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0200000007

第7章 专题(7)

1992年,在上海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五年的建新前往百事可乐上海分公司应聘,属于第一批打破铁饭碗的国企工人。一年后下海经商,创立了上海第一个食品交易市场,一度发展为三家连锁,年销售额超过20亿。1997年,在食品市场被超市取代的关口,建新转而投资电脑交易市场,最终发展为上海最大的电脑广场。“我这个人总有种使命感,愿意尝试新的领域,同时警惕挑战。每当顺利时我就如履薄冰;一遇到困难,我又越挫越勇。”建新总结自己的商业风格,很难分清是这种风格造就了他的“成功”,还是中国的商业气候造就了这种风格。

2000年,东上海电脑城因为“晚付一天房租”,被场地租赁方、一家大型国企要求停业解除租赁合同。双方打了两年官司。“这完全是一场可以避免的官司,起因并非经营,仅仅因为租赁方不能接受电脑城的繁荣,他们觉得不平衡,”建新说,“我感到委屈、心力交瘁。”最终官司二审判决建新一方胜诉,他也决意移民。“我毕竟是个商人,我愿意承担风险,但是不愿意冒险。国内的商业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缺乏平等、公平的环境。”

儿子十八岁那年,分别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到加拿大也四年了,这四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印象太深,从到达蒙特利尔第一天的糟糕印象到如今对它的深深了解与欣赏,这些仿佛都历历在目……”抵达第一天,大雪封城,汽车把雪压出黑糊糊的胎印,路边清扫过的雪堆比人都高,蒙特利尔用它最典型的冬日景象迎接着这一家四口。他们住进只有一张床的“移民之家”,儿子吵着饿,干脆哭了起来,建新走到外面超市打算买些吃的,天气太冷了,冷到根本没有办法把东西拎回来,他空手而归。这也许是一家人在蒙特利尔最艰难的时刻。

Julia说,“移民太太”团里有许多整天无所事事靠购物打发时间的,还有一些就是躲避老公的外遇。而她与她们不一样,她格外丰富和忙碌,朋友们称她为“蒙特利尔杰出华人女性”。中午1点,这位杰出女性要去与市政管理部的人见面。两个月前,她买下一栋有十四套公寓三家底商的物业,赚点生活费。可那栋物业正对着一家牛奶厂,几个白色的大罐子发出隆隆响声,日夜不停地脱敏。Julia写信到市政管理部投诉。这天来了一老一少两个测噪音的,拿着棉花糖似的测音器在公寓里探来探去,Julia跟在他们身后,用法语大声解释,过了一会儿,又改用英语。测量结果是噪音远远超标,承诺一个月内会在牛奶厂前修建一道隔音带。

车子驶过维多利亚大桥,桥下圣劳伦河斯翻着蛇纹似的波浪。大河将蒙特利尔划分为“岛上”和“南岸”,一条狭长的绿荫道嵌在河中央,填河造出来的,以划分航道和水流湍急的区域。绿荫道的两端连接着蒙特利尔最辉煌时期的标志——北美最雄壮的圆顶天主教堂圣约瑟教堂与贝聿铭设计的Palce Ville——Marrie大厦相呼应;好莱坞式的银行总部大楼脚下铺设着法国风味的碎石街道;还有奥林匹克运动馆和世博馆……从远处看,白色穹顶的法国馆好像水中鼓起的一个气泡,现在那里是一座赌场。

1608年,法国人发现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Québec,“河流变窄的地方”,蒙特利尔这座魁北克最大的城市,正好在最窄的狭湾处。如果像鸟一样在碎云积累的天空飞行,会感到这是一条细小的河流;但是贴近水面,河水急速奔涌而万物渺小,圣劳伦斯河见证过许多动荡与繁荣,又将它们涤除——

1642年,法国人想在这里建造一个“法兰西第二帝国”,1757年被“法国印第安战争”打断,英国人和美国人相继入驻。蒙特利尔成为法语与英语通用的区域。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地成立,蒙特利尔成为这个新国家的主要海港、铁路中枢、银行中心和工业生产重镇。

1960年代是蒙特利尔最繁盛的时期,举办过1967年的世博会与1976年的奥运会,经济发展速度位于加拿大首位。1990年代,因为经济萧条与魁北克独立运动,蒙特利尔沉寂下来,经济发展速度被多伦多超越。

蒙特利尔已经走过它的青春期,那种动荡不安、富有冒险精神又会给勇敢的幸运儿以惊喜的时期,现在这里洋溢着长长的、懒洋洋的安逸,像个中年人似的。它的前生一目了然,它的未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数——这里不再是冒险者与流浪儿的天堂,它更适合那些信仰“美好生活”的人:每个人都知道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一切都有规则、标准和分寸,未来也可以预计,再也不需要经受突然的痛苦,当然,也不会有极致的欢乐。

有位老移民说,蒙特利尔有时候真像“北大荒”,要做的,就是等。等着,肥沃的土地就长出了蔬菜与水果,不要施肥,施肥就过了;等着,圣劳伦斯河孕育出巨大的鲟鱼和吸口鱼(Suckers);等着,洛基山将寒流截住,漫长的雪季到来,人们不干别的,整天打冰球。

蒙特利尔城区已经足够提供一座大城市的消费和需要,但它还没有大到像伦敦、纽约那样脱离自然环境的程度。城市边缘的房屋,有的倒映在圣劳伦斯河上,有的面朝着洛基山,有的散落在平原上,几乎感觉不出哪里是自然景色,哪里是城市的起端。而在老城,又会觉得这座城市的发展宛如一棵树的年轮一般分明,在古老的法式小楼前是一条环城大道,环抱着城市最中间、最贵重的核心,里面是老宫殿与小矮屋,诉说着以往的历史。不过,旧建筑并不抱怨新建筑,就像被敲下来的石头块不抱怨大自然一样。生活在这里是舒畅的,它好客地接纳所有的外来人,气氛轻松愉快,果然有一点像巴黎。

“在蒙特利尔,我学到的最大收获是要争取自己的权利;我感到最满足的是自由。”Julia说。她仍记得第一次驾车去纽约,只要五个小时就可以抵达,车子停靠在纽约港外,坐船入境,远远的,果真看得到自由女神像。对很多游客来说,自由女神像是老掉牙的东西,可对一个移民来说,“自由女神高举火炬向天”却是最奇妙的景象,大陆就在眼前,纽约的天际线诉说着自由的故事。“本来,我还不太能理解公平与自由——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懂了。”

可以说,在Alice和Danny夫妇的带领下,蒙特利尔的房价节节升高。有人调侃说:“你们这哪是‘移民’,你们是‘殖民’!”这对夫妇大声笑了出来,他们并不反对这个说法,当然,也没有认可。

Alice与Danny夫妇是老移民,居住在蒙特利尔已有二十年,他们也是当地最大的华人移民与房地产公司创始人。1985年Danny到此地留学,毕业后移民,先是做了很长一段时间房产经纪,把蒙特利尔人的房子卖给台湾人,他们的方式是先劝台湾人把孩子送到加拿大念中学(一旦获得资格,中学教育也是免费的),然后再劝他们移民、购房。Alice1991年到达蒙特利尔,去了一家移民律所。1995年夫妇俩整合资源,创立了当地最大的华人移民公司——博大集团。如今,在Alice夫妇看来,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当携带着大量资金、以投资型为主的新移民到来时,他们迎来了事业的开端——整合富裕新移民资源,带领他们在加拿大开发房地产项目。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蒙特利尔的房价略有下降,但比起往年来还是增长了30%。这与华人移民潮有多大关系?并没有人可以给出确切的数据,但投资移民的增多一定拉动了蒙特利尔的房地产业。每家都要置地建房,买下一片房产,把它当作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万无一失的家园,对中国有产阶层来说,有太大的吸引力。这一市场需求,也是手中有大量资金,意图在蒙特利尔开展新事业的“投资移民”的新商机。

“在中国拿块地,你会觉得这个钱赚得太不安全了。”Alice夫妇的一位合伙人说。2005年前后,投资移民数量猛增,这与当时国内政策动荡,案件频发都有关系。“做生意的就是这样的,你没有办法规避。在中国就是要跟政策、要跟政府打交道,不可避免去给一些好处,但是这个东西属于潜规则,看怎么定义:10万块钱能判死刑;10万块钱打点又不算什么,人家要不要都是一回事。”

1983年出生的敏允是老移民第二代,他这样理解华人对钱的不安感: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最稳固的,它有两条路,一是科举,二是抄家。科举保证穷人有一条路往上走,抄家保证了把不服从的人彻彻底底清除。在西方国家没这些,贵族便永远是贵族,钱与土地世代相传。敏允说:“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民族身份并不是第一位,而变成第二位、第三位了。个人选择更加重要。”

可对殷先生来说,加入加拿大国籍宣誓的那个下午,他心情非常糟。“毕竟当了四十多年中国人,怎么突然就变成加拿大人了?”

殷先生是Alice吸引来的意图在加拿大发展的另一位投资移民,现在已经是公司合伙人,他干的还是老本行。移民前,殷先生1993年从国企辞职下海投入房地产行业,妻子在“市政设计院”任职,中国最早拿到建筑师资格的总工程师。他们也是在1993年左右赶上中国的市场需求扩大、经济飞速发展的一拨,与Julia、建新夫妇经历了相似的财富积累过程。

2004年移民蒙特利尔,殷先生先是做了两年“留守丈夫”,保留“居民身份”,没有入籍,大部分时间留在原籍打理生意。与Alice夫妇合伙后,殷先生才算以蒙特利尔为家。“加拿大的房地产业更加透明,规则明确,交易历史有据可查,不需要政府关系与暗箱操作,更省心。”同样,加拿大也没有中国房地产业的超高利润与暴富空间。

殷先生一家与建新、Julia夫妇毗邻而居。这对中年夫妇生活闲适,丈夫生意稳定,不像以往那么焦虑;妻子因为在移民时签订了“竞业协议”,不能再从事建筑行业,专事家务,有时候未免失落,可看看花园里绿树荫荫,街区静谧,这样不也挺好吗?

几天前,殷先生和几个同事在办公室填了张表格,加入了“魁北克独立党”,党派宗旨是支持魁北克省独立于加拿大。也没那么当真,只不过有个朋友拉人凑数。殷先生想起自己九十岁的母亲,当年也像这样,被人拉来凑数填了个表格,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于是在“文革”时受了不少苦。“我相信加拿大不会像对待我母亲那样对待我。”殷先生说。

Alice一家住在Brossard的“新富人区”,每幢房屋大约占地1000平方米,总价平均约100万加币一幢,户户跟城堡似的,有一户印度来的还在花园里建了维纳斯,被戏称为“村委会”。他们可算晋升“上流社会”了吧?Alice笑着说,他们一家的确是当地议员争相邀请的宴会客人,对于相对稳定的加拿大,每次选举的选票差别都是很微小,如果谁要是赢得“不热情”的中国移民的选票,便会有很大优势。除此之外,他们依然生活在中国人圈子里,与当地人交流并不频繁。

“可加拿大是多元化的,从根上说,每一个都是移民,”敏允说,“我们认识了什么人,都问你是哪里人,我是中国人,你是美国人,没有人说是加拿大人。”除少部分特权阶层与穷困人口外,更广泛的阶层相信可以平等地分享一份社会财富,尊重与和睦是不可缺少的约束力。

中国人尊卑贵贱意识太深;而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西方人的骨子里。就连Danny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老母亲都深有体会。他们精神熠熠,身体健朗。老爷子一口北京腔,他曾经在文化部任职,后调任山西大学,“文革”时受到了些折磨:“我们老宣传‘劳动最光荣’,骗人!劳动那是用来惩罚人的。到了加拿大,我才发现劳动光荣。我们请个砌台阶的工人,也就是泥瓦匠,干活那叫高兴,听着收音机喝着啤酒,东西收拾好,穿戴整齐,到学校去当冰球教练去了,正好教我小孙子。”大家听了都笑起来,点头赞许,老爷子又叹一句:“这帝国主义啊……”

一只松鼠跳着脚讨吃的,东华扔给它一颗花生,松鼠用前爪把花生捧在胸口,一边吃一边用圆眼睛瞄这草坪上的一家——东华和雪莲,一对中国夫妇,带着他们三岁的女儿早早。这对夫妇还很年轻,身上并没有背负太多沧桑,可他们对未来也不很确定,既饱含希望又充满犹疑。小女孩有一张漂亮的圆脸和带着小褶的胖手,她兴奋地朝松鼠尖叫,看上去比她的父母更自由自在。

那是2004年,东华和雪莲技术移民到蒙特利尔不到一年。雪莲在“清一色华人大学”(简称清华大学)Concordia大学读金融学,东华一边寻找工作机会一边打工。他在牛排馆打过杂工,也试着在制衣厂钉纽扣。他的工友里有硕士,也有教授,大都是技术移民,因为法语不好暂且打着短工。

2003年,东华和雪莲都已经工作十年,分别在南京两家知名的大企业做到公司中层管理职位。雪莲提出移民,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她也有许多同学都移民海外。她在网络上比对加拿大的几座城市——温哥华华人太多;多伦多过于紧张;蒙特利尔,一个有着“小巴黎”绰号的城市,应该更有文化吧,就连一幢1967年建造的公寓也要修成火柴盒的样子,别致地立在圣劳伦斯河岸边。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坏脾气

    历史的坏脾气

    本书讲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评述了一些社会现象,对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很有帮助。
  •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人才是什么?各种人精!老祖宗一大堆,最不缺的是什么?智慧!从先秦到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历史人物纷纷现身说法,在短短一两百字之间,细细讲透那些独步天下、令人绝倒的生存智慧。本书从做人、为政、做事、说话、生活的艺术等五个方面,通过十六个话题、近千个历史段子,带你领略这些精明的老祖宗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所展露出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偏方。
  • 德国通史

    德国通史

    本书充分呈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创造伟力,展现了德国历史的盛衰轨迹和悲喜命运,凝聚了作者长期的治史心得,吸纳了国内外的新的研究成果,史料翔实,论述充分,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德国通史。
  • 逍遥红楼

    逍遥红楼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Q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热门推荐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经

    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不凋谢的玫瑰

    永不凋谢的玫瑰

    《永不凋谢的玫瑰》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一些作品评论和作者的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性强,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
  • 快穿:我是BUG

    快穿:我是BUG

    [文风暗黑多变,慎入]一号:“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系统:“我们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一号:“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系统:“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一号:“贯彻爱与真实的外挂,”系统:“可爱又迷人的BUG。”一号:“一号!”系统:“enmm……主人别玩了,前方有个外挂等着你去撸呢。”
  • 故事会(2018年2月上)

    故事会(2018年2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丰富翔实,系统地阐述疾病的中医病因、病理,及其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和常用治法方药。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作了精要介绍。本书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了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了中医的诊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内容编排恰当,理论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患者及其家属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既具专业性,也具科普性,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
  • 重生之溺爱媳妇

    重生之溺爱媳妇

    孟浩天为什么你要出轨?自从嫁给了你,我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白手起家,如今公司上市,你就要翻脸不认人了吗?孟浩天我可以忍受你不爱我的事实,也可以忍受你在外面养小三、小四,甚至是小五,可是不应该染指我的唯一的胞妹啊,她是我一手养大的,如同我的女儿一般,你这样做和畜生有何区别?孟浩天我替你挡这一刀,从此我们夫妻情分就两清了,我冯莉夏发誓,来生来世再也不与你相见,再也不与你相见了。是谁?是谁一声声的指责着他,是谁一直在哭泣,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类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后危机

    婚后危机

    婚礼那天,新娘李丽失踪,我只好和她姐姐李艳举行婚礼。从此以后,我和李艳就被李丽怀疑。然而我却在婚后不久发现李丽不但跟初恋情人频繁联系,还跟学校领导走的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