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5200000004

第4章 三字经(3)

青[1]赤[2]黄,及黑白,此五色,目[3]所识[4]。

【注释】

[1]青:蓝色。[2]赤:红色。[3]目:眼睛。[4]识:看到、辨别。

【译文】

蓝色、黄色、红色、黑色和白色,这是组成色彩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解读】

这里讲的红、黄、青是美术颜料的三原色,也是消减型的三原色。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那么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这是叠加型的三原色。

酸苦甘[1],及辛[2]咸,此五味,口所含[3]。

【注释】

[1]甘:甜。[2]辛:辣。[3]含:包括。

【译文】

平时我们所吃的食物中,用嘴巴能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解读】

嘴巴之所以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

膻[1]焦香,及腥朽[2],此五臭[3],鼻所嗅[4]。

【注释】

[1]膻(shān):羊身上发出的气味。[2]朽:物质腐烂后发出的气味。[3]臭:通“嗅”,指气味。[4]嗅:用鼻子闻。

【译文】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解读】

《三字经》介绍到这里,就已经把人类的情绪、感知觉、视觉、味觉、嗅觉都介绍了,相当于简约版的普通心理学。人类还拥有听觉,可分辨声音的来源远近,触觉则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所以,我们可以聆听一场音乐会,可以感受一幅油画的纹理质感。

宫商角,及徵[1]羽。此五音,耳所取。

【注释】

[1]徵(zhǐ):五音之一。

【译文】

宫商角徵羽这五种音阶,均可用耳朵听到。

【解读】

我国古代,将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

匏[1]土[2]革[3],木石金[4],丝[5]与竹,乃八音。

【注释】

[1]匏(páo):匏瓜,类似葫芦,古代用作乐器。[2]土:粘土,陶土,可做成埙,有六孔,古代一种陶制的乐器。[3]革:皮革,这里指鼓类的革制乐器。[4]金:金属制乐器,如铜锣、铜鼓等。[5]丝:指琴、瑟、琵琶等丝弦类乐器。

【译文】

把乐器按照制造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类(笙等)、粘土类(埙等)、皮革类(鼓等)、木类(祝等)、石类(磬等)、金属类(铜锣等)、丝弦类(琴瑟等)和竹类(笛子等),称为“八音”。

【解读】

现代人也日趋注重音乐教育,甚至运用音乐进行胎教,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等,可见音乐的魅力和功效。日本心理学家铃木镇一研究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并著有《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

曰平上,曰去入[1],此四声,宜调[2]协。

【注释】

[1]平上、去入:发音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构成。[2]调:声音和谐。

【译文】

汉语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解读】

随着中国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学习中国话,掌握阴、平、上、去的变化也是最基本功的要求。中国也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设孔子学院,让更多的人学会说优美动听的中国话。

高曾祖[1],父而身[2],身而子[3],子而孙。

【注释】

[1]高曾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2]身:自己,本人。[3]子:儿子。

【译文】

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我再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解读】

一代接一代,世脉相承,人类的繁衍、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1]族,人之伦[2]。

【注释】

[1]九:九族由自己往上推四代,再由自己往下推四代,连自己共为九代。[2]伦:序,指尊卑秩序。

【译文】

从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共九世,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继承关系。

【解读】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脉的继承关系,更是体现血浓于水的亲情。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而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才能和睦。

父子恩[1],夫妇从[2],兄则友[3],弟则恭[4]。

【注释】

[1]恩:有情义。[2]从:夫对妇顺,妇对夫从。[3]友:友爱。[4]恭:恭敬。

【译文】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解读】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写给子女的信中说,他年轻的时候认为生活就是如何成功立业。直到他的孩子出生,他才发现她们的好奇、淘气和微笑总能照亮他的世界。他开始觉得自己的伟大计划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让她们俩和这个国家的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追求幸福和实现自我的机会,这就是他竞选总统的原因。家庭是爱的港湾,也是支持人前进的原动力。

长幼序[1],友与朋[2],君则敬[3],臣则忠[4]。

【注释】

[1]长幼序:指年长者和年幼者要有秩序。[2]友与朋:朋友。[3]敬:尊重。[4]忠:忠心,忠诚。

【译文】

年幼者和年长者交往要注意一定的次序;朋友之间,相处应该以诚相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君王要能尊重他的臣子,臣子们对君王也要忠诚。

【解读】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无论是“孔融让梨”还是“桃园三结义”,都是诠释礼义的最好注脚,道德礼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此十义,人所同[1],当顺叙,勿违背[2]。

【注释】

[1]人所同:十义是人伦中的十条准则,应当遵守执行。[2]背:背离、疏忽。

【译文】

上面提到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爱、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十义是人人都应遵守的道德标准,不能违背。

【解读】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组成的大机构,每人都有着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这里提到的“十义”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时至今日这些准则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1]麻,五服终。

【注释】

[1]缌:细麻布。

【译文】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解读】

亲人去世时候,按照亲近程度的不同,服丧者分别穿着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种丧服进行不同程度的哀悼。

礼乐射,御[1]书数,古六艺[2],今不具[3]。

【注释】

[1]御:驾驶车马。[2]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能技艺。[3]具:齐全。

【译文】

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是古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才能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人能同时具备了。

【解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模式的变化,今天的人不可能再去完全地学习这六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古今都重视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惟书学[1],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2]。

【注释】

[1]书学:研究文字的学问。[2]说文:指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

【译文】

在六艺中,现在只有文字学大家还是推崇的。当一个人识字之后,就可以去学习《说文解字》,对于提升学问是有帮助的。

【解读】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基础学科,也是深入研究其他学科的工具课。如果一个思想家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一个数学家不能用逻辑表达内容,一个语言学家完全不懂得另一种语言的精妙,那就是“悲剧”了。

有古文[1],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2]。

【注释】

[1]古文、篆(zhuàn)、隶、草:中国文字历史演变当中出现的文字形体样式。[2]乱:搞混淆。

【译文】

我国的文字历史发展经历了古象形文字、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样的演变过程,这一定要记清楚,不能混淆。

【解读】

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这四种字体样式,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写毛笔字。学习写毛笔字,不仅可以锻炼身正、笔正、心正,而且可以了解字的起源和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掘其中的奥妙与智慧。

若[1]广学,惧其繁[2],但略说[3],能知源。

【注释】

[1]若:如果,假如。[2]繁:繁杂。[3]略说:大概掌握。

【译文】

如果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的海洋实在浩瀚繁杂,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能做到大致了解、大体研究,还是能晓得许多基本道理的。

【解读】

在信息更新飞快的时代,掌握所有的信息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要掌握的是如何学习和搜索信息的技巧与能力,也就是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更重要。对于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够理清思路、提纲挈领地抓住问题本质,才能掌握问题的根本所在。

凡训[1]蒙[2],须讲[3]究[4],详训诂[5],明句读[6]。

【注释】

[1]训:训诫,教诲。[2]蒙:如草之初生,比喻幼稚的小孩。[3]讲:讲解。[4]究:考究。[5]诂(gǔ):用通行的话解释。[6]句读(dòu):古文中没有标点符号,文中停顿的地方,语气已经完的叫“句”,没有完的叫“读”。

【译文】

凡是教导刚入学孩子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解释明白,并且让学生读书时知道怎么断句。

【解读】

关于断句的学问有很多典故,如一位卖豆芽的人家里的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乍一看,字都一样,这要怎么读呢?当然是他希望豆芽长(zhǎng)得长(cháng)一点,所以上联读作: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下联读作: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发音正确,词意清楚,正确划分句子,才能领会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1]终,至四书[2]。

【注释】

[1]小学:指南宋朱熹编写学习六艺等基础知识的《小学》。[2]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译文】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要打好基础,学完《小学》,再学习“四书”。

【解读】

任何一个专家学者,他的学问都是点滴积累下来的。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才能掌握更深入的知识。做学问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莫以善小而不为”。

论语[1]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2]。

【注释】

[1]论语:论是议论,语是答语,《论语》是辑录孔子与弟子言行、思想的一本书。[2]善言:孔子和弟子们的高论。

【译文】

《论语》是四书之首,共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载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本书。

【解读】

孔子,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是儒家传教的集大成,包涵儒家思想的精髓,核心内容是如何“做人”及“做人”的道理。更有智者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孟子[1]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2]。

【注释】

[1]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这里指《孟子》这本书。[2]仁义:孟子认为人具有恻隐、羞耻、憎恶等天性。

【译文】

孟轲所作《孟子》,全书共分七篇。内容是宣讲品行修养、发扬仁义思想等优良品德的言论。

【解读】

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前文提到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成功与孟母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这里讲述孟子的著作及思想。

作中庸[1],乃孔伋[2],中不偏[3],庸[4]不易[5]。

【注释】

[1]中庸:书名,儒家重要经典。[2]孔伋(jí):孔子的孙子,字子思。[3]偏:偏差。[4]庸:平常。[5]易:改变。

【译文】

《中庸》这本书是孔伋所作,“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平和不变的意思。

【解读】

《中庸》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对于中国人的人生观有极大影响。《中庸》主张个人的修养平和适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要力求和谐,社会就能由此安定。

作大学[1],乃曾子,自修[2]齐,至平治[3]。

【注释】

[1]大学:“四书”之一,孔子学生曾参著,共十章。[2]修:修身、齐家。[3]平治:指治国、平天下。

【译文】

《大学》这本书是曾参所作,主张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解读】

《大学》中强调品德修养,指出首先要修养个人的品性德行,管好自己的家庭,才可能治理好国家,最终达到平天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同类推荐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诗传通释

    诗传通释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本册将国学典籍分成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个部分,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方便查阅,可谓是一册在手,国学典籍尽收眼底,是中外人士研习中国文化的之作。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永恒之维度战记

    永恒之维度战记

    风安遗弃了数百年的不死之躯,只为选择精彩的活着。来到这片神迹大陆,却又面临着种种困难,种种谜团。一次次的突破维度以求提升最极致的力量,来打破这幂幂之中的天注定。
  •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部崛起”战咯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契合长株潭城市群对低碳经济增长方式的追求,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凸现出来。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进行一体化统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咯重点、战略措施以及保障措施等提供参考意见,为相关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获得更大的成果做前期铺垫,其意义重大。
  • 快穿之我是天道怕过谁

    快穿之我是天道怕过谁

    天道在人间体验生活被车撞死了,还被系统选中,她都快怀疑人生了,然后她发现了她的空间无限大,模式就变成了这样末世篇:“喂喂喂,别收进去,这个位面还要用啊。”系统九九惊道。天道拿物资的手顿了顿,继续收了下去。网游篇:“喂喂喂,这个是假的,不能收。”系统九九说。天道没听到,继续收了下去。……天道在一个位面好好的收集物资,突然有一个绝美的男人站在她面前,“把我也收了吧。”天道:???男人把天道扑倒在床上了,床?哪里来的?自然是男人变出来的天道心想:可怜她一个那么帅的人就被收了,嘤嘤嘤
  • 虚构 :短篇小说

    虚构 :短篇小说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虚构(故事在黑暗中疯长短篇)》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
  •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分为两章:我的大学、同窗情缘。下部分也为两章:恢复高考30年专访(1977—2007年)和毕业30年专访(1982—2012年)。作者王熙远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把对大学生活的体悟和怀念写得自然,把同学之间的情谊写得真挚。
  • 保卫毛泽东

    保卫毛泽东

    曾亲身保卫过毛泽东安全的公安局长王化成,被诬陷为是给台湾的国民党特务传递情报,企图谋害毛泽东的特务,被关进他曾参加修建的秦城监狱长达6年之久——新千年,“开国领袖”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众多出版物都讲述了一九四九年末,毛泽东主席访苏,国民党特务机构策划的那一次暗杀行动。然而,笔者却意外发现了一位被诬陷为参与此次暗杀行动的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的故事。他就是后来成为哈尔滨市市长的王化成。新千年的太阳已从地平面升起,然而上个世纪中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却未陨落。
  • 独占帝君:第一毒舌狂妃

    独占帝君:第一毒舌狂妃

    一场轰炸,当她带着外人所不知的自家萌宝穿越重生到异世,成了一代奸商家中所谓未婚先生,正被浸猪笼的残破女子……而当她遇见他,他彼时只是一个穿着一身残破装和龙相斗只为保命的受伤男子,瞧他风华无限,绝艳天纵,她竟是一时没认出他究竟是“他”还是“她”。
  • 糊涂学(上)

    糊涂学(上)

    难得糊涂不是真的糊涂,学会糊涂是一种真聪明,运用糊涂是工作之大气,取舍糊涂是生活之必须。糊涂学,大智慧。这个智慧就是给你一颗自由的心,用这颗自由的心去重新审视世界和人生,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以出世的态度去过人世的生活,以无为的心态去持有为的事业。糊涂学不是一种处世的技巧,也不是基督的那种泛爱与宽容,它是中国特有大智慧。具备了它,你就会感到“天在内,人在外”,天人合一,心灵自由,获得一种从未有的解放。凭借之颗自由的心,你再不会为物所累,为名所诱,为色所惑。你才会有机会顿悟,参透人生,超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