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2300000008

第8章 小村小河(7)

【第六章】

四十六

红光日头地,上边忽然来个人,说叫去个当家的,代表七姓窝,到乡里开一天防汛会议。

扯淡。快掰玉蜀黍了,雨季都过了,连天红日头,叫开防汛会!吴天去了。

吴天去了,在镇上看了场电影,吃了一顿馆子,买了头黄牛回来啦。牛是好牛,才五口,正年轻,高肩宽屁股,一看就算一件子货。

吃饭时,村人都在老槐树下端着碗,吴天说,乡里布置,每个村要成立一个防汛指挥部,要他当七姓窝防汛指挥部的指挥长。

没人答理他。都知道,这人总想在村里管个事,露个头脸。

四十七

果真,没两天,就下了雨。

秋雨绵绵,连天扯地地下。

下了七天七夜。怕人!

雨像一桶水倒进了筛子里……

四十八

雨下得人都不知日头该从哪个方向出。白天也不比夜里亮多少,房里不点灯就没光线啦。有的玉蜀黍在秆上生了芽,有的将熟不熟,这会儿又回了青。地都成了稀泥糊,伤风处,玉蜀黍都一溜儿朝东趴下了。

井上也没了担水人,都在房檐下接水吃。各人都钻在自个家,谁也不出门,都在心里犯嘀咕:娘的,狠下,不怕塌天!

这雨,怕几十年来也没下过这么大。

忘了早些把房修一下,眼下,漏了雨。

忘了前几天大伙把十三里河堤加固加固,打些木桩,添点土……

忘了成立个防汛小组,就让吴天牵个头……

忘了……

十三里河涨水了,半个大堤深,枕头似的小浪子,一个接一个,噼里啪啦响。响得人心烦。响得人发慌!

四十九

统共算起来,他回来不足一月。天天钻在家里不出门,像绝了人世,吃罢饭就抱着一本《三国演义》看。《三国演义》好,和酒差不多,拿起来就啥事都忘了,只记起破赤壁、失荆州、擒孟获、设空城……

五十

入夜,雨更大了,铺天盖地,天地都在雨水里。

各家都亮着油灯。电线杆倒了,断了线。点一次灯,得划十几根火柴,都受了潮。老年人把火柴揣在怀里,或盖在被窝里。

有家做饭,用瓢在院里勺一瓢,就倒锅里了。

哗哗啦啦,啦啦哗哗,一个劲儿地下。

人都睡不着。半夜,有人叫——

“要发大水啦!”

“要发大水啦——”

能出来的人都跑了出来,提着马灯,照着电筒,惊惊慌慌,到村口一看,是程顺兴手里提着个碗大的老鳖,在街上扯着嗓子叫。

“哪里的鳖?”

“院里捡的。”

“屁话!你女人会生鳖?”

“是捡的!”

“鳖都在十三里河里呢,咋会跑到你院里。”

“要发大水啦,这是龙王派来送信的。”

“鬼!”

“我听院里叭的一声响,出来一看,地上爬个鳖。”

都不信,都不得不信,都半信半疑。一会儿,又有人从家里提出两条大草鱼,筷子长短,也是从院里捡来的。

人心慌了。

这当口,他放下《三国演义》,想:连鳖和鱼都顺着雨柱升到了半空里,擎不住,又落到了住家户。

半村人围着那鳖和鱼,直到快天亮。

五十一

赵麦黄家来了客,下雨不能走,就住下了。没床睡,麦黄把大门摘下来,架在屋里当地铺,离地半尺高。他刚睡着,觉得背下有些凉,睁开眼,天,水灌了一屋子,明晃晃的。鞋在水上漂,像一对小船儿。忙不迭儿下了床,门板就托着被窝在屋里转了个圈儿。

“他娘,快起来!涨水啦!”

“快起来,不怕淹死呀!”

家里人一出屋,麦黄就拾起个脸盆跑到门外边。到处都是水,亮光一片,埋着小腿肚。弯腰在水里摸出个石头来,咣!咣!咣!咣!咣!咣!咣……乱敲着。

“发水啦——”

“真发大水啦——”

“晚起一会儿就没命啦——”

麦黄叫罢,敲;敲罢,叫,满村跑,各家门前都敲一遍,唤一遍。

立马,村里人全都跑出来。这当儿,天已亮了。雨水哗哗响,墙似的,两步外就把视线阻断了。男人们都赤着背,单穿个裤衩。女人们大都穿齐了衣,抱着娃,光脚泡在雨水里,打着伞,或披着蓑衣、戴着雨帽。雨柱稠,把空气挤走了,人们都在喘粗气。村里一片叽哇乱叫唤:

“三娃——三娃在哪?!”

“娘,我在这儿。”

“快!快来挨着娘。”

“他爹,你回去把老四抱出来。”

“抱出来把他淋死哩!?”

“你家的房子结实啊?!”

“娘的×,天塌下来算啦!”

“这是存心不让人活啦,奶奶……”

竹子跑出来:“都到俺家来,上房不漏雨!”

都往梁家跑去了。

五十二

他家上房堆了一屋人。全村人都堆在那三间高大的青砖新房里。

天冷得不行。娃们直哭,死狼怪声地叫。他把娘的、竹子的、自个的衣裳全都拿出来,分给老人和娃儿们。翠娥在墙边,他过去给她塞了一件短大衣,还有几块饼干。

他跑到厨房去,把罐里的面全都倒出来,和面和了一大盆。他在房下打个伞,娘在伞下烧火烙着馍。竹子在桌上擀面,硬了,到院里舀半碗水倒进盆子里。

院里雨水流不赢,憋到膝盖深。有人叫:

“梁柱,水快灌屋了。”

他拿个镢头,跑到大门口,两下就把大门槛儿砸断了,水像开了闸,直往门外泻。

他站在大门口,觉得地上有动,还隐隐听见隆隆的闷雷声。往门外一看,眼都直了,白茫茫一片,世界都淹在水里了。好几只死鸡从他面前漂过去。谁家的黄狗,不知咋样爬上村口的老槐树,卧在树杈上,浑身流着水,凄凄地咕咕叫,像是在哭!他稳稳神,仔细一琢磨,感到脚下不是动,而是在哆嗦,那沉闷的隆隆声,也愈来愈大,像滚过来一声雷,往十三里河看一眼,吓懵了,浪子黄牛一样大,几尺高,从上游雪崩一般轰轰推过来。他惊了,脸色惨白,忙回到屋门口,把干爹叫出来,嘀咕道:“十三里河要决堤,得让村里人赶快离开村!”

赵麦黄跑到大门口,一看,又回到屋门,大声道:“都听我的——媳妇们抱着娃儿,男人们背着老人,快往前山梁上跑!”

一下,房里乱了,像炸了圈的羊。

“啊……啊……村子保不住啦——”

“河水要漫过来啦!”

门被挤掉了,砸了谁的头。

最先跑出大门的回头叫:“都跑啊——离不开村子的就没命啦——”

乱了!一村人,有人往家跑,有人往前山梁上跑,有人往后山梁上跑。全都吓迷了。

“他爹——抱紧娃儿啊!”

“你扶好咱娘——”

“快!拉住我的手——”

“你小子跑啥,把你爹背起来!”

“老大——家里的东西不要啦!快跑!命要紧——”

麦黄站在梁柱家门口石头上,嘴张得小碗口儿一样地唤:“往后山跑是找死啊!那立陡的山,能上去?!四里路,跑不到水就撵上啦!”

“都往前山梁上跑——别管村子了!”

这当儿,人们才迷过来,扭转头,背着,抱着,朝老木桥上跑。

有个母猪漂过来。

“他爹,咱家的猪!”

“不要啦,快跑!”

“快生了呀!”

“命都没了,还要你娘的猪!”

他背着娘,竹子抱着娃,裹在人群里。

赵麦黄第一个跑上桥,木桩一样扎在桥头上:“不要乱,一个一个过!”

这当儿,乡人们才又想起来,桥面上少了几块板,是早几年就该修好的,可是谁也没有修。桥下的洪水震山响,牛腰浪时不时打在桥面上,再有尺把,水就漫过了桥。

“挤你娘的×,一个一个过!”麦黄骂着,用手拨拉着,每个过桥的人,他都要拉一下,像是查查数。“家里人,让家里人先过!”他在不停地吼,就像在指挥着千军万马,男女老少们,一个接一个,过得很有秩序。

吴天过来了。手里牵着那头才买的牛,不由分说,就牵牛上了桥,一下把四尺宽的桥面堵死了。

“你慌着去找阎王爷?!”赵麦黄吼着。

吴天不吭声,直拍牛屁股。那牛一见轰轰的河水吓呆,站在桥上不敢动。

“过!过!老爷,快过!”吴天的手都被牛的屁股震疼了,那牛还是一动不动弹。

“哗——”前面大堤塌方了。

“走啊——老爷!”吴天直想哭,那牛死了一般,不进也不退的。“把牛推到河里去!”麦黄吼着。果真有几个小伙冲上来,要把牛往河里推。

吴天哭了,“麦黄叔,才买几天呀,八百块钱还没给人家哩……麦黄叔,水落了还得过日子,不指靠牛你靠啥……”

麦黄走过来,一脚踢在了牛的后腿上。黄牛后脚一跳,朝前走了。只走几步,到老桥中间,一脚踩在桥的空当上,头往下栽,桥身晃一下,咔咔喳喳,桥板被牛身砸断了四五块,牛从桥梁当间落进河里,一下就给卷没了。桥面上,留下五尺长个大窟窿,谁也过不去。

吴天傻子一样呆在桥头上。

一村人,在桥的两头嗷嗷叫。

“娃——咋办呀?!”

“不能站这儿等死啊!”

“娃——你从桥上爬过来!”

谁敢从桥梁上爬过去,电线杆似的两根细桥梁,雨水冲得溜溜滑,不应就落进水里了。

麦黄窜上来,朝吴天脸上唰唰地打了两巴掌,回身就往村里跑。

吴天狗一般,抱头圪蹴在桥头上。

好一会儿,麦黄浑身泥水从村里跑过来,肩上背个擀面桌,说:“村里不能回啦,水都淹了肚脐眼儿,准是上边大堤打开啦。”

麦黄到桥上,放下擀面桌,一横,娘呀——面桌棚不到桥梁上。两条桥梁间足有四尺宽,面桌仅有三尺七八长,短三寸,一村人的性命都坏在了这个三寸上。

老老少少的目光,都变得暗淡了。

这当儿,光亮上了桥,一卧,死抓在桥梁上,虫一样朝前蠕动着。好大一会儿,过去了,站在对岸,扯着嗓门叫“爹——爹——”

光亮爹上了桥,把一个包袱扔给娃。光亮接过包,扭头上岸了。

到了娃连爹也顾不上的时候了。

同类推荐
  • 狼牙尖上的温柔

    狼牙尖上的温柔

    《狼牙尖上的温柔》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 小说呈现了浓浓的魔幻色彩,人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荒诞、奇异,没有逻辑却又合乎情理,那么荒诞又那么神奇。小说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这种似是而非,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狼牙尖上的温柔》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
  • 出轨俱乐部

    出轨俱乐部

    60后的刘贝拉:一路小心呵护着婚姻,在政府里做官员的老公还是被围城外的迷人景色吸引,而且还有了私生子。
  • 两个农民工

    两个农民工

    过年回家,高明堂没事就坐在高喜子炕头,双腿骑住炉火,满面红光地诌侃。运料你知道,就是把柱子啊、梁啊、坑木啊弄到工作面上,也不需要啥技术,有力气就行。活儿沉不沉?说沉也沉,说不沉也不沉,为啥?你看啊,说沉吧,它是真沉,工作面上用啥,你得往里搬啥,不敢耽误,一耽误就影响生产了。搬运的那些物件,死沉死沉,就说那钢梁吧,少说也有一百多斤;说不沉吧,真的是没觉得多累,班上有班中餐,见天不重样,吃着班中餐,嘻嘻哈哈,一会儿就歇过来了。
  • “要饭”的地主郑子蚨

    “要饭”的地主郑子蚨

    郑子蚨的历史被翻腾出来,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外调。他态度不老实,拒不交代问题,又加上王士道耍弄了那两个外调人员一家伙,小事闹大了。搞外调的是北京来的,牌子大,口气硬,竟让两个满头高粱花的农民耍了,恼羞成怒,直接找到公社革委会。根据外调人员提供的情况,郑子蚨很有些来历,不仅出身于地主兼资本家,而且和上边有关大人物还有些瓜葛。想不到顾河店这汪小水湾,竟然还藏着一条大鱼。公社革委会深感事情重大,立刻汇报了县革委会,选调骨干力量,协助北京来的外调人员,对郑子蚨开展政治攻势,必要时即采取专政手段。郑子蚨成了专政的重点人物。
  •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右手出拳,左手挥拍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冷帝的炫酷魔妃

    冷帝的炫酷魔妃

    阳佟夕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被人背叛,这个意外就让她穿越到了一个名,为国都的地方,在哪里开启了一场玄幻的旅行……
  • 剑神至尊

    剑神至尊

    天下武学各种各样,剑法至尊,天下无敌,恩怨情仇,一剑杀尽天下之人。资质平庸又如何,一觉睡醒天下武学全部收入囊中。剑法只学七招,七招剑法便可笑尽天下英雄。英雄不问出处,但求天下第一,无人能及。一剑破尽天下刀法,一剑刺中天下拳法,一剑扫尽天下腿法,剑神一出谁有争锋!本书绝对不坑,希望各位仔细观看。
  • 六十种曲千金记

    六十种曲千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世烟火半世歌

    半世烟火半世歌

    大宋百年,弊政丛生,千疮百孔。国家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是暗潮汹涌。各大家族势力都在明争暗斗着。在强权的政治下,社会必定是弱肉强食的。在外敌的压迫下,中原必定是要流血的。他,金戈铁马,入虎穴而驱敌寇。她,身世之谜,入皇宫而寻真相。前生故今生缘,注定是一曲挽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八荒之唐门千金

    八荒之唐门千金

    弩变千机惊长虹,琴抚霓裳越长空。巴蜀云岭万枯烬,只为八荒苦寻兄。傀儡无情留君影,唐月汐潮塑苍穹。谁说小白不能成大神!网游里的手残少女,在虚拟江湖之中教各路大神如何做人!
  • 养肾补肾小百科

    养肾补肾小百科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 老本",如果只使用而不保养,肾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虚证,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补,补足肾气。本书立足于中医学之上,除了介绍补肾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从饮食、运动、物理疗法等出发,明确提出最有效的补肾方案,让你一步到位,辨证施治,远离肾虚的烦恼。
  • 痞子富少的专宠:没爱,我们谈谈钱

    痞子富少的专宠:没爱,我们谈谈钱

    校园三大浪子:欧阳家族的欧阳笑,林氏家族的林子冲,丁氏集团的丁辛一;林子冲喜欢上一个贫困女生简洁,欧阳笑为他探路却沉陷其中,生性倔强林子冲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青睐,他甘愿放学后同她在一个杂货店做小工……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