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的是我的原文,而不是到处的盗版。如果你还喜欢这文,谢谢你继续支持跟进!施礼!下面是有关VIP阅读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照看下。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主体可以看下这个网站:http://m.wkkk.net/help/m.wk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