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于鲁,比[1]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2],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3]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4]至此?殆[5]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
晏子再拜,出而不言,遂如大台,执朴[6]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盍庐,以避燥湿。今君为壹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
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
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趋。
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7],朝诸侯,不敢伐[8]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
注:
[1]比:等到。
[2]延坐:请人坐下。
[3]太上靡散:太上,君主的尊称。靡散,指摧残,离散。
[4]曷为:为何,为什么。曷,指何。
[5]殆:恐怕,大概。
[6]朴:木棒。
[7]垂衣裳:指君王无为而治。
[8]伐:自夸。
译:
晏子出使鲁国,等他快回国时,景公征集齐国百姓服役修建高台。当时正值冬季岁末,天气十分寒冷,每个地方都有挨饿受冻的人,于是百姓们都寄希望于晏子劝谏景公,盼望他快点回国。
晏子回国,汇报完出使的事情后,景公让他入席,一起饮酒作乐。晏子说:“君上如果赏脸,臣请求为君上献歌一曲。”他唱道:“百姓们都说:‘冰凉的水浇着我,能怎样?上天残害我,能怎样?’”唱罢,晏子感慨地叹息着,流下了眼泪。景公止住晏子的话说:“先生因何这个样子,大概是为了高台的徭役之事吧,寡人立刻停止就是。”
晏子拜了两拜,出去后并没有把景公许诺停建高台的话告诉别人。随后他来到高台,拿着鞭子抽打不干活的百姓,说:“我们只是些小民,还有伞盖和草庐来躲避太阳和雨水。现在国君想建造一个高台却不能马上建好,你们是怎么干活的?”
齐国百姓听说了晏子的行为,都说:“晏子是在帮助国君干暴虐的事啊。”
晏子责罚完修高台的人后就朝家走,他还没有跨进家门,景公停建高台,免除百姓劳役的命令就传到了,于是服役的百姓和车马都各自散去。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叹道:“古代善于为臣者,把好名声归之于君王,把罪过归之于自身。在内能指正君王的过失,在外则大加称颂君王的仁德礼义。因此,即使侍奉的是个昏君,也能无为而治,使诸侯前来朝拜,而自己即使有再大的贡献也不敢夸耀。能承担这种道义的,只有晏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