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5200000008

第8章 三字经(7)

昔仲尼[1],师项橐[2],古圣贤,尚勤学。

【注释】

[1]仲尼: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2]项橐(tuó):春秋时期鲁国神童,七岁时教过孔子,十一岁死亡。

【译文】

从前的孔子是好学之人,当时鲁国有个神童,名叫项橐,孔子曾向他求教。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且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

【解读】

项橐,自幼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从小爱观察事物,遇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夏天电闪雷鸣,就问父亲:“为什么夏天闪电打雷?”父亲说:“老天爷打闪照明,打雷劈坏人和妖怪。”项橐反问:“那坏人和妖怪只夏天有,冬天没有吗?”问得父亲张口结舌。孔子周游列国时就听说过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子,打算会会这位神童。孔子坐着子路赶的马车,项橐站在路中不让路,地上还用小石头围了圈。孔子下车问他为什么不让路。项橐说:“是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和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孔子的袍子在路上被棘子刮破了,一个弟子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就问:“先生,什么是‘有用之材’?”孔子说:“诸木之中,唯四季长青之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的确是有用之材,为什么松柏四季长青呢?”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心红无孔。”项橐接着又问:“那为什么竹子心白有孔,也四季长青呢?”孔子无言以对。孔子一生曾经拜项橐学乐曲、拜郯子学礼仪,拜老子学人生哲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把学习放在崇高地位的人,定是虚心向人求教而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地位和身份的。

赵中令[1],读鲁论[2],彼既仕,学且勤。

【注释】

[1]赵中令:赵普,北宋初年宰相,官至中书令。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言论闻天下。[2]鲁论:书名,《论语》有三种版本,《鲁论》《齐论》《古论》,我们通常读的论语是《鲁论》。

【译文】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官至中书令,长年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虽然他已当高官,但依旧勤奋好学。

【解读】

赵普当宰相的时候从《论语》中学习很多为臣之道,他能引经据典,处理政事也井井有条。但也有人攻击他只会读《论语》,赵普回答说:“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披[1]蒲[2]编,削竹简[3],彼无书,且知勉。

【注释】

[1]披:披开。[2]蒲:又叫草蒲,蒲编,指用草蒲编成书。西汉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他把蒲草编成书,借书抄读。[3]竹简:把竹削成竹片,在竹简上写字。西汉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借书抄读。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用蒲草抄《尚书》阅读,公孙弘把《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俩无钱买书,但还不忘勤奋,如此苦学。

【解读】

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创造环境也要读书,没有钱买就借书,借完了还要还给人家呢。所以就把草蒲编成书,用竹简刻成书,抄书、刻书以阅读。如今,书本、笔记本、电子书等已习以为常,学习的环境条件样样不缺,不好好读书真是没理由啊。

头悬梁[1],锥[2]刺股[3],彼不教[4],自勤苦。

【注释】

[1]梁:架于柱上端的屋梁。[2]锥:钻孔用的锐器。[3]股:大腿。[4]教:督促。

【译文】

汉朝孙敬常常刻苦读书,唯恐晚上打瞌睡,就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用功读书,要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大腿来痛醒自己。

【解读】

汉朝孙敬就是太喜欢读书,不让一寸光阴虚度,苦学后成为当世的大儒。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与鬼谷子学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有学识的人,需要刻苦读书,当然不是提倡以伤害身体的方式来激发勤奋,而是提倡这种刻苦好学的精神,因为求知这事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学到,任何人替代不了。

如囊[1]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2]。

【注释】

[1]囊:装在袋子里,此处名词作动词用。[2]辍:中止、停止。

【译文】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照亮读书,孙康冬夜借助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家境贫苦,在艰苦条件下却能继续求学。

【解读】

《三字经》中选取了一夏一冬两个典型故事,意在告诉我们不论家境如何贫困,都不应当放弃学习,更不是放弃学习的理由和借口。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停止追求知识的步伐,这种求学精神令人敬佩。现在我们有着舒适的环境,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不知珍惜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真是惭愧!

如负[1]薪,如挂角[2],身虽劳,犹苦卓。

【注释】

[1]负:背。[2]挂角:隋代李密替人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译文】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为生,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书。他们每天干活虽然辛苦,但仍坚持读书。

【解读】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计,还经常读书吟唱。他的妻子受不了他这样唱歌一样读书,熬了很久,终于要了一纸休书,另嫁他人。后来朱买臣得到皇帝赏识在当地做了太守,朱买臣请前妻和前妻的丈夫在太守府吃饭,不知他前妻是懊悔还是怨恨自杀身亡了。李密,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首领,他也是年少时点滴学习、积累学问,在历史上做出了一番事业。

苏老泉[1],二十七,始发愤[2],读书籍。

【注释】

[1]苏老泉: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苏东坡的父亲。[2]始发愤:始,开始。才开始发愤学习。

【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等到二十七岁时,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解读】

学习是需要从小循序渐进地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如没有很好的环境或错过了时机,还能不能学好并取得成就呢?答案是可以的,所谓大器晚成是也。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到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的妻子也理解并支持他。他起步晚,但进步快,与长子苏轼和次子苏辙一起,史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里苏氏一家就占了三位,这就很了不起!

彼既老[1],犹[2]悔迟,尔[3]小生[4],宜早思。

【注释】

[1]既老:已经大了。老,指年龄已大。[2]犹:尚且。[3]尔:而你们。[4]小生:青少年。

【译文】

苏老泉年老虽有成就,还是后悔当初年轻时没有早早学习,而你们年纪轻轻,更应当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以自立。

【解读】

苏洵到二十七岁才省悟读书的重要性,后来仍然功成名就。可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关键在于,是否意识到读书的意义所在,是否将意志付诸行动。

若梁灏[1],八十二,对大廷,魁[2]多士。

【注释】

[1]梁灏:宋朝人,一说他八十二岁才中状元,另说他二十三岁时登第。[2]魁:为首,第一。

【译文】

宋朝梁灏,八十二岁时才中状元,在朝廷大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解读】

梁灏,字太素,北宋郓州须城人,曾参加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初年的几次科举考试,都落了榜。后留居京城。曾进谏宋太宗选拔人才要注重治国治民的才能,不能单凭作诗赋词,未被采纳。雍熙二年,时年八十二岁的他考取状元,上朝进谏对答如流,受宋真宗的赏识。群臣参奏,也愿意请教梁灏作参议。

彼既成[1],众称异[2],尔小生,宜立志[3]。

【注释】

[1]既成:已获成功。[2]异:惊讶,惊奇。[3]宜立志:应该早立大志,用功读书。

【译文】

梁灏年纪这么大了尚且获得成功,大家都啧啧称奇,敬佩他好学不倦。我们现在还年轻,当早立定志向,用功努力,定能前途无量。

【解读】

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首先应立定目标,然后努力朝着目标前进。努力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没有什么力量比知识更强大而有力。

同类推荐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菜根谭(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感动中国学生的国学经典。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热门推荐
  • 不负微光

    不负微光

    我因为喜欢你,我会偷偷打听好你报考的学校,努力和你站在同一个位置。因为喜欢你,我会在你失恋时忍着内心的心痛陪你坐到天亮。因为喜欢你,我还是会在原来的地方,等着你。年少时,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不一样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却曾带给你最美好也是最快乐的回忆。
  • 重现的镜子

    重现的镜子

    写作是一种反抗方式,我越来越坚信这样的观点。是的,作为一个多秒有引起抽象含混的逻辑结论,反抗的意义,往往不是一个写作者在写作之初就能意识到的,它是我们在漫长的写作实践中逐渐总结和提炼的结果。打个比方吧,这就像人类最早制作的衣服,考虑的只是蔽体与御寒,但到了后来,衣服的*功用却是帮助人类实现自我美化。 写作为的是反抗什么呢?这问题容易产生歧义生成误会。但没有办法,人类的所有语言和文字,不论怎样准确,也都要与歧义和误会相伴而生,去除遮蔽抽取精义,倚杖的只能是我们心灵的宽阔的程度。
  • 都市绝世大神豪

    都市绝世大神豪

    家业万贯,掌舵一方。能经商,能炼丹,能疗伤,能斗地痞,能治流氓,能兴国,能安邦,能拔刀上战场保卫江山,还能上九天虏三皇,下五洋捉龙王!
  •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丰富翔实,系统地阐述疾病的中医病因、病理,及其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和常用治法方药。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作了精要介绍。本书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了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了中医的诊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内容编排恰当,理论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患者及其家属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既具专业性,也具科普性,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
  • 武极帝主

    武极帝主

    【无敌流爽文】气化风云;怒若雷霆;抬手灭混沌;眼望穿苍穹。大帝借体重生,神脉重走巅峰。这一世,斩仇敌,灭天骄,有我无敌。粉丝交流群:560118100,有兴趣可以加入。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 五罪

    五罪

    所谓五罪,不过是,欺,恨,恶,弃,辱。但每一样都让我厌恶不已。我并非正义化身也非邪恶之徒,乃一介百姓罢了。
  • Rudder Grange

    Rudder Gran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帝王的暖妻

    帝王的暖妻

    他是一代商业帝王,无心也无情。她是平凡的小医生,没才也没貌。……当他遇到她,一切都变了!——传说中的帝王变成了……,,,小剧场,“铃铃,你去哪了?”“我跟小雨一起去逛街了!”“你不要我了,为什么要去跟那个人逛街?”<~>“额!她是女的”“女的也不行,你是我的!”紧接着他就把她抱进了屋!!!